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舒立操作《财经》杂志前的编辑故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7:57:33
从某种意义上说,胡舒立确实可以说是财经新闻的开创者。她向国内引入了“财经”这一新的门类概念。她和她创办的《财经》杂志使本来相当专业化的经济类新闻大众化,并且直接引起了关注财经济新闻和创办财经媒体的热潮。
有很多关于胡舒立的故事。《媒体中国》上说过一个,是关于她和龙永图、王歧山的铁杆交情。两位政府大员,多少媒体在后面南征北战地追踪采访,胡舒立基本上是一个电话搞掂。与众多的上层人物、新闻人物有着广泛的和直接的联系,这是胡舒立最主要的一个神奇之处。按照《财经》杂志主编王烁的说法,胡舒立知道所有的内幕,她只要把那些抖搂一点点,外人看了就很震撼了。
资源可以说是《财经》的一个重要法宝,也是目前所有财经媒体无法望其项背的主要原因。胡舒立一个重要的人脉来源是80、90年代设计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体改委(办)或其相关人士,王歧山、周小川等人都是胡舒立的重要内线。直到今天,《财经》杂志的一条报道主线就是国企改革。无论是电信拆分、上市,还是中石油、石化的改革,包括农村新土地革命等,都明显地沿袭了她一贯的关注重点。当然,其消息来源也沿袭了她多年的人脉资源。90年代初,第一代海龟派归国,他们带来了一个重要的概念,资本市场。当时,按照朱镕基指示,部级以上官员全体学习资本市场。建立资本市场并运用新的工具改革国企成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内容。在此前后,胡舒立两次出国,直接采访报道了当地有影响的公司购并案。但是,这段经历最主要的意义在于使她得以切入经新崛起的海龟派,其中最为铁杆的是原中银国际总裁方风雷(尽管此人作风、意识上一点不海龟)。方风雷为胡舒立迅速切入国际投资银行提供擘力。因此,早年的体改委和后来的投资银行界人士,是胡舒立在诸多重要事件中得以获得第一手资料的重要桥梁。
说一个故事来说明这些消息内线与胡的铁杆程度吧。2000年2月,NASDAQ崩溃的前夕,中国新兴的互联网公司都在向美国冲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新浪、网易和搜狐,证监会何时批准上市,谁能捷足先登,这是所有媒体关心的大事。《财经》有证监会内线,有中银国际铁杆,本来高枕无忧,坐等消息送上门。没想到,新浪率先出线的消息被与《财经》一墙之隔的《财经时报》斩获,拔了头筹。据说,消息一出,胡舒立十分恼怒,跑到当时还坐着总裁位子的方风雷那里拍着桌子嚷:“为什么不先告诉我!”
不过,胡舒立的成功仍然是她努力的结果。很多人传她很有才。不过,据说胡舒立还是毛丫头的时候并不怎么样,到处游荡。80年代初,她曾经被《工人日报》派驻厦门记者站。对《工人日报》这样的大报而言,厦门没有什么新闻价值,胡舒立那叫被发配过去。不过即使那样,胡舒立在当地的厦门大学新闻系拜师学了英语。但是,后来的胡舒立十分刻苦。据方向明说,当时他和胡舒立约定一起合作,在此之前两人分工发展:他研究产业和企业,胡舒立研究金融。金融的专业性很强,按照胡舒立的说法,这个行当里的人对外人轻易是不认的
当时,胡舒立想向吴敬琏求教。吴敬琏是影响中国近20年经济改革的重要经济学家之一,他的门生也有许多在经济改革的重要岗位担任要职,比如周小川。为了接近吴敬琏,胡舒立和方向明一起开着方向明的破吉普起早贪黑来往机场接送,最后心诚之至,金石为开。后来,胡舒立出国留学的推荐信,还是吴教授给写的。1990年,上海新创刊的当地第一家综合类经济报纸《新闻报》经常刊有胡舒立关于资本与金融的文章。其中有一篇已经提到了用MBO收购改造国企股权结构的文章。MBO直到近两年才出现广泛的实际应用,而对于当时的实践是十分超前。
胡舒立后来逐渐结束了对金融研究,但是这种方法被保持了下来,成为她进入任何陌生领域的不二法门。在1999年,互联网势如破竹,引起了胡舒立的兴趣。她搜集所有互联网的报道,研究起来通宵达旦,半夜三更还能把人从被窝里叫出来追根刨底。当年底,《财经》的封面故事《新浪政变》,第一次以翔实的一手资料揭示了当时的中国第一门户网站内部变局,第一次引起了IT界的注意。《财经》的人都调侃她成了“IT记者”。
