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的百年阅读史:忽冷忽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6:44:21
http://book.QQ.com2009年09月21日14:25腾讯读书我要评论(1)

拉开中国近百年阅读史的,是新文化运动。
不同于其他各个历史时期,这个时代的阅读由两位来自西方的先生主宰,他们是“德先生”和“赛先生”,前者英文 名字叫Democracy,音译德莫克拉西,中文名字叫“民主”,后者在西方叫Science,音译赛因斯,在中国叫 “科学”。当时,热血沸腾的北京大学,还给两位先生雕了塑像。
从20世纪初年到1919年,延续了鸦片战争后睁眼看世界的胡适、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给中国的新文化 运动提前预热。直到1919年5月4日,巴黎和会那根导火索被点燃,终于用新文化运动的骇浪,拍打出自晚清以降变革图 强的高潮。北京掀起的这场新文化运动,在知识层引起很大的波澜,却也始终停留在了这一层面。
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在北京兴起时,上海开始了它独有的租界文化时期。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教授朱大可(朱大可腾讯博客)认为 ,中国整个现代文明的两个起源,就是北京的新文化运动和上海的新生活运动,它们同时出现,南北对峙。
西风中的文化生活
西风渐进,改变上海日常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改变了上海人的阅读。著名的书店街福州路,当时叫四马路,一边是妓院,一边是书店。文化人一边吸收着从这个前店后厂、下店上厂的书店里传播出来的西方文化,一边像柳三变一样聚友狎妓, 精神和肉体的快乐,一个都不能少。
当时的出版业,没有什么管制,进入门槛又很低,所以,只要有愿望就能从事出版业,因此上海在译介西方文化作品 时,出版速度几乎与西方同步。这种译著兴盛的年代里,大量红俄作品被左翼翻译出版。上海同时是个左右兼容的城市,讲着洋泾浜英语的上海人,就在这种环境下开始了各种风格的阅读,除了大量的译著,报纸中有《申报》,《申报》每期还附送八 幅画页的《点石斋画报》,该画报是一份时事政治类的画报,送了14年,发表揭露清廷腐败、时事、社会新闻漫画4000 多幅。英文报纸有《字林西报》,时尚杂志中有《良友》,女性刊物有《玲珑》,这些都是非常时尚前沿的杂志。
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与北京的阅读不同的是,这里的阅读都与大众发了接触。在上海,文化与大众发生对接的结 果是,在传播西方文明的同时,也把西方的生活方式带入上海,而生活方式是一条不归路,上海人,从此成为中国一个备受争 议的特殊群体。
鲁迅在1927年来到上海,并从此在这里定居,鲁迅可谓上海文化界的大腕,西方著名作家只要到上海,必定要去 拜访鲁迅。从广州北上上海的鲁迅,喜欢请人吃饭,他定期在四川北路苏州路的新雅饭店请客。把他认为重要的人物请来,这 里面包括梁实秋和海外文人,当然多是鲁党的人。但据朱大可说,饭局中崇拜鲁迅的左翼青年并不多。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就在这个时候加速了,尽管当时一南一北两种文化形式截然不同,但它们同属一个体系——中国走 上现代化,完全是靠了这两个摇篮。而上海的新生活运动更倾向于身体也更商业化,而新生活中的阅读就融在这种更柔软的氛 围中。北京的新文化运动则更坚硬,更近乎精神层面。
只有一个半作家的阅读时光
尽管建国后,一直强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事实上,众所周知,在威权时期八亿神州“雄文四卷在手”,除了销 量12万册的红宝书的作者外,中国只有“一个半”作家。这一个作家就是梁金广,但是现在很少有人知道梁金广是何人,如 果说他的笔名浩然,则是如雷贯耳,他在他那个时期对于中国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毛泽东推崇的作家鲁迅,而鲁迅也因了毛 泽东的缘故,而成为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另“半”个作家。
浩然的《艳阳天》也是除了毛著外,在文革前夕唯一再版的图书。朱大可说当时书中一段“疑似”爱情的描写,使他 这位中学生怦怦心跳。女主人公焦淑红在树下拣到男主人萧长春照片脸胀得通红,这了了几行字,让正处在青春期的读者产生 了共鸣。这也许是浩然在那个肃杀的年代,难得透出的一抹人性亮色。
这一时期,群众出版社还是出过一些大字本的白(灰)皮书,但是字越大,阅读范围越小,阅读人群职位越高,但这 些书提供给这些具有知识优先权的人群阅读,也只是“供批判用”。高层所以允许白(灰)皮书有选择地发行,也是为了使这 些特定的读者更具判别力、更有批判力,有些内部书籍能发到科一级。但无论发到哪一级,白(灰)皮书虽由群众出版社出版 ,却不是给群众看的。
从前一些给群众看的,一夜之间又不能给群众看了,国家图书馆研究人员朱天策说,文革期间,《红岩》就不能看, 原因是两个作者中罗广斌自杀了,杨益言在挨斗。因此红遍中国的《红岩》一时间成了大毒草。但是《欧阳海之歌》在文革前 期就能看,还卖出了3000万册,因为作者金敬迈是中央军委文革小组的成员。但事实上,金敬迈因为这本书得罪了江青, 秦城监狱那段日子,过得也是锥心泣血。
