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的转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3:29:06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 约翰•加普 2009-10-21 

10月15日早晨对于高盛(Goldman Sachs)来说一切如常。这家银行还是让许多人感到苦恼。

人们对这样的事实感到愤怒:在依靠政府资金度过危机之后,高盛仍如此强大,能够发放数十亿美元的奖金。《滚石》(Rolling Stone)杂志作家马特•泰比(Matt Taibbi)对这种情绪的把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将高盛描述成“缠绕在人性面孔上的巨大吸血乌贼”。 

这正是高盛对于华尔街以及监管问题的重要性所在,我曾用两个专栏来讨论监管的重要性,现在我将讨论高盛的问题(与泰比的见解有所不同,没有那么严重,但仍然是一个问题。)随后,我将探讨监管机构和高盛自身该怎么做的问题。

尽管高盛高管还击称,吸血乌贼是一种不会危及人类的小动物,但人们对泰比那篇文章的重视程度,还是挫伤了他们。他指责高盛从美国互联网及房地产繁荣的泡沫中获利,并一再向散户投资者“出售他们明知是废物的投资产品”。

不过,尽管泰比的文章生动有趣,但他对高盛特点的描述却不够准确。高盛自1999年首次公开发行(IPO)以来的成功经营,并非基于“哄抬股价”的经纪业务,而是基于坚守监管相对宽松的机构高端市场。

虽然摩根士丹利和美林等投行出现了动摇,高盛却稳步建立一份令众多同行艳羡的客户名单,其中包括蓝筹公司、对冲基金和私人股本公司。它利用自己出众的网络与信息进行投资与交易。

一位其竞争对手的高管(带着悔恨的羡慕之情),将高盛描述成是“一帮聪明的暴徒”。他的意思是,高盛在争夺赚钱机会时一向强硬,即使这(比方说)涉及到与以前的客户竞购资产。

不管高盛是通过什么方式赚钱,它收到了成效。2000年至2008年间,高盛税前利润与收入的平均比率为29%——位列《财富》(Fortune) 500强的最高水平,甚至在把近半数收入发了奖金后也是如此。

在危机发生前,这是让人担心的事,但高盛是在一个大联盟中运作,至少从理论上讲,其客户(从大型公司到富有的个人)能够照顾自己。同样,股东们知道高盛在用他们的资金押注。

金融危机改变了这一切。前高盛首席执行官、时任美国财长的汉克•保尔森(Hank Paulson)首先任由雷曼兄弟倒闭,然后通过以面值结算其与高盛等银行签订的信用违约互换(CDS)协议的方式,援救美国国际集团(AIG)。

高盛获得了100亿美元的政府资金(已偿还),并发行了210亿美元由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担保的债券。它变成了一家银行业控股公司,然后又变成了一家金融控股公司,从而得以保留私人股本等业务。 

高盛已经从一家员工拿自己全部财富合伙进行冒险的华尔街小公司,摇身变成了一家受美联储(Fed)监管的大型银行,公众持股人和雇员每年都可以指望获得丰厚的回报。

和蔼、风趣的高盛首席执行官劳尔德•贝兰克梵(Lloyd Blankfein)就改革问题发表了一些深思熟虑的演讲(包括上周在本报发表的文章),但却没有提到任何让我觉得与改变其运营方式有关的东西。不过,像它所希望的那样,高盛已经发生了改变。

政府虽然尚未宣称高盛是一家“一级金融控股公司”,但这已经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一级金融控股公司是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美联储应小心加以监管。

美国政府希望创建一种决议机制,能够让此类银行以一种有序的方式破产,但在高盛的案例中,遭遇到了可信度的问题。几乎没人相信,它真会坚持分解最强大的金融机构。 

我们怀疑高盛的“校友”网络不会任其倒闭,这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有纾困行动作为初步证据。当合伙人离开时,高盛会将其送入“公共服务”领域,从而与各国政府建立联系。

因此,在金融体系的心脏地带,目前正矗立着一家全部由专业人士构成的高风险华尔街公司,其自身的私人股本与对冲基金名列最高端的企业与政府客户名单之上。纳税人有理由猜测,高盛正利用自己的钱进行赌博。

你无需成为一名吸血乌贼式的阴谋论者,就能看出难点所在。高盛想在一个已经改变的世界中继续扮演一个规模更大的旧我。

译者/董琴 相关阅读
高盛和花旗业绩差距突显美国分化 2009-10-16
高盛资产管理业务大规模招人 2009-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