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惡魔的攝影教室] 攝影的基礎知識篇 1-1什麼是數位相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5:38:25

課程開始前,還是要來一張閃光照




1-1什麼是數位相機?



由[小惡魔的攝影教室] 數位攝影養成班正式開課!這一篇文章中,我們知道了數位相機的發展歷史。不過還是有許多人並不清楚,到底數位相機與傳統相機有著怎樣的不同點。所以在此篇文章中,就讓大家與筆者一起來探討數位相機與傳統相機的不同。不過要將數位相機與傳統相機做區分的介紹,實在是傷透筆者小容量的腦袋,因為可以以論文的方式進行,引經據典寫一堆東西,但也可以草草的兩三句話帶過去。經過腦袋超頻的思考後,決定還是以較為簡單的方式來講解。


基本上,不管是數位相機或者是傳統相機,在攝影的原理上是一樣的。也就是光線通過光圈之後,在「感光」裝置上成像。所不同的是,傳統相機的運作方式為『光線→鏡頭→底片感光成像→沖洗底片→相紙顯影』。
數位相機則是『光線→鏡頭→感光原件成像(光學的類比影像訊號轉換成數位影像,也就是A/D轉換)→儲存至記憶裝置中→電腦檢視或是列印成實體照片』。


在傳統相機上,當影像進入鏡頭達到底片後,藉由底片上的乳化劑將影像保留在底片上。因此我們聞一下傳統底片,會聞到底片上有種特殊的氣味,那就是乳化劑的味道。而不同樣式的底片決定了照片的品質與色彩,所以在攝影老前輩的眼中,針對Fujifilm(富士)、Kodak(柯達)、AGFA(愛克發)等廠商所推出的底片特性,來區分哪種底片適合哪種環境的攝影。



圖片來源:http://www.dcview.com.tw/jack/200711/fuji_klassew/ffnr0156_h.jpg




圖片來源:http://www.pixmania.co.uk/uk/uk/18278/art/kodak/film-ultra-gold-400-iso-2.html



↑傳統底片有其特殊的韻味,因此還是有許多攝影愛好者持續使用著。而在大型的商業攝影中,以底片方式拍攝還是主流之一。


數位相機的運作則是將傳統相機的「底片」與「紀錄」予以分開,怎麼說呢?數位相機內的感光元件(CCD或CMOS)負責將所接受到的光學影像轉換成數位影像,然後再將轉換後的資料儲存在「記憶裝置」中,與傳統底片光學影像直接記錄在底片上的「類比影像」有很大的不同。




圖片來源:http://www.national.com/company/pressroom/gallery/graphics/full_sized/260_rgb.jpg


↑數位相機的感光元件。



圖片來源:http://www.imaging-resource.com/EVENTS/PMAS02/1013470528.html
↑這是SIGMA所採用的Foveon X3三層感光元件,目前用於SD系列DSLR與新推出的DPI消費相機中。
看看數位相機的優缺點




數位相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上實在是很方便,而且現在市售的消費等級數位相機體積輕巧,外型討喜,只要相機內電池有電,並且有足夠的記憶體空間,就可以馬上開機拍照。以下就以簡單的篇幅介紹一下數位相機的優缺點:


1.可方便的複製:以傳播學的角度來看,若要將資訊大量的傳遞,第一要務就是取得與複製容易。傳統相機除非是將照片予以數位化,否則必需要經過沖洗的等待時間,才能將資訊傳遞出去。在數位相機上則就方便多了,一般傳遞的方式是透過電腦網路的散播(例如網站上貼圖),就算沒有電腦,也可以透過支援雙記憶卡的相機,讓影像檔案由A記憶卡拷貝到B記憶卡。要不然更可以透過外接的相片儲存裝置,先將照片拷貝到裝置中,再插入別的記憶卡然後再將檔案拷貝出來。



圖片來源:http://www.epson.co.jp/


↑早期的相片儲存硬碟,大都只是簡單的拷貝機制。由EPSON推出的P系列含高彩度LCD螢幕的相片硬碟,使得市場掀起一陣旋風。雖然Canon也有推出類似產品,不過市場接受度似乎不高。


