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是一棵树 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4 03:40:15
     用佛法智慧经营成功人生

    佛是一棵树
     该书由西藏活佛亲自作序,第一本真正的佛商养成手册。该书从佛学角度出发,来化解各种职场危机。用四无量心唤醒OFFICE里的佛心,四圣谛揭示企业精神之所在,佛法中的六度空间成就完美团队的六扇门,并以终极智慧创造世间财富的秘籍。
    作 者: 房放       出 版:北京出版社     发布时间: 2007年07月07日         第四部分:佛法中的六度空间——成就完美团队的六扇门

  模块一:最后一课
   写到这里的时候,这本书已经差不多完成了一半。从四圣谛到四无量心,人类伟大的导师——佛陀,首先指明生命的真谛,再告诉我们应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接下来的六度,就是拥有快乐而完美生活的六个要诀。
  面对生活中的一切纷纷扰扰,倘若没有具体的可实行方法去解决,总不能让我们都逃离世间,躲在山洞里闭关吧。
  除了老师的身份之外,佛陀还是一位十分杰出的Team Leader,从佛教的创立至佛法的传播、从个人的修行到僧团的组建,要是没有一套架构完整、体系健全的管理法则,佛陀的教诲也没有机会绵延至今,现时的佛教更不会遍及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西藏、中国、日本、蒙古、韩国、巴基斯坦、尼泊尔以及苏联、欧美等地。保守估计,全世界佛教信徒的人数已超过五亿。
  方法运用到一定程度,再加上成熟的经验和娴熟的技巧,就变成了一种艺术。于无形中化有形,才有教育和指导的效果。每个人的智慧都是与生俱来的,从来都没有天生的笨蛋,却有许多后来养成的愚痴。佛陀就是用他的善巧方便,领导众人不要永远地浪迹在生与死的轮回之中。
  是生命都会有消失的一天,连佛也不例外,何况芸芸众生。
  长期的四处弘法,劳顿与奔波,流逝的岁月都在释迦牟尼佛日渐衰朽的身体上留下无法抹灭的痕迹。然而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佛陀一直都在传经布道,满怀热情为这个充满着悲苦与灾难的世界播散欢乐的智慧之光。
  在佛陀快八十岁时,他得了一场重病,极端的疼痛几乎把他折磨致死,但他以非凡的慈爱之心与超人的忍耐自制之力,一声不吭的独自承受着。在病疼之中,他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我要是不和弟子们告别一下,不和信徒们打声招呼,就悄悄地一走了之,肯定是个非常不对的选择。不但会使他们过分的伤心,而且也会大大影响他们修道的信心。”
  于是,他聚集全身的力气,奋力与疾病搏斗。煎熬几天之后,终于病魔暂时败退,做出了让步。
  身体刚刚有些恢复,佛陀就来到寺院的外面,坐在一把专门为他准备的椅子上。他最喜爱的大弟子阿难尊者(注1)依偎在身边,刚刚过去的几天和佛陀感情深厚的阿难一直陪伴左右,尽心尽力地侍候他。抚摸着佛陀垂暮的双足,阿难知道与恩师分别的时刻就要来临,禁不住内心的悲伤而真情流露:“我亲眼目睹一个至尊至圣的您是在如何经受磨难,看到您遭受磨难,我觉得自己都要崩溃。您看,我都快变成爬行动物了。尽管如此,我还是感到一点点安慰,您终于快好了,这样的话,您至少可以给我们再留下更多的教诲。”
  “那么,我再讲点什么呢?众生真的还想听我说什么吗?”大觉大悟的佛陀认为,并不是他在领导着教众,也不认为佛教的发展和弘扬依赖于自己。“我现在已经是老朽不堪,我的旅行就快要接近终点,转过年就要八十岁了。要拉动一架破损不堪的老车,需要付出许多的力气。像我这样开悟的人要想做点什么也非常的不容易,只由当我深深地沉入虔诚的冥想中时,才会感到轻松与自在。”
  休息了一会儿,佛陀接着说:“所以,阿难,你们更要小心在意,要好好地观察你们自己啊,切切不要去寻找什么外在的避难所。一定要牢记这个真理,千万不要到自己之外的任何人那里寻求庇护。我走了之后,那些用智慧之灯照亮自己道路的人,那些坚持不在自我之外寻求庇护的人们,就是他们,将达到大智大慧的境地。”
  等身体稍好一些,佛陀带着弟子继续云游布道。时间一天天过去,几个月之后,他的状况却越来越差,最后他带着几个亲传门徒来到拘萨罗国(注2)的娑罗树林(注3),那里的人们在娑罗树之间为佛陀铺床设座。释迦牟尼佛刚刚坐下,两棵树上突然毫无征兆地落下许多娑罗花,像雨一般的洒在他的头上和身上。佛陀微微地绽开笑容,这预示着他将要走了。朝着终年积雪的喜玛拉雅山的方向,佛陀慢慢躺了下来。
  阿难再也抑制不住心头的悲哀,他转过身去偷偷抹去泪水,不想让佛陀看见,内心一阵阵不由自主的颤栗:“老天呀,我仍然在学习着,还没有领悟什么道理呢,可是老师却要离我们而去。他是个多么好的人啊,尽管知道生死无常,但是我真的舍不得他啊。”     就在这个时候,忽然听到老师叫他,阿难连忙跑过去,释迦牟尼佛对他说:“不要哭,阿难,我不是经常告诉你嘛,那些与我们最亲近的、最美好、最可爱、最不舍的事物,必然要离开我们。这也正是事物的本性所在!你想想看,合成的事物怎么可能永不分解呢?这么长时间以来,你一直跟随着我,是我最亲近的人,你富于爱心、充满仁慈、多愁善感、忠心耿耿,你的言语、思想也充满着爱,这一切都已经超出了语言所能表达的范围啊!阿难,你做的很好,继续努力修炼,不久你也将证悟大道。”
  佛陀对其他弟子们将这番话重新叙述一遍,然后吩咐阿难:“快去,到城里去一趟,去告诉全城的人,今夜的最后一个钟点时,大觉大悟的佛陀就要走了,告诉他们别错过最后见上佛陀一面的机会,要知道,以后就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全城的人得知这一悲恸的消息后,一个个痛哭失声,泪水纵横。他们扶老携幼,甚至将所有的奴仆也带上,一起来为佛陀送行。一家又一家的,走到佛陀的面前,接受他最后的祝福。
  那一夜的月色出奇的美丽,仿佛不在人间。
  分手的时刻终于到来,阿难跪在身边,把自己的脸深深的埋在恩师的衣襟中。四周静悄悄的,佛陀就躺在那儿,一直没有挪动过位置,双眼紧闭着,面色就像风平浪静的大海,安详、明朗、宁静,似乎刚刚进入沉沉的梦乡。但过了一会儿,佛陀的双眼睁开了,信徒们最后一次听到那慈爱悲悯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声音大得有些奇怪,犹如遍布整个虚空。
  这是佛陀对世间的众生,最终的告别。
  “好好听着,徒弟们。就像我反复告诫过你们,易逝、无常是一切合成事物的与生俱来的本性。所以,请勤勉刻苦地修行以寻求你们自我的解脱吧。
  “要自己度自己,不要依靠其他。要为自己做照明,要以我的教义做照明,不要依其他外道教义。
  “想一想,我们的形躯,它们都污秽不净。想一想,我们的生命,是如此的短暂。想一想,世上一切都是无常。只要依循我的教诲,你们都会解脱。我的教诲值得你们永远记取,它们是永恒的财富,如果依循我的教诲,你们永远快乐。
  “我的教诲要点是:你们要降服自己的心,要远离贪欲。要使自己行于正轨,要使自己的心清净,要使自己忠诚。你们要记住:形躯生命是短暂的。如果能够这样想,你们便可以远离贪欲、烦恼,你们可以远离不善。
  “当你们发现自己被贪欲引诱的时候,你们一定要自己降服自己。你们要做自己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贪欲之魔,经常在寻找机会欺骗你们的心。如果有一条毒蛇,住在你的屋子里,你想得到安宁,你必须首先把它驱逐出去。你必须驱逐你生命里的贪欲毒蛇,你必须善于护持你的心。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牲。心悟成佛;心迷成魔。所以你们必须降服自己的心,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你们要依循我的教诲,不要彼此争辩,要互相敬重,你们不要像水和油,彼此排斥,你们要像水和乳,互相交融。
  “你们要在一起学习,一起研究。你们要在一起共同修行。你们不要把精力和时间,虚耗在那些怠惰的生活和无益的争论中。你们要以悟道的花朵和果实为乐,这是法乐。
  “我的一切教诲,都是由我亲证而来。你们要好好地依循它,在任何情形下,都要依循它的精神而行。如果你们疏忽了它,即使站在我身边,也看不见我。如果你们依循我的教诲,即使远离我,实际上我就在你们的身边。从不曾离去。
  “我的弟子们,我最后的时候已经来到,我们分别在即。不要悲泣,生命本来就是无常,没有人能避免。我也一样。我的形躯生命就要消逝,它像一辆腐朽的车辆总要毁坏。
  “不要作无益的悲泣,要记住生命是短暂的,是无常。你们要由此证悟‘空’理,由‘无常’证悟‘真常’。
  “我的弟子们,你们不要忘记,死亡只是形躯生命的消逝。形躯生命由父母而来,由粮食而养育。它们不能避免老病和死亡。但我的真正生命是法身,不是形躯。形躯会消逝,但真常的法身却永恒,不生不灭。见到形躯的我,你们未见佛。依循我的教诲,即是见佛。    “在我入灭之后,我的教诲就是你们的老师。依循我的教诲而行,你们一定会见到我。
  “在最近的四十五年来,我已把所有的一切,全部教给了你们。我的教诲没有秘密,没有隐藏,一点一滴地、全部地、公开地、清楚地教给了你们。我亲爱的弟子们,我的教诲至此结束,在短时间内,我就要入涅槃。以上就是我对你们的最后教诲。”
  而提炼这最后一课的重点,即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佛陀在世时常常宣讲的六条解脱之道,究竟、完成佛法的六度空间,也是他在传统的佛教信徒之外,号召更多的有情大众离苦得乐,勇敢地投入人生战场,去从事对抗浊世烦恼,救度众生的战斗之法。
  度是一个非常庄严的字汇,它有一个非常美丽的咒语: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度的意思就如同这个咒语所说的:从此岸迈向彼岸。此岸是烦恼的丛林,彼岸是如天堂般的优诗美地。
  很多佛教徒都喜欢说:“我们要度众生。”
  甚至会说:“我度了很多人。”
  然而,什么是度?
  度,又是什么?
  到底我们要如何度众生?
  究竟如何才算度?
  其实每个人做好自己最本分的工作就是自度,完善个人的职业道德已经到达一定的高度,能帮助团队中的伙伴一起成长,共同前进就是种大度。对于团队的领导而言,能够最有成效地给予员工和管理人员激励鼓舞,赋予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力量,便是真正的超度。
  今天,你有度过吗?
  注1:阿难全称阿难陀。意为庆喜,系释尊的堂弟。阿难尊者天生容貌端正,面如满月,眼如青莲花,其身光净如明镜,博学强记,出家二十余年间,担任佛陀的常随侍者,被誉为“多闻第一”。智慧第一的文殊师利菩萨曾赞叹他:“相如秋满月,眼似净莲花,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难心。”佛陀亦曾在大众中赞叹阿难:“发心、庄严、慈悲,出家以来都摄六根,日夜精进,正智成就,他日必能尽形寿梵行清净,绍隆佛种。”由于阿难尊者天性温和慈悲,在教团里尤其广受女众尊敬。他为佛陀的姨母大爱道等五百名释女向佛陀请命,令女众能依正法出家。
  注2:拘萨罗国系今印度联合省伽夏城Kasia,佛是在拘萨罗国逝世的。现在佛逝世处,发掘出佛遗体火化的地方和石刻的佛涅槃像以及其他古迹。印度政府为了纪念佛涅槃二千五百年,曾对这个圣地予以必要的修复和建设。
  注3:娑罗树,又名七叶树;为白垩时期遗留下来的珍贵树种,有“活化石”之称。该树树形美观,冠如华盖,叶形奇特,开花时硕大的白色花序似一盏华丽的台,蔚为奇观。娑罗树不仅有奇特的药用价值,它与悬铃木,椴树、榆树共称四大行道树,是世界著名的十大观赏树种之一,现存稀少,故异常珍贵。
  娑罗本是梵文,译成中文意为“坚固”,这种树长年青翠,枝叶茂盛,本质坚固,纵然用刀斧故意砍伤,不久仍会复原…

