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教育现代化的纵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20:00:23

刘群

  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60年,历史长河中的短暂一瞬。可对于百余年来灾难深重的中国来说,这是多么不平凡的60年!

  在这60年里,我们追赶世界的脚步一天也不曾停歇,追求现代化的梦想一天也不曾放弃。尽管也走过弯路、跌过跟头,经历过巨大的挫折和困难,可是亿万中国人眼中含着深沉的泪水,一路思考,一路顽强前行。

  如今,这个古老的国家正一步步融人世界,重新崛起,走向强盛。

  教育事业尤其如此。

  60年前,4亿多人口中有80%是文盲,小学人学率不到20%,初中人学率6%,高等教育在校生12万,教师总数93万。

  60年后的今天,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3.58%,小学净入学率99.5%,初中毛人学率98.5%,

  高等教育规模跃居世界第一,教师总数1463万。

  这是不可想象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百余年来,几代中国人一直梦寐以求的教育现代化,已经初见端倪。

  在无比骄傲与自豪的同时,我们还应该保持着足够的清醒。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现代化,不仅是办学规模的扩大、办学条件的改善,更是教育思想与理念的现代化。只有前者而没有后者,不是真正的现代化。

  向何处走,才能走向教育现代化的纵深?

  任何时候,改变“硬件”容易,而改变思想、改变人,却很难

  历史,常带着不言自明的理性。

  1894年的中日甲午海战,北洋水师惨败。然而,一个容易让人忽略的历史细节是:在当时,北洋水师却拥有“硬件”上的军事技术优势,特别是“定远”、“镇远”号的厚装甲、大口径火炮和大吨位的战列舰装备,均优于日军。

  在实战中,“定远”、“镇远”号利用主炮射程远的优势,在距日舰5200米处率先开炮,但无一击中。海战共持续了5个小时,其间北洋水师的305毫米口径舰炮共发射197枚钢弹,平均每门的发射量是日舰主炮的5倍多,但只有10发命中目标。其他口径舰炮发射的482发炮弹,只有58发击中日舰;发射的5枚鱼雷也无一命中,而“致远”等舰却被日军鱼雷击中。

  第二个历史细节同样容易让人忽略:战争之前,李鸿章在给清廷的奏折中称:北洋各

  舰在平时的演习中,均能于“行驶之际”命中目标。

  平时能打得准,而实战中却打不准,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清军平时“多尚虚文”,演习都是“船动而靶不动”,且“预量码数,设置浮标”,如此一来,自然百发百中,皆大欢喜。②然而,等真正到了惨烈的实战,即便是拥有“宁死不退”的英勇与壮烈,也最终无法挽回败局!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当时的人们,以为只要拥有与列强一样的军事装备、技术便能战胜他们,而历史却证明,装备与技术背后的人和制度才是最重要的。从表面上看,近代中国输给了列强的“坚船利炮”,

  事实上,却是输给了“坚船利炮”背后的民主与科学,输给了一系列现代经济与政治制度。

  任何时候,改变“硬件”容易,而改变思想、改变人,却很难。

  有个故事说,一位农民去城里办事,发现了自来水,觉得这个事物很好。于是,他也买了一个水龙头,回家后插在自家的墙上。可是,无论怎么拧,却没有水!

  没有源源不断的浩大水源,没有深埋地下的扎实复杂的供水工程,再漂亮先进的水龙头,

  也只是一个摆设。

  而如今,在我们的学校里、课堂上,这样的“水龙头”却为数不少。一流的设施,先进的多媒体,令人眼花缭乱。然而,它们却一定程度上成为追逐分数或竞赛成绩的工具。在很多课堂上,我们只看到教师在技术的映衬下“近乎完美的表演”,却看不到学生发自内心的提问、质疑和讨论。

  这些“好看”的分数、竞赛成绩和课堂,远离了社会生活、远离了学生将来人生实战中所需要的素质,何尝不是“船动靶不动”、“预量码数”式的演习?

  当我们使用那些从发达国家传过来的技术与设备时,有多少人能够沉下心来仔细研究他们深邃的教育思想?他们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尊重,对人自由本性的崇尚,对体育和社会实践的重视……这些真正涉及现代教育本质的东西,我们究竟了解多少?又在教育实践中体现了多少?

