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中国难堪:习近平在德国一波三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8:44:19
  一年一度的法兰克福书展,中国首度成为主宾国,这也是国庆六十周年之后在国外最大规模的一项与中国有关、展示中国国家形象和软实力的活动。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亲赴这一全球规模最大、号称“出版界的奥运会”的书展主持开幕式,足显中方的重视。当然德国邀请中国做为主宾国,也是对强劲崛起中国的认可,也可以认为这是中国从经济崛起到文化崛起的一个象征甚至转折点。面对这一全球最大的文化交流平台,中国不仅派出了50位作家、数百家出版社和1000多位艺术家的庞大参展队伍,还有一千多册书被译成德语。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角度讲,中国是尽了自己的责任。/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然而,书展却一波三折。先是大会邀请海外的异议作家参加,后又邀请热比娅、西藏流亡集团与会,举行演讲和各种宣传活动。当然从善意的角度理解,德国是把他们都当作中国人和中国的一部分来看待,期待展现甚至推动统一的中国。不过以君子之心度君子或小人在国际舞台上是行不通的。德国主办方此举恐怕是别有用意。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中国的经济崛起,特别是去年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今年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这一硬指标和铁的事实西方无法否认,也不敢象对待没有真正政治、经济主权的日本搞什么广场协议,更不敢象对待弱小的非洲国家一样搞政治前提条件,但这并不等于西方甘于承认自己全面衰落的开始。于是另辟蹊径、转换战场,要在它们五百年间崛起过程中形成的意识形态大战中维系自己最后的尊严。于是在不得不接纳中国的同时,也借邀请这些异议人士、分裂人士达到自己的目的。

 

    西方此举,一是可以突出自己倡导的新闻自由、出版自由理念等价值观。二是出面令中国难堪的仍然是中国人自己,它们并不需要付出什么代价。中国人内斗或制造中国人斗中国人的场景是西方非常乐见的事情。

 

    说到西方的新闻自由,大家还应该记的德国的张丹红事件,她只不过客观报道了中国----事后的调查显示她没有任何编造或夸大之之词,就被迫辞职。今年国庆大阅兵,德国国家电视二台驻华记者在阅兵之后采访了一位中国中年男性。这名男子面带微笑,用中文高兴地说:“我想看(阅兵队伍)。”电视里听到的同声翻译竟成了“这是一个耻辱,我想看”。不知道如此新闻自由的德国如何还有什么资格代表西方向中国打这样的牌?就是美国,白宫通讯联络办公室主任安妮塔邓恩今年五月由于赞美中国已故领导人毛泽东:她在演讲中对学生们说,毛泽东和特蕾莎修女是“永不放弃并坚持用自己的风格改变世界的人的代表”。竟然遇到遭到强烈批评。请问这是不是干涉言论自由?如果邓恩对中国领导人表示批评,中国进行抗议,算不算干涉言论自由呢?

 

    不过本人还有一问:如果德国邀请美国前任总统布什参加书展,举行讨论会,同时在会场又邀请那位全球知名、得到阿拉伯世界普遍欢迎和支持、向他掷鞋的英雄记者—记者,新闻自由的化身嘛,是否美方会不退席?是否会不抗议?

 

    应该说,当中国代表团在会场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无不以退场表达立场。倒是一位虽不是作家而却是知名自由派人士的清华大学秦晖镇定自如的纹丝不动。我对这位秦晖教授也有一问:如果有人邀请你去赴宴,而且你是主角,比如过生日之类,结果你却发现有你最不喜欢的人在场,还向你表示抗议,请问秦晖先生,你是继续纹丝不动,还是抗议退席?其实这个道理这同样适用于德国。中国是德国邀请来的贵宾,就应该给予足够的礼遇与尊敬。这种一方面笑脸相请,另一方面又竭力败坏客人胃口之举是否有违文明西方的待客之道?如果这种行为是西方的传统,何以G8会议召开的时候,要将抗议者远远隔开,甚至动用警力弹压?为何不让他们也与会呢?

 

    随着中国的崛起,西方直接面对面的遏制和打压已然无心无力。于是这种曲折的手法便成为首选。西藏、新疆、台湾都是中国自己的利益,拿中国的利益与中国博弈,成自然是捞一把,败也自己无损,也是这种思维的体现。至于他们收留的流亡在外的异议人士,这个时候自然也就发挥了用场。制造中国人打中国人,中国人羞辱中国人的西方自然可以坐岸观火,火中取栗。这里不由得使人想起世界著名的异议人士索尔仁尼琴。他由于批判苏联的制度,而被剥夺国籍、驱逐出境。最后美国收留了他,并且给他“美国名誉公民”称号。然而,心知肚明的索尔仁尼琴闭门不出,绝不做西方反对自己国家的棋子。在他少有的公开活动中对西方也是严词批评,并且公开声明西方民主不适合俄罗斯。其实中国也有过自己的索尔仁尼琴。他就是百日维新运动的主将梁启超。维新失败后,日本不惜与清政府正面冲突将他护送脱离险境。为此,梁启超一度寄希望于日本帮助实行中国的革新和复兴。但他很快发现日本收留他只是用于对付中国的一个棋子,于是便于放弃了对日本的幻想。无论是中国的“索尔仁尼琴”还是俄国的索尔仁尼琴,何以都无法影响到这些异议人士呢?不过,我倒有一句话送给他们:中国越强大,他们越有用。但当强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们就一分不值了。

 

    至于中国,在面对西方的灿烂笑容的时候,还是要保持足够的戒心和耐心。双方文化不同、制度不同,而且西方文化历史上看一向具有扩张性,曾和无数文明产生强烈的冲突。几年前的“九一一”只不过是最新的一例。以中国现在的实力,并不必急于加入西方价值体系为核心的活动或组织。相反没有中国的参与,反而是西方自感缺乏代表性了。象中国对G8的冷淡并借全球经济危机成功成为G20的始创国,不但免去加入时要付出的成本,还更避免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当西方需要中国时,需要中国的参与时,就必须尊重和接受中国的规则。这恐怕是此次法兰克福书展的一大教训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