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去官化:无论是纪宝成或朱清时,都不过是说说而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9:42:09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说的一句话: “中国最大的博士群体并不在高校,而是在官场。”还有他“当场倡议教授治学,还学术权力以学术,赢得全场分贝最高的掌声。”((10月27 日《钱江晚报》)

马上想到,
新任南方科大校长朱清时的“办大学首先要去官化、去行政化”,也是得到一片 喝彩声。其实这种话,早就有人说,今后可能说的人更多。只是纪、朱二位是在职或刚退休的大学校长,更引人注目而已。

因是大学校长而引人注目,也不免使人怀疑,你们都是干了多年的大学校长,你们治下的大学状况如何?你们的办学理念是否多少有所实现?如果没有,在整个体制的改革没有深化,大环境未变的情况下,你的“去官化、去行政化”又从何得到保证?

从相关报道来看,似乎有保证了,但追下去一看,仍是亏得有官员恩准。而如果真搞起什么“大学自治”,让老师和学生有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岂不成了“西方那一套”,能继续下去吗?而且即使真的遇上了极开明的领导,但大环境能容许吗?

再说,纪、朱二位本身不都是官吗,即便新的南方科大取消行政级别了,朱校长的退休金恐怕还是在按官阶在领取吧。其实这都不过是形式。如仅就形式而言,教授治学早已实现,您去查一查今天大学领导班子成员的学历和职称,还有几个人不是博士、教授?

因此对这些话其实不必当真。不过,如果他们在特殊的条件下,能“杀出一条大学改革的血路来”,自然是大好事。

下面转发的《辽沈晚报》上的这篇文章,算是将了一军。---五柳村编者,2009年10月28日

“最大博士群在官场”是学术跑偏 作者:郭文斌
2009年10月28日 10:04辽沈晚报

制图:唐春成

“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昨日在杭州开幕。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说: “中国最大的博士群体并不在高校,而是在官场。”他指出相关行政管理者不懂学术规律,用行政手法对待学术问题,方式简单粗暴。

(10月27日 《钱江晚报》)

“中国最大的博士群体并不在高校,而是在官场。”语出大学校长之口,其引发的波澜必然是相当壮阔的。想必,也是大学校长的切肤之语。不过,要问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又给官场发了几顶博士帽?

官员追求高学历,是好事,只要能够静下心来,能够愿意坐坐冷板凳,拥有博士学位有何不可?但众所周知的原因,官场的博士群体多是些名不符实的东东。其背后恐怕是公款消费的另类花式,是学术投官所好的恶之花。

大学能否拒绝给官场博士帽呢?在我看来,很难,一方面大学还受制于官场。而大学校长本身就是行政级别的官;另一方面大学也很需要和官场一拍即合,否则的话,很难在实际中展开工作。

说到底,我们现在的大学还没有独立的大学品质。他们对官场还是很依赖的。因此,也就很难真正拒绝给官员发博士帽。大学既然不 “正气”,因此,也就发生了 “一位年轻的处长把一位老教授教训得说不出话来”这样很令学术伤心欲绝的事。

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定于5月13日出席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春季毕业典礼并发表讲话。但校方却表示不会授予奥巴马荣誉学位,理由是他刚刚就任总统, “主要工作尚未开始”。(4月12日 《扬子晚报》)这样的大学骨气很是让国人羡慕。让人纳闷的是,为何我们中国就没有这样的大学?

大学应该是独立和自由的,应是一个具有思想自由和学术自由的地方。但我们现在的大学还完全没有到这种地步。因而,大学给官员授予博士帽,一点都不奇怪,只要官员有这种爱好。

要想大学有独立的风骨,需要有一种制度保障,当制度缺乏的时候,“中国最大的博士群体并不在高校,而是在官场。”就成必然的现象,我们对此除了愤愤,别无他法。

“最大博士群在官场”是一种学术羞耻,需要大学从自身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