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统是靠不住的(一)----美国总统是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8:07:00
美国总统是什么  卢兄:你好!
  很长时间没有给你写信了,前一阵干活实在太忙,这儿人人都
忙忙乎乎地在忙着谋生,这是美国所有普通人的生活基调,我们这
样的新移民当然更不可能例外了。
  但是,一边在迢迢长途上奔驰,我还是一直惦着你信中的那句
话。去年年底,你在来信中说:“明年是美国大选年,你可别忘了
给我聊聊大选。”当时我不加思索,顺口就答应了。可是后来一想
起来,就常常怀疑自己是不是应承得太快太简单了。
我琢磨着,如果单单是叙述美国大选的过程,那么,你只要在大洋
的那头看报纸就全解决了。你所想要了解的,分明是透过大选所反
应出来的美国政府的权力结构和运作,以及美国社会更广泛更深层
的内容。这样,那个候选的总统在我手里就成了一个细小的线头,
如果顺着这线头随意拖去,天晓得会拖出何等混乱的一团乱麻来。
所以,我一方面小心翼翼地捏着这根线头,不敢轻举妄动。同时,
一有空就在脑子里慢慢地梳理这团乱麻。这也是我好几个月来没有
动笔的另一个原因。
  我想了想,实际上,每一个大选年确实都有它独特的地方,因
为它会非常直接地反映当时美国的社会问题。但是,所有的大选也
都有许多共同的规律可循,因为“大选”本身,也是美国人民政治
生活的一个集中反应。整个美国社会制度就是大选的一个大背景。
所以,我寻思着,如果我能尽量把这个大选年的普遍背景结合它的
“与众不同之处”写给你,大概就能算是说到点子上了。
  提起大选,我脑子里出现的总是这么一个场面。在一个小镇上,
一个清寒的夜晚,在投票站外面的小空地上,默默地排着一长串等
候投票的美国老百姓。
  那是我来到美国遇到的第一个大选年。说实话,那时,我对大
选这么个新鲜事儿还是一脑袋浆子,稀里糊涂。脑袋里各种从小逐
步生长起来的概念,象花色不同的蘑菇一样,已经塞得满满的。唯
一清醒的地方是,我想,不管它是“虚假的民主”也罢,它是“金
钱操纵的”也罢,好歹我现在是站在这块叫做美国的新大陆上了,
我总得用自己的眼睛好好看个明白吧。
  当时,我看到了不同党派的代表大会为竞选所制造的声势,看
到了总统候选人的辩论,等等。对我来说,这都是这辈子第一次看
到的“西洋镜”。共和,民主两大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我们习惯的
党代会有天壤之别,那是花花绿绿,热热闹闹的节日聚会,男男女
女,老老少少没有一个人是严肃地板着脸的,比看马戏有过之无不
及。在这些西洋镜里,有许多够热闹的场面。但是,给我留下最深
印象的,确确实实还是我在上面所提到的小镇上的这一幕。因为,
我对这个小镇实在太了解了。
  这个小镇,你大概可以说是美国最小的行政单位之一了。除了
一个小小的邮局,几乎没有什么其他值得一提的营业的地方。原来
有个破破烂烂的叫做“古董店”的小铺子,(在美国,“古董”这
个词具有最大的包容量。从价值连城的古物,到一文不名的旧货,
统统在其范围之内。我说的这个“古董店”当然属于后者。〕还有
一个出租录象带的小店,后来全都关了门。可见这个地方之不景气。
  那天我们看到他们投票的地方,是一所非常简易但是收拾得很
干净的平房,象大城市的类似性质的建筑物一样,它的上方横额有
一个辉煌的名称:某某市城市大厦〔意思和国内的市政府大楼差不
多〕。但是,它同时还有一块牌子,那是救火会。小镇的行政机构
只在这幢“大厦”里屈居一隅,“大厦”的首席主人是两辆保养得
极好,锃亮锃亮的救火车。(救火员都是义务的,经费有一大部分
都是居民们捐赠的。〕在这样一个木结构房屋盛行的地区,这种安
排倒是很体现了小镇领导人的思路清楚。尽管这是一个衰落中的小
镇,但是,和美国其他成千上万的小镇一样,它的居民依然住在收
拾得干干净净,象花园一样的环境里。这么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地方,
还是有好几个非常入画的小教堂。
  在这样的地方生活的美国人,是地道的平民百姓。从我去年给
你写的信中你也早就知道了,美国的平民都是自己管自己过日子的,
很少有什么来自外部的压力。他们都是一个个分散的,只要交税和