  模块二:布施,用生命来影响生命
   一、勿以善小而不为
   在佛教的各项称谓中,有一个很特殊的音译词——檀那:意译为布施,即给予、施舍之意。在《翻译名义集》(注1)卷一中记叙:檀那又称为檀越,檀即施;此人行施,越贫穷海,故称檀越。心生舍法,能破悭贪,是为檀那。后来的信徒对一些为佛教的发展作出诸多贡献的施主皆恭敬地称之为檀越。
  檀那一词,源自于巴利文Dana。除了被译为布施之外,还有慷慨、慈善或大方等更深一步的含意,它是佛法中三大主题(布施、持戒、修禅)之一,由此可见布施在佛法中的重要性。而且布施,也是六度之中惟一需要直接对他人有所作为的法门。
  一个佛教徒应该注意时时培养优良的布施精神,这是迈向灭止贪、嗔、骄、愚、嫉等各种烦恼的第一步。每一项布施的举动,都能反映出无贪、无嗔及无痴,在布施的进行时,我们心理应该充满慈和悲。因此,在那个时刻,任何的无明烦恼都不能呈现。
  在佛学理论中,所谓“布施”的基本含意为:布,普也。施,舍也。在《金刚经宗通》(注2)中提到“布施”有三层不同的意义——资生施、无畏施、法施,其内涵为:
  1.资生施:施予财物,资给众生生存的条件。一个人要能行“资生施”,须先去除悭吝之心,将原本属于自己的财物施舍出去,透过反复的实践熟习,自身的贪爱、执著会逐渐消除,慈悲之心将会不断增长。它相当于佛理“六度”中的“布施”度。
  2.无畏施:慈爱众生,让所有的众生不畏恐惧。要能对众生行“无畏施”,修行者首先要能行六度中的持戒与忍辱,因为无畏,所以任何恶魔苦难都不能破坏他的戒体;因为无畏,一切凌辱皆能忍受。无畏的修行,才能产生慈悲的愿力,以大无畏的精神救苦救难,度化悲苦的众生使其免于恐惧。
  3.法施:先以般若智慧观察听法大众不同的根性,然后再应机说法。要能行“法施”,修行者首先要能行六度中的精进、禅定、般若,因地修行,在所有的善业里精进不懈。说法之前要先入禅定,再以般若智慧观察听法大众的根性,然后应机说法,是为法施。
  由此观之“布施”可以视为六度之首,佛法的修行与实践可说是从“布施”立足,其意义与价值从此可以见出。佛门中的重要佛典《金刚经》(注3)中谈到“布施”的意义、方法和功德,深究其内涵极为深刻,从下述摘录的有关经文中可见一斑:
  须菩提问释迦摩尼:“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曰:“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须菩提:“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诵读,为人解说?”
  从上述的经文中,不难看出佛陀孕育其中的三个核心思想:
  1.能行布施的人,可以通过布施来降伏自身的妄念,并以此来增长福德。
  2.行布施最重要者在于要能“不住相”,也就是行布施时不要有自身在布施的想法,才能“因无所住而生其心”,心灵才不会被布施的念头所限制,而能得到更多、更大、更好的回报。
  3.无论再大量的财物布施,它们的功德都不能与“法施”相比,而书写、受持、诵读“金刚经”并且为他人解说,其功德是不可估量的。所以,真正最有价值的布施,并不在于金钱等物质的布施,而在于人与人之间良好信息的传递。
  也许你会以为,在布施的三个层次之中,只有第一层“资生施”是我们日常可为的,而“无畏施”和“法施”是属于佛陀的特权专利。不过,虽然开悟之人自有他们的大智大慧,但我们凡夫俗子也有属于我们的善巧方便。事物的发展和区别,本就在为与不为之间,只要用心去做,所得到的效果和功德都是一样的。
  在你以慈爱之心去行仁义之事时,那个当下,你就是佛。这就是所谓的菩萨心肠。      在二战即将结束的日子里,一架英国战机在敌占区执行任务时不幸暴露了目标,德军高射炮齐发,很多炮弹击中了飞机,有的炮弹甚至直接打进了油箱。飞行员想,自己的生命就要走到了尽头,但这些炮弹在油箱里竟然没有爆炸,真是不可思议。
  受到奇迹鼓舞的飞行员振作精神,终于冲出重围,安全返回基地。后来技师从飞机油箱里取出了11枚高射炮弹,令人惊讶的是,它们个个完好无损!11枚炮弹被解体后,人们恍然大悟,弹壳里根本没有炸药。在其中一个弹壳里,有人发现了一张用捷克语写的字条,上面写着:“我能做的仅此而已。”
  原来,这些做过手脚的炮弹是德国军工厂里的地下反法西斯组织成员的杰作。二战期间,他们的空心炮弹救过很多的盟军战士。但是为了保护地下组织成员的安全,盟军绝少向外界提起这些救命的炮弹,直到战争结束后,才公开这个秘密。
  那位捷克工人在严密的监视下,至少往生产线上放了11枚空弹。然而他却内疚地说:“我能做的仅此而已!”他一定觉得自己的力量弱小,对反法西斯的贡献微乎其微。他也许怀疑过此举是否有意义,他无法知道自己的成就,更从未得到过表彰和感激,但这个捷克工人却默默努力着,冒死为他人换来生的希望。
  作为一个佛教徒,当我在杂志上看到这则故事的时候,不禁感到深深的惭愧和感动。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做了很多的善行功德,但是一遇到一些违缘障碍的时候,或者处事不顺的时候,或者自己的好心被别人误解不屑的时候,就被贪、嗔、骄、愚、嫉五毒涌上心头,生起种种无明烦恼。这则故事对我们的教育,是相当深远的。其实无论做什么善行,法布施也好,放生也好,只要发心是想去利益众生,不管结果怎样,有没有什么成就,所谓“积善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不论付出有形的东西或无形的方法,都是布施。以身形感化、教化,不仅能转化人心,还能转化人的行为。要有“舍而无舍”的功夫,才能做到付出无所求,以温柔的语言抚慰忧愁之人,以智慧的话语化解他人纷争,以行动帮助他人解决困难,这就是布施。
  在黎明前的黑暗里,你是否对自己的信念有过动摇?你是否怀疑过?迷茫过?甚至绝望过?请记住这个故事,勿以善小而不为,你的努力不会白费。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在某个漆黑的时刻,你的行动正为他人送去光明和温暖,如同沙漠里的一片绿洲、一汪清泉,像观世音菩萨的杨枝甘露,滋润着苦难众生的心灵。
   二、把快乐带进别人的生活
