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四不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1:36:29
                                                                            中国电视四不像

    崔永元去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如果我们的电视台都是公共电视台的话,那我们的电视台就是全世界最脏的公共电视台;如果我们的电视台都是商业电视台的话,那我们的电视台就是全世界最差的商业电视台”。他说得对不对呢?那就要看中国的电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从展现道德风尚,树立良好风气,传播文化和教育大众的角度,中国的电视确实有一点像公共电视。但是,公共电视一般要求有一个独立于政府之外的独立机构来运作,中国的电视又不像公共电视。从广告占据绝对主要收入来看,中国的电视就是商业电视。但是,从商业电视只要赚钱几乎没有任何限制来说,中国的电视又不是商业电视。因此,中国的电视既是公共电视,也是商业电视。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崔永元的话就把两者都骂到了。但是中国的电视既不是公共电视,也不是商业电视,那么,崔永元的狠话等于白说,谁也没骂着。
    要把中国的电视按照国际标准归类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它既像欧洲以前的公共电视那样有垄断经营的习惯,又像现在世界各地商业电视那样充满了竞争。它既像商业电视那样一切靠收视率说话,但又像公共电视那样要求不惟收视率说话。央视与外方合资的收视率调查公司既提供一般的收视率数据,也提出“美名度”的概念。
    从管理部门的意愿出发,他们既有对社会负责的态度,以公共电视的标准对于某些过火的商业电视行为发出一道道禁令;又不愿全然按照公共电视的原则,放弃广告市场巨大的赚钱机会。这个现象的源头来自于20世纪80年代,当中国的电视迅猛发展的时候,正值全世界商业电视快速扩张的时候。中国电视行业的管理决策者对于中国电视的定位摇摆不定。他们既想得到公共电视的品位,又想得到商业电视的实惠,也就是说“鱼和熊掌”想要兼得。但是,不可兼得的时候,取舍标准又没有统一,一会儿“舍鱼”,一会儿舍“熊掌”,因此,难免经常会出现两者的好处都没有得到,两者的坏处都落下的局面。
    营利性和非营利性这两个截然相反的东西,在目前中国的电视体制下,并没有实现两者和谐的状况,而是经常发生冲突。赚大钱和公益性在中国的电视领域都不能充分实现。公益性被商业性侵害,挨骂的是政府;商业性得不到施展,挨骂的也是政府。不光观众不满意,电视从业人员也不满意。在国外批评商业电视,对象都是资本家,在中国,骂声统统落到各级政府头上。在国外因为公共电视而体现政府政绩的好处,在中国,由于同商业电视混在一起,这种好处显得不太真实。中国的电视由于公共电视的概念和行为不能明确树立,因而显得十分混乱。
    “超女”火爆的时候,批评意见很多。其实,对于“超女”的批评意见主要是出于公共电视范畴的考虑,由于中国电视具有公共电视的部分特征,批评超女类节目庸俗就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但是,如果将播出超女类节目的电视台仅仅定位于商业电视,让老百姓明白它就是为了赚钱,而不是什么“中国梦想”,也就没什么值得多指责的。问题是,中国的电视台既想占据公共电视的制高点,又想捞取商业电视的好处,不伦不类就很正常。再比如百家讲坛,按照公共电视的要求,于丹讲《论语》,够不上传播真正文化的标准,被骂很正常。但是,按照商业电视的标准,于丹的娱乐性也不够,也成为被骂的对象。也就是在这种既非公共电视,又非商业电视的环境中,这种既不专业又不娱乐的节目,这种把专业肤浅化,把娱乐假装严肃化的混合体才会大放异彩。

    出于公共电视的需要,电视台要制作一些教育类的文化节目。但是,由于电视台被商业电视的管理模式控制,此类收视率低的节目便无法得到制作经费的保障,结果节目质量很差,教育的目的没有达到,反而引起观众反感。出于商业电视的需要,电视台要制作一些娱乐节目,但是,电视台公共电视的特征又老是牵制着娱乐节目不能胡来。结果娱乐节目被婆婆妈妈管死,像个小脚女人般滑稽得令人恶心。如果说金庸小说里的老顽童周伯通靠左右手互博,练就了上等武功,那么,中国电视的左右手互博就是在自残。
    中国电视的奇怪现状,是既想学西方,又没有学好的结果。这种状况是否可能改变?我认为目前数字电视的建设有可能成为一个时机。数字电视使得每家每户的收费成为可能,这样的收费应该首先保障不带任何广告的公共电视的基础配套入户。公共电视数字化所收取的费用,应该具有服务性质,收费标准不高,但是具有最大的普遍性。而商业电视由于是免费收看,入户的环节比较简单,但是可以通过数字化的技术手段(例如频道密码),使得收看的权利可以掌握在成人手中,避免孩子受到不良影响。
    中国的电视如果未来仍然在公共电视和商业电视的概念上捣浆糊的话,电视节目的庸俗化不可能改变。高质量的电视节目也很难生存。对于中国未来的公共电视,在资金保障上,除了可以借鉴英国、日本等国的收看费之外,还可以通过政策,将商业电视的部分利润划归公共电视(这只能在中国做到,因为中国的商业电视也是国家的,目前还没有向私人开放的迹象),此外还可以接受社会捐助。

    未来的中国电视应该将公共电视和商业电视明显区分开,这种区分的重点就是经费来源的完全不同。这样,至少可以让公共电视先像点样,使得有品味的高质量节目首先得以生存下去,让一方净土先得以保存。至于商业电视,由于还都在国营的范围内,就把他变成铁路、石油一样的国营企业,对于污染物采取针对企业污染排放一样的治理标准,排污的责任很明确,治理的对象和手段也很明确,以避免目前胡子眉毛一把抓,结果什么也抓不到的局面。

    我希望早日看到中国出现一个没有广告的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