《财经》无疑是胡舒立的一个颠峰。但是在此之前,她同样经历了困难和波折。按照前《财经时报》总编杨浪的说法,在《财经》杂志之前,胡舒立办过两位数的财经刊物。换而言之,当然就是,她至少在办刊方面,经历过至少两位数的失败。那些刊物中,有些现在还在,比如《资本市场》。有很多次是投资方中途撤资,比如《财经》里曾经有过的一篇文章提到海南的一家公司,报的就是当年的“一剑之仇”。也有的时候是不被投资方承认。有一本《投资与合作》杂志当年就曾拒绝了找上门来的胡舒立。后来《财经》一举成名,胡舒立身价倍增后,那家老板倒又说过要找胡舒立回来办刊的话。胡舒立对电视可谓有兴趣至极,中央电视台2套《商务电视》曾经考虑她做主持,可是后来也不了了之。甚至《财经》本身都遭遇过一次改版整顿的处罚。总而言之,凡是创业能够经历的挫折,胡舒立应该没有什么错漏的,能到今天,应该是靠着不屈不挠和坚忍不拔。
今天,胡舒立的成功可能不仅仅在记者的意义上,而是商业上的。《财经》的投资者联办给胡舒立投了100万。胡舒立掰着指头边算边说合算,还有富裕。旁边的《财经时报》,当时还只是周一刊,从联办拿到的投资是《财经》的4倍。不过胡舒立早就摇摇头,根本不够。在《财经》上,胡舒立一个最核心的理念就是把门槛作高。从新闻事件、采访人物、文章质量,到封面设计、美编装祯,《财经》都在拿道琼斯旗下的《远东经济评论》做标准。《财经》只要把门槛做高,其他媒体怎么模仿都不用担心了。
胡舒立不仅对不了解她的人来说是个传奇,她手下的很多小孩儿对她也都充满崇拜和景仰。。在她的办公室,《财经》杂志的编辑部,她的名字一直被挂在嘴边。在讨论选题的时候,杂志主编就是她不在场的传声筒;在吃饭的时候,她的各种传说就随时随地从任何场景里引发出来,然后在新来同事的要求下,一遍一遍地复述。在这个环境里,即使胡舒立平时很少亲临现场,但是空气里,到处都是胡舒立。至少早几年是这样的。
在体制内媒体,胡舒立这样的记者和这样的传奇可能根本算不了什么。体制内,相对与体制外,或者说是商业,这是中国媒体商业化发展之后出现的概念划分。前者属于政府系统编制,享受公务员待遇,后者是各新闻单位在商业化运作后通过社会渠道招聘的人员。体制内的记者们,秉承的是舆论导向、政治仕途的价值观。他们以写内参为荣耀。胡舒立出身《工人日报》,属于体制内。90年代,胡舒立加入了《中华工商时报》。《中华工商时报》是《人民日报》经济部主任丁旺退休后创办的,是第一批商业性的经济类报纸,也是当时最有影响力的经济类报纸。《中华工商时报》培养了一批人才成为现在财经及其他传媒的骨干,胡舒立就是其中一位。在该报,胡舒立以其中国金融家专访系列,奠定了首席财经记者的地位。也是从该报开始,胡舒立开始与过去的“体制内”的同事们决裂。胡舒立喜欢说新闻的知情权,这与“内参道路” 的针锋相对。胡舒立曾经感叹,过去一起战斗的同行现在分成了两种,一种就是“体制内”写内参,另一种就是像她这样在社会办报。两方面相互鄙夷,谁也看不起谁。
所谓社会媒体,或者是受政府管制较少、经济上完全自负盈亏的商业化媒体的出现,是不可遏转的历史。成熟的新闻人才由原来成长的土壤,即“体制内”新闻单位走出来,走上社会,带动社会媒体的发展和成熟,这也应该是历史必然。胡舒立的传奇,应该在于她成为了这一媒体沿革的转承人物之一。
在《财经》有几个老人是胡舒立早年亲自带起来的。她带起来的人确实在报道上较之一般记者都出色许多。但是,在出道前,这些人没少挨过她的骂。原来《财经》的主力曹海丽,那时被胡舒立骂得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写文章,稿子改了又改,改到今天能够独立采访美国前WTO谈判代表巴尔舍夫斯基。另一个一天到晚想当明星的财经记者岳冰清,年轻一代里也是小有名气的记者。她当面也是在胡舒立的“恶骂”中成长起来,多年之后还心有余悸。有一次和中央电视台的同行聊得好好的,听说胡舒立马上驾到,找了个理由就脚下抹油了。应该说,在培养新人方面,胡舒立表现得很大气。这种培养不仅包括在业务上的传承帮带,她自己的人脉关系很不吝啬。她可以把新人带到方风雷面前说:“这是我的接班人,以后你要多照顾。”她言传身教出来很多新人现在都在单飞,李甬是经常被引用的典型。