   布施一词的涵盖是非常广义的。它的含义不止于布施给僧人,不止于布施贵重物品,也不止于布施以金钱来衡量的东西。奉献生命、奉献时间、奉献体力、奉献智慧都叫布施。我们同样可进行没有物质的布施,并且这种行为,往往也超越了物质的布施。这样的概念意在说明,当我们以仁慈的心互相对待,我们就是正在布施仁慈、温顺、舒适、安宁,快乐等等。所以,我们第一可以学会的就是布施仁慈。举个简单又常见的例子,我们可以以同情的心情倾听那些苦闷的人诉说心事,帮助他们化解心中忧怨,同时,安慰和鼓励他们。对于一个处在苦闷之痛的人来说,我们能抽出时间倾听他们的诉苦,远比请他吃顿饭或送他件礼物更有价值,对他而言,精神上的鼓励和心灵的慰藉要大大超过物质的布施。
  我们在团队中的生活更是如此,谁也不能真正的做到天马行空,游离于世;同样谁也不能离开互相照料及关心,只要有能力,我们都要伸出援助之手。其实布施的方法有很多种,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我们更可以通过文雅、缓和的语言布施仁慈,不说严厉及忿怒的语言。这样可为听者带来愉悦和欢乐的心情。在南传佛教中,有一首诗如此描述
  忠言数句值千金
  在人生旅途的斜坡上
  使弱者,厌倦者
  更坚强,勇敢地奋斗
  因此,在往上的生命旅途中
  让我们散布四方
  仁慈的语言
  就像黑暗中,阴天里
  普照的阳光
  当我们把快乐带进别人的生活中时,我们就是正在进行一项相当有意义的布施。这就是超越物质布施的概念。
  而一无所求的布施,才是真正的布施。
  真正的布施是不要求任何回报的。如果企望有所回报,就不是布施而是交易了。一个人布施后,而滋生出控制受施者或受施团体的念头,就是一种不正确的行为。布施,不要企望别人的感激,人类是善忘的,不过他们也一定会感激你的布施。真正的布施,是不企望任何物质的回报,布施者和受施者,同样的不需要为布施而负责并承担任何义务。     佛教的布施,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意义:布施让人接受和理解慷慨的真正意义。有些人布施是为了宗教的理由或信条,这种不正确的动机,不是真正的布施。
  佛教的布施是抑制个人物质的贪著,从而获得心的进长。一个人如果想获得心灵上的进长,就必须无我的布施;如果他有强烈的回报欲望,就无法生起正念,导致他更加的贪婪。一个人应该经常伸出援手,协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令他们获得利益,令他们快乐。
  当一个人在布施时,不仅仅是“身”的行动,“心”和“意”也一起行动,因此带来的是真正的快乐。慷慨和布施将使一个人获得精神和品质上的提升。一个慷慨的人,以慈悲心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他就是在布施。当一个人在布施时,生起的慈悲和善心,足够控制自己的自私和贪著。布施能生起智慧,也是佛教最重要的修行法门之一,因而也称为第一波罗蜜;是佛陀在许多过去世中,寻求圆满觉悟的重要法门。一个人常做布施行善,能获得自我的提升和心灵的成长。
  人类可以用来布施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对饥饿者施予食物,对贫困者施予金钱、衣物、知识、技术、时间、精力,对悲伤者施予关怀、同情、安慰、包容……一切能利益他人的,都是可以布施的。我们可以做一个专心聆听和学会祝福的朋友;我们可以尽量不随便残害弱小的生命,同时对那些生命垂危的众生伸出援手;我们可以将死亡之后的身体的部分器官施予那些有需要者,如血液、眼角膜、肾脏等等;甚至以自己的生命作为布施。在佛陀觉悟前的许多过去世中,他不但布施部分的身体,有时连生命也布施出去,这些都显现出佛陀的慷慨和慈悲。
  佛陀布施给人类真正的无价之宝,便是他那大慈大悲的佛法,佛法让众生得乐。佛陀最大的布施是佛法上的布施(法施),法施足以改变一代甚至好几代人的生命。当一个人以纯净的心接受佛法、实践真理,他就不再有所改变;他的“心”与“意”获得无比的幸福、宁静和欢愉。实践佛法,令残酷者生起慈悲心,令贪婪者变成慷慨,令嗔恚者懂得宽恕,令愚痴者获得智慧。实践佛法不仅于今世获得幸福,在证悟涅槃后,将获得更大的幸福与欢乐。
  黑格尔在《生命的哲学》里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
  一个被执行死刑的青年在赴刑场时,围观人群中有一个老太太突然冒出一句:“看,他那金色的头发多么漂亮迷人!”那个即将告别人世的青年闻听此言,朝那老太太站的方向深深地鞠了一躬,含着泪大声说:“如果周围多一些像您这样的人,我也许不会有今天。”
  还有一个类似的故事:一个年轻人,他对生活已完全丧失了信心,准备割腕自杀。临死前,他搜空所有的记忆想找一个能让自己活下来的理由,但他所能记起的都是些伤心事。绝望之时,他脑海中突然闪现出一件事:小学时的一次写生课上,他画了一棵树,绿色的枝干,绿色的树叶。老师从他身后走过,说了一句:“多么有创意啊!”正是这一句模棱两可的话让他又重新燃起了生的希望。
  假如一个人老是生活在别人的指责、轻视、鄙夷中,往往会自甘平庸,甚至心理变态,仇视他人和社会。而一句饱含爱心的善意的激励,则可能引导他走向人生正途。
  一句赞美的话也许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只可惜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过于吝啬,不肯轻易吐露自己的赞美之言,却容易在不经意间伤害别人。第一个年轻人之所以走到那一步,或许就在于此吧。如果大家都像那位老太太一样,多一份爱心,在别人沮丧失落之时,送一句鼓励或赞美的话,让他感到阳光的温暖,让他知道在茫茫人海中他不是孤独的,一直有人在关注着他,与他同行,悲剧可能就会避免。
  记得狄更斯曾这样描述生命的意义:如果我能弥补一个破碎的心灵,我便不是徒然活着;如果我能减轻一个生命的痛苦、抚慰一处创伤,或是令一只离巢的小鸟回到巢里,我便不是徒然活着的。减轻别人的痛苦,分担他人的忧愁,让他或是她感动,我们便不是徒然地活着,生命的内容就不会苍白无色。正如汪国真诗中所提:获得是一种满足,给予是一种快乐。给予别人,感动别人也会感动自己。
  “施比受更有福。”——《圣经》        三、一张纸就充满宇宙中的一切
  
