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创伤(trauma)·记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9:58:19

电影·创伤(trauma)·记忆

from 黄小邪:加州阳光 泠音流影

 

最近在换一种角度,重看一些电影。在一位音乐系德国教授Berthold的“电影、音乐、记忆”课,更多关注电影声音(包括音乐),也自与研究音乐理论的同学讨论中获益。再看阿伦·雷乃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管风琴(往往与古典调性音乐如巴赫、海顿密切相关)在此却用来演奏非常现代的无调性音乐,多少令学音乐的同学讶异,又说令他们想到梅西安的风格(也确由梅西安的学生作曲)。又,同学奥古斯特将乐器/音乐风格与性别联系起来,比如片中XA与管风琴音乐及弦乐之关系……又如音乐与颜色,跨感官perception。“black and white score”。

        Chris Marker
La Jetée,几乎全由静照构成的电影,想起电影学院导演系让学生做的照片蒙太奇练习,只不过这个,将静照剪接起来,通过音乐的流动感和静照中瞬间捕捉的动感,创造出运动的、连贯的幻觉(与一格格胶片走过放映机形成运动影像有相似之处)。
 

再看阿伦·雷乃的《广岛之恋》。想起8年前在电影学院放映厅看完,激动不已,终于抓住小野,在学校食堂聊了很久才罢。此次看来,倒颇平静。将男女恋情放置于某一时空的巨大创伤漩涡中,个体与人类历史的悲剧交错,时间,记忆,创伤……是雷乃永恒话题(在关于“9·11”的短片中故伎重演,不知会否令美国人觉得雷乃在利用小情小调exploit自己的创伤)。
 

既谈人类“创伤”(在西方理论中,“创伤研究”自成体系),自然不能回避纳粹暴行、集中营影像。德国或欧洲他国,近年每年都会出几部关于此类题材的电影,The Pianist2002),The Downfall 2004),Black Book2006, The Counterfeiter2007, Flame & Citron2008),A Woman in Berlin2008)……良莠不齐,深浅各异,视角不同,自有奇怪之处:这段历史成为人们一个心结,一种fascination,使之具备商业卖点,有些影片的商业模式,甚至可被解释为一种对此段创伤历史的exploitation。无论如何,都在重访那阴暗一页,试图克服人类健忘习性,揭开所谓“宏大历史”外衣,探究一些微小细节,一些如蝼蚁挣扎着的、试图最低限度维护住尊严的人们。

    对中国导演和观众来说,无论如何,陆川的《南京南京》都应该只是一个开端,而非终结。对于日本人在中国进行的各种形式的屠杀,并没有一部华语电影表达得很好。打开创伤记忆之门,克制住怨恨,隔开足够距离,才能从容审视和表达。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独特经验(experience),且某些经验只能被这一代人carry在他们的身体里、精神里,通过任何一种storytelling(语言/口述历史,文字,图片,运动影像),都无法全部传达,我们以任何形式得到的任何一种前人经验,都只是九牛一毛,而更多的,随他们去了墓地,如我们的后人无以了解我们的全部经验……想来令人绝望(或也不至于,我们也并无能力感知、消化那巨量的经验转化而成的知识)。很多历史细节,若不及时纪录,将一去不复。而我们的民族,上百年来,似乎还严重缺乏写回忆录的文化。回忆录并非达官显要所谓“重要人物”的专利,每个独立的个体,都有权利写下自己所经所历,所思所想,修补和丰富历史的肌理(texture),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参与者或或多或少的制造者。我感兴趣那些参与过“抗战”的普通士兵的回忆(在世者已年过耄耋吧),或1952年一个上海小商贩的衣食住行,或1968年一个红卫兵的抄家经历,或1981年一个机床厂青工的业余生活……若将这些convert为电影,自然会有更多观者,引发更多关注和讨论。那些以纳粹横行时期为背景的电影,多基于当事者的回忆录。


    若干年前看段锦川和蒋樾纪录片《暴风骤雨》,黑龙江某地农村一位老先生写了厚厚的回忆录,但无法出版。至今念念不忘,想作它幸运的读者。

from 黄小邪:加州阳光 泠音流影

 

