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湿、祛湿十五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2:37:29
寒湿重的表现和治疗方法
★寒湿::身体有以下症状或特征,代表体内有寒湿:
  * 面色发白、发青、发暗、发黑代表体内可能有寒。颜色越是发暗,就代表寒湿越重。
  *   舌苔发白,代表体内有寒湿。
  *   反复的口腔溃疡,代表体内有寒。
  *   口臭时舌苔发白,代表体内有寒。
  *   咳嗽时痰是稀白的,代表体内有寒。
  *   流清鼻涕,代表体内有寒。
  *   流出的汗是凉汗,代表体内有寒。
  *   爱打喷嚏,特别是早上起来,遇风喷嚏不断,代表体内有寒。
  *   感冒发热时浑身感觉冷,代表体内有寒。
  *   经常腹痛、腹泻,代表体内有寒。
  *   脸上长痘和斑,代表体内有寒。
  *   长湿疹、牛皮癣、白癜风,代表体内有寒。
  *   手、脚长年冰冷,代表体内有寒。
  *   脚踝浮肿,代表肾虚、肾寒。
  *   四肢关节疼痛、颈肩酸痛、肩周炎、腰酸背痛等症状,代表体内有寒湿。疼痛部位越多,时间越长,代表体内寒湿越重。   

★祛寒湿的方法: 血足是祛寒湿的根本。
  1、身体内血液充足,肾气就足,就能保证血液循环的通畅,全身就会温暖舒适。寒湿在充足的血液、流动畅快的血流面前是无立足之地的。没有了寒湿,就不会出现这疼那疼,也就不会长斑、长痘、长癣。 运动后全身感到温暖。
  2、经常运动、经常体力劳动及做家务的人,会感到体内的热量大。这是因为运动生热,起到了驱散寒湿的作用。但是,如果只是注重运动而体内的血液不足,运动后就会疲乏,抵抗力下降,寒湿会乘虚而入,身体仍会虚弱多病。
 

★适当出汗是祛寒的最好方法。
  3、适当出汗可以祛寒。不管是运动后出汗,吃了温热食物而出汗,还是泡脚后微微发汗,都可以达到祛寒的效果。
 

★饮食祛寒。
  4、常吃辛辣、温热的食物可以祛寒。由于地理气候的不同,各地区都有适合当地的祛寒饮食习惯。如北方喜欢吃葱、姜、蒜、辣椒、牛肉、羊肉这些温热、高热量的食物排寒;四川人喜欢麻辣;贵州人喜欢酸辣;还有的人喜欢喝祛寒的药酒等。虽然各有不同,作用都是祛寒、祛湿、保暖。热疗祛寒。
  5、热疗祛寒是自古人们就使用的古朴、自然、有效的祛寒方法之一。有的用热水袋,或加热后的沙、石、盐、石蜡热敷;有的用艾条熏疼痛的部位,或在疼痛的部位或穴位贴上姜片或蒜片等再用艾熏;有的用祛寒的中药液煮水泡、熏等;有的用刮痧、火罐等祛寒。可以说在医院、民间都有不少祛寒的方法,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都能缓解和治疗因寒湿引发的各类疾病。   

      6、自制外用祛寒药酒: 取花椒50克,放入250毫升白酒(55度)中浸泡。整粒的花椒要浸泡一周后再用,如果把花椒放入粉碎机里打成粉状,泡1~2天就可以用了。(花椒要买质量好一些的,以防假冒伪劣,影响疗效。)花椒性温,温中散寒能除六腑寒冷,并能通血脉、调关节、暖腰膝。用花椒酒擦在疼痛的部位,上下来回搓,搓热后用青艾条熏,也可隔着衣服焐上热水袋,这种方法对治疗腰痛﹑膝关节肿痛﹑肩周炎等非常不错。

★自做祛寒棉垫。
  7、民间有一种偏方:在夏季的伏天,将生姜挤榨成汁,取棉花放在其中浸泡,稍稍挤压一下,不要拧,直接到太阳下晾晒,晒干为止。然后用布将棉花包好,缝成小棉垫。到了冬季,哪个部位疼痛,就将小布垫缝在贴身衣服里面相应疼痛的部位,一直穿在身上,一般使用半个月后,再换一个新的。使用的时候,如果在这个姜汁棉花垫的外面再焐上热水袋,效果就更好了。(注:小棉垫在冬天也一样可以。)
  生姜性温,有温经散寒、温胃止呕等作用。这种方法除了能治疗颈、肩、腰、腿等部位疼痛,还可以治疗老年人冬季最易犯的老慢支﹑哮喘。患有老慢支及哮喘的老人,背及腰部一定要注意保暖。可以将姜汁垫放在背后及腰部,再放上热水袋焐,还可以给热水袋做个袋子,背在背上或系在腰上。

