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马克思在大英图书馆的脚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5:55:38
文章提交者:徐铁猊 加帖在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转贴]马克思在大英图书馆的脚印
文章提交者:di1yu0huo3. 加帖在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马克思在大英图书馆有一个固定的座位,由于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在这个座位上钻研学习,结果在座位下的水泥地上都磨出了脚印。直到2006年9月23日,中央电视台的《人物》栏目还在继续讲述着这个故事:“人类的脚负担着身体的重量,于是在站立和行走中会留下脚印。脚印的深浅取决于承接面的硬度,松软的雪地显然比水泥地更容易留下脚印。不过,马克思几十年如一日在大英图书馆学习,终于在水泥地上也留下了脚印,看来,毅力和恒心也能磨出脚印。”
我进了图书馆以后,自然好奇当年马克思坐在什么地方。就和图书管理员问起,马克思当年坐的那张固定的位置在哪里,她笑着告诉我,很多中国人都问过她这个问题,但是,每天来这里的人这么多,我们是绝对不会为某一个特定的读者安排特定的座位的。更何况,他也不可能每天坐在同一个座位上。
我当时很惊讶,继续追问,得到她非常肯定的回答,她只告诉我,这是你们中国人的神话故事(fable),马克思是绝对没有固定座位的。更不要说什么天天看书,脚把地上磨出一个坑的事情了。
我当时觉得很惊讶,我来这里的目的就是为了看马克思当年的座位。所以我继续问了里面的更高的主管,他非常耐心地和我解释,这是绝对没有的事情,他们对每一个读者都一视同仁,至于地板,他风趣地和我说,我们的地毯是经常换的,他估计连地毯都磨不出洞来,别说水泥地了。
清华大学的刘兵在他所写的《大英博物馆点滴》一文中也记述了相同的经历。他说,“恐怕许多中国人都会熟知马克思的故事,其中很有名的一段,就是说马克思当年在大英图书馆里写作《资本论》,固定坐在一个座位上,数年下来,桌子下面竟然留下了磨出的脚印。当我走进这个阅览大厅时,头脑中自然也有这一故事的背景。按照博物馆的介绍,在这座阅览室里,150年来,无数的学者、革命家、作家、诗人、音乐家、学生和抄写员曾来到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在一圈的说明牌中,果然有一块牌子是介绍马克思的。这块以‘阅览室与革命’为题的牌子上写道:这间阅览室以及在它之前的建筑为众多的政治流亡者和学生提供了避难所和精神的源泉。 最深地植根于这间阅览室的政治体系是共产主义。卡尔·马克思在将近30年的时间中每天来到这里。1850年6月,马克思最先被旧的阅览室接待。从1857年起,他在这里从事包括《资本论》在内的数项计划的研究。很可能,他使用的是离他所需要的参考书不远处的L、M、N、O、P几排的座位。
当我与那里的工作人员交谈,问起这块说明牌的介绍,并讲了在国内流传的说法后,一位工作人员非常认真地回答说,我们经常听到的那种说法应该是一种‘神话式’的传说,马克思并不是固定地坐在某个订好的座位上。不过,那位工作人员又说:我告诉你一个故事,某年前苏联的戈尔巴乔夫来这里参观时,也问过同样的问题,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他们只好告诉戈尔巴乔夫说,马克思当年就坐在某某排某某号,因为那里离参考书比较近的一个座位。结果戈尔巴乔夫听了之后非常高兴。不过,这位工作人员又补充说,在那么多年里,至少马克思应该在那个位置上坐过一次吧,所以他们回答戈尔巴乔夫的话也不能算完全骗人。”
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在一篇文章中也说道:“我这个年纪的中国人,都会记得我们当年读小学的时候,有课文说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馆里面读书,然后留下了很深的脚印。所以我当时想,我将来如果到了伦敦看大英博物馆,我肯定会去认一认哪两个是马克思的脚印。但后来走的地方多了,我怀疑这个说法,因为博物馆、图书馆你可以去占一个位子,但不止你一个人坐,所以怎么辨认哪些是马克思的脚印,是很困难的事情。这不比少林寺里面的练拳,可以不断地跺,最后看得出来哪些是少林僧人的脚印,这种情况在大英博物馆基本上不太可能。后来到了那里以后,突然就发现这纯粹是一个好玩的想像。这些大概只能说是我们出于对马克思的崇敬编出来的,但是这个说法非常流行。”“后来我问到英国人,‘你们知道马克思的脚印吗?’他们全都不知道。”