  当然,技术与设备也是教育现代化的一部分,但毕竟是浅表的部分;而更纵深的部分,其实在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内心。

  或许,我们可以从李吉林老师身上学到点什么。

  以“情境教育”思想而蜚声教坛的李吉林,在长达数十年的探索中,像海绵一样缜密地吸收着来自古今中外的思想养分,哪怕这些思想会对自己以前的想法构成冲击。在理性思考的帮助下,她不断实现着对自己的超越,把“情境教育”推向新的高度。③

  李吉林老师的思想是独特的和不可复制的。而她真正值得我们学习的,是那宽广的胸怀和开放的、兼容并蓄的研究态度,以及对自我不断的反思和修正。

  能够做到这一点,显然要比建设一流的硬件设备困难得多。尽管困难,却是我们在追求教育现代化的道路上无法回避、亦无法绕过的必由之路。

  前面的路,还很长,很艰辛。

  每个人都是一座活火山!只不过各有各的喷涌之处

  2009年9月8日,美国公立中小学开学第一天,奥巴马总统在弗吉尼亚州阿林顿郡的韦克菲尔德高中,向全美中小学生发表了新学期致词。

  演讲一开始,他提到了教师的责任、政府的责任,但紧接着就话锋一转:“哪怕我们有最尽职的教师、最好的家长和最优秀的学校,假如你们不去履行自己的责任的话,那么这一切努力都会白费。”

  “你们中的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擅长的东西,每一个人都是有用之材,而发现自己的才能是什么,就是你们要对自己担起的责任。”

  “教育给你们提供了发现自己才能的机会……”

  透过这篇美国版《劝学》的字里行间,我们能看到,有一个观念在他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教育的作用不是改造而是发现,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的天分、自己的才能。

  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只能根据人的天分和可能性来促使人的发展,教育不能改变人生而具有的本质。但是,没有一个人能认识到自己天分中沉睡的可能性,因此需要教育来唤醒人所未能意识到的一切。”

  1945年,初到芝加哥大学留学的杨振宁立志于实验物理研究。他在艾立逊实验室努力工作了20个月,却没有大的起色。由于事故频出,同学们中间还流传着一句话:“哪里有爆炸声,哪里就有杨振宁。”在他的导师——著名物理学家泰勒的建议下,经过两天两夜的痛苦思考,他终于下定决心,放弃原先的主攻方向,转向理论物理。

  在这个领域,杨振宁取得了巨大成功。仅仅在10年之后,他和李政道提出了关于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理论,并因此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由此可以看出,人的天分一旦被唤醒,将是多么强烈和不可抑制!就如同地下炽烈的

  岩浆找到了通向地面的缝隙,它会迫不及待地喷薄而出,形成壮丽的火山。

  每个人都是一座活火山!只不过各有各的喷涌之处。而教育的作用,就是帮助每一座火山尽情喷涌。

  基于这样的认识,美国教育对学生的个性发展非常宽容,为每个人都提供了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在课堂之外,教师、家长、志愿者、各种社会机构齐上阵,为孩子们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课外活动,让众多领域都成为他们发现自己才能的舞台。在评价体系上,从学校到社会都鼓励孩子多样发展,对“不务正业”也有很大的容忍度。

  如果以读写和算术水平为标准来衡量,美国中小学生的平均水平处在发达国家中下游。但从体育、艺术或待人接物、自我表达、动手能力等方面看,美国学生却一点也不差。

  这是否影响了他们的高端人才培养呢?以数学为例,尽管美国学生的平均数学水平不高,但其数学尖子却绝不比任何国家培养出来的差。④

  当一个孩子出于真心喜欢而不是被逼迫做某件事,他才能快乐,才能做到主动探索和追求,才能在这一领域有所擅长。

  就像杨振宁在一次演讲中说的,如果某人学习一个东西不快乐,必须硬着头皮“头悬梁,锥刺股”,那就说明这个学习内容不适合他。据说曾有一位中学物理教师向他提问:“如果学生不喜欢学物理怎么办?”他干脆利落地回答:“那就不要学了!”

