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一代青少年对烈士的轻率和冷漠令人心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4:21:05
中国新一代青少年对烈士的轻率和冷漠令人心寒


中国新一代青少年对烈士的轻率和冷漠令人心寒

  清明时节,成千上万凭吊者来到南京雨花台,然而,一些人的轻率行为和胡言乱语,却不时搅扰着庄严的祭奠场面,对烈士的冷漠更是令人心寒:有的人骑在烈士雕像头上照相;烈士纪念馆里,有的学生嘻嘻哈哈捉迷藏,有个小伙子看到何宝珍烈士照片竟尖叫道:“哇!大美女!来合个影”;有人看到展示的老虎凳、电椅,竟然说“坐
上去简直是享受”。更不可思议的是留言簿上的乱写一气,如“不能进去看,这里很不爽!”“有什么了不起!死了活该!”有的留言居然对杀人者进行吹捧。



  亵渎先烈,相信很多人都会表示气愤。笔者猜想,行为者十有八九是青少年,且宁愿认为它仅属少数甚或极个别现象。不过话需说回来:人是高度社会化的动物,任何一种个人言行,都必有其社会背景。所谓“一叶知秋”,透过以上现象,不能不促使我们认真反思:这些年我们的人文环境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



  社会学者、理论家们大都承认,中国社会正从“神圣”走向“世俗”。准确地说,是“神圣”的淡化和“世俗”的强化。尤其8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在价值观和社会心态方面,表现出的“世俗化”倾向越来越鲜明。乌鲁木齐一家媒体曾对当地1300多名中小学生进行过问卷调查,53%的同学在回答“将来最想从事的职业”时选择了“私企老板、企业家”。小小年纪就如此“实际”、如此“嫌贫爱富”,毫无疑问是“世俗化”的标志之一。不难看出,社会的“世俗化”与南京雨花台现象,有着某种必然联系。



  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曾有过一个激情澎湃的信仰革命与英雄的时代,那是一个以“神圣”为主旋律的社会,但可惜后来渐渐走向了极端乃至歧路。社会从“神圣”走向“世俗”,诚然包含着几多遗憾与怅惘,但从理性出发,仍应认为此乃社会发展的自身逻辑使然,或者说是一种历史性的进步。报道中引用一位70岁的雨花台退休工人的话:“50年代来的人,花圈都是自己扎,排着队慢慢走,动作很轻。看了烈士事迹,流泪的人很多。”诚然,用这样的“规定情景”要求今天的青少年,既不现实,还未必合理,但要求一代代青少年始终保持着一份对英雄、先烈的敬仰与神圣感,则是完全有理由的。因为无论社会怎么转型,无论社会“世俗化”到一种怎样的程度,历史永远都是不容轻慢甚至亵渎的历史,信仰、理想、气节、崇高永远都是一个民族精神的脊梁、兴盛的希望。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没理由责怪包括南京雨花台行为失当者在内的一代青少年,而应首先检讨一下自己的诸多失误,各种功能强大的传播媒体,对青少年的精神成长是尽到了责任,还是在世俗化方面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针对周星驰受聘“兼职教授”曾有人呼吁,“大学,应该离世俗生活远一点”。何止是大学应该如此?看到一则报道:张思德纪念馆变成了饮料厂,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已被堆积如山的空瓶完全遮盖。在对待革命纪念地的态度这种并非个案的背景之下,雨花台出现的不和谐音几乎是一种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