   ★快速祛寒湿法。
  这是我用得最多的,祛寒湿最快的方法,只限成人使用。方法如下:
  1、将生姜切成薄片,上锅蒸热、蒸软后待用。
  2.、夏季用6~8根青艾条(冬天用8~10根),到文具商店买一个大夹子,夹住艾条,或用胶带将艾条捆成一排,点燃。
  3、将蒸好的姜片贴在后背上。点燃成排艾条,保持离姜片半寸到一寸的距离,上下慢慢移动。通常熏30~40分钟。当感到疼痛时可试着离远一些。初熏时,有的人会感到很明显的烫、痛,那是因为经络不通,大量的热不能很快散掉,如果经络是畅通的,只会有温暖舒适的感觉。熏完后拿掉姜片,如果姜片下的皮肤上是湿的,而且生姜片也是湿的,就说明身体内的寒湿重。而身体内寒湿少的人,在用大量的青艾条熏烤几十分钟后,生姜片应该是干脆的,皮肤上也是干爽的。
  4、在小腹及肚脐的周围都贴上姜片,上下熏20~30分钟。
  5、在双小腿的外侧、内侧,从脚踝至膝部上下、来回各熏10~20下。
  6、在双手臂外侧,外关穴的上下来回熏20~30下。
  一般经过一个小时左右的全身艾熏后,因为艾灸的温热使血液循环加快,患者会感到全身温暖、舒适、放松,脸上及手上因寒湿重、经络淤堵造成的暗灰色都会有所减退,脸色变得明快、光泽一些。


  ★全身熏艾条的方法活血明显,身体内血少的人熏后会出现胸闷、心慌、头晕等不适。所以,年纪大的以及有严重疾病的人都不适宜熏。身体虚弱的人每次熏的时间都要减少。用做保健只能一个月熏一次,冬季是收藏的季节,最好不做全身的艾熏,只做腹部的艾熏为好。因使用的艾条多,烟大,最好在厨房的抽油烟机旁边治疗,这样可以将烟及时抽走。

      ★  为什么身体内寒凉,却感到燥热? 每个人都有“上火”的经历,比如夏天天气炎热引起身体燥热,吃了上火的食物后口舌生疮、大便干结,还有肝火旺的人脾气急躁、内热大,久病之人“阴虚火旺”等。

       中医将“火”分为实火和虚火,实火的治疗是用清热、降火的泻法,虚火则是用补法。只要是实火,现在中医最常用的各种清热、解毒、降火的药和西医的消炎药都是对症的,连吃三天肯定降火。但是现在单纯有实火的人已是越来越少了,多数都是虚火。

     《黄帝内经》里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这里指出了寒为热病之因。若寒邪过盛,身体内表现出的就是热症、热病,也就是说虚火实际上是由寒引起的。 为什么寒重反而会引起“火”呢?前面介绍过,身体内的寒重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伤肾,引起肾阳不足、肾气虚,造成各脏器功能下降,血液亏虚。肾在中医的五行中属水,水是灌溉、滋润全身的,当人体内这个水不足时,就如大地缺水一样,身体会干燥。脏器也是一样,每个脏器都需要工作、运动,这种运动如果缺少了水的滋润,就易摩擦生热。最典型的是肝脏,肝脏属木,最需要水的浇灌,而一旦缺水,肝燥、肝火就非常明显。如果给肝脏足够的水,让肝脏始终保持湿润的状态,它就不可能干燥,就不会有火。

     还有头面部也是最容易上火的部位。因为肾主骨髓、主脑,肾阳不足、肾气虚时髓海就空虚,远端的头部首先出现缺血,也就是“缺水”了,自然反应的就是干燥的症状,如眼睛干涩、口干、舌燥、咽干、咽痛等。再加上口腔、咽喉、鼻腔、耳朵又是暴露在空气中的器官,较容易受细菌的感染,当颈部及头面部的血液供应减少后,这里的免疫功能就下降,会出现各种不适,这样患鼻炎、咽炎、牙周炎、扁桃体炎、中耳炎的概率就会增加。又由于没有充足的血液供应,各种炎症很难治愈,就会反反复复发作,成为各种长期不愈的慢性病,如慢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牙周炎、慢性中耳炎等。

      当现代人不分季节大量误吃各种寒凉的瓜果蔬菜后,当人们在夏季长期使用空调后,当女士们为了显示身材尽量少穿衣服后,大量寒湿正悄然进入体内,自然肾火就越来越不足,虚火就越来越大。而目前普遍都采用泻火、清火、降火的寒凉药物进行治疗,这就使得寒上加寒、虚上加虚,越治火越大。 实际上,这是没有对症治疗。可如果要去掉身体内的寒湿,要补肾,用的都是温热的食物。温热疗法,这难道不是火上浇油吗?确实,有虚火的人普遍都存在“虚不受补”,但这种补不得的状况只是一种假象。

