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潮》在线阅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17:06:23

从批“左”到批右的转折

作者:王若水

那你就来管吧!
  我们下面的人都为周恩来的身体担忧。有些文理不通的社论稿子,也直接送到周恩来那里去了。周恩来一面改稿子,一面摇头,叹息着对鲁瑛说:“你们以后不要让我当小学教员好不好?”
  周恩来决心改变报社领导的现状。1972年夏,周恩来提出,人民日报在正式建立领导班子之前,“要组织一个班子看大样,统管全局”。他还说:“干部还是老、中、青;老的都靠边站,都是年轻的,不行”,要鲁瑛提出一个名单。几天之后,未见动静,周恩来来电话催询。鲁瑛回答说因病未办。周恩来斥责说:“你病重了,怎么办?你死了,人民日报就不办了?”
  一向温和的周恩来,在这里显出了他严厉的一面。显然,他对鲁瑛的情况已经有所了解,他不喜欢这样的人来担任人民日报的领导。他是不是要把鲁瑛当作一个钉子拔掉呢?
  根据周恩来的指示,报社成立了临时的“看大样小组”,成员有七人;除鲁瑛外,还有新“解放”的前总编辑吴冷西和一些老干部;我的名字也在其中,算是中年干部。显然,这是未来人民日报领导班子的基础。这里面的任何一个其他人,都比鲁瑛强。根据预定计划,报社党的核心小组要在年内成立。鲁瑛的地位摇摇欲坠了。
  
  批“左”还是批右?
  
  另一个问题是宣传问题。“批林整风”开始时,最初是批判“五七一工程”。这属于林彪的阴谋,主要是声讨揭发,理论上没有什么好批的。接着中央发下来文件,要批林彪在辽沈战役中的军事路线。那属于历史,和现实没有什么联系,批判很快就结束了。下一步批什么,不清楚了。批林显得冷冷清清,和“文革”初期批刘少奇的那种雷霆万钧之势相比,这种情况是很不正常的。
  那一年,少数报刊批极左,这是很自然的。因为毛泽东有过“深挖五一六******集团,批判极左思潮”的指示,而现在说林彪是“五一六”的总后台,那么批林当然要批极左了。
  1972年8月1日,周恩来在人大会堂对驻外大使和外事单位负责人讲话,再次强调批“左”。他批评了外交部、人民日报社、新华社(都是他主管的单位)。他说,你们对极左思潮没有批透。“极左思潮是有世界性的,中国也有极左思潮,在我们鼻子下面也有嘛!”“关于这个问题,如果我们不好好做工作,还要犯错误。极左思潮不批透,右的还会抬头。”
  这个精神传达到报社以后,大家都很兴奋,觉得这个指示非常正确,应该很好地讨论和贯彻。
  然而奇怪的是,在宣传问题上具体管事的姚文元,却没有做出任何部署。我感到纳闷:当年他们批判刘少奇的那股劲头到哪里去了呢?
  8月8日,在周恩来提出批“左”一个星期后,张春桥、姚文元来到报社,同报社军宣队和看大样小组的几个人谈话(那次我因病未参加)。
  谈到批林问题,张春桥说:“林彪的一套,是在我们批判刘少奇的过程中搞出来的。……林彪利用批刘,搞出一套形左实右的东西,流毒很广。因此,在批林时要动脑筋,划清界限,不要过头,不要重犯过去批刘时的错误。”他又说:现在有些地方批“精神万能论”,可是毛主席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有人说林彪是“唯意志论”,不对,他是“唯武器论”。
  “精神万能论”和“唯意志论”都是“左”的东西,是林彪大肆宣扬过的。批林刚开始,还没有怎么批起来,张、姚就说批“左”不要过头,这不能批,那不能批。这当然是给批极左思潮浇了一盆冷水,和周恩来的观点形成对立。这种不一致,编辑部的许多同志都感觉到了,并对张、姚的说法很不满意。
  编辑部同志的另一个不满意之处,是觉得人民日报这么多有能力的人,张、姚都不依靠,只信任一个草包,这明明是“任人唯亲”。11月间,在讨论建立党的核心小组时,同志们纷纷提出:鲁瑛不能当第一把手。有人激动地说:“报社有很多老干部、好干部都没有使用,鲁瑛这样的人却当上了主要负责人。鲁瑛这样的水平,放在领导岗位上,与其说是爱护他,不如说是坑害他。这对党不利,对他也不利。”
  9月,周恩来再次说:极左思潮不批透,你们就没有勇气贯彻毛主席的革命路线。
  这时快到国庆节了。报社准备了一篇社论,吴冷西根据周恩来的精神,在其中加了一句话:“要批判右的和左的错误倾向,特别要批判极左思潮。”送审时,姚文元把这句话删去了。
  
  一块版引起的风波
  
  1972年3月21日,国务院业务组的华国锋、李先念、余秋里接见黑龙江的同志,听取他们汇报哈尔滨三个“老大难”工厂的问题。那时,经济工作面临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无政府主义,生产没人管,工厂没纪律,工人不上班。因此,国务院领导同志指示,要反对无政府主义。后来,省委写作组写了一篇文章,署名龙岩,交给人民日报理论部;理论部认为可用,又送给我。我做了很大修改,改题为《无政府主义是假马克思主义骗子的******工具》。此外又加了两篇文章:一篇是《坚持无产阶级铁的纪律》;一篇是书评,介绍一本关于无政府主义者巴枯宁的书。这三篇文章组成了一个版。当时,张春桥、姚文元都不在北京,我抓住这个机会,就在10月14日把这一整版反“左”的文章发出去了。
  这块版马上受到各方面的注意。法新社记者当天就发了一条电讯,说龙岩的文章是为老干部讲话的,是批评红卫兵的。与此同时,上海方面来了电话,是市委常委、张姚的红人朱永嘉打给鲁瑛的,询问文章的作者是谁,谁组织的,是否送给什么人看过,等等;还说了一句:“上海工人对这篇文章反应强烈。”不久,文汇报的内参《文汇情况》第312期(11月4日)登了一篇上海工人座谈这篇文章的报道。的确是“反应强烈”,说这篇文章是“否定文化大革命”,是批到了群众头上,一大堆罪名。奇怪的是,文汇报过去也曾大力批判过无政府主义和极左思潮,这次却来个大转变,所有发言人的观点都是一面倒的。
  姚文元叫新华社把法新社的电讯稿送给我们看;接着又把11月4日的《文汇情况》转给我们,要看大样小组和理论部讨论,说“同意不同意都可以”。他自己却不表态,推说那篇文章还没有看。
  玩这种拙劣的把戏,是没有几个人愿意上当的。理论部首先拒绝讨论。当时胡绩伟是理论部党支部书记,他私下对我说:“怎么讨论啊?你说同意吧,它是错的;你说不同意吧,它又是工人意见。对工人意见,我们怎么好去反驳?”确实如此。姚文元说“同意不同意都可以”,其实是同意不同意都不可以。
  看大样小组先后讨论了四次,也没有什么结果。第一次开会就讨论不起来。多数同志心里不服,嘴上不敢说,怕又是“引蛇出洞”。姚文元看到我们讨论不积极,又要我们好好学习中央文件。这一次我倒是认真学了。不学还好,越学越觉得自己有理。毛泽东批发的关于批林整风的中央文件,多次提到反对无政府主义。1972年以前的且不说,单是1972年当年就有26号、31号、38号、42号文件,都提到反无

[1]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