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书写中的缝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2:04:00

 陈炜雄

  常听人说,我们这些80后、90后的年轻人,不懂也不在乎新加坡的历史。这只对了一半。我们也许真的“不懂”——对小岛国的过去,理解得不够深入,但是,我们绝对不是不在乎。

  对于教科书所遗漏或表层化的历史片段,我们也会感到好奇,年纪越大,越是如此。但是,我们也有惰性,很少会投入时间和精力去主动建构对历史的理解。

  这几个月,刚巧有几本关于本地历史的著作面世,各有卖点,足以引发好奇心,克服惰性,到图书馆借来翻阅。

  7月面世的《新加坡:七百年历史》(Singapore:A 700-Year History-From Early Emporium to World City),由国家档案馆出版,光是书名就很吸引人。作者将小岛的历史追溯到13世纪,介绍小岛在区域海洋贸易中的角色转变。贯穿其历史叙述的观点是,新加坡其实长期受到全球的外在环境影响,其存在之道须以此为依据,不断调适其策略性定位,以保持优越性。毕业自历史系的朋友,对于这种“宿命论”不以为意。不过,我觉得有新意的是,该书以丰富的史料,特别是对出土文物的研究,为原本只是由耳熟能详的民间传说(“狮城”的由来、红山的传说、大力士抛石等)组构的历史时期,添上现实的一面,算是填补岛国“史前史”的叙述空白。

  8月面世的《吴作栋时代的新加坡印象记》(Impressions of the Goh Chok Tong Years in Singapore),由公共政策学院与国立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严格地说,该书不算历史著作。但是,由学者与专业人士执笔的45篇文章,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吴作栋执政期间的国家发展与变化。其涵盖的领域,除了政治、经济、国防与外交,还包括文化界、体育界、建筑设计等较为“软性”及深层的环节。而作者们鲜明的观察与有些类似“春秋笔法”的评论方式,也跳脱了过于严肃的“学者气”,使历史评价更加贴近普罗大众的思维方式。

  至于9月面世、由新加坡报业控股出版的《白衣人——新加坡执政党背后的故事》(Men In White: The Untold Story of Singapore's Ruling Political Party),虽还未找到这本书,但单读《海峡时报》转载的节选片段,读着建国初期持不同政见的派别与人士如何明争暗斗,已能感受到当时的漫天风尘。如其中一名作者所言,我们的建国历程、当时的政治斗争,极像一部惊险小说。

  不过,随着历史的空白逐渐被填补,我愈加强烈地感受到,我们对历史的认知中,存在着许多亟待弥合的缝隙。以上的著作以及历史教育,似乎都在灌输我们一种以史为鉴、经世致用的历史观。但历史的见证人,除了政治上的成王败寇,还有千千万万的寻常百姓。他们的故事呢?  以前的我,会很轻浮地以为,历史本来就属于“大人物”的。但最近在香港读到的两本书,却使我改观。  一本是旅居英国的中国籍作家欣然女士的《见证中国》。书中收录了精选的11篇口述历史记录。访谈对象包括:觉得文革帮她致富的“药婆婆”、在曾有世界最大监狱,囚禁国民党战犯的土地上重建家园的人士、中国石油之先锋、中共长征的存活者、出生美国的现任解放军女将军、以及靠补鞋供儿子留美读博士、女儿上北大的母亲等等。另一本是龙应台教授的最新力作《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刚读完第一章,在国共斗争的大背景下,作者展开个人家族史的书写,娓娓道来,有血有泪。

  这两本书让我发觉,原来,小人物也能共同刻画出大历史。在广阔的叙述场景中,挖掘并填补时代的缝隙,不但有震撼力,而且极能牵动心弦。

  我们经常会忽略历史的缝隙,但生活以及人性最真实的那一面,却总隐藏在缝隙之中。历史的无声者、受害者、逆流而行者,包括有缘名垂青史的胜利者,他们的个人情感与故事,不应是船过水无痕。只要长辈们愿意与我们分享他们的故事,我们其实也会静下来,耐心聆听,细心体会。

  (作者是香港大学硕士研究生。他很想了解

父母辈的心声。欢迎把您的故事电邮到

vocalxio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