“鲇鱼效应”的启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5:47:54

“鲇鱼效应”的三点启示


“鲇鱼效应”的三点启示

 (本文发表于《福建教育(A版)》2006年第11期)

尤溪县教师进修学校    田奇述

 

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鱼能活着抵达港口,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出好几倍。有一位船长有一个使鱼能活着回港口的秘密——在鱼槽里放一条鲇鱼。鲇鱼装入鱼槽后四处游动,沙丁鱼受到惊吓也不断地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港口。这就是所谓的“鲇鱼效应”。如何帮助教师跨越职业高原期呢?“鲇鱼效应”给了我们这样三点启示:

一要管。与沙丁鱼离开汹涌的大海养在平静的鱼槽后,产生惰性导致死亡相似,教师职业高原期的产生得过且过的懒惰态度,“混沌”度日。该船船长与别的船长的高明之处在于捕到沙丁鱼后,不是置于鱼槽不管,而是经常打开鱼槽看一看,不断分析沙丁鱼死去的原因,用木棍搅一搅,最终寻找到用鲇鱼这个最佳对策。处在“高原期”中的教师,找不到前进的动力,影响教师专业的成长,一个优秀的学校领导应该象那位船长那样,坚持科学教育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教师跨越职业高原期纳入学校工作管理之中,帮助教师订立个人规划,努力让教师成为自身跨越职业高原期的主人。

二要导。鱼槽里置入鲇鱼后,游动的鲇鱼为沙丁鱼的游动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学校对教师跨越职业“高原期”也要适当指导。造成教师产生 “高原现象”的原因千差万别,如,有的教师可能是因为知识不足、知识结构不合理;有的教师可能是因为没有付出足够的努力;有的教师可能是因为缺乏敬业精神;还有的则可能是因为缺乏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等,学校应该了解不同教师在专业发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对处于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成长阶段的教师有针对性地采取学习、培训、提高的方式,帮助教师克服“高原现象”。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其敬业精神、自我发展需求、自我钻研以及对教育、教学反思密不可分,教师的成长更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钻研与努力。现代教师发展的研究表明,经验加反思的行动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的途径,也是教师早日突破“高原期”的有效方式。学校要形成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使学校成为一个学习化的校园,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和调动教师的内驱力,建立和谐民主的学术交流体系,创设互学互帮的良好氛围,开发教师的潜能,增强教师的自我发展能力。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强化自主实践活动,通过撰写反思,记录自己认为对专业成长影响较大的关键事件,为教学提供基本素材,在经验中学习,在行动中研究,在反思中成长。建立能动的典型带动机制,培养典型、总结经验,让典型带动每位教师走上良性而又有效的专业发展轨道,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三要逼。鲇鱼促进沙丁鱼的游动更重要的方法是逼,俗话说“快马还要加鞭”,更何况处在“高原期”的教师。逼的途径很多,如学历进修、压担子、师带徒、课堂比武等。教师在师范院校学习期间已经学习并掌握了大量的相关专业知识,但当今世界知识更新快,新的教育理念、知识、能力与教师原有的教育理念、知识、能力构成了矛盾,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必须把新的理念、要求、技能与自己原有的知识、技能与能力结构发生联系,形成自己新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系统。学校不仅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支持教师通过自考、函授、网络教育参加学历进修,而且要限时逼其取的文凭,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再者知识和能力的形成并不是同步的,知识掌握在先,能力形成在后。把这些知识与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转变为一种技能、能力则需要—定的途径,而“课堂比武”在课堂拼博中学会教学,是众多优秀教师成长与发展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师跨越职业“高原期”也应该提倡人人在“课堂拼搏”中不断进步。另外,学校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列入教师年度考核,与“评先评优”挂钩,也是个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