" 马克思的足印”与“列宁的桌子”
许多名人与图书馆都有很深的渊源,甚至有许多名人他们的学说就诞生在图书馆。马列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与列宁就是这样的典型。
卡尔•马克思(1818—1883),生于德国莱茵省特里尔城的一个犹太律师家庭,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马克思十七岁入波恩大学学习希腊罗马神话和艺术史,后又转入柏林大学攻读法律,最后在耶拿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毕业后,马克思开始从事新闻工作,在科伦当过一个时期的《莱茵报》编辑。后在迁居巴黎时遇到恩格斯并结下终生友谊。马克思被驱逐出德国之后,迁居到布鲁塞尔。1847年发表第一部重要著作《哲学的贫困》。翌年他与恩格斯共同起草了著名的《共产党宣言》。同年晚些时候马克思返回德国科伦,数月后又遭驱逐,于1849年迁居伦敦,在那里度过后半生。
马克思一生大量时间在伦敦搞研究,撰写有关政治学和经济学的著作,他和他的家人主要依靠恩格斯的资助维持生计。马克思最重要的著作《资本论》第一卷于 1867年问世。1883年马克思去世时,另两卷还没有写完,后来是恩格斯根据马克思留下来的笔记和手稿编辑整理出版而最终完成。
在我们的心目中,马克思给我们树立了许多方面的终极榜样,比如爱情:马克思与燕妮;比如友谊:马克思与恩格斯;比如学习和写作: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馆图书馆。
伦敦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博物馆之一,博物馆除收藏许多珍贵文物以外,还有一座藏有大量书籍和文献资料的图书馆。图书馆阅览室是一间宽敞明亮的圆型建筑,四周有环形的大书架,正中是环形的图书目录柜,从目录柜向四周伸展出一排排长桌和座椅。马克思在伦敦住了三十多年,在大约十多年的时间里,大英博物馆图书馆是他每天都要光顾的去处。他早上九点钟就到阅览室里借阅书籍,作摘录,写笔记,一直到晚上七点钟才回家。他专门坐在一个固定的座位上——D排2号座。马克思的阅读兴趣非常广泛,除研究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法律等社会学科之外,他还研究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解剖学、农学、实用工艺学等学科中的很多问题。当时在大英博物馆图书馆里还有英国议会出版的一种“蓝皮书”,是专门发给议员们看的资料。但是,很少有议员认真去看这些枯燥的文件,据说竟有议员把它当作手枪射击的靶子,根据子弹穿透的页数来测量枪的威力。但是马克思却对馆里所有的“蓝皮书”都进行了认真的阅读和研究。曾经有一位图书馆管理人员问马克思:“博士先生,一个人可以同时研究五十种科学吗?”马克思回答说:“亲爱的朋友,人不应该只在一块草地上赏花。”
但是,最能表现马克思与这座图书馆密切关系的故事是“马克思的足印”。据说马克思在图书馆里看书时,双脚经常情不自禁地来回摩擦,日复一日,竟把坚硬的水泥地磨出了坑,形成了两道足印,就是著名的“马克思的足印”。这个故事流传甚广,在中国几乎是尽人皆知。但故事的真实性实在令人怀疑,可能是由于马克思的巨大威望和神圣地位以及故事所包含的良好教益,当然还有问题本身的敏感性,所以至今还有文章做如是说。其实现实中并没有所谓的“马克思的足印”,据说它发端于李卜克内西(推断应该是威廉•李卜克内西)的回忆录,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广泛流传,在中国被编进了小学的教科书,“马克思的足印”结结实实地印在了人们的头脑中,但也仅此而已。有意思的是在伦敦大英博物馆,仍经常不断有人去求访D排2号座和这个足印,有中国人,也有东欧人。一位大英博物馆图书管理员曾经向来访者这样回答:“当年是有一位叫卡尔•马克思的德国学者经常来这里查阅资料,但座位是不固定的。来这里读书的人不可随意发出声音。即使不自觉地发出了声响,时间一长,管理员也会干预的。”