即使在她那一代中,胡舒立也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在媒体商业化的发展进程中,她又勇敢地参与了开拓。对于这个时代,对于我们这批更多地成长于社会媒体中的新人而言,她的可贵这处在于继承了老一辈新闻记者传帮后代的传统。早年,丁旺与《中华工商时报》给了她成长的土壤,她是这一传统的受益人。今天,她的《财经》开垦的是新的土壤,更多的财经新人在这里脱颖而出,并在新一代中成为骨干。
“做成一件事并不容易。”胡舒立说,“在中国,是一个需要漫长努力的坚持过程。”
今年4月下旬,她和几名同事去了山西。这个省份在3月底已被列入疫区。“这种大型的灾难性报道整个中国新闻界都没什么经验,我自己也一样,因此我想要到现场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山西之行写成了《财经》5月5日封面报道的主打文章之一,这组32个页码的封面报道率先陈述了接近解体的内地基层卫生防疫体系面对SARS侵袭时的危急现实,率先还原了SARS自去年11月以来在全国的传播链条,详细对比了中美两国在疾病控制与公共危机处理方面的差距,明确发出了重建中国公共卫生医疗系统的呼吁。“新闻记者喜欢说,做历史的记录员。在这次SARS危机中,我们就是这样的记录员。我认为我们是尽职的。”
1978年高考恢复,报考北大中文系的胡舒立被阴差阳错地招人刚复校的人大新闻系。1982年的中国工作的选择权还不在个人。胡舒立毕业进入《工人日报》国内部当记者,1992年胡舒立从任职10年的《工人日报》到中国第一家民营报纸《中华工商时报》任国际部主任,这是她实践自己梦想的一个开始。告别党报,胡舒立选择了一个能对经济发言的小舞台。在这样一个舞台上,她感到了独立思考的快乐。在这里她实验的是一种由公众认同的办报理念。1992年,胡舒立终于下决心告别了工作10年的《工人日报》,加盟《中华工商时报》。
新工作单位赋予了胡舒立新的工作内容,此前做社会政治新闻的胡舒立开始了经济新闻的历程。《中华工商时报》的创办者丁望非常欣赏和器重胡舒立,耳提面命,将她引入后来使她受益匪浅的学者圈子。
其实,胡舒立到《中华工商时报》没多久,就发现了这家报纸的致命缺陷——新闻和广告始终没有分家。“这一点从第一天起就深深地腐蚀着《中华工商时报》的肌体”,胡舒立在1998年初秋的一次同行交流会上说。胡舒立正式离开《中华工商时报》是在1999年的秋天。不过,胡舒立正是在这家报纸成为了“中国财经记者第一人”,正是这家报纸,和《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一道,被称为“中国新闻界的黄埔军校”。
“胡舒立最大的贡献,”一位1996年的新闻学院毕业生说,“是她最早系统化地把现代新闻理念引入中国新闻界,并且不遗余力地实践、推广这种理念。”这位毕业生现在是一家著名周报的资深记者,他原来的专业是中文,读了胡舒立1991年出版的《美国报海见闻录》后,他下决心改学新闻。
“我一生的追求,就是在一家好媒体里当记者。因为没有好编辑,所以我才做部主任;因为没有好主编,所以我才自己做主编;因为没有一个满意的平台,所以我才出来办《财经》。”
简历:
现任《财经》杂志主编
1953年生于北京;
1978年,考入人民大学新闻系;
1982-1992年《工人日报》;
1992年加盟《中华工商时报》,成为“中国财经记者第一人;
1987年5月,获美国世界新闻学院的“美国研究计划”奖学金;
1991年,出版《美国报海见闻录》;
1994年,获美国斯坦福大学新闻系的奈特奖学金;
1998年初,创办《财经》杂志
代表作品:《新金融时代》 中国物资出版社 1999年
《微观美国》 三联书店 1998年
《自由港之谜──香港经济起飞探析》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与吴鹏合作)1997年
《改革没有浪漫曲》 新华出版社出版 1994年
《美国报海见闻录》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 1991年
《引爆:从1998开始》 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 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