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与表现艺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7:31:21
再现与表现艺术(2008-09-22 20:18:49) 标签:美术 教育  分类:笔记

 

再现:呈现在人们眼前的艺术是与我们视觉感知的现实世界相一致的。认为艺术是对外部世界的忠实摹仿和客观描绘。表现:以描绘对象为媒介,以表现自己的情感、感受、意趣、思想、意念等主观世界为主,将对象按照主观意图予以变形和抽象化处理。

西方的“再现”理论:亚里士多德建立比较系统的模仿说——“人对摹仿的作品总是感到快感”。“绘画是自然界一切可见事物的唯一模仿者”“画家的心应该像一面镜子”——达·芬奇。艺术上的唯一原则是把看见的东西抄录下来——罗丹

中国的再现理论:“画,类也”——《广雅》“画,挂也,以彩色挂物象也”——《释名》。

谢赫(南朝)的书画品评标准六法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模移写”

再现性美术的特点:再现客观对象特征,形象具体真实。富有文学性的内容艺术形象向典型化靠拢美术家的主观情感与形式手法隐藏于形象的背后。

艺术表现论(摹心说):认为艺术是对人尤其是创作主体的思想、情感直接或间接的表现。这是从创作主体———艺术家的视角观照艺术,它的成熟和繁荣与人类文明进程和人主体观念的觉醒有关。

西方的“表现”理论(摹心说):毕达哥拉斯学派,:艺术表现的就是“人类心灵本身”。柏拉图的“灵感说”:神启———迷狂,是公认的西方表现说的开端。

中国的“表现”理论:艺,种也——《说文解字》中国古典艺术强调“气韵、性情”等主观精神的表现。倪赞:"画者不过意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写胸中逸气耳"。

表现性艺术可以分三类:表现情感情绪的作品冷静地追求形式构成的一种艺术旨趣,称之为理性化的表现艺术。或局部真实,整体怪诞,或抽象化怪诞,构成超现实的艺术世界。

表现性美术的特点:改变客观物象原来的形与色画面空间趋于平面化突出作品构成的形式意味

再现与表现是美术创作的两种基本形式,也是艺术中的一对基本矛盾。

儿童美术是再现与表现并存的。

鲁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认为,儿童在绘画时,他所面对的是把观察到的事物转化为二维平面的艰巨任务,在画纸上创作出与他所见的物体具有等同的形象。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 滕守尧译. 艺术与视知觉

儿童头脑里没有时空观念,构图不受任何固定模式的拘束,造型不合比例或违反常理,以强调自己的思想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