2.記憶卡可重複使用:這一點想必是數位相機最大最大的優點之一。傳統底片拍完一卷(以一捲36張計算,半格相機則可乘上一倍)之後,必須要更換新的底片才能繼續的拍攝。各位手上數位相機若支援大容量的記憶卡,拍攝張數則為傳統相機的數倍至數十倍之多。減少換卡的次數,更能降低精彩瞬間拍不到的風險。尤其在面對高速變化的場景中,若是用傳統相機來拍攝,莫非定律的陰影籠罩下,說不定換底片時就是精彩畫面發生之時,所以為了保險起見,兩台機身甚至是搭配一名助手更換底片,於早期的運動攝影中是屢見不鮮。





圖片來源:www.blogs.zdnet.com
↑現在記憶卡價格跟早期比較起來,不僅容量、速度與價格都有很大的差異。


而且在運動或是連續拍攝的高速過片環境中,幾秒鐘不到一卷底片就消耗殆盡,若改用數位相機拍攝,則就比較沒有拍攝停頓而氣氛喪失的缺點了。
不過也有人提出,高容量的記憶卡代表著更高的損毀風險,在電子產品穩定性未獲得高度信賴前,想一想,若是辛苦拍攝了滿滿一張8GB甚至以上的照片,卻因為相機或是記憶卡的問題,造成記憶卡內資料損毀,這可不是捶胸頓足跳太平洋可以彌補的。所以有人提出以小容量記憶卡分散風險的方式來保存照片是比較保險的作法。筆者也是如此的方式,所謂「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不過這種觀念是見仁見智,並沒有一定的答案。


3.可透過LCD檢視照片成果:數位相機拍攝後,能透過LCD螢幕檢視拍攝成果,這是傳統相機所做不到的事情(除了拍立得外,不過也是要等上幾分鐘顯影的時間),拍不好的影像可以檢討並修正拍攝設定,也可以將失敗的作品予以刪除,空出記憶體空間後繼續拍攝。筆者的習慣是將數位相機上的LCD螢幕當成曝光修正與構圖修正的一個參考螢幕,畢竟現行的LCD螢幕雖然也有3吋的設計,但還是比不過電腦螢幕來的大。再者,數位相機LCD螢幕的色彩呈現,有時會與電腦螢幕差距甚大。所以僅止於「參考」使用。



圖片來源:http://www.fujifilm.co.uk/


圖片來源:http://www.sony.co.jp/
↑數位相機的好處是擁有LCD螢幕,因此不僅可以當成取景構圖用,更能達到即拍即看的優點。



4.傳統相機在外型設計上,必須要遷就於光學鏡頭、底片片幅、成像原理與操作方式的種種限制,因此較難有太多的變化。不過數位相機則比較沒有限制了,加上可透過LCD取景的方式,所以數位相機的外型可顛覆傳統相機的外型,達到更為多變的變化。例如可旋轉鏡頭、LCD的設計等。
引起最大的外型變因,感光元件(影像感測器)的尺寸關係,讓數位相機甚至可以與手機結合,手機當成相機使用也是輕而易舉。傳統底片相機(以我們最常看到的35mm規格底片,或者稱135底片相機)為例,因必須遷就底片的尺寸,所以機身難以輕薄化,更不用說傳統相機拍一張後必須要過片,這些機械結構更難以讓傳統相機還是維持著稍重的體積。


5.數位相機感光度可隨時調整:以往傳統相機要使用不同感光度(ISO)設定,除非是透過「增感,Push」,要不然都要更換對應的ISO值底片。數位相機上則就方便太多了,透過設定就可以調整該款相機支援的ISO。筆者手上的數位相機最低的ISO設定為ISO 50,最高支援到ISO 3200。當然了,越高的ISO設定所獲得的結果是「噪點Noise」越多,不過在電子技術越來越先進的今天,高ISO=高噪點的觀念,卻也逐步的被打破之中。尤其以Nikon所推出的D3這一款DSLR,在高ISO設定時卻有低噪點的表現,實在是讓人對於科技的進步讚嘆不已。


圖片來源:photo.net/equipment/hp/hp945/
↑由網路找到的HP945與Canon EOS 10D的ISO測試照,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這早期的機種ISO表現上實在是不太理想。但科技的進步,已經讓高ISO畫質變差的結果逐漸改善。


6.可依照不同光線調整白平衡:以往傳統相機,除非使用拍攝現場對應光源的底片,要不然只能加濾鏡來調整光線的色溫以符合拍攝需求。在數位相機上則是以「調整白平衡」的方式來進行,省卻了許多不便之處。


