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逸明:《财经》编辑遇袭,文章惹的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7:47:03

刘逸明:《财经》编辑遇袭,文章惹的祸?

2010年06月27日08:08东方网我要评论(267) 字号:T|T

6月24日晚10点40分左右,《财经》杂志编辑方玄昌在回家途中遭袭,两名陌生男子手持钢筋条将其打伤,头部伤口深至颅骨。事后,两名男子逃走,方玄昌经救治无生命危险。当事人怀疑遭人报复。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6月26日《京华时报》)

几年前,著名律师李建强写了一本书《律师—一个危险的职业》,因为与其交好,在一次见面的时候,他送了我一本。该书的内容是讲律师在办案的过程中遭人报复的情况,有时候报复来自于个人,有时候则来自于地方的公权力。看看律师整体,认为这是一个危险的群体确实有些危言耸听,但对于那些敢于受理敏感案件的维权律师而言,其处境之危险便不言而喻。

做个有良知的律师是危险的,做一个有良知的记者何尝不危险?原新华社记者高勤荣因为揭露山西运城假渗灌浪费巨额资金而入狱8年;《中国产经新闻报》社主任记者阳小青因为揭露地方腐败,被湖南省隆回县法院以敲诈罪判处一年有期徒刑;前《南方都市报》副主编兼总经理喻华锋因披露萨斯真相和关注孙志刚事件,结果被以经济罪名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后来才改判为八年。

以上只是记者被判刑案的冰山一角,未曾被国内媒体报道的记者因言获罪案件还有不少。另外,在日常的采访活动当中,如果针对的是敏感事件,受阻挠甚至是被殴打都是家常便饭。且不说一般的媒体记者,就连新华社和央视的大记者,有这种遭遇的也大有人在。很多地方媒体的记者,对于当地的敏感事件只能退避三舍,倘若敢于采访报道,其后果往往不可设想。

互联网的到来让民众的舆论空间进一步拓展,遇到突发事件,有条件的网民可以及时在网上发布消息,自己也就成为了一位公民记者。做正式的官方媒体记者有危险,做一般的公民记者同样也危险。2008年年初,湖北天门人大代表魏文华在拍照时被城管活活打死,而知名网友钱烈宪则因为在网上发表针砭时弊的文章而在2009年2月遭到砍杀,所幸没有丧命。

不管是记者被判刑还是记者被殴打,都让人触目惊心。记者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都算得上是比较有头有脸的职业,随着很多记者遭遇不幸的经历被曝光,很多人才开始意识到这个职业的危险性。不过,在记者行业里,也呈现出了冰火两重天的景象,有的记者危险非常,有的记者则不管到哪里都有人视为座上宾迎来送往,除此之外,还有意外的灰色收入。记者群体里,素质可谓是参差不齐,在道德水平上,有的高山仰止,有的则猪狗不如。

几个月前,《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王克勤通过实地调查,撰写和发布了有关报告,让问题疫苗真相大白于天下。虽然山西省卫生厅不承认疫苗存在问题,并驳斥王克勤的调查报道不实,但王克勤所提供的证据却足够证实当地疫苗问题的严重性,因此,他自始至终都得到了网民和其它地方媒体的大力支持。假如不是掌握了问题疫苗的铁证,我想,王克勤很可能也难以逃脱被抓捕的命运。

自从胡舒立当主编以后,《财经》杂志便异军突起,成为了中国国内又一大胆敢言的媒体。遗憾的是,胡舒立最终离开了该杂志社,不过,该杂志仍然延续了胡舒立时期的风格,正如《南方周末》和《南方都市报》,虽然几度易主,但针砭时弊的传统依然没有丢弃。大胆敢言可以提高一个媒体的声誉,但同时也会给这个媒体带来危险,有时候,如果没有掌握好分寸,就可能遭到公开的整肃,或者是遭到暗中的袭击。

很多媒体的编辑往往也兼具记者身份,不仅要为记者审稿和编辑稿件,有时候还得外出采访和做报道。如果是单纯做编辑工作,当然就没有多少危险性可言了,即使有人痛恨自己媒体的报道,但要报复还是会找写报道的记者。方玄昌在《财经》杂志社工作,其实就是一位不单纯的编辑,通过百度新闻搜索他的名字,可以发现,他写了很多针砭时弊的文章,这就难免开罪于人。

方玄昌在事发以后的第一反应就是自己遇袭是遭人报复,假如方玄昌在平时工作之外没有与人结仇结怨,几乎可以肯定他有此厄运是因为文章惹祸。从袭击时的残暴情况看,行凶者本想致方玄昌于死地,方玄昌没有死,可以说是不幸中的万幸。希望警方能尽快查清事件的真相,抓捕凶手和凶手背后的指使者,同时,也希望方玄昌能早日康复。

我要评论(267)

相关阅读:

·李克杰:钓鱼执法和殴打记者的调查者不足信 2009.10.22
·大人物打招呼,小人物打记者 2010.05.30
·打记者的“中华女”为何赢了民意 2010.03.27
·为何出现了“坏规矩”的记者 2010.03.12
·凭什么逼记者向着政府说话 2009.12.02
·《朱镕基答记者问》为何这么火 2009.09.18
·是记者管太多还是官员被管得太少 2009.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