足印有否无关宏旨。重要的是,大英博物馆图书馆里出了《资本论》,出了《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出了《政治经济学批判》以及《中国和欧洲革命》、《法兰西内战》、《哥达纲领批判》等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大英博物馆图书馆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地。
马克思是一个以写作创立学说的人,图书馆对于他的重要意义可以从他下面这段话得到印证:“我已经大约两个星期没写东西了,因为,当我不在图书馆的时候……无论有多么好的愿望,也总是不能动笔。”
1973年,依照《1972年英国图书馆法案》规定,大英博物馆图书馆的全部馆藏纳入当年新建的大英图书馆管辖。
列宁是利用图书馆创立学说、成就事业的又一个典范。
列宁本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1870年出生在俄国辛比尔斯克。1887年进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不久因参加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遭到逮捕并被流放。第二年回到喀山,开始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和普列汉诺夫的著作。1892年翻译《共产党宣言》并筹建马克思主义小组。1895年,列宁在彼得堡创立了彼得堡工人解放协会。年底,再次被捕入狱,后又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在西伯利亚的三年中,他开始使用“列宁”这个化名,写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并与女革命家克鲁普斯卡娅结了婚。1900年列宁回到彼得堡后不久转赴西欧,在德国创办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机关报《火星报》。1903年7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布鲁塞尔召开代表大会,会上形成了以列宁为核心的布尔什维克多数派。布尔什维克及其思想体系的产生,标志着列宁主义的形成。1905年列宁回国直接领导革命,武装起义失败后,列宁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第二次流亡生活。1917年沙皇政府被推翻,列宁立即返回俄国,终于取得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1922年,苏俄与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南高加索联邦联合组成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1924年列宁逝世,终年五十四岁。
列宁是一个职业革命家,同时又是一位多产作家。他一生的全部著作多达五十五卷,我还清楚记得小时候在一位同学家中看到《列宁全集》时的惊讶:一面墙大小的书橱中只有两部书,一部《列宁全集》,一部《斯大林全集》,满满的,整整齐齐的。(我同学的父亲是知名马列文献翻译家张仲实。)
列宁的学习和写作得益于图书馆,他从小就与图书馆结下不解之缘。列宁的父亲曾经担任辛比尔斯克公共图书馆理事会委员。列宁五岁时,父亲就从图书馆里借书回来给他阅读。列宁一生当中,无论是学生时代还是在监狱和流放期间,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一直都在积极利用图书馆。除了辛比尔斯克公共图书馆之外,还有喀山图书馆,彼得格勒和莫斯科等城市的各大图书馆以及德国皇家图书馆,瑞士伯尔尼、日内瓦、苏黎世的图书馆,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巴黎索尔蓬纳图书馆,英国大英博物馆图书馆,丹麦哥本哈根图书馆,瑞典皇家图书馆等。
1877年,列宁在流放途中,利用等船的时间找到了一家私立的尤金图书馆,该馆藏书十万多册,还有许多珍贵手稿和文件。在等船的几天里,他每天步行五俄里去这个图书馆看书。有一天监视员发现列宁不见了,惊慌地鸣起警钟,当地警察也都惊慌失措,后来发现列宁正安静地坐在图书馆里读书。