不犯法,根本就没有人去管他们,也不可能有人管得了他们。当然
也就没有什么人会督促他们去选举。平时他们关心的也远不是政治
之类的玩意儿。
  他们的生活并不悠闲,住在这样一个萧条的小镇上,最简单的
逻辑就是,他们必须到一个离家比较远的地方去工作以养活自己和
家人,在生活的这个基本点上,他们丝毫不比我们这样的新移民优
越。我当然知道他们有语言上的优势,还有对这个社会熟悉程度上
的优势,但是,由于他们很多人对于科学技术了解和掌握的程度比
较低,他们甚至比很多留学的新移民们还要更难找到一个高薪的工
作,更难在一个崇尚高科技的社会里如鱼得水。(小镇上灵活的后
代都已经远走高飞了〕。他们之所以在黑夜里站在寒冷的秋风里等
候选举,可以断定,他们也是和我一样,刚刚从二,三十英里之外,
甚至更远的地方下班回来。
  我不是美国公民,自然也就没有选举权。所以,我只是开着车,
慢慢地从他们身边驶过。然后,回家看电视去。记得那晚,我顾不
上已经疲惫不堪,也顾不上第二天还要早早起来赶去打工,一直在
电视机前守到了那年的大选结果出来。美国有不同的时区,我们所
居住的东海岸比西海岸要早三个小时,比夏威夷要早大概六,七个
小时。好在那年大选的超半数不必等出夏威夷的结果来就已经决定,
否则那晚我就睡不成了。
  我没有选举权也就没有什么责任的负担,只能等着别人把我们
天天生活其中的这个国家的总统给选出来。好在,正如我已经告诉
你的,我当时来的时间并不长,对这个国家的一切都还不甚了了,
对美国主要的两大政党,即民主党和共和党的认识也都十分肤浅,
他们各自所宣传的各项施政纲领,对我来说都一样地“不得要领”。
所以,我们既没有非想要什么人当选的紧张,也没有太大的失去选
择权利的痛苦。
  更何况,从小到大,我们一直生活在一个保障较强的社会里,
细数一下,也记不得有多少重大事情是必须由我们自己操心选择而
决定的,因此,当时我们也并不对自己是否有这样的权利耿耿于怀。
这样一来,我大概就成了美国社会里大选年头心情最轻松的一些人
中的一个了。
  可是,既然如此,回想那个晚上,我干吗还非要在电视机前守
出个大选结果来,才肯善罢甘休上床睡觉呢?我发现,自己那天居
然是让选举这件事本身给迷住了。
  在计算机和通讯如此发达的年代,这里的选举结果,是马上就
通过计算机联网自动计算,并且很快就在电视屏幕上跳出来的。一
个一个州的结果,就不断在电视屏幕上增加着双方的选票数字。时
而甲的票数领先,时而又是乙的票数领先。我充满惊讶地盯着电视
屏幕,那两组抽象的数字就像是具有生命的什么活物一样,竞争着
它们的生长速度和生命力。它们之间力量的角逐,就在决定哪一个
候选人即将在这未来的四年里,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总统。
  我在屏幕上也看到了这些候选人,虽然他们曾经为宣传自己的
政见发表过无数场演说,为了能够当选而尽了一切努力。此刻他们
却只能和我一样,也只不过是静静地坐在屏幕前,眼看着这些数字
所代表的一股无形的力量在决定他们的命运。这股力量正在接纳他
们中间的一个人的思想,同时也在明确地否定其他人的主张。不论
结果如何,他们此刻都已经无能为力。他们只能等待一个强大力量
对他们作出的判定。
  这时候,我没法不一次次地想起刚刚路过的小镇投票站。黑暗
中静默的队伍在我的脑子里定格下来,成了我眼前这些充满生命力
的跳跃数字抹不去的背景。而这两个景象的重叠使我象喝醉了一样
觉得不解和迷茫。我开始觉得,我并没有真正了解我以为是十分简
单的美国百姓,即使他们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小镇,即使他们每天和
我一样,只不过是打工糊口,忙于生计。
  这就是我们刚来时,美国大选给我们留下的印象。随着这些印
象,也在我们心里引出了一串串问号。这些问号成了我们想去了解
美国的最初动力之一。
  由美国人选总统而引出的第一个问号,居然是“美国总统是什
么”这样一个古怪的问题。你先不要感到奇怪,也不要以为我在故
弄玄虚,我确实是在遇到一堆难题之后,才发现我必须先解决“美
国总统是什么”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才有可能在了解美国大选和
向你作介绍时有所作为,否则实在是寸步难行。你想想,我要是连
他们选出来的总统“是什么”都没搞清楚,还谈什么别的呢?