      遇到火大的病人,如果用一般的推拿按摩方法疏通经络后,虚火仍很大,我就让他们用艾叶水泡脚,用大蒜敷脚心,他们身体内的虚火很快就能全部打掉。身体内的假象去除后,呈现出来的就是一片寒凉,这时再用食疗补血、补肾,怎样吃都不会上火了。当血液很快补足,当身体不再受寒凉的侵袭后,你的肾阳之火、肾气就都在不断地充实。肾气充足,血液充足,身体自然就强壮起来,各种虚火自然消退,各种慢性炎症自然很容易治愈。

       身体内寒湿重还极易造成经络不通,散热困难,容易感到闷热、燥热。与老人相比,孩子的经络通畅,散热快,因此孩子在夏天是最不怕热的,大热天里照样在太阳底下玩耍。而老人经络不通畅,不易出汗,热散不掉就闷在身体内,人就很难受、烦躁,只有吃了冰凉的食品才感觉体内舒畅些。当然这种经络不通引起的身体燥热已不止在老年人中出现了,现在的人们普遍贪凉,运动又少,自然就会造成血液流动的速度变慢、变缓,从而极易导致经络的淤堵,经络淤堵带给人的就是身体出现的各种疼痛,以及皮肤上长痘、长斑。看看周围的人,有几个能说自己很健康,从没有过腰酸背痛、腿痛胳膊痛的?再看看周围人的皮肤,又有几个色泽明亮、富有弹性、不长斑、不长痘的?这些都是和长期贪凉有关的。

          经常运动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只要运动开了,出汗了,就会感到身体内的燥热自然消失了,浑身轻松了,心情舒畅了,这是因为运动后体温明显升高,血液循环加快,出汗在排出寒湿的同时也能带走了虚火、疏通经络。这就是为什么多数运动员性格开朗的原因。运动后不郁闷了,再注意营养的补充,就不会患上抑郁症。

         现在的人普遍贪凉,大量吃着寒凉的食物还觉得燥热,是肾气虚弱、经络不通造成的。燥热则会进一步贪凉,就更加重了血管、经络的收缩、淤堵,这样就进入了恶性循环的状态。

         看舌诊病 人体的很多疾病可以通过舌头表现出来,它就像身体健康的晴雨表。舌与人体脏腑通过经脉密切相连,当脏腑生理功能失调时,舌上必然会有反映。中医将舌按部位分属五脏:一般以舌尖属心肺、舌边属肝胆、舌中属脾胃、舌根属肾。从舌相应的部位可以看出五脏的病变,而且根据舌质的颜色、润燥晦暗,以及舌的形态、大小也可以判断脏腑的病变程度,再参照舌苔就会更为全面。作为身体的保健,只要了解一些简单的看舌质、舌苔的方法,能区分什么是寒、什么是热、什么是虚,就能应对自己及家人的常见病了。

    一、 看舌质 正常的舌质湿润,色泽为淡红色。舌质偏淡的多数血少、血稀;舌质发紫、发暗的代表体内有寒并有经络淤堵的现象;舌质红的内热大;舌体颜色正常,而舌尖发红的心火旺;舌边发红的肝火旺;舌边有牙齿印的,说明身体虚,脾胃消化功弱。       

    二、 看舌苔 舌头上都应有一层淡淡的舌苔,是舌体上面所散布的一层苔垢,正常情况下应是淡淡的薄白,是湿润的,不滑不燥。1、舌苔发白:是体内有寒,无论是吃了寒冷的食物还是受了寒,舌苔都会发白。现在的人多数都是白苔,就是因为吃寒冷的食物过多或贪吃冰镇食物造成的。

2、舌苔发黑:说明寒重,已严重影响了脾胃功能,消化能力极差。

3、舌苔发黄:几乎所有的中医书中都认为此情况是人体内有热,可我认为还要结合舌质看。如果舌苔黄而舌质是红的,说明体内有热,这时用消炎药是很管用的。可现在毕竟用消炎药管用的疾病已越来越少,单纯是体内热的并不多,多数都是寒中带热、虚中带热。所以现在所见的黄苔或黄腻苔的舌质多数不发红,是正常的舌质或偏白,或只是舌边发红的虚热,这个时候的内热完全可以用推拿、按摩等疏通经络的方法散热、消热,而无需用消炎药,更不能用泻火的消热解毒的大寒中药。要知道,用这些药虽然很快消了火,但同时却加重了身体内的寒,而用疏通经络来消火是不会增加体内寒的,在消火的同时再用食疗祛寒,这样病会很快好转,而且不反弹、不反复。

4、舌苔厚腻、发黄,并没有明显上火的:多数是脾胃虚弱引起的食物不能正常消化、积滞所致。在运用食疗补血、补肾的同时、再适当的配合经络的按摩,帮助脾胃运化、帮助食物的消化吸收。

