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智库专家黄靖:中国模式仍面临严峻挑战_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1:22:03
美国智库专家黄靖:中国模式仍面临严峻挑战2009年10月12日 16:31南风窗 】 【打印共有评论18

 

走出“鸟笼悖论”

《南风窗》:那您如何评价2003年以来中国在改进分配政治方面的努力?

黄靖:实事求是来讲,胡锦涛、温家宝等现任领导人一开始就意识到公平是这个社会最大的问题,因此提出了两个非常有见地的观点——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

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分配的公平。政治学上有一个基本观点,经济基础决定政治要求,因此,收入差距过大的群体之间,政治要求绝对有天壤之别。分配差距过大,很难保持政治稳定。和谐社会观点的提出,使得社会对民生问题越发重视。而科学发展观则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强调经济结构平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农业的投资等等。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坦率而言,这两个观点虽然点出了中国发展问题所在,但要取得更好的实施效果需要进一步努力。根源在于中国的经济已经被许多强势团体所挟持。其结果,所谓的国家干预不仅效果有限,而且公正性也大受影响。

我认为,中国在政治层面面临两大矛盾:

一个是垄断经营与和谐社会的矛盾。既得利益群体、垄断行业对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两个观点有根本的抵触,这是因为有关政策损害了他们的根本利益。而对执政党来说,对主干产业的控制又不能放弃,这是一个僵局。

另一个是分权与集权的矛盾。从经济发展角度看,搞活经济、促进发展最重要的是分权,简单而言是分权让利:经济决定权应赋予各级产业经理,而非国家官员——这是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根本区别。改革开放30年,就是经济分权让利的30年,地方政府、企业和民间都因此获得很大的经济权力,从而造就了经济的繁荣。但中国政府为了保证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有效性,却必须集权。经济发展要分权,政策制定和实施要集权,在中国目前的政治制度下,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根本矛盾。

其结果之一,是普遍存在的政策扭曲现象。由于各地区之间的的巨大差距,任何一个政策都不可能在各个地区得到一致认可和支持。“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土政策”泛滥成灾。这是中国政策目前比较混乱的根本原因。

《南风窗》:这两个挑战无疑是巨大的。怎么解决呢?

黄靖:对于执政党来说,有两个历史教训是值得参考的。一个是,中国历朝历代,王朝垮台的根本原因往往并不在于外在威胁和内在的虚弱,而是朝廷管不住自己的官员。例如,明朝的典章制度应该是最完善、最严格的,但明末对官员的控制却日趋式微,最后皇帝不得不依靠东厂和锦衣卫对官员采取监控与震慑作用——尽管有效,但却加剧了各级官员和朝廷的离心离德。

另一个来自前苏联。其垮台之前,各国学者们认为最想脱离苏联的是中亚的各加盟共和国,因为他们与俄罗斯的种族、历史、文化、宗教渊源最浅。但导致苏联解体的,反而是欧洲的各加盟共和国,尽管它们的俄化程度最深,也是苏联经济政策最大的得益者。这是一个普遍的规律,对中央政策最抵触的往往是经济发展最好的省份。

所以,我认为,现在领导人的纲领性政策非常有远见,重点就是提高政策的有效性。我把它归结为一种“鸟笼悖论”。现在的政治体制犹如一个鸟笼,纵向的结构非常好,捉住上端的提手,整个鸟笼便在掌控之中。所谓纲举目张,稳定性很好。但存在两个缺点。第一,横向结构很差,稳定性只建立在纵向结构。第二,鸟笼创造了空间,却解决不了空间的局限性问题。

这个悖论有两层含义。第一,过去30年的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已经产生出很多能飞的鸟,成为活跃的市场经济主体。它们需要自由飞翔的空间,要突破鸟笼。但是,如果没有鸟笼,不但目前的政权会失去对经济的掌控,而且整个体制也可能垮掉。第二,鸟笼的横向联系性很差,即政策的横向协调很难。

我认为,革命的方式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尽管它能砸烂鸟笼。最终要解决这个悖论而又保持持续发展和稳定,还是要从上面谈到的“制度化”入手,从而使中国从改良和渐进的方向完成政治体制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