  在我原来的印象中,美国总统也就是美国的一国之首,或者准
确地说,是美国的政府首脑。他是一个在白宫一拍桌子,全美国都
得打颤的重量级人物。可是,我很快发现,我想当然的理解,距离
事实很远。我不知道现任的美国总统克林顿是不是巴不得有我所想
象的这般威力和权力。只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在他的许
多抱负连连受挫之后,对于“美国总统是什么”这个问题,他一定
比我的体会深得多。
  我怎么会想到这个问题的呢?最初,是从一个英语的汉译问题
开始的。
  你在中国的广播电视里和报纸上,一定常常听到“克林顿政府”
这个词。在美国,也有汉语报纸,在这样的报纸上,“克林顿政府”
这个词也是一个高频率出现的词,它在汉语世界中通用。它的意思
几乎是等同于“美国政府”,或者至少是意味着“以克林顿为首的
美国政府”。我也没有去考证过,这样的用词在汉语世界是从什么
时候开始的,已经使用了多多少少年。我想,大概自从东西方的政
府们开始打交道,这个词就应运而生了,至少对于你我这样的中国
人,觉得它完全天经地义,几乎不可能去 异想天开地对它的准确性
提出什么质疑。因为,在我们所习惯的文化背景中,它完全是符合
逻辑,滴水不漏的。
  在中国,通英语的人可谓无数,你我也算是学过点英语的。几
乎所有这些人都知道,在汉译的“美国政府”一词中,“政府”的
英语原文是“GOVERNMENT",而在汉译的所谓的"克林顿政府"一词中,
"政府"的英语原文中却是"ADMINISTRATION"。这显然是两个长得面目
全非的完全不同的英语单词。那么,它们怎么一翻译成中文,就突
然都变成一模一样的"政府"了呢?
  我在学英语遇到这两个词的时候,也在英汉词典上探过究竟,
发现在英汉词典上往往这样解释。“美国政府”的“政府”原文
“GOVERNMENT",它的主要含义是"政府","政体",但是,也有"行政
管理"和"管理机构"的意思。而"克林顿政府"中"政府"原文
"ADMINISTRATION",它的主要含义是"管理","行政机构"。但是,英
汉词典里特地作了说明,当这个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时,也就是当
它成为专有名词的时候,它就是指"总统制国家的政府"。
  这样,我和你一样,也和所有通过查英汉词典学英语的中国人
一样,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就是说,第一,“GOVERNMENT"是一个
泛泛的"政府"大词,也就是说,在英语中,国家政府是"政府",国家
的行政管理机构也是"政府"。第二,"ADMINISTRATION"一词,在总统
制的国家,比如,象美国这样的国家里,它就是前面那个"政府
(GOVERNMENT)的同义词。说白了,就是在美国这样的总统制国家
里,也许是由于某种习惯用法的缘故,也许仅仅是愚蠢,他们居然
自找麻烦地用了两个不同的单词,去表达同一个简简单单的概念:
"政府"。这样的结论和理解一经查明,就自动成了我阅读和思维的
一部分。
  来到美国以后,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卫星接收中文的,乃至发自
中国的电视节目。也可以阅读到不同的中文报纸。当然,更多的是
铺天盖地而来的英语信息。我们就这样身不由己晕晕乎乎地夹在中
间。有很长时间,我们延续着多少年来在国内形成的理解和思维习
惯。听着中文的“美国政府”和“克林顿政府”十分地耳顺,每当
从英语新闻中听到克林顿“ADMINISTRATION",也总是条件反射一般,
自动在脑子里把它变成"克林顿政府",从来不假思索。
  听多了之后,我们发现了这两个英语单词的一个使用规律。那
就是,尽管英汉词典里头说这两个单词的意义相同,都代表“政府”。
但是,在英语里面,至少在美国,他们从来不随意混用这两个词。
因为我们从来也没有在克林顿的名字后面,听到过“GOVERNMENT"
这个"政府",跟在他后头的,一直是那个绕口的"ADMINISTRATION"。
即便如此,我们也以为这是使用语言的习惯问题,属于语言学家们