5、没有舌苔:多见于久病虚弱之人。还有的人感冒、发热的时候是白苔,可用了消炎药后不但白苔没了,连舌苔都没了,就认为消炎药还真管用。其实这可不是好事,只能说明你的消化、吸收功能更虚弱了,体质下降了。这时只要通过我后面所讲的食疗方法补足气血,你又会看到舌苔上出现淡淡的正常舌苔了。

 三、 看舌苔时应注意的问题 刚吃过或喝过东西去看舌苔肯定不准。如刚喝过热水,或刚吃过辛辣等刺激性的东西,舌质会变红;刚喝过牛奶,舌苔是白色;吃了桔子,舌苔颜色变黄;吃了巧克力,喝了咖啡以及有颜色的食物,舌苔都会变。所以一定要在进食至少半个小时以后再看,而且一天内最好多看几次,才能判断准确,不致出错。 找准自己的养生术 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长得一模一样的人。人体的差异性很大,每个人的先天素质、后天哺育条件、生长环境和所接受的教育等都是不一样的,不但是长相、性格、体质不同,为人处事也千差万别。所以对每个人所生的病,所采取的治疗方法也不会一样。

      就拿百岁老人来说,他们健康长寿的方法可以说是各不相同。他们有的吃素,也有的每天离不开肥肉;有的经常锻炼、运动,也有的喜欢静养;有的从不喝酒,有的每顿都少不了酒;有的常年吃冰糖,有的常年吃辣椒。这些经验和习惯,可以说有的符合现代宣传的长寿规律,而有的却刚好相反,但是他们同样活到百岁。

     由此看来,养生之道各有其术,凡是长寿者都有适合自己身体的高招。 那么,我们每个人怎样才能找准自己的养生术呢? 要知道自己是否健康,可以按下面的标准来判断:

第一,自我感觉良好,能吃能睡,大小便正常,情绪良好,学习和工作状态不错,疲劳后很容易恢复。

第二,不胖不瘦,身材适中。

第三,每年去医院体检,各项指标在正常范围内。 如果你已经到了三四十岁或者更大年龄,身体状况都能做到上面说的三条,就说明你生活中的各种习惯,包括饮食、嗜好、起居都适合你身体的需求。那么按你自己原来的规律继续生活就可以,不必改变。哪怕是喜欢吃肥肉、喝酒、抽烟,也并不一定要戒除这些嗜好,随着年龄的增长适当地控制量就可以了。

    原来身体一直很好,如果突然生病了,该怎么办? 一个人既没有先天疾病,也没有各种突发传染病,定期体检也没有异常,身体一直健康,如果突然生病了,就要在治病的同时冷静地想一想:在生病之前的一段时间,在饮食、休息﹑情绪方面有没有明显的变化?如果是生活没规律、熬夜太多造成体质下降,就应该及时调整生活、注意休息。可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不愿意去改变他们已经熟悉和适应的生活规律,身体虚弱或不适时首先想到去吃各种补品、补药,想以此恢复体能;有的人因为吸烟太多引起咳嗽,不是少抽烟或戒烟,而是去吃各种止咳药或消炎药;有的人因为长期喝酒造成脂肪肝、血脂紊乱,不去戒酒却到处找各种降脂药和偏方;有的人因为缺乏锻炼又不控制饮食造成了肥胖,不去控制饮食、积极锻炼,而去吃各种减肥药;有的人遇到不顺心的事造成失眠,不去积极地化解心中的郁闷,却去吃各种安眠药等等。 因生活方式不正确造成的疾病,患病的人不是不知道,可就是不愿意去改,或是没有毅力去改。病源不去除,病怎么能治好?有很多人原本身体很健康,却经不住不断地摧残,自然就多病、早衰,甚至早亡。这一类人如果有着良好的身体基础,只要及时地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去除病因,身体会慢慢恢复健康的。

    如果一直体弱多病,又该怎么办? 也有不少人一直都不健康,不是这病就是那痛。这类人也多数久病成医,摸准了自己得病的规律,懂得一些基本的治疗方法。这类人虽然身体条件差一些,但在治病的同时,只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也一样可能长寿。

第一,久病必虚。虚的人要注意补,可又往往是虚不受补,那就注意用食补来作为药物的补充。选择一些滋阴补血的食物,如鸡蛋、牛奶、大枣、阿胶、黑芝麻、当归、核桃仁、枸杞子、乌骨鸡、鹌鹑、鳝鱼、蜂乳等,这些东西吃的时候都要做得烂烂的、软软的,才有助于身体虚弱的人吸收。

第二,每晚用温水泡脚。久病的人,一是血少,二是血液循环的速度放慢了,所以每晚用温水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各个脏器的供血。最好用高一些的桶来泡脚,一定要泡到全身微微出汗才有效。出汗是血液循环加快的结果,同时还可以舒通经络,排出身体内的寒气及废物。不易出汗的人可以将双手也放入桶中一起泡,这样更容易出汗,而且对颈椎病、肩周炎及脑部疾病都有一定效果。泡完脚后再睡觉,睡眠质量会很好,有利于机体免疫力的恢复。