最近在换一种角度,重看一些电影。在一位音乐系德国教授Berthold的“电影、音乐、记忆”课,更多关注电影声音(包括音乐),也自与研究音乐理论的同学讨论中获益。再看阿伦·雷乃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管风琴(往往与古典调性音乐如巴赫、海顿密切相关)在此却用来演奏非常现代的无调性音乐,多少令学音乐的同学讶异,又说令他们想到梅西安的风格(也确由梅西安的学生作曲)。又,同学奥古斯特将乐器/音乐风格与性别联系起来,比如片中XA与管风琴音乐及弦乐之关系……又如音乐与颜色,跨感官perception。“black and white score”。

        Chris Marker
La Jetée,几乎全由静照构成的电影,想起电影学院导演系让学生做的照片蒙太奇练习,只不过这个,将静照剪接起来,通过音乐的流动感和静照中瞬间捕捉的动感,创造出运动的、连贯的幻觉(与一格格胶片走过放映机形成运动影像有相似之处)。
 

再看阿伦·雷乃的《广岛之恋》。想起8年前在电影学院放映厅看完,激动不已,终于抓住小野,在学校食堂聊了很久才罢。此次看来,倒颇平静。将男女恋情放置于某一时空的巨大创伤漩涡中,个体与人类历史的悲剧交错,时间,记忆,创伤……是雷乃永恒话题(在关于“9·11”的短片中故伎重演,不知会否令美国人觉得雷乃在利用小情小调exploit自己的创伤)。
 

既谈人类“创伤”(在西方理论中,“创伤研究”自成体系),自然不能回避纳粹暴行、集中营影像。德国或欧洲他国,近年每年都会出几部关于此类题材的电影,The Pianist2002),The Downfall 2004),Black Book2006, The Counterfeiter2007, Flame & Citron2008),A Woman in Berlin2008)……良莠不齐,深浅各异,视角不同,自有奇怪之处:这段历史成为人们一个心结,一种fascination,使之具备商业卖点,有些影片的商业模式,甚至可被解释为一种对此段创伤历史的exploitation。无论如何,都在重访那阴暗一页,试图克服人类健忘习性,揭开所谓“宏大历史”外衣,探究一些微小细节,一些如蝼蚁挣扎着的、试图最低限度维护住尊严的人们。

    对中国导演和观众来说,无论如何,陆川的《南京南京》都应该只是一个开端,而非终结。对于日本人在中国进行的各种形式的屠杀,并没有一部华语电影表达得很好。打开创伤记忆之门,克制住怨恨,隔开足够距离,才能从容审视和表达。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独特经验(experience),且某些经验只能被这一代人carry在他们的身体里、精神里,通过任何一种storytelling(语言/口述历史,文字,图片,运动影像),都无法全部传达,我们以任何形式得到的任何一种前人经验,都只是九牛一毛,而更多的,随他们去了墓地,如我们的后人无以了解我们的全部经验……想来令人绝望(或也不至于,我们也并无能力感知、消化那巨量的经验转化而成的知识)。很多历史细节,若不及时纪录,将一去不复。而我们的民族,上百年来,似乎还严重缺乏写回忆录的文化。回忆录并非达官显要所谓“重要人物”的专利,每个独立的个体,都有权利写下自己所经所历,所思所想,修补和丰富历史的肌理(texture),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参与者或或多或少的制造者。我感兴趣那些参与过“抗战”的普通士兵的回忆(在世者已年过耄耋吧),或1952年一个上海小商贩的衣食住行,或1968年一个红卫兵的抄家经历,或1981年一个机床厂青工的业余生活……若将这些convert为电影,自然会有更多观者,引发更多关注和讨论。那些以纳粹横行时期为背景的电影,多基于当事者的回忆录。


    若干年前看段锦川和蒋樾纪录片《暴风骤雨》,黑龙江某地农村一位老先生写了厚厚的回忆录,但无法出版。至今念念不忘,想作它幸运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