    我们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与他人进行社会行为的交换。通过交换,交换不同的金钱、时间、情爱、信息、服务等,我们逐步建立起与我们周围的人之间的关系。在这些交换中,我们可以选择合作,共同工作达到共同的目标;也可选择竞争,在相互斗争中努力使自己获益,让他人受损。
  那到底是什么在决定着人们究竟是选择合作,还是选择竞争呢?尤其在团队的内部,有以下五种因素在左右这种决定:
  1.我们对于形势的看法。可能常常看到的是一种非赢即输的形势,于是我们习惯性地认为竞争是惟一存在的选择。而实际上事情不是非黑即白,只要你拉大思考的角度,你就会发现双赢的方法一样能够存在。
  2.他人的行为。我们通常并不是按照“己所不为,勿施于人”这一为人处事的黄金法则来待人接物的。相反,更常用的,更司空见惯的是,有恩报恩,有怨报怨。这一概念叫做人际交往的互易性。
  3.我们如何归因他人的行为。如果某人与我们合作,在世风的熏陶下我们更容易考虑的不是如何去合作成功,而是设法推测其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不是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如果我们将他的合作归因为他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好人,很明显,我们的反应会与把他的合作归因为企图收买我们完全不同。
  4.涉及的人数。这是非常不幸的一点,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当今企业机构里的团队健康度的动向是,我们在一对一的关系时比在团队关系时更可能合作。事实上,我们的合作意向完全是随着团队规模的增加而逐步下降的。不过这也不足为奇,自古就是三个和尚没水吃。
  5.我们的总体性格。有些人的天性就是比其他人更爱好竞争,当然,大部分人更愿意去合作。
  然而无论是竞争还是合作,要想在人生的战役中取得完全的胜利,最终取决于我们的人脉。所以布施的终极目标就是让我们广结善缘,使人生充满幸福。西藏著名的心灵导师嘉瓦仁波切(注4)说:“我们在修道的路上所获得的一切悟解,都必须仰赖其他友情生命。”另一位智者格西(注5)朗日塘巴(注6)则说:“要施予众生利益和胜利。”在他们的论点中都认为,人一切卓越的品行与美好的幸福,都必须依靠众生而产生。嘉瓦仁波切还说:“要自己去承受所有的失败和损失。”
  为什么呢?因为一切苦、一切伤害,经常都起因于你对自身过度的眷顾。若想证实关怀他人的好处与自我中心的坏处,我们不须引经据典,也不须引用逻辑的推理。在我们日常的生活经验当中,就可以明显见到。一行禅师(注7)曾说:“以佛法中的空义而言,‘纸’就是充满所有的东西,充满宇宙的一切。”
  纸的纤维属于树,树属于森林,森林属于伐木工,伐木工属于它(他)的父母,这样一直追溯下去,我们会发现,一张纸是空的,它并没有自我,它是由所有非我,也就是非纸的要素组成的。所以嘉瓦仁波切感悟:“没有任何事物能处于世界之外,或宇宙轮回之外,我们都是轮回中的一个齿轮。”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这种互相依存,在佛陀的教法中称为“缘起”。
  美国心理学家埃默森认为:“今生最美的一种报偿就是:一个人如果真诚地帮助别人,就等于是帮助了自己。”我们与外在世界是息息相关的,我们越能认清这个事实,就越能真诚地帮助别人,如此则更有助于我们实践“布施”,也就更能帮助我们从中获得福德。这种万事万物相互依存的关系,在现代社会中其现象更为明显。
  譬如:美国之所以能在世界上占有领导地位,那绝不是少数政治军事外交领袖人物所造成,而是要依靠经济产业的成就做为基础。有了进步的轻、重工业,才有现代化的国防;有了雄厚繁荣的商业,才有外交;有了农业矿业的大量生产,工商业才有凭借。一家美孚石油公司、一家福特汽车公司的影响,可以普及到全世界。世界上到处都有石油矿,但是行销最广的则是美国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产品,主要原因是在于它的物美价廉,而产生物美价廉的结果是由于这个公司所禀持的“服务精神”。全球第一个亿万富翁洛克菲勒,以他名字命名的基金会,秉承“在全世界造福人类”的宗旨,捐款总额高达五亿美元。这些文化与慈善的活动更加推进了它的营业。后来这些活动慢慢扩大范围,涉及到全世界。1897年,从标准石油公司退休后,洛克菲勒专注于慈善事业。中国在洛克菲勒基金会的海外投资中独占鳌头。众所周知的是,北京协和医学院是洛克菲勒基金会在中国最大、最著名的一项事业;鲜为人知的是,周口店“北京人”的挖掘和考古工作,洛克菲勒基金会从一开始就参与其中。
    安得鲁•卡内基——美国的钢铁大王,他善于抓住机遇,把员工看得重于一切、同时擅长把他们编织到为自己服务的机构中的商业领袖,在十九世纪末垄断了钢铁工业。作为一位不曾挪用公司一分钱的慈善家,他致力于用金钱的力量变革社会。
  亨利•福特,现代汽车工业的创始人,他开辟了批量生产的流水线作业方式,使福特汽车公司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商,同时,使普通人拥有汽车的愿望成为可能,间接导致了中产阶级的形成,被称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企业家和管理思想者。
  不难想像这种善意的社会服务,会为这些实力雄厚的资本家在生意和事业上带来难以估量的影响。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各个国家、各种民族、各朝各代,都曾涌现出诸如此类的真正的成功人士。尽管他们信奉的宗教并不一定相同,或许他们的价值观也非一致,甚至,所有这些善意的动机,都带有各自的目的或色彩,但是他们都在做着同一件事,就是用生命来影响生命。
  也许你会以为,慈善事业都是这些大人物在功成名就之后为感恩社会的所为,不过正如佛教中所言:多做多得,福慧双修;少做多失,福慧双休。做好事,不在于一定做多少,在于应该做的就要做,不轻小善,点点滴滴汇聚,就可以给人最实质的帮助。轻轻的一个笑容,可以使彷徨的心稳定下来。萤火虫虽小,飞在黑暗之处也会闪闪发亮、散布光明。慈悲就是造福,喜舍就是修慧。人与人之间相互扶助,就是慈悲的表达,就是布施。“一人一善”,当从自己及身边的人做起,能去付出,就会感到自己是个有用的人。真正用心付出的人,永远活在人们的心目中。
  西藏有一位活佛,当他静坐的时候,面前总是放着两盒石子,一盒黑色的,一盒白色的。每当他心中的善念闪过时,他就取一粒白石子放进左边的盒子;每当有恶念闪过时,就取一粒黑石子放进右边的盒子。起初盒子里的黑石子总是比白石子多。但是当他苦修佛法多年以后,善念在他的心里遍地开花,盒子里的白石子终于超过了黑石子。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不求每个人都像活佛一样,终生行善积德,但是,如果人人都能在心中开一朵善良的花,这个世界就会处处都有春天。平日里,多一分微笑,少一分仇恨,多一分帮助,少一分冷漠,在你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尽管你给予他们的力量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也能给他们增加几分战胜苦难生活与命运的勇气。
  每天在你的心里开一朵善良的花,用爱心的泉水去浇灌,终有一天,荒漠也会拥有四季春天。
  用生命来影响生命。因为就生命的本质而言,我们都是一样的伟大!
  注1:佛教辞书。南宋平江(治所在今江苏苏州)景德寺僧法云编。7卷,64篇。系将散见于各经论中的梵文名字分类解释、编集而成,另有别行本在《阅藏知津》中作14卷,明代藏经作20卷。该书共收音译梵文2040余条。各篇开头为总论,叙述本篇大意。对音译梵文,一一举出异译、出处并进行解释。所据资料,除经论外,还旁采音义、注疏及其他佛教著述,对世书经史之类也有所引用。共引用书400余种,作者百余人。对比较重要的名相,详加论释,但以天台宗的观点为主。
  注2:《金刚经宗通》为明万历间著名文士鲁凤仪所著。其精研佛学,著有《金刚经宗通》七卷、《楞伽经宗通》八卷等。
  注3:《金刚经》,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般若,梵语,智慧意,波罗蜜,梵语,到彼岸意,以金刚比喻智慧,锐利、顽强、坚固,能断一切烦恼,故名。1卷,印度大乘佛教般若系经典,后秦鸠摩罗什译。本经采用对话体形式,宣称一切世间事物空幻不实,实相者则是非相。主张离一切诸相而无所住,即放弃对现实世间的追求、执著,以般若慧契证空性。破除一切名相,从而达到不执著任何一物而体认般若实相的境地,《金刚经》是中国禅宗南宗的立宗典据。
  注4:“仁波切”、“仁宝哲”及“宁波车”其实都是同一个藏文字Rinqoche译言音。“仁波切”的意思是“人中珍宝”,汉地常常称为“活佛”。这种称号并不一定用作称呼人物,有些物也称作“仁波切”,西藏大昭寺的释迦牟尼像也被称为“觉沃仁波切”(Jowo Ringche)。“仁波切”在被用作称呼人物时,是一种尊称,并不是那个人的名字。为了礼貌及尊敬,西藏人很少直接称呼其所尊敬的人之名字。“仁波切”被用作对转世者之尊称,也用作尊称方丈、退休方丈及有地位的人物。所以,被尊称为“仁波切”者不一定全是转世者。
  嘉瓦仁波切是西藏伟大的圣哲,被尊称为观世音菩萨的转世,在藏传佛教中拥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注5:格西是藏传佛教中的学位性僧职,学位性僧职职称在藏传佛教界具有很高的地位和威望。因为这一僧职称谓是极少数僧侣经过长期的清苦修学而获得的一种宗教学位,它能够显示得到学位之僧人在佛学知识领域具有极高的专业水准和身份。这一宗教学位在藏传中总称之为“格西”(汉文意思叫“善知识”)。
  注6:朗日塘巴尊者(公元1054-1123),是藏传佛教中噶当派的高僧,其所造的《修心八颂》历来都受到高僧大德们的重视和推崇,是大乘菩萨行的缩影,更被很多佛学院列为必修课程之一。
  注7:一行禅师,当今国际社会最具影响力的佛教僧人之一,更是越战期间“越南佛教和平代表团”的主席。以禅师、诗人、人道主义者闻名于世。1926年生于越南中部,十六岁出家,为越南临济宗第四十二代传人。1969年访美,后来到欧洲,现定居法国。1967年,他被小马丁?路德?金提名诺贝尔和平奖,路德?金博士说:“我不知道还有谁比这位温良的越南僧人更堪当诺贝尔和平奖。”他用越南语、英语和法语写过八十多本书。他的著作由于关注人类的心灵苦难和疗救,加上他对佛法诗意的表达,被译成三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在欧美畅销书排行榜两度进入前十名,长期畅销不衰。
  一行禅师以教导“正念禅”而闻名欧美,受到当地人的青睐。日前居住在法国西南部的禅修中心“梅园”,同时也奔走世界各地领导“正念生活的艺术”的禅修活动。