第三,久病的人可以适当地做头部及耳朵的按摩。按摩耳朵不但可以疏通经络,而且可以补肾、固肾。按摩头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梳头,每天梳头10分钟,就能疏通头部汇集的各条阳经并能稳定血压。

第四,好心情才会有好身体。不论什么体质的人,不论用什么方法养生,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保证心理健康。长寿老人各有各的长寿术,但是豁达、开朗的性格是他们的共性。

  冬天到了,气候变冷,很多人的手脚温度也随之降温,该如何摆脱手脚冰冷,让这个冬天很温暖呢? 整个冬天,很多人都有共通的困扰,就是得忍受手脚冰冷缠身的痛苦;可千万不要小看手脚冰冷的毛病,它也许不是什么大病,但却可能是很多疾病的症状,像贫血、心脏病、糖尿病患者都有手脚冰冷的病症出现。提早检视自己手脚冰冷真正的起因,才不会错过就医的宝贵时间。

   根据中医的说法,手脚冰冷的人多半是属于虚寒体质,因气血循环不好,新陈代谢率差,造成末梢神经循环不好。手脚冰冷的时候就算穿了再多的衣服也帮助不大,那是因为寒气是由体内散发出来的,所以必须要消除体内的寒气才能真正的摆脱手脚冰冷;而想要去除寒气就必须从改善体质开始。 每天花约35分钟快步走,同时加上甩甩手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改善手脚冰冷的毛病,但忙禄的现代人也许抽不出时间来定时做运动,而泡澡便是一个又能纾解疲劳又能改善手脚冰冷且不需花太多时间的好方法之一。冬天泡澡不但可以发汗排毒,摆脱寒气,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杜绝肥胖产生,其好处众多是非常值得大力推荐的。

【泡澡应注意的事项】

 1.泡澡的水温不宜过高,最好是在38~40度左右最佳,温度过高会造成皮肤的损害。

 2.浸泡的时间也不宜过长,大约10-15分钟即可,时间过长会增加心脏负荷而造成身体不适。

 3.泡澡的水位最好不要超过心脏,才不会造成心脏过度负荷。 4.泡澡时水份流失的很快,所以在泡澡后要多喝水补充水份。

 5.泡澡后,拭干身体立即插上护肤保湿乳液效果最佳。

【/泡澡兼做三温暖 让你更美丽】 在泡澡的时候可以按摩身体各个部位,又舒服又能够放松,对疲劳及压力有很好的纾缓效果。如果有充裕的时间,不妨利用泡澡的时候兼做三温暖;可以泡澡十分钟,再以冷水冲三分钟,大约重复个二三次即可,就能达到三温暖的功效;可以增加抵抗力、收缩毛细孔。

 【姜红茶能改善手脚冰冷】

 姜红茶:姜中含有丰富的维他命、矿物质,包括现代人容易缺乏的铁、镁、锌等,并具有保温、发汗、镇静、解热、促进代谢等作用,是非常好的万能药。红茶是茶叶中最具温热效果的,且富含能促进代谢和排泄脂肪的儿茶素。而姜加入红茶便是治手脚冰冷最有效的组合,除了去除寒冷之外,还可以去除体内多余的水分。一定要尝试看看!

 1、白芍功用:白芍是补血药,可养血敛阴,有泻肝火、安脾肺、利小便的功效。 主治:血虚头痛头晕,崩漏虚汗,胸腹劦肋疼痛,四肢挛急,泻痢,月经不调,金疮血不止,妇女胎产一切血病。

2、白术 功用:可补脾益气、消除疲劳、健胃镇静、止汗、安胎、滋补、消水肿及利于身体水分的排出。和补血药材一起用可补血,和补气药材一起用则可补气。 主治:消化不良,不思饮,倦怠少气,虚胀泄泻,浮肿,胃内停水,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气不安。

 3、川芎 功用:是活血、行气、去风止痛等功效兼具的活血去瘀药 主治:用于活血时,多与当归搭配使用,可改善月经不调的症状

 4、黑枣 功用:黑枣是红枣采收后经低温烘培至果肉成黑色状,它的功效大致和红枣相同,可补中益气,养血安神,还可健胃养脾,治咳润肺 主治:血气不顺,血气虚弱,失眠,食欲不振,疲倦乏力。

5、枸杞 功用:有明目益精、润肺之功效,且药性温和不伤身,有增强免疫力、抗老化、保护肝脏、造血等功能,还可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动脉硬化症。 主治:消渴,咽干,遗精,头痛,目眩,虚劳。

6、甘草功用:补气药的一种。有补脾益气,调和药性,清热解毒,缓急止痛,润肺止咳的功效。 主治:脾胃虚弱,腹痛便溏,调和诸药。治痈疸疮疡,咽喉肿布,肺痿咳嗽,心悸惊痫。

