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连续体理论关系研究述评—北京档案—01 龙源期刊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0:32:19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连续体理论关系研究述评

  • 分类:党政法制
  • 作者:朱惠珏
  • 字数:3313

来源:北京档案 第10期

  • 12pt
  • 14pt
  • 16pt

  关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连续体理论的关系问题,档案界目前尚未形成共识。本文试图通过归纳、评析各位学者的观点,对这一问题得出比较客观的认识。
  
  一、文件连续体理论应取代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在我国,持此论者以中国人民大学的安小米副教授为代表。他们以否定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姿态出现,对两大理论进行优劣比较。
  安小米在《文件连续体模式及其对电子文件最优化管理的启示》一文中对这一派观点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她认为,连续体模式描述的文件运动过程可以同时发生在其存在的任何时空点上,甚至超前于文件的产生,比较符合电子时代文件运动的实际;而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用生死过程来描述文件运动要经过的一系列阶段,其文件管理的框架支离破碎。”“就电子文件而言,按生命周期模式的观点,将文件看成物理实体,有一系列性质截然不同、不相关联的运动阶段,困难重重,电子文件的性质及其易变性使这一方法无效。” [1]
  可以看出,文件连续体理论认为电子文件的运动是多点、多维、反复、不断进行的,无法划分明确的运动阶段,它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否定主要在于生命周期理论的直线式运动过程和明确的阶段性上。
  
  二、文件连续体理论是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在电子文件时代的补充和发展
  
  持此论者主要是中国人民大学的黄霄羽副教授。在《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在电子文件时代的修正与发展》一文中,黄霄羽指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作为对文件运动过程及规律的科学揭示,在本质上仍然适用于电子文件”,但需要对其基本内容进行修正。而文件连续体理论正好补充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不足,“更好地适应了电子文件的运动特点,使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得以进一步完善。”因此,“文件连续体理论是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在电子时代的补充和发展。”[2]
  在《魂系历史主义——西方档案学两大支柱理论发展研究》一文中,黄霄羽再一次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文件连续体理论只是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修正或补充,而非变革或突破。尽管文件连续体的研究角度与方法作了一定的改进,更加贴近电子文件阶段性日趋模糊、整体性却日益突出的运动特点,但二者的共性居主导地位。”因此,文件连续体理论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挑战“不是颠覆性的”。[3]
  显然,作者重点论证的是文件连续体理论否定不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这样一种观点,作为国内研究连续体理论的先行者,提出这一观点的创新性不言而喻。但作者对两个理论之间的关系表述则稍嫌含糊。
  如果作者是把文件连续体理论作为生命周期理论的一种发展形态来考察,得出连续体理论是生命周期理论的“补充、修正和发展”的结论,那么连续体理论是在生命周期理论基础上的超越,自然可以取代生命周期理论,又何必坚持对生命周期理论作种种适应性改造呢?
  如果作者是把两个理论作为相互独立的不同的理论来考察,那么根据作者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坚持,可以推断出文件连续体理论虽然优越,但一定存在着一些不能解释生命周期理论所阐述的科学原则与现象的地方,因此两个理论只能是互相补充、相辅相承的关系,而不是单方面的连续体理论补充、修正生命周期理论。
  
  三、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连续体理论
  是相辅相承、各有侧重的理论
  
  持此论者以何嘉荪教授为代表。虽然何教授并没有对两个理论的关系明确作如上表述,但在他的“文件运动理论研究”系列文章[4]中集中体现了这一观点。
  何嘉荪教授首先对两个理论的研究对象作了明确界定,指出中国版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侧重于研究文件自身的运动;而文件连续体理论主要是“文件的管理”理论。
  在此基础上,何教授认为,中国版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所包含的文件运动整体性思想和联系性思想,与文件连续体理论的基本思想完全一致;我国档案学者基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提出的“文件管理与档案管理一体化”思想,与文件连续体理论也比较类似,因此中国版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西方文件连续体理论在内涵上是相通的,并非互相排斥;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揭示的文件运动阶段性是客观存在的,是连续体理论否定不了的,而文件连续体理论的多维视角也是生命周期理论所欠缺的,从而为两个理论的互相借鉴、互相补充提供了可能性。
  基于文件连续体理论的“文件管理理论”的定位,何嘉荪教授提出,与之对应进行对比研究的应该是整个“文件运动理论”,而“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只是文件运动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他在借鉴文件连续体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文件运动理论模型,使全宗理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价值理论与档案信息服务理论等相关概念有机地架构在同一个多维化模型之中。
  
  四、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连续体理论
  分属于不同的理论层面
  
  邹吉辉[5]、章燕华[6]分别撰文提出这一观点,他们认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连续体理论分属于不同的理论层面,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属于档案学基础理论,文件连续体理论属于档案学应用理论,两者都能在档案学理论图景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从章燕华的文章中可以看出,这一观点的提出是建立在对两大理论进行内容比较的基础上的,她对两大理论内容的界定与何嘉荪教授基本一致,只是多了理论层面上的发挥。章燕华认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从内容上说是文件运动规律,从理论层次上说,属于高层次的基础理论;而文件连续体理论从内容上说是文件管理理论,从理论层次上说,是操作层理论。一般说来,文件管理理论应该以文件运动规律为基础,因此,把两个理论相对区分为基础理论层与应用理论层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邹、章二位认定文件连续体理论是在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件连续体理论从提出到形成的整个发展过程都自觉和不自觉地接受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指导”,笔者认为这值得商榷。因为他们忽视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中外有别。如果说文件连续体理论接受了生命周期理论的指导,那么它接受到的只能是西方生命周期理论的指导。而“西方档案界对文件生命周期有多种解读,其中占主导地位的理论观点也主要把‘文件生命周期’解释为是对文件管理现象的描述,把分阶段管理文件和档案馆档案理解为‘文件生命周期模式’。”[7]也就是说,在西方多数档案学者眼里,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连续体理论一样,也是文件管理模式,而且是分阶段管理文件与档案的模式,所以遭到文件连续体理论的否定。邹、章二位以经过我国学者发展了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内容与文件连续体理论进行比较,得出两者之间是指导被指导关系的结论,显然没有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
  笔者认为,把文件连续体理论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相对界定为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是基于当前两大成形理论内容比较的结果。这样界定有一定的合理性,看起来也平息了两大理论的优劣之争,但正如章燕华所指出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受挑战的深层原因在于它承担着充当具有宏观指导意义的基础理论及微观直接面向实践的操作层面理论的双重角色,也就是说作为基础理论它还不够纯粹,因此要致力于消除其作为操作层理论的角色。但如此先确定名分再进行改造,是否有“削足适履”之嫌呢?
  
  五、西方的文件连续体理论与我国的文件运动理论
  都是文件管理理论的高级形式
  
  傅荣校教授认为,文件连续体理论较之生命周期理论,“更符合文件管理理论高级阶段的表现特性”。但与我国学者倡导的文件运动理论比较,两者都是文件管理理论的高级形式,是理论发展过程中的“异曲同工”或“殊途同归”。[8]这种观点与何嘉荪教授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何嘉荪教授认为两大理论研究各有侧重,而傅荣校教授则将它们统一归结为文件管理理论,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文件运动理论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