研究和探讨的范畴。我们这样的语言学习者和使用者,只需死记硬
背这个"洋习惯",使用时不要"出洋相"就可以了。
  使我们终于对这两个英语单词的含义产生疑惑的,是在看到美
国和其他国家时而发生一些不大不小的外交纠纷之后。这样的外交
纠纷,我们以前在中国时,也常常在报纸上读到,读了也不以为然。
通常这样的纠纷都是由“美国政府”的“言行不一”引起的。然而,
现在我们是生活在这个国家了,当然对这样的纠纷就开始注意起来,
试图探究这种纠纷的一些产生原因。
  我们看到,在“克林顿政府”作出一个什么外交承诺,或者是
作出什么温和外交表态,强调两国的“求同”,尽可能去“存异”,
或者说尽量去试图忽略这个“异”之后,往往,属于“美国政府”
另一个部分的国会就会通过一项完全不同的决议。在这样的决议中,
凸现的常常是总统试图暂时忽略掩盖的“两国之异”。这样,同一
个“政府”就几乎是在同时表达不同的信息,这种公然地不顾及自
己对外形象的行为,令人十分不解,尤其令我们这样最重视“脸面”
的东方人百思而不得其解。想来想去,好象除了“口是心非”之外,
实在想不出其他词去形容“克林顿政府”的这种行为了。
  至于对方国家,在短短的时间内,接到“克林顿政府”所发出
的这样前后完全不一致的信息,只可能产生一种被欺骗和被愚弄的
感觉。于是,抗议和外交上的僵局随之而来。不仅如此,甚至还会
激起对方国家的民愤,激起他们的强烈的反美情绪。这样的情况,
远比官方外交僵局对两国关系的影响更为深远。因为官方外交,总
是有大量出于利益的理性思考。所以,僵局说形成就形成,说打破
也就打破了。世界上所有的政府之间,好象一直在进行这类游戏,
乐此不疲。
  但是,对于两个本来就彼此陌生的国家的民众,对于他们之间
感情隔阂和文化隔阂的加深,就决不是政治家们能够轻易挥之而去
的了。所以,当政治家们重新握手言欢的时候,老百姓却还正冷着
一张脸斜视他们呢。这种阴影笼罩所产生的影响往往更为深远。
  当这样的情况发生,对方国家朝野一片强烈反应的时候,这时
的美国总统总是一张非常尴尬的面孔。尽管这样,他很难博得同情,
逻辑是非常简单的。
  因为,你倒是说说,什么叫作美国总统?不就是美国这个国家
的政府首脑吗?难道这还会有错?什么是政府首脑呢?那还不是一
国之首,四年执政期内由他领导着这个国家和政府吗?所以,“克
林顿政府”当然就是以克林顿为首的美国政府。现在,你克林顿在
外面说的是一套,才一转身的功夫,你领导的政府下面的国会就完
全做的是另外一套。这说轻了是出尔反尔,说重了当初的表态根本
就是假的。我实在看不出这样的逻辑有什么问题。我也和大家一样
愤愤不平。
  直到我在这里住了一阵子之后,我才开始怀疑,这一切的发生
似乎并不那么简单。
  我第一次开始对“克林顿政府”这个译词疑疑惑惑,怀疑它的
可靠性。因为我终于发现,克林顿在这个国家里,远非我所想象的
那么了不起。他根本就既管不了国会,甚至也不是什么政府首脑。
于是,我终于顺藤摸瓜,拖出了英语中那两个长相完全不同的“政
府”单词,隐隐约约地觉得,这两个不同的单词,在变魔术似地合
二而一的过程中,好象偷换了什么概念,出了什么岔子。
  于是,我奇怪自己怎么没有早早就去做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
就是查一查英语世界出的词典,看一看他们对这两个单词所作的原
汁原味的解释。我先查了最让我不放心的那个总是跟在克林顿后面
的“政府”(ADMINISTRATION)。我看到,除了类似英汉词典的"管
理","行政机构"之外,它在作为专有名词(第一个字母大写)时,
其解释,与我们通常所看到的英汉词典上的注解,有本质上的不同。
它明确指出,这只是指政府的"执行分支"的官员和他们的政策及原
则。
  这是什么意思呢?这也就是说,既然这个词根本没有“政府”
的含义,美国人也就从来没有所谓“克林顿政府”这一说,而只有
“克林顿行政机构”,“克林顿行政分支”这样的称呼和概念。你
也一定看到了,这么一来,“美国总统是什么”,对于我原先的理
解显然就成了问题。他肯定不是美国政府的首脑,他只是美国政府
的“立法,司法和行政”这三个分支中,“行政”这一分支的主管。