【简易养生好偏方】

桂圆红枣茶 材料:桂圆5两,红枣适量 作法:桂圆和红枣一起放入锅内加水煮至沸腾即可饮用。桂圆肉也可一起食用。 功效:桂圆可以安神补血,红枣则可以补气安神,两者皆对手脚冰冷有极大的帮助。

1、党参功用:补气药。有补中益气,生津养血的功效。其基本性能韩人参很相近。 主治:脾胃虚弱,气血两亏,体倦无力,食少,口渴,胃下垂,久泻,脱肛,子宫脱垂。

2、肉桂功用:是温里药材,能去寒温胃、活血通经阵痛、补劳明目、促进血液循环。 主治:沈寒痼冷,虚寒腹痛,泄泻,寒疝奔豚,腰膝冷痛,风痹骨节挛缩,产后腹中瘕痛,打扑损伤。

3、黄芪功用:可以补中益气、增加抵抗力、预防感冒、利尿、降血压、保护肝脏等多种疗效;气血凝滞不通者,可用黄芪补气通气,血气就会自然通顺。 主治:胃下垂,子宫下垂,气虚血脱,崩漏,脱肛。配人参、甘草、川芎、生姜治痘症不起。配山药、花粉、麦冬、生地黄、五味子治糖尿病,并有强心作用。

4、茯苓 功用:利水渗湿,益脾补中,宁心安神,生津止渴。 主治:小便不利,泄泻,水肿胀满,痰饮内停,咳逆呕哕,惊悸健忘,心下结痛,寒热烦满。

5、当归 功用:很好的补血活血药,能促进血液循环、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润泽皮肤、养血生肌。 主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症瘕结聚,崩漏,血虚疼痛,眩晕;配桂枝、独活、桑寄生治痿痹。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疸疮疡,跌扑损伤,宜用归尾。

6、熟地 功用:补血药的一种,可补精髓,养肝,明耳目,乌须发,用作滋养强壮药。 主治:滋肾水,补真阴,益骨髓,生精血.月经不调,耳聋目昏。

【可改善手脚冰冷的健康辅助食品 】

其实想改善手脚冰冷的问题,医生还是建议要多喝水,还有保持充足的运动来促进血液循环!除了运动之外还可以配合尝试一些食补及健康辅助食品的方法。譬如可以在食物或是汤里面加一些姜片或像坚果类的核桃仁、松子、芝麻,蔬菜类的胡萝卜、韭菜、甘蓝,水果类的桃、杏、木瓜、红枣,以及牛肉、羊肉、糯米、红糖等都是暖热性的食物。也可以多服食像蛋、肝、脑、海产、四神、糙米、黄豆,并培养吃辛辣食物的习惯。

 【适量摄取维他命】

维他命类方面有维他命E及维他命B群;维他命E因为具有扩张末梢血管的作用在帮助末梢血液的畅通很有帮助,不过因为维他命E的效果比较缓慢通常要连续服用三个月以上才会看到改善的成效。而维他命B群因含有烟碱酸,成效会较维他命E来的快。

表寒重+湿重+内热+气血两虚,如何治疗?

我体内湿重,舌苔很厚,口臭,四肢倦态,一吹空调就打喷嚏流鼻涕,表寒很重,恶寒不发热,喜热饮,基本无汗或汗少,容易上火,牙龈出血,面色和手掌无血色,气血两虚,脉细弱。我该如何治疗?体内这么多毛病应如何下手?先治哪个?用什么方法?喝什么药?

 楼主这样的问题,称之为逸病,多因养尊处优而成。饮食不节而败其脾胃,浊气不降,故多苔厚口臭而易生疮疡;四肢不运而翕其营卫,清阳不升,故多嗜卧倦怠而易为感冒。节饮食、多运动才是健康之道,辅以苍术、厚朴、陈皮、甘草、茯苓、晒参等升清别浊之药,最为舒服。 虽然我算不上养尊处优,但也是好吃懒做,上班看电脑,回家就躺着,感谢你的建议,我会照着去做的!

 知道湖南四川等地食辣椒吗,因为湖南四川湿气重,而辣椒除却有排湿与除湿毒的功效。用辣椒加蒜瓣少许姜炒肉类食用多日将见成效。(热气重的地方与肝火肾火旺不益使用,敬请注重)

葱头肉桂方治疗寒湿腰痛组成: 生姜120克、葱头30克、肉桂30克、花椒60克、吴茱萸90克。 用法: 共捣烂炒热,布包热熨腰部,冷则炒热再熨。

主治: 寒湿腰痛,证见腰痛重着,转侧不利,得温则减,活动后减轻,阴雨天加重,舌淡苔白腻或薄腻。 不喜欢废话,照方服用即可。可用!    这个我试过,感觉还不错。还介绍了给了几个同事使用中

