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被迫的现代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9:54:21
唐德刚先生是胡适教授的高足,这在史学界恐怕无人不知。他聆听座师的教诲而写就的有关的记述和研究文字,对走过一个“大陆不知胡适,台湾不知鲁迅”的沙漠时代的中国人来说,无疑是难得的启蒙资料。然而,唐德刚先生的学识已远非“胡学”所能囊括,一本《晚清七十年》的著作,又让我们窥见了他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史学家特有的清澈眼光。其实,即使是他的胡学之治,也是在中国近现代史学的前景与框架之下展开的。
对晚清的研究,已成显学,一些从事中国现代史研究的大家,也纷纷溯源而上,从晚清寻找中国现代性发生的源起。然而,从记忆而言,晚清的创痛是最让国人不愉快的了。一个强大的帝国就是在这70年中走到了“大厦倾”“灯将尽”的破落的境地,而一个延续了五千年的文明也是在这70年中面临中断的危险。唐德刚先生以“痛定思痛”的说法,写出了他面对这段历史的心境。他说:“痛定思痛,生为现时代的中国人,何以一寒至此呢?一言以蔽之,我们是不幸地生在中华民族史上第二个‘转型期’中,而‘十年一变’已是转型的阶梯啊。社会转型是痛苦的,是长期的——尤其是这个第二次转型,它不是自发的,渐进的。它是西方帝国主义欺逼之下,突发的剧烈的民族运动和社会运动。吾人亲自卷入这场浩劫,竟能幸存。说句四川话也应该自庆‘命大’了。”
唐德刚先生的这段夫子自道,实际上说出了这本书的一个核心意思,即晚清七十年是中国的社会转型期,而这种面向现代化的转型是被迫发生的。他认为,中国历史上有过两次大的转型,一是秦始皇时代,从封建制“转”到郡县制,用了两三百年之久;二是从晚清开始的第二次大转型,“是被迫的”,“也是死人如麻,极其痛苦的”。明清两代朝野,黄粱一梦400年(1433—1839),到了鸦片战争,“一觉醒来,已景物全非矣。”对于由英国人操纵的这场战争,林则徐这个钦差大臣,有为有守,敢作敢为,但也不过是被动应变而已。而在由此开始的70年间,无论是百病丛生的中国社会中兴起以“拜上帝会”为名的太平天国运动,还是导致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甲午战争,或是从星星之火烧成燎原之势的亦民亦匪的义和团运动,还是纵横于体制内外勉力于推翻帝制的华侨青年孙文,等等,都是中国社会在巨大转型之际的表演、歌哭或奋斗的体现。
在唐德刚先生看来,这场转型像是要通过可怕的“历史三峡”,大致也要历时两三百年,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还在这三峡中蜿蜒地穿越。但是,终必有通过之一日,则是历史的必然。而面对这场被迫的现代化,需要的是国人的集体的斗争与努力。唐德刚先生在书中讲了一代圣贤孙中山的科州卢家的故事。当年,孙中山先生曾经在科罗拉多州卢家的餐馆打工,但这段清寒的留学历史并不为外人所知。当他回国后,各报盛传他携有巨款回国来主持革命,然而,中山答曰:“我没有一文钱。带回来的只是革命的精神。”对于一个在“历史三峡”中痛苦前行的民族来说,正是这种精神是最可贵的了。有了这种精神,中华民族就会有扬帆直下,直视大洋的美好明天。
书名:行路集
作者:王元化
出版:山东教育出版社
字数:228千字
定价:16.00元
一介书生,以其特有的责任和主人意识,书写了对“中国问题”的思索以及对亿兆斯民的关怀。清晰的历史理路,详实的数据资料,使这部著作具有难以抗拒的说服力。当然,与其把结论看成真理,不如把真理当成一个行路者的刻苦而虔诚的背影。
书名:巴黎的放荡
作者:达恩·弗兰克
出版:海南出版社
字数:358千字
定价:28.00元
没有艺术家、没有风流才子的巴黎,是难以想象的。而本书讲述的艺术家们“诞生于位于塞纳河右岸蒙特马特洗衣船的画室内,成长于峰窝街和蒙巴耶斯的大街上。”巴黎的历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部艺术的历史;而艺术的历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艺术家的生活史。
书名:我的不安
作者:龙应台
出版:南海出版公司
字数:240千字
定价:22.00元
走过上海,走过北京,走过新加坡,海德堡,走过台湾,然后就有了一路的困惑、欢喜、怨怒以及不作遮掩的文字。跨地域、跨城市的对话,是如此地具有戏剧性,以至于真知同时就是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