7.數位後製容易:雖然部分人認為數位相機拍的照片能夠直接應用是最好不過的事情,但我們也不可否認,透過數位後製的方式,可以讓可拍攝的照片呈現出自己想要表現的風格,縱然或許是真實場景有所落差,不過數位影像是主觀的認定,難有客觀的一個標準就是。


傳統底片要營造出特殊的呈現,勢必要透過暗房技巧來達成。數位影像的好處就是,只要電腦等級可以,加上所熟悉的影像處理軟體就可以開始進行。功力高的PS高手,可以將數位影像化腐朽為神奇,就算功力沒有達到一甲子的人,也可以選擇自己常用、慣用的影像處理來調整。而且,數位相機所拍攝的檔案,也可以當成法庭的證物了。


8.相片擁有高隱私性:傳統相機除非自己備有暗房並且會沖洗,要不然只能乖乖的送到相片沖印店,所幸早年「自拍」風氣還沒有這樣盛行,要不然愛人間親密的照片,有可能就如同「慣西事件」一樣外流。


目前彩色噴墨印表機價格便宜(但墨水很貴),能列印的解析度也比筆者多年前的老古董Lexmark噴墨印表機還要優秀太多了。數位相片的好處就是,想要時可以輸出列印,要不然可以透過CD、DVD或者是硬碟儲存的方式保存。只是根據科學家研究顯示,現行的儲存媒體還是有它的壽命,無法保證萬年不壞。



圖片來源:http://www.kodak.com/
↑Kodak EasyShare系統,是筆者一直認為十分好用的照片列印與分享系統。可惜的不支援大尺寸輸出。


9.不管沖印的品質有多高,使用上有多方便,數位相機還是有缺點的;那就是3C電子產品共同的缺點→沒電=沒用。這種興沖沖拿著相機要拍照,才發現電池沒電時的慘狀,筆者也曾發生過。當時的解決辦法就是衝到便利商店買即可拍。當然了,除非手上的相機是用三號或四號電池,便利商店就很好用了。倘若運氣不好,正好在荒郊野外,相機就只能當裝飾品使用。


沒電池是一個大問題,記憶卡損壞或是用完,沒有多餘的記憶卡可以更換,那麼數位相機依舊只能當裝飾品。傳統相機就算電子測光系統壞掉或是沒電,自動對焦不靈,還是可以用全手動的方式憑經驗調整光圈、快門數來拍照。不過並不包括全電子化的傳統相機,全電子化調整快門與光圈甚至是過片的傳統相機,沒電幾乎也可以說沒用。


------------------------------------------------我是分隔線-----------------------------------------------------
以上洋洋灑灑的列了九段數位相機優劣點,到底傳統相機好還是數位相機好?類似的討論不斷的在攝影相關討論區中出現,但所謂「青菜蘿蔔各有所好」,喜歡數位相機的就用數位相機攝影吧!喜歡傳統相機所傳遞出的調性,也不用放棄,只要拍的開心、拍的愉快就好,不是嗎?
------------------------------------------------我是分隔線-----------------------------------------------------


DSLR與消費相機的不同
談完了數位相機與傳統相機的不同,接下來我們一同來看看數位相機中的消費相機DC(註1)跟DSLR(數位單眼相機)之間的差別為何。
兩者的區分,許多人的看法大都是以「可否更換鏡頭」為區別(經網友提醒予以修正)(註2)。也就是說,消費相機無法進行鏡頭的更換,但DSLR則依照拍攝所需求,可更換不同焦段、不同功能的鏡頭。雖然消費機上可以透過轉接的方式裝上原廠或副廠所開發的外接鏡頭(例如廣角、望遠或者是微距等),只是在使用上還是有所限制。
不過筆者認為兩種類相機除了鏡頭更換上允許與否,其餘較為細項的還有對焦速度、檔案儲存速度、高ISO純淨度等一些較為筆者重視的操作機能也可以作為區分的標的(註3)




圖片來源:http://www.livingroom.org.au/photolog/reviews/kodak/kodak_easyshare_v570.php
↑筆者曾用過Kodak這一款超薄相機V570,光學變焦可達5倍,它的作法十分特別,就是裝置了兩組鏡頭,分別負擔廣角至中望遠以及中望遠到高望遠。