生意仁白酒方治疗寒湿腰痛组成: 生意仁120克、制首乌180克、白酒适量。  

 用法: 共浸泡密封,置阴凉处15 天,去渣备用。早晚各服2 酒盅。 主治: 肾虚风寒腰痛,证见腰痛隐隐,转侧不利,头目眩晕,腰膝酸软,每遇风寒而作。 草乌生姜方治疗寒湿腰痛 组成: 草乌12克、生姜50克、食盐少许。 用法: 共捣烂如泥,酒炒热,布包裹,敷于腰部痛处,冷则再炒再数。 主治: 寒湿腰痛。

 

 

祛湿十五法

    从中医理论而言,“湿”的一种征兆。体内有了湿气,气血不畅,也是一种失调,需要通过各种食补或者药疗来“祛湿”。

祛湿十五法

  祛湿类食物有促进水湿排出的作用,宜于治疗湿症。

  1、 南瓜补脾利水,解毒杀虫。宜于脾虚食少腹胀,脾虚水饮停胃。

  2、 鲤鱼利水消肿,下气,通乳。宜于脾虚水停于胃,寒湿泄泻。外感病者忌食。

  3、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补气止泻,宁心安神。宜于脾虚水停于胃,寒湿腹泻。不宜与米醋同食。

  4、 荠菜清热利水,凉血止血,平肝降压。宜于湿热胃痛,湿热泄泻,血热吐血、便血。

  5、 金针菜(黄花菜)清热利湿,解毒,通乳。宜于湿热胃痛,湿热泄泻。虚寒症忌食。

  6、 莴苣清热利尿,通乳。忌同金针菜同食。

  7、 冬瓜利水消痰,消热解毒。宜于湿热泄泻。虚寒泄泻者忌食。

  8、 鲫鱼补脾利水。宜于脾虚水停于胃,脾虚泄泻。不宜油炸,不宜与荠菜同食。

  9、 蚕豆清热利湿,健脾涩精。宜于湿热泄泻。气滞腹胀者忌食。

  10、赤小豆利水除湿,通乳,解毒排脓。宜于湿热泄泻。

  11、莜麦补气益力,除湿止泻。宜于脾虚泄泻,湿盛泄泻。不易消化,不宜多食;虚寒症忌食。

  12、薏苡仁(薏米)健脾利湿,清热排脓。宜于脾虚水停于胃,脾虚泄泻,寒湿泄泻。

  13、玉米补中健胃,除湿利水。宜于脾虚泄泻,湿热泄泻。

  14、砂仁化湿行气,温中止泄,安胎。宜于气滞湿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胃腹胀痛,寒湿泄泻。不宜久煮。

  15、白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健胃消滞,解酒。宜于气滞湿阻,胃胀腹痛,食欲不振,呕吐。热症、阴虚症忌食,不宜久煮。

办公室里的“祛湿”穴

    随着夏季的到来,贪凉的人这时候往往容易积蓄湿毒,面对体内的湿气我们又该怎样“斗湿”、“祛湿”呢?

 

湿在人体的表现都有何不同?

 

女性体湿都有什么表现呢?

 

1、油脂分泌旺盛,一张脸蛋像是油田,总是油光满面;

2、容易出汗,让人觉得不清爽;

3、体形肥胖,总是觉得浑身困重,懒洋洋的;

4、喜好食用甜食和油炸食品;

5、头晕晕乎乎,经常头晕还查不出毛病;眼睛迷迷乎乎,眼屎多;

6、嘴黏黏乎乎,或口中犯甜;口腔溃疡总是不好;

7、耳朵流水或湿痒;

8、胸膈痞满,食欲不振,经常胃胀不乐意吃饭;

9、腰膝困重酸痛;

10、大便糖稀,黏黏乎乎;小便混浊,不清亮;

11、白带多,阴痒,妇科炎症久经不愈,反复发作;

12、脚气。

 ——印证一下,看看自己有吗?

男性体湿的表现是什么样呢?

1、体形肥胖、啤酒肚、脂肪肝;

2、容易出汗,让人觉得是个“油”人;

3、总是觉得腰膝困重酸痛,不精神,见床就躺,那叫和床一个亲呀;

4、头晕晕乎乎,眼睛迷迷乎乎,眼屎多;

5、嘴黏黏乎乎,或口中犯甜;口腔溃疡总是不好;

6、耳朵流水或湿痒;

7、胸膈痞满,食欲不振,经常胃胀不乐意吃饭或者饭量很大,说明又有胃火;

8、大便糖稀,黏黏乎乎;

9、小便混浊,不清亮;

10、阴囊潮湿;脚气。

 

人体的排“湿”口在哪儿呢?