    持戒

    模块三:持戒,做正确的事情,为自己负责
  
    一、以戒为师
   现时的快餐文化都在号召人们要去追寻自由,似乎可以随心所欲,没有限制的人生才是终极的追求。确实,谁都喜欢过那种无拘无束的生活,尤其是小时候在父母的打骂呵斥之下,最向往、最渴望的就是快快长大,快快独立。再也无须理会被人管教的滋味。不过无拘无束惯了,更容易无法无天。而一旦开始无法无天,就基本上和人这一撇一捺再没什么关系了。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在现实中,随时都有很多规矩在约束着我们的生活,但是我们似乎对这些规范有一种天生的抵抗力。就比如闯红灯这个案例,似乎男女老少、不管你的职业、学识、社会地位有什么区别,只要自己觉得没有危险可言,一个个都会很习惯成自然的,雄赳赳、气昂昂大步直闯禁区。就在最近几天,上海刚刚曝出一个女硕士生闯红灯后不服警察规劝,向执法人员大打出手被拘留十天的事件。这一不小心成了有史以来在上海滩闯红灯被拘留的第一人,在全国应该也算是罕见。
  看来守规矩确实不容易,尤其是在长大成人融入社会之后,好的习惯很难掌握,而一些错误的观念和习气就像电脑病毒一样极易被复制和传播。还是以闯红灯为例,有时你想遵守一下交通规则,在路口耐心地等待,但是看着理直气壮往前冲的其他人把你当作异类的目光,仿佛觉得自己做的是件错事而不是件好事。然而这也很正常,因为真理总是站在少数人这一边。
  释迦牟尼佛在世间弘法的前期,并没有制定一些规章制度来制约他的信徒,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渐渐发现,如果没有一套合情合理的规范来降服人心,再神圣的真理也难永存。如此,在佛陀将要告别众生的时候,亲口拟定了一些教戒作为延续佛法的重要规条。戒法不仅是躬行实践的方便门,更是续佛法脉的动力。因此,释迦牟尼佛将入灭时,阿难尊者请示释尊:“佛在世时,弟子们以佛为师;佛灭度后,当以何为师?”佛陀回答:“以戒为师。”
  “任何一种成熟形态的宗教都会有一套以至上之神的名义确定起来并通过赏罚喻示来保证实行的伦理体系。因而宗教律法和道德对人们的行为发挥着强大的规范功能。这一功能通过宗教教义、教规和宗教戒律的神圣性来实现。”佛教戒律的社会控制功能正是通过其本身的神圣性来实现。由佛教戒律本身的神圣性造成对佛教信徒个体的双重约束:一是规范与引导,二是惩罚与威慑。
  佛教戒律实质上是以内部立法的方式,要求信徒必须自觉遵守的一种行为规范,以此表达对佛教的虔诚信仰以及用来标志信徒自身的德行。因此,遵守戒律对佛教徒来说不仅具有一种神圣的义务感,而且还具有一种神圣的权利感和神圣的欣慰感,所以能以一定的自觉程度来遵守戒律,对于虔诚的信徒尤其如此。许多虔诚的佛教徒成为道德自律很高的模范——不论历朝历代,高僧大德从来就为世人所景仰。
  佛教戒律以信仰为基础,遵守戒律是修持佛法、获得解脱的重要保证。《华严经》说:“戒是无上菩提本。”佛教信仰者首先得遵守戒律,“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仰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只有在持戒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得定生慧。周叔迦(注1)在《戒律的意义》一文中道:“没有严肃的戒律生活,也就得不到真实禅定,因而也更得不到真实的智慧。所以,戒律,是求解脱者所必然要践行的。”
经云众生“无明为父,贪爱为母”,人的欲望无所不在。为治众生无穷无尽的欲望,佛陀制定了条文繁琐的戒律(如比丘当受二百五十戒,比丘尼要受三百四十八戒),帮助弟子从欲望中解脱出来。印度伟大的译师鸠摩罗什(注2)所译《十诵比丘波罗提木叉戒本》将欲望比作心猿意马,将戒律比作辔勒,“心马驰恶道,放逸难禁止。佛说切戒行,亦如利辔勒。佛口说教诫,善者能信受,是人马调顺,能破烦恼军”。在持戒实践中,佛教徒“费力地逐次把握每一种细微的感觉,这样,由这些相续不断的细微的感觉激发起来的许多欲望也许受到了一种自发的控制。在达到这一步后,那些由记忆、想像和沉思所激发的欲望也同样被征服了”。
  一提到戒律这个词,许多崇敬自由的新新人类肯定觉得有种被捆绑束缚的难过,会认为没有必要限制那么多,根本就像拿绳索绑缚自己的手脚,让自己活动不方便,自找麻烦。
  印度的梵文中,“戒”这个字音译为“波罗提木叉”,它原来的意思可以翻译成“别别解脱”,也可以翻成“保解脱”。“别别”是个别个别的意思,所以“别别解脱”就是一样一样的解脱。意思是说,如果你能守一条戒,就能解脱某一类的心病、痛苦,得到意想不到的自由自在。如果我们每一条戒都能遵守保持,就能完全解脱心病痛苦,过着快乐清净的生活,和我们原本的佛性完全相应,就可以将佛性中本来的福报、本来的智慧,圆满发挥出来,使我们内心安乐自在。所以,“戒”它原本的意思,应该是保护众生,让众生能得解脱自在的原则。这也是它另一个翻译叫做“保解脱”的缘由。意义在于如果我们按照戒律去做,就保证能解脱,未来不会再受痛苦的束缚。因而戒律是用来保护众生,让众生得到解脱自在的原则,并不是要将人绑住的条文。
  像戒律这种解脱自在的原则,应该是最适合想要自由的现代人。提倡自由的人,都应该遵守人生戒律的原则,若不去遵守,最向往自由的心反而会被种种心病缠绕、侵蚀,一定不会明白什么是自由快乐的本来滋味。
  许多对佛教存在种种迷信观念的人,往往把戒律看得很恐怖,觉得一旦持戒会受到许多的制约,万一不小心犯了戒,就会被打下十八层地狱。这种似是而非的观念,是对佛教戒律最大的误解。
  简单理解,戒律就是一个人的生活规范,或者是一个团体的共同守则、运作标准、规章程序。戒律相当于国家的法律,不同之处在于,持戒属于自发性的行为,法律则是强制性的行为,若不遵守戒律,应当忏悔,若不遵守法律,就会受到制裁。
  戒律有两层意义,第一层是消极的止恶,也就是不应该做的事情不要做。不应该做的事有两种,其一是社会风俗、习惯、法律所不许可的事不做;其二是有害于人的事,不论是物质、名誉,或精神的损失,纵然法律、风俗、习惯没有规定,也不应该做。第二层是积极的行善,凡是于人有益的事,不管是不是自己的责任,都应该尽力而为,特别是在团队中合作,如果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行事,可能会得到片刻的所谓“潇洒”,不过因此你也没有必要再去妒忌他人的成功与发展,毕竟机会总是青睐于时刻精心准备并且一直在努力付出的人。
  持戒,就是培养正确善良的观念、行为和心态;与其相反的念头,就必须去除。“莫以恶小而为之”,诸葛亮的名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持戒,表面上看好像是处处受限,实际上却是在保护我们的法身慧命,免造更多恶业,受更多苦报。若是肆无忌惮地做想做的事,最后终需承担一切后果,因为“因果”是世出世间万事万物的真理,并不会因为你不相信它就不存在。     二、自由心灵的“特训方案”
      人毕竟要在群体中生活,一旦与群体发生互动时,相对地,就会衍生出责任和义务的关系。比如父母对子女要尽慈爱教养的责任,子女对父母要尽尊敬孝顺的义务,夫妻之间更要共同承担相濡以沫、相伴终生的责任,师生、同事都是如此。每一个人同时对许多相关联的人,都必须去尽自己的本分。有可能是迫于生活的压力,抑或是天性使然,我们多少都有点逃避责任的习气,久而久之就迷失了自己的本分。所以,心中若有持戒的念头在,并且将它作为人生中为人处事的规范与原则,那么,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就不至于被有意或无意地遗忘掉。
  认识戒律,便会发现诸佛如来的大慈大悲。透过持守佛陀的教诫,生命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一般人在心境转换的当下,总以为是自己在作抉择:看见温暖的颜色,情绪转向柔软;闻到怡人的香味,嘴角不经意泛起微笑。而只要发现,环境中看不见柔美的色彩,情绪便无法缓和;生活中听不到激昂的音乐,心情无法振奋;没有好听的鼓励与赞扬,人生便失去斗志──此时在赫然警觉中才发现:感官在刺激的温床中,早已失去了自主的能力!好比温水煮青蛙,水温是在逐步升高的,而你受不了沸水的煎熬时,早已丧失掉跳跃出陷阱的能力。
  繁忙紧张的都市生活中,身为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可能常有这样的经验:
  “还是睡过头!”房里已摆了两个闹钟,上班或开会还是迟到;
  “怎么又吃得太饱!”其实不怎么饿,为了两三样喜欢的菜,只得整晚撑着肚子等它消化,直到腹部的赘肉变得惨不忍睹,再开始自虐式的减肥;
  “总是聊得太久!”方便的手机或网络聊天室,让人天南地北地聊着,直到离线才惊觉耽误了不少正事,到了月底看见账单更是悔不当初。
  我们往往是知道“应该”做什么却没做到,明白应当怎么做却不那样做,甚至始终分不清“需要”与“想要”的差别。或许多数人觉得那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然而这层出不穷的小差池,所呈现的其实是纷扰烦躁的生活,以及不协调的身心。于是伴随着当代文明的进步与物资的丰饶,忧郁症与自杀人数比例也节节高升。
  从佛法的角度来探讨身心失调的原因,我们可以理解为:人的身体容易对外境产生反应,各种感官如眼、耳、鼻、舌、身执著于美好的色、声、香、味、触等等感受。既然有渴望的“美好”,相对必有“丑恶”的存在,相应的事物总是生灭无常:今年流行的,明年肯定淘汰,今天称作新奇的,明天便已经过时,尤其是网络世界的变化更在转瞬弹指之间,同样滋生出各种病毒的蔓延。当我们的心思随顺身体感受,忙于应付对外在事物加以分别、取舍时,我们原本灵明妙觉的念心开始失去自主能力,成为身体的奴役。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自心意识与身口言行的失调,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能当家作主的结果。
  心若能真正成为自身的主人,不仅身心能够调和,更是进一步开创成功事业与圆满人生的资本。古往今来不论是东方、西洋,或是任何领域有所成就的人,一定能表里合一地做到恰如其分地控制自己的身口言行,如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再如美国总统富兰克林说明其成就的根本,就是自幼起毕生奉行的守则,包括“节制饮食”、“俭朴”、“诚挚”、“正直”等;又如印度圣雄甘地,终其一生坚持素食、非暴力,甚至力行禁欲,他为印度争取到了国家独立自主权与人民的自由。一个能自在作主的念心,不但可以管理我们的身口意,更能让这有限的色身,利益无数的有情众生。要让念心当家作主是可以练习的,受持五戒就是令念心作主的“特训方案”之一。
  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是佛陀传授在家弟子的根本戒法。 