朱大可从初中到高中几年的读书生活,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开始了,一些爱好读书、家里有未被烧毁之书的少年们进行 私下交换,你看我的,我看你的,有些书既无封面又无封底,多数是从十几页开始,最后的结尾早被撕去,这样的地下阅读需 要读者在看完以后再猜,这大概是一本什么书。当然也有包着书皮保存完好的。交换阅读一般是晚上8点拿到手,早上8点送 出去,一个夜晚一只15瓦的灯泡一本好书。阿·托尔斯泰的《苦难的历程》,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屠格涅夫 、莱蒙托夫、普希金,还有傅雷译的《巴尔扎克》。这一代读者具有所有读者的共性,你越是封杀,我越想偷窥,通过读书来 偷窥人和外部世界。40年后,朱大可总结这种地下阅读时说,“它带来了多重快感——获取知识的快感、偷窥的快感、反叛 的快感、恐惧的快感”。但同时也使这代人知道了“好的,就是好的”,“不是你不让看,才觉得他好。价值判断没有多元性 可言,好书就是好书。”朱大可说。
继续断裂的读书时代
文化的再一次繁荣是改革开放以后1980年代中期。这次繁荣中出现了从马原到余华一代作家,电影界诞生了第五 代导演,中央音乐学院的四大才子也出现在这一时期,先锋音乐的出现,新美术、85新潮就出现在这一时期。
这是中国文化在改革开放以后特别重要的一个时期,新启蒙运动随之而来,周扬王元化,开始了对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重新解读。最能吸收新潮文化的是青年学子,文学几乎在一夜之间突然百花齐放。每个省都有自己的文学杂志,月发行量之大、传阅率之高是现在无法想象的。文化批判学者在回忆起这一时期文坛的繁荣景象时说,这是一本文学刊物印上2000 本,卖出200本的现在根本无法想象的,甚至一本文学期刊在传阅了5年后四边磨破两角翻卷了,还在人手相传。一般人家 里,都有两三种以上的纯文学刊物。
在那个没有网络,电视还不普及的年代,阅读作为一种疗伤的工具,使文学变得异常景气。并由阅读带来了一系列的创作。最突出的是校园诗人的诞生。“那时候几乎每个孩子都是诗人,校园诗人地位极高,诗人上去朗读诗歌,下面女孩子满脸胀红地跺着脚。跟崇拜麦克尔·杰克逊没有什么两样,只是当时还没有粉丝崇拜这个说法”,那是朱大可刚刚开始执教的时 候,那时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诗社、诗歌刊物,这就是能生出海子的环境。除了校园诗人,当时还有很多游呤诗人。这些徒步 走向三江源头,再顺着黄河和长江走来的诗人们,可以一个月不洗头不洗脚,但是一进校园,天之骄子们有多少饭票,都愿意 拿出来对半分,并以这种接待为荣。全中国高校一时间养了大批这样的江湖诗人。同时,1984、1985年相继风动的长 漂和黄漂,也像那个时代思想解放的号角,振动并松动了整个社会的结构。漂从符号性的层面论证了社会结构的变化,这种来 自文化的启蒙,撞开了封闭了三十多年的这个铁板社会之门。
当时校园阅读中还有一种情感的阅读,琼瑶(琼瑶腾讯博客)和三毛,成为判断一个女生趣味的标准,同时也是文科生与理科生的阅读 区别,一般来说,文科生读三毛,理科生读读琼瑶也就可以了。
对精英阅读的追随,也是8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一种普遍的价值观是,那些刚刚进入中国人视野的精英作品,都被无限地追捧,保守主义没了市场。比如当时弗罗伊德的各种版本译著发行量空前的大,但是有多少人真正去读他呢?
进入1990年代后,先锋主义和激进主义被彻底切断,先锋文学荡然无存,小说家们不过是用原来先锋文学积累的 话语方式转而书写世俗。国学热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兴起的,一时间出现了70多种国学期刊。这股热潮中,最早兴起且最长 持续的是周易热,可谓南有洪丕谟,北有邵伟华。而余秋雨(余秋雨腾讯博客)及其一系列散文作品正是在这股怀古之风中舞上了读者视野的正中 央。爱国主义是余文走红的巨大推手。历史题材创作的另一位著名作者二月河,在90年代后写下《康熙大帝》、《雍正皇帝 》、《乾隆皇帝》等盛世乌托帮。这与台湾高阳的清史小说中所具有的反思和批判精神是有反差的。但是,有意思的是,在豆瓣网的统计中,喜欢《余秋雨文集》的人,必定也喜欢《康熙大帝》。那个时期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可见一斑。
进入21世纪以后,阅读的历史开始部分脱离传统的纸张,电子化读物把人的阅读历史一下子切开,这几乎是个断裂的时代。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3

11

1

1

0

0

4

0


·李银河:我们提倡的贞操是片面贞操
·“第一女生”美女大学生:我不丢人
·湖南台偶像剧的“雷人大法”(图)
·蒋介石为何被罗斯福逼得嚎啕大哭?
·陈毅曾因何事深深伤害过毛泽东?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责任编辑:andyyx]
【手机看新闻】 【进入网上书库】 【原创大赛】 【盛事龙门阵】【大 中 小】【发表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