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转折关头的叶剑英(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3 23:01:47

历史转折关头的叶剑英(下) 作者: 2010-07-31     天津网-数字报刊

  在周恩来病重的日子里

  早在1972年,周恩来被确诊是膀胱癌以后,江青、张春桥一伙幸灾乐祸,以保密为名,封锁周恩来的病情,不让毛泽东知道,也不积极组织治疗。周恩来的保健医生心急如焚,找到叶剑英想办法。叶剑英在一次陪同毛泽东接见外宾以后,当场拿出周恩来的一瓶血尿标本给毛泽东看,毛泽东当即指示要抓紧治疗。

  1974年,周恩来住进医院以后,叶剑英和其他一些老同志亲自领导医疗小组,制定方案,为周恩来治病。他还到处打听治疗膀胱癌的秘方、验方,一旦发现,即指示解放军总医院检验采用。每当周恩来做重要手术时,叶剑英总是守候在手术室门外,直到手术结束,问清情况后才离开。即使出差在外地,他也经常打电话到医院,详细询问病情。

  1975年8月,周恩来又作了一次电灼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叶剑英为此感到十分欣慰。8月13日,叶剑英准备离京到外地视察工作前,特意亲笔致信周恩来,信中说:“此次电灼,又取得一场大家庆祝的胜利,至为欣慰!对多发的顽疾,必须乘胜进剿,加以歼灭,否则任其循环往复,对体质消耗太大。”信中接着写道:“继续革命,国步艰难,千万为党珍重,为国珍重。敬祝早日康复!”信后又附言:“今天得到三○一医院送来的药方一份,请参阅。听说吴阶平同志正在研究。”一封短信,寥寥数语,包含了无限深情和愿望。

  对于“国步艰难”的情况,周恩来感受比谁都深刻。这难,来自诸多方面,但最大的难是来自“四人帮”的篡党夺权阴谋。因此,周恩来在医院同叶剑英的谈话中,曾语重心长地告诉他,要注意斗争方法,无论如何不能把权落到他们手里。这一嘱告,使叶剑英在同“四人帮”的斗争中,更增加了勇气和信心。

  到了1975年11月,情况又起了变化。在“四人帮”的策划煽动下,一场“反击右倾翻案风”的运动又开始在全国掀起。邓小平和叶剑英实际上再度被解除工作。

  酝酿除害良策

  1976年7月,德高望重的朱德委员长突然病逝。不久,唐山发生了大地震,毛泽东病重垂危。

  在毛泽东弥留之际,中央政治局的委员们守候在病房,当叶剑英走过来时,毛泽东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并且活动手臂,轻轻相招,想说什么,只是说不出来。叶剑英握着他的手,又急又悲,伫立良久,只好移动沉重的脚步,离开病房。他陷入了沉思:主席为什么特意招呼我呢?还有什么交代?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与世长辞。

  处在这场斗争的漩涡里,叶剑英审时度势,分析估量了全国的形势和人心的向背,同时又想到了毛泽东在弥留之际,想托以后事又欲语不能的情景。他感到毛泽东是察觉了江青等人阴谋篡权的活动的。

  就在叶剑英警惕地注视着“四人帮”的动向,苦心思索着在什么时机,采取什么办法来收拾这伙丑类的时候,其他的老一辈革命家也在考虑这个关系着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邓小平、陈云、谭震林、李先念、邓颖超、康克清等都曾先后直接找过叶剑英交谈,对他抱着殷切的期望。叶剑英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同其他政治局委员和一些同志个别交谈。他还同京外的军队高级将领韩先楚、杨得志、吴克华等打招呼,要注意形势、掌握好部队。

  同时叶剑英还亲自到史家胡同华国锋的住处交换看法,劝他多到老同志那里走走,谈谈。这时,华国锋也在考虑如何对付“四人帮”的问题,两个人经过交谈,沟通了思想,下定了斗争的决心。

  9月下旬,“四人帮”垂涎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宝座”,连日“逼宫”,锋芒毕露。叶剑英进一步周密考虑粉碎“四人帮”的战略决策。有人曾设想召开中央会议来解决“四人帮”问题。叶剑英分析党和“四人帮”斗争的形势、性质和特点,认为“四人帮”是一个反革命阴谋集团,他们的目标是篡夺最高领导权。我们同“四人帮”的斗争已超出党内斗争的范围,是势不两立、你死我活的斗争,不宜采取党内斗争的正常手段来解决。但粉碎“四人帮”又是在非常形势下采取特殊方式进行的一场斗争,要尽量做到稳妥,避免引起动乱。叶剑英说,我们要给后人留下一个好榜样。

  他与华国锋、汪东兴经过几次个别接触和交谈,思想得到了统一,作出了重大决策:决定经过充分准备,在适当时机(预定国庆节后十天左右),以召开会议形式对“四人帮”实行“隔离审查”,断然处置,然后立即召开政治局会议,向全会作报告。

  为了部署这一重大决策的实施,叶剑英又同汪东兴进一步商议行动方案,准备了各种具体措施。叶剑英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各种复杂的情况,认为对付“四人帮”这伙双料“政治流氓”,要慎之又慎,不能打草惊蛇,酿成动乱。无论如何,要稳定首都和全国的局势。他说:“这是一着很险的险棋,又非走不可,必须果断,又要周密。要万无一失地办事。”