    但就内容而言,五戒与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有其相似之处,可是五戒延伸的范围更广,戒行也更细微。持戒,目的在于在日常生活中训练我们念心的作主能力。
  以不杀生戒为例,过去可能对蚊蝇虫蚁、老鼠蟑螂这类生命既厌恶又畏惧;学佛受戒后,起初可能强忍心中厌畏的情绪,知道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杀害他(它)们只是横结恶缘;然而这些众生无所不在,为了坚持戒行,逐渐懂得思考这些众生存在的原因,于是开始学会保持环境的整洁,无形中创造了清净的环境。而持戒过程中对佛法的深入思维则能增长智慧,正如《佛遗教经》(注3)所说:“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每坚持一次戒行,便能增进一分定力与智慧,同时也增强了念心的作主能力,戒行因此能由粗入细,这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以此而言,受持五戒是启动提升高尚人格的正向循环机制。
  我们从出生以来被各种因缘养成的生活习惯,有好有坏,有利有弊。好的作习是否能在漫漫人生路中一直保持,谁也不能肯定,但有一点是确凿无疑的,凡是不好的习惯,肯定非一朝半夕就可以铲除干净。古人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在持戒改变的过程中也一定会经历许多障碍、困难,但是过程中的种种痛苦不适都是为了除去偏差的糟粕。生活中的经历让我们体悟长痛永远不如短痛,当你能坦然面对各种习气并且不烦恼、不气馁时,身心就能调和,心无挂碍,无有恐怖,才能于世间实践出完美的理想生活与自在圆满的人生。
  心随万境转,无喜亦无忧。从来能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种境界的,都是百分之百的高人。而我们很少能真正决定什么,只是在随着所遭遇的环境作出正常的反应而已。给予外在环境这么大权力,致使自己无法作主的──就是自己的欲望。隐藏在眼、耳、鼻、舌、身、意中的欲望,分分秒秒地攀缘外在的色、声、香、味等尘境,只要没有防备的自觉,就在欲望一点一滴的偷袭下,渐渐地麻痹了。于是“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这种外表看似自由,实际上却是戕害觉性的见解,正是人生自由最大的障碍。
  真正的自由,不在于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当我们受到欲望引诱,想做什么,却能自制地不为所动。只要失去自觉,我们就失去了自由,不仅失去自我控制的意志,更无法管理自身的情绪;只有觉性存在,我们才不会被欲望伪装的假冒自由所欺瞒。佛陀离别时再三强调以戒为师,有了戒律,自我的觉性即有了吓阻欲望偷袭的盾牌,如此,自制力与情绪管理也于其间走向成熟。
  透过持戒,能养成不随顺习气的意志,因持戒清净而益加明澈的慧眼,更能轻易地辨别真正的需求与欲望的幻化,一旦认清想要与需要,就不会再“雾里看花”,自制与情绪管理的定力也自然具足。
  成熟的情绪管理与自制力,即是真正自由与自在,在任何环境和时间下都不会受到阻碍与影响。老子七十能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心中的欲求与世间的和谐无有一丝违犯冲突,这是真自由;诸佛菩萨因其所愿,能弘范三界,度脱众生,这是大自在。真自由与大自在皆由持戒清净而来,戒律实乃为解脱之因,自在是持戒之果,只有真的持戒才得收获真的自在。