圖片來源:http://dc.watch.impress.co.jp/
數位單眼相機價格越來越平易近人,也讓數位相機消費市場族群起了不小的變化


註1.其實數位相機原本的英文該是DSC(Digital Still Camera)也就是拍攝靜態數位照片相機,望文生義就是數位相機原本只能拍攝靜態的照片,不過後來加入攝影的機能後,數位相機不再是只能拍攝靜態的照片,而是也可以拍攝動態影像,所以這個Still就顯得比較沒有意義了,直接以DC代表我們口中的「消費數位相機」。不過在SONY等廠商的消費數位相機上,型號依舊保留著「DSC」的英文。在數位單眼相機上,DSLR的英文中的SL,也就是single-lens(感謝網友提出修正意見)的意思,全意就是可交換鏡頭反射式數位相機。


註2.消費數位機不能更換鏡頭的定律,其實早就鬆動了。在洗鏡光老師的「Minolta的可換鏡頭數位相機(DC):Dimage EX 1500 Zoom」這篇文章中,就有提到Minolta曾經發表過一款可以更換鏡頭的消費數位相機。


註3.由此篇文章開始,所針對的數位相機將會是以大眾較常接觸到的消費數位相機、APS-C規格DSLR與FF全片幅數位相機為主。大型120數位機背、Range Finder (RF)數位相機則不在此討論之列。



消費數位相機的焦距認識
接著,我們這一堂課程的最後,我們來談談消費數位相機的焦段認識,至於DSLR部分所用的焦段,APS-C與APS-H以及FF全片幅的區分與由來,將會另開一篇予以討論。


筆者接觸消費相機時,發現到一個很奇特的特點,那就是為何消費相機鏡頭上所標示的「焦段mm」,與我們常看見的傳統相機有很大的不同,幾乎可以說,消費相機上所標示的焦段,絕對與「換算成35mm傳統底片規格」的標示法有所不同。為什麼為不一樣?在這邊我們做一個小實驗。各位小時候都玩過放大鏡在陽光下聚焦的實驗吧?當放大鏡與聚焦的紙張距離越高時,所聚集的焦點越小?直到到焦點最小值後又開始放大。反之,當放大鏡與對焦用的紙張越近時,焦點直徑越大。



圖片來源:http://www.mobile01.com./newsdetail.php?id=5720
↑借張圖來看看就知道。由圖所表示可以看出,不同尺寸的感光元件,表面積大小就有所不同(廢話


再來各位看一下相機規格表,有的使用1/2.5吋CCD,有的用1/1.7吋,有的用1/2.7吋………尺寸實在是很多。不管是怎樣尺寸的感光元件,當光線透過鏡頭進入相機中後,必須要「滿投影」的方式,將光線佈滿於整個感光元件上。為了配合不同尺寸的感光元件達到滿投影的結果,鏡頭最後一枚鏡片與感光元件之間的距離就要予以調整。然後再換算成35mm傳統底片那種底片與鏡頭尾端最後一枚鏡片的數值比後,就成了現在這樣的標示法(註4)。在這邊我們只要稍微有觀念即可,無須強記到底A相機或B相機,它們鏡頭所標示的焦段是怎樣換算來的。



圖片來源:http://www.fujifilm.co.uk/



圖片來源:http://www.panasonic.co.jp/
↑一般消費數位相機很難由鏡頭上所標示的焦段來瞭解這款相機鏡頭到底支援的焦段為何。



圖片來源:http://www.fujifilm.co.uk/
↑Fujifilm這一款相機則比較特別,除了鏡頭端上的標示一樣是難以瞭解外,手動變焦環上還多印了換算後的焦段區域標示




註4:假設傳統35mm相機底片與鏡頭最後一枚鏡片的距離為1,但消費相機的CCD或是CMOS尺寸都比底片還要小(假設是1/5),所以在焦段的標示上,就要予以縮小成1/5。若是再加上其他原因影響,那麼標示的方式就更讓人毫無頭緒可言了。



圖片來源:http://www.vendilosalerno.net/ebay/Canon/24-105/canon-24-105mm-f4-IS_large.jpg
↑單眼相機鏡頭,於全幅FF機身上,鏡頭上所標示的焦段,就等同於使用上的焦段,不過若是用在非全幅的機種上,則還要乘上相關倍率。
待續......................




★以上文章內所用之圖,部分由網路上搜尋而來,所有權歸屬於創作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