  定下除害大计后,叶剑英心里非常高兴。9月30日晚,叶剑英出席在天安门城楼举行的群众代表参加的国庆座谈会,回到家里,想到过几天就要动手解决“四人帮”,兴奋得独自哼起京剧《空城计》:“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论阴阳,如反掌,保定乾坤……”

  惊心动魄的怀仁堂“会议”

  1976年10月6日,这一天晚间,星河灿烂,金风送爽。叶剑英按照往常开会从不迟到的习惯,从容不迫地提前出发。他带上警卫参谋,让司机开车从玉泉山悄然来到中南海怀仁堂。这位在战争年代协助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参座”,今天,又一次亲临前线。

  怀仁堂像往常一样,灯光闪烁,肃穆安谧。只有少数执行特殊任务的人员,担任着警卫。叶剑英此刻在怀仁堂正厅,正襟危坐,胸有成竹,指挥若定。在正厅里还有华国锋,这位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焦急地等待着来“开会”的另外三个人。在正厅的屏风后面,汪东兴和几个警卫人员机警地注视着门口,负责“会议”的安全。将近8点,“会议”开始。

  先说来“开会”的王洪文。这个“大人物”,此刻兴冲冲地来到怀仁堂正厅东侧门,一看到警卫人员走过来,叫道:“我是来开会的!你们干什么?”他拳打脚踢,拼命反抗。警卫人员将他扭住,推倒在地,然后押到正厅里。这时华国锋站起身来,按着事先准备好的“隔离审查”决定,严肃地说:“王洪文,你犯下了反党反社会主义的罪行!我代表党中央宣布,对你进行隔离审查!”随后,王洪文被押往候审的地方。离开正厅以后,他犹不服气,自言自语:“没想到有这样快!”

  张春桥夹着皮包,准时到来。他摇头晃脑地来到怀仁堂正厅东侧门,似乎感到事情不大对头,连声地问:“怎么回事?”还未待他弄清怎么回事,就被两个警卫人员架到正厅华国锋、叶剑英面前。当华国锋宣布他的罪状和“隔离审查”决定时,这位“四人帮”的“军师”双腿打战。他用手摸了摸眼镜,没有任何反抗,就由监护人员送他到一个候审的去处。

  姚文元姗姗来迟。这个“四人帮”的“金棍子”,听说中央政治局开会要他修订文献,已是手痒多时,口里骂骂咧咧地说:“早就该开这个会了!”他急匆匆赶往中南海,竟忘了戴上一向不离头的帽子。他光着秃头,迈着四方步,进入怀仁堂,手里拿着毛选送审本,准备大显身手,没料到等待他的是“隔离审查”。他连声喊:“我是来讨论毛选的,你们胆敢……”警卫人员连忙架着他,送往另一个地方候审。

  就在怀仁堂“会议”紧张进行的时候,另外的执行特殊任务小组,由中央办公厅一位副主任率领,来到了中南海江青住处,向她宣布了“隔离审查”的决定。江青听罢,又气又慌,连问:“为什么?为什么?”然后要求上厕所。执行小组派一位女同志跟进去。她的神威已经不灵了。待她出厕所后,来人要她交出保险柜的钥匙。她先是拒绝交出,说:“不能交给你们!”随后气鼓鼓地把钥匙装进一个大信封里,写上“华总理亲启”字样,才交给执行小组人员。办完“交接手续”,执行小组人员“请”她坐上轿车,由两辆警卫人员的轿车“监护”押到一处地下室的一个房间里候审。“四人帮”被关在不同的地下室里,不过他们自己并不知道,也没有人向他们透露半点消息。

  在解决江青之前,执行小组到中南海毛远新住处,对他采取“保护审查”的措施。对迟群、谢静宜等则由北京卫戍区负责解决。为控制舆论,耿飚奉命带领一些人接管了新闻、广播等宣传机关。

  这样,前后不到一小时,没费一枪一弹,没流一滴血,就从组织上打垮了“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结束了历时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的灾难。曾几何时,猖狂一时,阴谋篡国,恶贯满盈的“四人帮”一伙,落得个罪有应得的下场!一年之后,中国共产党十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反党集团的决议,宣布永远开除他们的党籍。三年之后,经过最高人民检察院特别检查厅起诉,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受理江青反革命集团一案,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正式判决。

  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中,叶剑英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和中央政治局的其他同志根据政治局多数同志的意见,代表党和人民意志,果断地作出重大决策,一举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从危难中挽救了党。

  拨乱反正,请邓小平复出

  粉碎“四人帮”不久,叶剑英便派自己的孩子驾车,把还在软禁中的邓小平偷偷接到他的住处。两人见面之时,万分激动,邓小平叫了一声“老兄”,两人的手便紧紧握在了一起。随后,叶剑英安排邓小平由城内搬到西山一处住所住下,并派自己的办公室主任和机要秘书给他转送文件。

  与此同时,叶剑英多次找华国锋谈话,建议请邓小平出来参加党中央的领导工作。然而,叶剑英的正确意见没有被接受。1977年3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叶剑英、陈云、王震等老一辈革命家公开提议要邓小平出来工作,要为天安门事件平反。但仍被华国锋等拒绝。这次会议之后,叶剑英继续给华国锋做工作,坚持要求恢复邓小平在党中央的领导职务。1977年7月16日至21日,中共中央召开十届三中全会,会上正式通过了《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职务的决议》。

  在中央政治局领导下,叶剑英同邓小平一起,为恢复中央其他老同志的工作,荐引年富力强的同志担任党和国家的领导职务,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党和国家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据《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