照通俗化的说法,他只是美国联邦政府“大行政办公室”的主任,
是一个“大管家”一类的人物。这样的人物,夹在“主人”和“外
人”中间,两面不讨好是经常的事儿。
  在对外打交道的时候,鉴于总统的角色是政府日常事务的执行
主管,他常常被推到前沿,去代表这个国家表示各种意见。但是,
这个国家并不是他说了算的。也正是由于他的职务性质,他在不违
背整个国家利益,不违背联邦政府整体态度的前提下,会有一些其
他任何一个人都没有的权力,以便他所主持的行政一摊,更方便地
和各个国家和地区继续把交道打下去。但是,这种权力常常让后面
的“主人”感到不安,生怕这个“办公室主任”为了自己的工作方
便而丧失了原则,或者越了权。
  因此,与总统相比,属于美国的立法分支的国会,似乎就更具
有美国的主人的味道了。国会的议员们都是从各州直接选出来的“民
意代表”。他们管立法,也就是说,大原则是他们给定的,只不过
让总统这个“办公室主任”领着他的那套行政班子去执行。对外打
交道,当然也是总统领着这班人去干。一旦干得国会不满意了,他
们往往当下就不给总统一个好脸色。这种情况,总是由国会通过一
项什么决议,表达他们对总统某个做法的愤怒。这时候,总统和国
会就表现得完全南辕北辙。这就是我前面所提到的许多外交纠纷的
起因。
  顺便提一下,作为美国政府司法分支的法院,又相当于什么样
的角色呢?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个分支中的最高法院,他们好象有点
象“婆婆”。他们平时很少抛头露面。但是,一旦出现什么争执不
休的立法问题,他们会出来给个“说法”。一旦他们出来宣布某项
立法“违宪”,那么,立马作废,毫无二话。
  当然,这只是我十分形象化的描述。美国政府的三个分支实际
上还有更严密的相互制约的机制,以避免单纯的一层高于一层的简
单构架,因为对于美国人来讲,高高在上的权力总是非常危险的。
正是为了避免某一个分支爬上权力的顶端,所以美国政府的三个分
支是相对独立的,互相之间始终存在着作用和反作用。也就是花了
大力气,硬是把原来可以建成个宝塔的三大块给拖倒了,拉开后齐
齐地放在平地上。这些,我想留在以后再慢慢向你介绍。
  你看,我真是费了好大的劲儿,才刚刚大致搞清楚“美国总统
是什么”这样一个看上去十分简单的问题。一度我曾觉得颇为窝囊,
想不通一个简单的英汉翻译问题怎么会就把大家引向一片云山雾
沼。后来,我觉得,这也许也是必然的。一个小小的翻译问题,实
际上反映了两大文化背景之间深深的鸿沟。
  东西方各个历史久远的国家,尽管走的道路各不相同,可是它
们毕竟走过不少相似的历史路径。它们在最初遭遇时虽然彼此陌生,
但是,那些相似的地方又使它们产生似曾相识的微微惊喜。至少,
你有一个皇上,我也有一个皇上,你的皇上管着一大群百姓,我这
儿的皇上也管着一大群百姓。它们之间战也罢,和也罢,做买卖也
罢,它们有文化沟通上的困难,至少不那么完全“隔路”。尽管此
后它们各自都发生了许多变化,但是这种初次遭遇的经验仍然十分
重要,它起码使得双方今后的相互了解,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而美国却比较特殊。美国是一个历史非常短的崭新的国家。在
建国的时候,它相对来说比其他任何国家的历史包袱都更轻一些。
但是,它自行其是所搞的一套,也就更难被一些历史悠久而又文化
背景截然不同的国家所理解。
  美国建国只有二百多年。我有时想,在二百年前,一个如初生
牛犊一样的大洋彼岸的新国家,行事风格面貌作派样样都很“摩登”,
一下子撞上一个历史悠久的东方大帝国,这大概是世界上最滑稽的
事情之一了。
  美国是刚刚从一块英国殖民地独立出来的,皇帝皇朝一类的东
西当然见得很多,但是,对方内涵截然不同的深厚文化积淀,肯定
使这个本来一提传统文化就气短的新国家,久久摸不着头脑。
  从二百年前的清朝政府那一头来说,英国法国等等的洋人也见
得多了,那美国佬还不是一回事。当时,听说那头没有皇上而只有
总统的时候,这大清国上上下下,准是觉得这个叫美国的地界,是
出了个什么新花样,楞要把他们的皇上叫作总统。除此之外,你说 还
能有什么别的理解吗?