列宁在两次国外侨居生活中,每到一地,首先要找图书馆,选择住处一定要离图书馆近些。通过观察比较,他对许多国家的图书馆都作出过评价。他称赞瑞士的图书馆,却批评法国图书馆的官僚习气。他在信中说:“在巴黎工作很不方便,国立图书馆的工作搞得很糟,我们常常想念日内瓦,在那里工作做得多些,又有方便的图书馆。”由于欧洲各国政府对列宁的注意,列宁在图书馆领取借书证或阅览证时经常会引起麻烦,使他不得不经常更换姓名。1902年他化名雅科尔•李希特尔给大英博物馆馆长写信请求发给阅览证:“先生,兹恳请您发给我博物馆阅览室的阅览证一张,我是从俄国来研究土地问题的。”1907年至1917年,列宁大约八次到过斯德哥尔摩的瑞典皇家图书馆,由于经常使用化名,已经很难弄清他去这个图书馆的确切次数。现在,据说该馆阅览室里还放着一套老式桌椅,标示牌上写着:“列宁用过的桌子——1907年和1910年列宁曾多次在这里学习。”列宁在读者登记簿上的签名也完好地得到珍藏。而瑞士日内瓦大学公共图书馆至今也还保留着列宁用过的借阅证。
关于“列宁的桌子”,我谨慎地用了一个“据说”,是因为我没去过瑞典皇家图书馆,怕“列宁的桌子”又是一个“马克思的足印”。另据《光明日报》驻日内瓦记者刘军的一篇文章称,在瑞士日内瓦还有一张“列宁的桌子”。列宁在日内瓦总共大约四年时间,这期间,列宁经常到一个叫朗道尔的咖啡屋参加革命者的聚会。他在他经常坐的圆木桌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这就是“列宁的桌子”的来历。史料记载,上世纪初,在日内瓦的俄国人非常多,留学生就有数百人。他们经常在俄国人圈内聚会。这些留学生中有许多人后来成为苏维埃革命的先锋人物,朗道尔咖啡屋就是他们的聚会场所之一。咖啡屋位于日内瓦大学公共图书馆附近,图书馆是列宁从事革命理论研究的主要地方,列宁在图书馆研读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并进行他的哲学论著《唯物论与经验批判论》的写作。每当疲倦时,他便到朗道尔咖啡屋要上一杯咖啡或啤酒,放松一下身心,同时与志同道合的俄国青年人交谈。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在回忆录中曾写道:“日内瓦的布尔什维克人经常在朗道尔咖啡屋聚会,他们的面前摆着一杯杯啤酒,谈论的是俄国发生的重大事件和他们从事的伟大事业。”列宁的确是朗道尔咖啡屋的常客,但他是否在桌上刻过自己的名字,却无从考证。1987年的一份《日内瓦日报》上,有文章称找到了“列宁的桌子”。桌子就在日内瓦大学附近的学生会会馆,上面刻满了俄文,而且桌子仍在使用。文章说,在桌子上刻名字是日内瓦当时的习俗,学生会前财务总管亨利-阿尔贝•雅克先生证实,当年的确有一张刻满俄文的桌子上有“列宁”的名字。但是,“列宁的桌子”现在何处没人说得清。有人说桌子被人运到了美国纽约,有人说桌子已经被大学生焚烧了,还有人说在跳蚤市场上见到过。这些传闻无疑更加撩动了人们的好奇心。直到上世纪90年代,还有许多来自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表团和游客将朗道尔咖啡屋当作“圣地”,纷纷到此寻访革命导师的踪迹。看来,红色旅游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通例。
与“马克思的足印”一样,“列宁的桌子”大约只是个“美丽传说”,关键在于,列宁很多经典性著作确实是在图书馆里完成的。例如《唯物论与经验批判论》写于日内瓦大学公共图书馆,《哲学笔记》的大部分完成于伯尔尼图书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完成于苏黎世图书馆,等等。
十月革命胜利以后,随着首都从彼得堡迁到莫斯科,苏联政府在莫斯科以国家鲁缅采夫博物馆为基础建立了新的国家图书馆——俄罗斯国立列宁图书馆,取代了由凯特琳娜二世于1795年建立的彼得堡国家图书馆的国家馆地位。苏联解体以后,国立列宁图书馆改称俄罗斯国家图书馆,它依然保持着世界第二大图书馆的地位,排名仅次于美国的国会图书馆。
列宁在晚年也建立了一个自己私人的小型图书馆,地点在莫斯科附近的高尔克村。图书馆收藏书刊一万多册,列宁自己把它们分成八十八个类目以便查找使用。而列宁本人的著作在七十多个国家被翻译成一百一十八种文字出版,出版总数超过了六亿册。
顺便说一句,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苏区,曾经建立过相当多的小型图书馆,乡村、部队、企业都有,图书馆的名字很特别,叫“列宁室”。(2006-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