一、敲打三“窝”

1、腋窝的极泉穴——(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是心经的重要穴位,可以去心脏的火毒,应常常去按揉,或者拨动,一般不少于36下,最少一天两次,以疏通经络,还可起到调理睡眠和解决心脏不舒服的问题,包括白领经常不明原因出现的心悸、胸闷状况。

2、肘窝的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大肠经的湿浊之气聚集于此。现代常用于治疗肩肘关节疼痛(或者肩周炎)、上肢瘫痪、高血压、荨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甲状腺肿大、急性胃肠炎、感冒发热、咽喉炎、扁桃体炎等。可以在肘窝的位置连续拍打5分钟左右,以酸胀为宜,夏天露胳膊露腿的要避免青一块紫一块的。

 


3、膝窝的委中穴——膝窝又称腘窝,在腿窝的中心点上,这里有个穴位叫委中穴,走的是膀胱经。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去湿通道,而委中穴便是这个通道上的排污口,如果这里不通畅,湿气排不出去,可能会导致关节炎、腰痛等疾病的发生。所以平时在办公室可以按揉此穴位,每次拨动或者敲打不少于36下。

 

二、敲腿祛湿

1、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膝盖下方,小腿窝处,是脾经的合穴,可以健脾除湿。每天要用手指按揉或者敲打这里,时间不拘,空闲的时候就可以,每次3-5分钟。

2、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是健脾胃的第一要穴,对所有的消化系统疾病均有效果,当然除湿自然也就少不了它了。另外,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所以这个穴位也是很重要的。

3、承山穴——取穴:微微施力垫起脚尖,小腿后侧肌肉浮起的尾端即为承山穴。也是最有效的祛除人体湿气的穴位,有人说其效果跟红豆薏米粥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刺激承山穴能振奋膀胱经的阳气,排出人体湿气。大多数人,只要轻轻一按自己的承山穴,都会有明显的酸胀痛感,这都是因为体内有湿的缘故。所以体湿者敲打或者按揉吧,好处我就不多说了。

4、丰隆穴——从腿的外侧找到膝眼和外踝这两个点,连成一条线,然后取这条线的中点,接下来找到腿上的胫骨,胫骨前缘外侧1.5寸,大约是两指的宽度,和刚才那个中点平齐,这个地方就是丰隆穴,每天按压1到3分钟。

   按摩丰隆穴可以祛湿化痰,丰隆,象声,轰隆打雷。长期坚持按摩能把脾胃上的浊湿像打雷下雨一样排出去。

   在办公室里,工作繁忙之余不妨顺手敲打或者按摩一下这些穴位吧,预防小病,顺手而已。

一招教你彻底除湿

    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与寒在一起叫寒湿,与热在一起叫湿热,与风在一起叫风湿,与暑在一起就是暑湿。湿邪不去,吃再多的补品、药品都如同隔靴搔痒,隔山打牛。

    湿气不仅会让你的体积比别人大一号,让你的脸宠浮肿,更容易滋生有害细菌,让身体体质发生恶性变化,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恶性肿瘤,等等,都跟湿邪、痰湿有关。

    一起诊诊看你的湿气有多重吧~~~

    湿气的表现

    1、早晨眼皮肿,或有下眼袋; 

    2、舌苔厚腻;舌体胖大、或舌边缘有明显齿痕;

    3、面色晦暗,发黄。

    4、到该吃饭的时候,没有饥饿的感觉,而且什么也不想吃; 

    5、有一些人食欲不受影响,有较强的饥饿感,可是吃了东西后马上会有饱胀的感觉,这是胃强脾弱的表现,也是脾湿的征候;

    6、吃一点东西就感觉胃里胀胀的,好象吃下去的东西自己往上顶。

    7、有胸闷的感觉,想长呼一口气才舒服;

    8、感觉四肢或身体沉重甚至有浑身酸疼的感觉;

    9、身体特别疲乏,易困倦,懒得活动,有头昏沉、头脑不清爽的感觉。

    10、大便的颜色发青,溏软不成形;

    11、总有没排干净的感觉;

    12、不易冲干净。   

    13、水肿型肥胖   

    14、偷着胖。即给人感觉不胖但腹部突出。

    如果以上症状,你占了5条以上,代表你体内湿气已经很重啦。湿主们,赶紧祛湿啊~~~

    一招简单去湿法

    祛湿只需两个“药”。这两个药能当茶喝,能当饭吃,而且能解决大问题,它们一是薏米,一是红豆。这两种东西,不需按什么比例,每次一样抓一把,洗干净后放在锅里加水熬,熬好后就是祛湿健脾的佳品-也可用豆浆机做哦。

    你还可以组成更多适合自己体质的饮食处方来

    1、神色晦暗、精神不足,甚至心悸、贪睡、心中空虚:薏米红豆加桂圆

    2、烦躁失眠,或者脸上起红疹、痘痘:薏米红豆加百合、莲子

    3、胃中寒痛、食欲不佳、怕冷:薏米红豆加生姜

    4、肾虚:薏米红豆加黑豆

    5、咳嗽:意米红豆加梨

    6、体虚、夜尿过多:薏米红豆加芡实

    7、食欲不振、身体羸瘦:薏米红豆加山药

    注意:一定不能加米哦,加了就没有祛湿效果啦

    吃的学问: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香菇,保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