  可是,毛病很快就出来了。那头的总统常常说了不算,还经常
狡辩说是他作不了主。你想想,我这个当皇上的能作得了主,以前
打交道的那些英国法国的皇上他们也作得了主,你这个叫作总统的
皇上却说你作不了主,谁信呀!
  两国误解的种子,一开始就自然地种下了。从英译汉的工作一
开始,就不仅仅是一个文字工作,而是文化的对应和比照。在美国
总统的后面跟的那个词,如果不是“政府”,难道还可能跟出什么
其他的东西来吗?尽管,有大量的证据证明,这个词只是意味着一
个“行政分支”,“执行机构”,可是,说是他们的皇上只管一个
“行政机构”?这可能吗?
  我们可以想象,最初的翻译者和词典编写者,是何等痛苦地挣
扎在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文化思路之间。
  挣扎的结果,是他们彻底地放弃了自信,放弃了他们所收集的
一大堆现成的资料。因为他们自己就是这个根深叶茂,郁郁苍苍的
文化大树上结的一个果子。还能揪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从这棵大
树上摘下来不成?
  那么,怎么解决这个翻译上的问题呢?最后只能作一个变通的
技术处理,就是把这个“政府的行政机构”改为“政府”。由于他
们和我一样,也早早就发现一个事实,就是这个“政府”一词,从
来就只是死死地跟在“总统”一词的后面。所以,他们又加了一个
诠释。结果,我们说看到的这个词的注解:“(总统制国家的)政
府”,也就这么顺应逻辑地出来了。这一下,大家的心里都踏实了。
在自己的逻辑系统里,终于达到圆满了。
  这个小小的翻译就这样以讹传讹地代代相传,“克林顿政府”
一词就堂而皇之地出现了,而且还出现在包括美国本土在内的中文
报纸上。看报纸的人也都习惯了。也许,在深层次里,与这种文字
所相连系的古老的文化逻辑,还在悄悄地起着作用。然而,今天,
如果你想了解,进而理解美国政治制度和权力结构运作的话,你首
先要记住,我们所读到的所有“克林顿政府”的地方都应该解读作
“克林顿行政分支”,在读到“美国政府”的地方,你必须确证,
那是指包括了立法,行政和司法三大分支的联邦政府,或者还是总
统领导下的行政分支。我的经验是,大部分的场合,那还只是指行
政分支。把“克林顿政府”读成“克林顿行政分支”,而且知道什
么时候要把“美国政府”也读成“美国政府行政分支”,这是理解
美国政治制度和权力结构的入门之课。
  作为美国,自二百年前一开始,就令它摸不着头脑的那份华丽
而厚重的大洋彼岸文化,至今依然使它困惑不解。比如说,在克林
顿之前,就不知道已经有多少位美国总统,有幸被冠在“政府”二
字之前,被成千上万的中国人误以为他们在美国有无边的权力,堪
称“政府首脑”。但是,我敢跟你打个赌,你信不信,不仅以前的
美国总统,就是今天的克林顿,对此也是一无所知。他以为全世界
的人都清清楚楚地理解,他只是这个国家的一个“行政主管”。
  对于美国人,要了解东方文化最难的起点,也同样是如何了解
对方的逻辑。如何把自己已经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暂时放一放,顺
着对方的思维轨迹先走走看。这样,更容易找到合适的对话起点。
  两个大国之间的对话是无法避免的,躲得过初一,躲不了十五。
我有时想想,何苦自寻烦恼,非要早早地在那里讨论,是要东方西
化还是要西方东化。从我们自己作为一个平民的经验来说,我们首
先看到的只是双方之间文化陌生,以及以此产生的几乎一触即发的
误解。一旦产生争执,双方都已经气急败坏了,谈的还不一定是一
回事,让人看了只可能产生荒诞感。还不如先想办法多去掉一点“陌
生”和“荒诞”,然后再考虑要不要“化”的问题不迟。
  所以对于我们来自大洋彼岸平民来说,一踏上这块新大陆,自
然感觉新鲜事就特别多。你就想想吧,就连“美国总统是什么”,
都会成为一个问题,需要去了解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在开始向你介绍今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之前,先讲清楚他们选的
到底“是什么”,相信你一定也会觉得这是必要的。这封信先到此
打住。
  祝
好!
林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