  此言一出,举座皆惊。

  我们为什么会吃惊呢?因为在我们的惯常思维中,学生无论个人好恶,都必须忍耐,必须努力学好每一门课,不能“偏科”。否则,他在中考和高考中拿不到好成绩,会影响“将来的命运”。所以,学生“必须喜欢”物理,“必须喜欢”数学,还有语文、英语、化学,还有钢琴、象棋、舞蹈……

  可是,正如没有一座火山能在指定的地方喷涌,也没有一个人能把内心不喜欢的事情真正做好。这或许是人类祟尚自由的高贵本性使然—当一个人出于功利、或者出于被逼迫,而不是出于自由选择、不是遵从内心的召唤去学习时,这种学习注定没有什么好的结果。

  而学生能否自由选择,不仅取决于社会和师长的教育思想,也取决于制度的保障。

  在英国,A-level考试是进入大学的“敲门砖”。大约有70多门课程可供学生选择(一般中学都能提供其中的15门以上),每门课程所代表的学分都相同。其中既有文学、数学、物理,也有我们认为“不重要”的音乐、美术等。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

  只要有3门“D’’以上的成绩,学生就可以进人大学学习。曾有一位来自巴基斯坦的学生为了能上剑桥大学,考出了23门“A”,校方给他这样的回复:“想进剑桥大学,你也不用考这么多科。”⑤

  教育应该顺应人的天性而不是相反。近年来,在我们的教育者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体会到这一点。比如,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教育局原局长周培植,用10年时间创建了他的教育生态理论,其立论的基础,就是生命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每个生命都有不同的精彩。”他说,“要让橡树长成橡树,玫瑰长成玫瑰。”

  我们的相关制度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松动。比如高校的自主招生制度,允许招收在某一方面特别突出的学生。

  但是还很不够。我们急切盼望着更多的人、更多的制度,能有所改变。

  成功的教育都有其共性,那就是鼓励学生提问、质疑、辩论

  近两年,有一个网络奇才颇受关注。他写的网络小说《鬼吹灯》系列,正版书卖出了200多万册,盗版书卖出近千万册。他只有30岁出头,网名叫“天下霸唱”,真名叫张牧野。

  他认为自己是“中国教育流水线上的一个次品”。从小到大,他都是老师眼里的“差生”。曾有一位高中老师对他大吼:“你就玩吧,你以后肯定考不上大学,也找不着工作。你就这点出息……”⑥

  令人奇怪的是,一位公认具有“讲故事的天赋和无穷的想象力”的畅销书作家,为何在他的学生时代如此不堪?他为什么没能在课堂上、尤其是语文课上,显露出他的锋芒?

  这迫使我们反思自己的课堂。

  北京大学教授、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曾到过全国100多所学校,看到了“非常糟糕的状况”。他认为,“实用主义”在全社会的泛滥已经危及教育,“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反映在我们的语文教育与作文写作中,是我们没有任何调动小孩想象力的措施和技巧。无论是在选题还是在具体写法上,我们都阻碍了孩子们的想象力,使它无法得到施展。”⑦

  他的话,值得我们深思。

  如果我们的作文教学只是为了获取高分,对各类所谓的写作技巧备加推崇,甚至要求学生背熟各种题材的范文,临场套用,以求“万无一失”,那么,有什么样的写作天才能够在这样的僵化训练中脱颖而出呢?

  不独作文,其他的课堂也有类似的情况,比如理科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例题讲解和大量机械重复训练。

  在这样的课堂上,我们得到了分数(有时甚至连分数也得不到),却失去了“人”。

  我们失去了“人”的灵动思维,失去了“人”心灵的倾诉,失去了“人”在获取知识与才能时发自内心的好奇、质疑、想象、摸索和争论。如此,怎么能指望学生产生兴趣、展现才能呢?

  当我们把视野放宽一些,环视古今中外的成功课堂,会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在著名的包括哈佛、耶鲁在内的常青藤盟校,他们所普遍采用的课堂形式,是师生之间面对面的互动、讨论。这种教育模式虽然成本很高,但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卓有成效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学生很容易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获得真知灼见。

  因此,有学者感慨说,这或许是人类接受教育的最佳方式!

  这一教育形式不是空穴来风,它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是苏氏风格的延续。在我国,一部《论语》也让我们看到,孔子与弟子们之间的精深对话是教育的主要形式。⑧由此可见,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成功的教育都有其共性,那就是鼓励学生提问、质疑、辩论。

  而如今,真正的“讨论式”的课堂在我们的中小学里却鲜见踪影。为什么?