    三、以和为贵——团队管理中的戒律
  
    从我1999年投身企业训练这一行业以来,近七年的时间,先后为七百多家企业,一万多名学员进行过不同主题、不同类型的团队培训。随着从业的时间愈久,我发现无论企业的规模或大或小,从事的经营千千万万,员工的组成差别不一,但是所有的团队都在面临同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去做到真正的合作。
  所谓团队的概念,即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这些人具有互补的技能,对一个共同目的、绩效目标及方法做出承诺并彼此负责。
  而任何一个团队的建成,必须具备一个绝对的基础,这就是团队的制度。当然,我们可以用许多相同意义的词语来描述它,譬如,规章、条例、约定等等,诸如之类的意思很多,但是它们的中心思想旨在表示,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游戏规则”。尽管因为每个团队的类型不同,所制定的规条也肯定是各有千秋,但是团队的游戏规则再复杂,你只要深究下去就会发现其实核心内容,不过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八个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
  很现实的理解,其实每家企业、每个团队的规章或制度都是在保障这种精神在公司生命里的延续。可是这个道理虽然非常的简单,但是当人们聚集在一起共事的时候,往往做不到很好的执行。尤其是企业在危急关头,需要人心的凝聚和力量的集结之时,目前社会之中上演更多的,常常是一幕“树倒猢狲散”的悲剧;就算企业领袖能携众人之力,力挽狂澜于危难中屹然不倒,然而在论功行赏之时,又会因为分配不均,或觉得没有得到应有的奖励而埋下人心尽失的伏笔。
  所以一个团队能否做到真正的合作并不是完全取决于团队规模的大小、团队运作的方式、团队制度的完善等,当然这些因素也在或多或少的影响着团队的发展。但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任何一个团队都是由人构成的,而每个人又会因为性格、学历、思想、价值观、成长经验的不同,产生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心理态度,因此又会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产生完全不同的表现。说得好听一些,就是“每个人都有一幅独特的心灵地图在引导我们为人处世”;说得俗气一些,我们每个人都生存在各自利益的驱动之下;说得再难听一些,其实彼此都在“心怀鬼胎”。所以一旦觉得自己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或没有达到如愿的体现,无论是“难”或是“福”,都不会再去同享、共担,这样的团队势必会面临解体的绝境。
  要想做到真正的合作,所有的团队都必须处理这个难题:规范员工外在的行为和行动并不困难,但是要整合员工内在的思想和心态却是极为困难。在人类社会不同形态的团队中,只有两种类型的团队能比较好的解决这样的困难;一种是军队,只要是战士都能明白“生”与“死”的哲学,也正是这种对生命的渴望促使他们必定做到团结和合作,因为死去的人无法再计较所失或所得。还有一种就是宗教团队,共同的信仰决定他们必须遵守共同的戒律,凡是信徒谁也不敢违抗这种强大的力量。所谓信仰就是从内心深处的信奉和认同,他们的思想在支配他们身体力行着。
  或许你可以理解为是种巧合,全世界成功的企业在经营和管理之中都有这两种成功团队的影子,美国的许多企业深受西点军校和海军陆战队的管理思想熏陶,忠诚与“我们为彼此而战”的精神融入企业团队后,才会让员工做到能够彼此尊重、互相信任、可以依赖,才能让更多的企业跻身世界500强之列。
  众所周知,企业文化一词是美国人提出来的,它的最早实践者却是日本人。二战中日本国内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世人都以为它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不久便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当日本产品相继敲开世界各国国门,特别是电视、汽车等占领了美国大部分市场时,美国不得不开始研究起日本经济发展的奥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学者纷纷发表文章,指出日本企业发展迅猛的原因在于日本企业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于是企业文化成了日本企业高速发展的首要原因。与各国的企业文化相比,日本企业文化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这就是日本企业文化最大的特点。 

    作为企业文化神经中枢的经营哲学是企业家精神和宗教思想相互融合的产物。经营理念、经营思想,经营哲学实质都是企业家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道德准则、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它是企业家管理的指导原则,通过它把企业的员工凝聚起来,形成共同的志向和精神动力。日本的企业家把宗教思想融入到自己的经营哲学中,“产业报国、以社会责任为己任、和睦相处,上下一致”等思想正是和佛法六度中“持戒”度的最好体现,而这一点和儒教的“和”也有着莫大的相似性。
  在大多数日本企业的经营哲学中,绝对不会将“赚取利润”这个任何企业都必须达到的目标放在首位,相反,他们更多地是强调企业的责任——强调企业对社会、国家乃至全人类所负的责任.如松下电器公司就把“产业报国”放在第一位;丰田公司社训的第一条是:“上下同心协力,以至诚从事业务的开拓,以产业的成果报效国家”;日本TDK公司精神:“创造:为世界文化产业作贡献”。
  日本企业家们在谈论企业目标、经营哲学时,与其说是产业者在发表经营心得,还不如说是一位宗教得道者在传教布道,他们的谈话充满了哲学思想,“企业生存目的,企业如何生存”这些现代管理问题经过他们的注解都提升成整个社会,整个人类的发展、生存的哲学问题。有的企业直接将宗教问题导入企业的经营哲学中。如丰田汽车公司就明确提出:“尊崇神佛,心存感激,为报恩感谢而生活。”正是这种“感激、报恩”的思想,使企业员工的奉献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生产已不单单是满足个人物质生活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它能给员工这种精神上的满足。
  由于宗教的影响,导致了企业的经营哲学都以伦理思想为基础,再加上各个企业家的观点,到处开花结果,形成了仿如宗教的各种流派,而企业好像是各种宗教,不过这只是局限在各个企业内部而已,我们不妨把它称为“企业宗教现象”。
  除经营哲学之外,日本企业日常的一些常规活动也带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在松下王国里,它的每家公司都设有一个道场,专门用来供奉佛像,公司的高级职员每周都要来这里,由主持道场的和尚给他们讲法,使他们净化心灵,更好地执行公司的有关命令。作为松下创始人的松下幸之助被誉为“经营之神”,他一生中最尊重的顾问也是他的经营导师就是一个和尚——日本近代著名的高僧加腾大观(注4)。师徒两人最成功的合作,就是通过各种宗教活动,将企业与宗教的各种教义、精神和公司的运作巧妙结合起来,然后灌输给企业员工,使他们相信工作目的并不只是为了个人和社团,更多地是追求人类生活的共同幸福。
  在这些成功企业家的言词里,处处体现着“因果报应”、“顺应同化”的宗教精神,他们用这种充满灵性的宗教手法来解释企业与社会、员工与上司以及员工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人与人之间必须以“仁爱”的态度来相处,企业发展以人为主,贯彻这种人本主义就是“和”的精神。利用宗教活动,企业家很好地协调了企业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把下属的思想引到他们所希望的境界,从而在管理层内部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避免了企业的内耗。
  朝会、晚训、社歌等可谓日本管理方法上的一大特色,在公司每天上下班前的二十分钟里,所有员工都必须集中在一起高唱社歌,背诵社训或检查自己的过失。他们深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所有员工心灵的一致。更加令人惊奇的是,他们真的做到让每个员工就同一个问题作出完全相同的回答,而且这是他们所达成的“共识”。据说无论你问松下公司的任何一个员工,他们公司生产什么?他们都会一致回答说:“我们公司是培训人才兼生产电器的公司。”可见他们对人才的重视和对公司经营哲学的执著追求。这些如同佛教和尚每天敲钟念佛,基督教徒的祷告一样,在每天不断地重复强调之下,每个人都不知不觉地被潜移默化了。

    日本企业就像一个个各具特色的宗教,都具有自己的宗教思想,企业最高领导者就是教主,他为实施自己的教义,不断向他的教徒传播他的经营哲学,企业员工则是一群宗教的狂热信徒,为维护他们的信仰,可以舍身取义,这也不难想像日本企业为什么能够在全世界取得令人难以想像的成绩。
  或许你会觉得日本企业的成功,其中隐含着其民族精神的特殊性,并不一定放之四海而皆准。或许你会觉得西方企业的成绩是因为上帝的“恩惠”,谁叫他们离上帝生活得近一些呢。而我们历史上的辉煌,要远远大于他们现今的骄傲。
  无论过去、现在、未来,在任何时间段,随便什么环境下,企业想要发展,必要的条件就是团结和凝聚。所以我们需要的,是一种信仰。一种为自己负责的信仰,一种去做正确事情的信仰;一种渴望成功的信仰。
  话说一位小和尚坐在地上哭,满地都是写了字的废纸。“怎么啦?”老和尚问。“写不好。”老和尚捡起几张看:“写得不错嘛,为什么要扔掉?又为什么哭?”小和尚继续哭:“我就是觉得不好。我是完美主义者,一点都不能错。”
  老和尚拍拍小和尚:“问题是,这世界上有谁能一点都不错呢?你什么都要完美,一点不满意,就生气,就哭,这反而是不完美了。”小和尚把地上的字纸捡起来,先去洗了手。又照照镜子,去洗了脸;再把裤子脱下来,洗了一遍又一遍。
  老和尚问:“你这是在干么啊?你洗来洗去,已经浪费半天时间了。”小和尚说:“我有洁癖!我容不得一点脏,您没发现吗?每个施主走后,我都把他坐过的椅子擦一遍。”“这叫洁癖吗?”师父笑笑,“你嫌天脏、嫌地脏、嫌人脏,外表虽然干净,内心反而有病,是谓不洁净。”
  小和尚要去化缘,特别挑了一件破旧的衣服穿。“为什么挑这件?”师父问,“你不是有洁癖吗?”小和尚有点不服气道:“您不是说不必在乎表面吗?所以我找件破旧的衣服。而且这样施主们才会同情,才会多给钱。”
  师父瞪起了眼睛:“你是去化缘,还是去乞讨?你是希望人们看你可怜,供养你?还是希望人们看你有为,透过你度化千万人?”
  老和尚圆寂了,小和尚成为住持。他总是穿得整整齐齐,拿着医疗箱,到最脏乱贫困的地区,为那里的病人洗脓、换药,然后脏兮兮地回山门。他也总是亲自去化缘,但是左手化来的钱,右手就济助了可怜人。他很少待在禅院,禅院也不曾扩建,但是他的信众愈来愈多,大家跟着他上山、下海,到最偏远的山村和渔港。
  小和尚说:“师父在世的时候,教导我什么叫完美。完美就是求这世界完美;师父也告诉我什么是洁癖,洁癖就是帮助每个不洁的人,使他洁净。师父还开示我,什么是化缘,化缘就是使人们能手牵手,彼此帮助,使众生结善缘。至于什么是禅院?禅院不见得要在山林,而应该在人间。南北西东,皆是我弘。”
  戒律,在我们的心中,天地,在我们的眼中,你有没有信仰不要紧,你信仰什么也无所谓,因为人生重要的并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
  注1:周叔迦(1899—1970),字志和,笔名云者等,秋浦(今安徽东至)县人。周馥后代。建国后,被选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1956年起,任中国佛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同年,被印度摩阿菩提会推为终身会员,是我国著名的佛教专家和学者。
  1970年病逝,著作有《中国佛教史》、《唯识研究》、《法华经安乐行义记》和《因明学》等。
  注2:鸠摩罗什(公元343-413年),中国佛教史上杰出的翻译家。其祖原籍印度,世代相国。罗什译经,质量优良。他不直译,而是采取不害原意的办法进行意译,一千五百多年来,为佛徒所喜读,他所翻译的经文,篇篇都是文笔流畅,内容深入浅出,使人读后易懂易记。鸠摩罗什是我国佛教史上赫赫有名的三大翻译家中最早的一位,另外两位是真谛和玄奘。
  他为中国佛教的传播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研究佛学,先小乘,后转为大乘,尤其着重弘扬龙树、提婆的般若性空学说。《中》、《百》、《十二门》三论的译出,为后世嘉祥建立“三论宗”奠定了基础。故罗什可称为三论宗的远祖。
  鸠摩罗什的一生不仅对于我国佛教思想的发展有重大影响。而且他那高深的中文造诣,通过经文的翻译传播,对于扭转当时士大夫们片面追求辞藻华丽的形式主义的文风,也起了革新进步作用。
  鸠摩罗什的活动,对于我国文学和哲学的发展,也有很大影响。在文学方面,他翻译了很多文艺性很强的佛经。在他译的《维摩诂经》里,有许多绝妙的借物言情的文艺作品;他翻译的《杂譬喻经》里讲了好多小故事,是一部通俗的民间文学汇集,《大乘庄严论》的文章,结构也初步具备了短篇小说的规模。这些东西介绍过来以后,对于我国文学,特别是口语化的通俗文学的发展,有很大贡献。他的影响,我们从后来的变文、俗文、小说、弹词甚至戏曲中都可以清楚地找到痕迹。
  注3:《佛遗教经》,又称《遗教经》、《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佛垂涅槃教诫经》、《佛临涅槃略诫经》。一卷。后秦鸠摩罗什译。
  遗教,又作遗法、遗诫、遗训、遗告、遗化。是指佛陀临涅槃时所说的教法。本经是佛陀临入涅槃时,为后世佛弟子所说的最后教法,因此特称为《佛遗教经》。与《四十二章经》、《八大人觉经》合称为佛遗教三经。
  注4:加藤大观是真言宗的和尚,却并非从小出家。他在寺院长大,做过刺绣工人。后来因一场大病,致使不能行走站立,时达三年。大概是因为信仰的缘故吧,笃信佛法的他又奇迹般地能够站立起来,由此,他投入佛门。和一般的信徒不同的是,他有那样的人生经历,所以对佛的信仰格外诚笃。只是他没有自己的寺院,也不靠佛事维持自己的生活。

    忍辱 

    模块四:忍辱,成熟的男人像条狗

  一、从至尊宝到齐天大圣
   成熟的男人像条狗。
  写下这行字的时候,自己都觉得有些叛逆,好像是借用愤青的口吻,在埋怨或唾弃着什么。-
  如此突兀的宣泄,似乎也和这本书的主题不同,应该比较符合某种悲伤情歌的浅吟低唱。其实有时候无病能呻吟也是种莫大的幸福。
  智慧总是在矛盾中迸发,可能符合所谓的大智若愚吧。
  作为男人这种动物而言,可以没钱没财、没权没势,甚至一无所有,但是有一种东西始终不能丢弃,哪怕在穷困潦倒时都不能没了面子。面子问题,就是尊严,古人用鲜活的生命留下一个刻骨铭心的概念:士可杀,不可辱。于是成就了许多抛头颅、洒热血的真的勇士;也成全了一些所谓小人们的千古骂名。
  英雄这个词,从来都是模棱两可,虽然号称不以成败论英雄,但是江湖上总是流传着“成者王侯败者寇”的定律。只要最后成了他人的手下败将,莫管你当初如何意气风发,让多少人望你的项背,输了就是输了,至多为你的豪气赢得一个“匹夫之勇”的称谓。就像至死不肯过江东的项羽,再一夫当关,万夫莫敌,终究也只是一代武夫的“夫”。倘若你能熬到功成名就的一天,即使如韩信候般承受穿越他人胯下的奇耻大辱,也是世间的美谈而非笑料。好一句“重整山河待后生”,国家没了都能东山再起,受些小小的委屈又如何?
  男人最怕的就是别人说他不成熟,男人最想得到的就是别人赞他成熟,这就如同女人爱漂亮的心理,天生的,你用硫酸伴着硝镪水也抹不去这种渴求。
  不过被比喻成狗,同样让人无法接受。再恶毒的咒骂也比不过一句“狗都不如”,如果被骂成这样,我绝对是做不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不知你是否能忍受。
  “那个人样子好怪。”
  “我也看到了,他好像一条狗。”
  在大漠如血的残阳中,衰老的破旧城墙上,夕阳武士搂着貌似紫霞仙子的女孩,远处是漫天风沙下齐天大圣那渐行渐远的,有些潇洒又略有些落寞的背影,一段看上去不着边际的对话。
  凡是能称作经典的,都不那么容易的被人淘汰。
  每一次看《大话西游》,都有每一次的感动,而且每一次感动的理由也不太一样。最初的记忆,是流连于至尊宝对紫霞的爱情宣言。其实每一个人都会有至尊宝一样的悲哀。年少的时候我们想要追求、想要得到的东西很多,长大后得到了还想要得到更多,终于到了应该满足的年纪却发现真正想拥有的却并不是眼前所得。那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得到?想要重新来过,可是人生已经不允许了,只有看下一辈子能否如愿。“如果上天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虽然只是一个美丽的诺言,却美丽得能让天地都心痛。
  后来开始喜欢上那个啰里啰唆、婆婆妈妈的唐僧,“等你明白了舍身取义,你自然会回来和我唱这首歌的。”谁是那位在我们的耳边喋喋不休的唐僧?他会不会让你想起了打骂过我们的父母,管教过我们的老师,训斥过我们的前辈?谁在青春年少时不曾经历过他们的谆谆教诲,谁在少年轻狂后没有产生过强烈的逆反心理?没有反抗过的人生是不完美的,年轻人犯的错误连上帝都会原谅。不过,当每一棵“青葱”成熟起来,成了男人或女人,都会由衷地感谢他们的教诲,或者在跌过跟头之后懂得后悔当初没有听他们的话。不记得哪位哲人说过,在我们长大的过程中,能被人管、被人骂是种很大的福分。不信你试试,如果在工作中犯了错误老板没有责骂、领导没有惩罚,就等于你和这家公司的缘分基本已走到了尽头。  最近再看《大话西游》,突然被影片结尾这段无厘头式的对话惊醒,不经意间慢慢嚼出夕阳武士和他所爱之人的感悟,那个像狗一样的背影,那个身负重担、背着使命上路的人,原来,就是生活中的我们。然而这一句,也是整个电影的主题。换一种说法,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男人的无奈。你喜欢至尊宝,还是喜欢齐天大圣?答案或许见仁见智。至尊宝可以无所畏惧,无牵无绊地行走于江湖,对喜欢的人他敢爱敢恨,敢作敢当。是不是很像我们“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放荡不羁?那么你仰慕谁?崇拜谁?尊敬谁?谁又算得上是真的英雄?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承担去改变人间的大义,但是肩负着家庭与社会的责任、为生活中的理想去努力,忍受世间的挫折与磨难,却是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的课程。只有忍辱才能负重,做一个真的汉子,不一定非要顶天立地,但是要求无愧于心。其实从至尊宝到齐天大圣的蜕变,正是在写实每一个男孩到男人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