  原因固然很多,但最关键的原因,是我们的“不放心”。孩子们如果旁逸斜出,得不出“正确的结论”怎么办?逻辑上有漏洞怎么办?不能概括所有的情况怎么办?如果他们懒惰,不肯思考怎么办?……

  我们不放心的,实在是太多了!

  但是且慢,这些个“不放心”的前提,是我们忘记了最重要的一点:儿童是什么?

  儿童是大自然最美好的杰作,是天地间多少万年发展的精灵!每个人都有他的天赋,

  他的聪明才智说也说不完!哪怕现在他还拖着鼻涕,哪怕字还写得歪歪扭扭,他们都将居

  于今后社会生活的核心,都将毫无疑问地超越前人!

  近10年来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蓬勃兴起的“生本教育”实验,本着全面相信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原则,以自由讨论为课堂的基本组织形式,取得了令人震撼的教学成果。

  主持“生本教育”实验的郭思乐教授坚信:“我们所做的,全都要通过儿童自己去最后完成。一旦我们醒悟这一过程的必然性,就会明白教育过程的主人和主力,原来是儿童自己,我们只不过是儿童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和仆人。”

  “教学最大的资源是孩子本身,远比那些硬件、电脑、高科技手段都要紧得多。只有当他的潜能真正被激发,学习效率才能真正提高。”

  他们的实践雄辩地证明:在中小学的课堂上,是完全可以采取“讨论式”教学的。

  在这样的课堂上,我们发现,原来学生既不懒也不笨,正相反,一旦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他们,其所焕发出的学习热情,所显露出的天赋和才能,都是相当惊人的!

  而得到这一切,仅仅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改变思维,从内心敬畏生命、依靠生命,把先前“事无巨细的交代、细致入微的安排”,都转化为学生的思考、研究和自主决定。

  这样的转化看起来很容易,但实际上又很难!原因就在于:人们固有的思想与行为方式,总是难以撼动。

  然而令人欣喜的是,近些年来,教育教学改革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风起云涌,如火如茶。尽管提出的理念不尽相同,举措也不尽相同,但目标却大都鲜明地指向“解放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成长”。

  前进的大趋势已然逐渐形成,不可阻挡。

  那就让改革来得更猛烈些吧!

  2009年,有两则消息备受关注。

  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公开发布,该《意见》指出:到2011年,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将覆盖全民,明显减轻中国居民的就医费用负担。

  9月1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将在2020年之前普遍覆盖适龄的农村居民,参保农民60岁之后将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

  它们看似与教育没有关系,但实际上,却关系重大、意义深远。

  因为这意味着,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正在织就一张日益紧密的大安全网。意味着每一个劳动者,无论他生活在城市还是乡村,无论他从事何种职业,他都将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无论他天赋、学历、家境如何,遭遇何种变故,他都能过上有保障、有尊严的生活。

  而当前许多教育者之所以不能痛下决心改变固守的思想、不敢迈出改革的步伐,其根源就在于对学生未来命运的焦虑和担心。一旦学生未来命运得到最基本的保障,这个根源便被抽离,或者被部分地抽离。

  这将促使更多的人、以更大的勇气,尝试着接受新的思想,作出新的改变。

  如此,我们的教育便有希望一步步向现代化的纵深处进发。

  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教育》记者     刘群

  注释:

  ①游战洪:《北洋水师失败之技术思考》,《科学》,2008年第7期。

  ②张奠宙、路建英:《从北洋水师战败想到应试数学教育的危害》,《教育参考》,2008年第12期。

  ③张澄:(把李吉林老师这座富矿深挖下去》,《中国教育报》,2009年1月16日

  ④周星:《美国孩子的课外活动何以精彩》,《中国教育报》,2008年11月11日

  ⑤颜颖撷:<英高中不分文理自选课程》,<新京报》,2009年2月15日

  ⑥马李灵珊、黄广明:《天下毓唱最爱才子佳人野鸳鸯》,《南方人物周刊》,2009年第33期。

  ⑦曹文轩:《没有想象力如何仰望头上的星空》,《中国教育报》,2009年5月28日

  ⑧顾雪林、王颂平等:《教育的使命是唤醒孩子内心的自觉》,《中国教育报》,2009年4月16日

  本文选自《人民教育》2009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