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1:33:50

面积

496平方千米

人口

56万人

行政级别

县级市

邮政编码

713100

电话区号

029

咸阳市下辖,位于关中平原腹地,距离西安市区50公里,距离咸阳市区20公里。1993年6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
面积507平方公里,人口57万,南与西安市户县、周至县隔渭河相望,东接咸阳市秦都区。辖庄头、西吴、田阜、汤坊、桑镇、七里、南位、南市、马嵬、阜寨、丰仪、店张、大阜、赵村14个乡镇及东城、西城2个街道办事处。
历史上曾名“废丘”、“犬丘”、“始平县”、“槐里县”、“金城县”,唐安史之乱时因平乱有功的兴平军驻扎此地,遂改名“兴平县”,并沿用至今。西周懿王曾迁都至此。秦末项羽三分关中,立章邯为雍王,建都废丘,即今兴平。

目录

·                                 • 概况

·                                 • 行政区位

·                                 • 三大优势

·                                 • 经济发展概况

·                                 • 历史

[显示全部]

兴平市-概况

 

兴平市

兴平市位于关中平原腹地,北依莽山,南临渭水,东经咸阳距西安市50公里,西经法门寺至宝鸡市162公里,是一个以大中城市为依托的“卫星城”,是全省3个县级市之一。全市总面积507平方公里,辖7镇4乡3个街道办事处,223个行政村,45个居委会,总人口57万,其中非农人口20万。1993年6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

兴平资源充裕,物产丰富。

辖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利条件优越。盛产小麦、玉米、油菜和肉类、禽蛋等农副产品,素有“关中白菜心”、“平原米粮仓”和“辣蒜之乡”的美称,是国家确定的商品粮基地县(市)之一。近年来,兴平依托临近杨凌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优势,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建成了现代农业十大科技示范园区,果品、蔬菜、畜牧等多种经营发展较快,全市苹果面积达10.2万亩,年产值2亿多元;蔬菜面积达17.8万亩;辣蒜面积10万亩;畜牧业被国家和省政府确定为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市和笼养鸡基地市,被陕西省确定为畜牧业示范市,被确定为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市)。

兴平文物古迹驰名,旅游资源丰富。

全市古迹文物共计39处6548件。城东北十公里处有西汉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的汉武帝茂陵,茂陵霍去病墓石雕是中国大型石雕艺术中时间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一批优秀文化遗产,茂陵博物馆还被国家评为AAAA级旅游景区。城西十三公里处的唐杨贵妃墓,留下的32篇历代文人墨客石刻,具有极高的书法和文学价值。

兴平交通通讯发达,电力供应充足。

距西安空港咸阳国际机场约20公里,陇海铁路、“312”国道、西(安)宝(鸡)高速公路和西(安)宝(鸡)公路中、北线横贯东西。市级公路14条106公里,乡级公路22条212公里,专业公路6条15公里,通车总里程达370公里。邮政通讯业发展迅速,已开通了5万门程控电话,市话农话用户居陕西省县级之首。电力供应充足,西北电网横贯全境,有变电站5座,33万伏、11万伏、10万伏高压线路跨度大,低压线路遍布全市

兴平商贸繁荣,市场活跃。

兴平市自古就是商贾云集之地,全市已建成粮食、钢材、生产资料、工业品、蔬菜等专业批发市场17个,综合市场22个。全市个体工商发展到近1万户,私营企业发展到600多户。晁庄、界庄屠宰市场生猪屠宰业闻名西北。

兴平市政建设突飞猛进,整体功能日臻完善。

兴平市城区面积已达16平方公里,城市道路总长达42公里,形成了路桥相连、四通八达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先后建成了兴平百货大楼、兴平商厦、石油招商大厦、温泉度假村、金谷大酒店、茂林大酒店等一批商贸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初步形成了以老城为中心的商贸区,以新城为中心的文化金融区,以兴化集团为中心的东郊化工区,以408厂、115厂、514厂等中省驻兴企业为中心的西郊高科技区,中等城市框架初具雏形。尤其是去年以来,城市建设累计投入过亿元的资金建成6个各具特色的休闲广场,改善了城市配套设施,使城市面貌大为改观。目前,兴平城建史上投资最大、规模最大的104省道兴平段拓宽改造二期工程,已经建成,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拓宽城市空间。

兴平大中型企业集中,工业生产实力雄厚。

全市共有各类企业16176家,市属企业122家,三资企业10余户,初步形成了化工、造纸、机械、建材、食品五大支柱产业。市属企业宝塔山油漆股份有限公司连续四年被评为陕西经济明星企业,并于1997年跻身全国涂料行业10强之列,宝塔山牌油漆被评为陕西名牌产品。鲁洲糖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淀粉糖系列产品供不应求,畅通销全国各地。2005年,全市全部工业总产值完成71.1亿元,增长28.1%。乡镇企业跨入全省“甲级队”行列,兴平纸品包装集团公司被国家农业部确认为全国乡镇企业集团,兴包纸品被评为陕西名牌产品。

兴平市-行政区位

 

兴平市辖3个街道办事处、7个镇、4个乡:东城街道办事处、西城街道办事处、店张街道办事处、马嵬镇、赵村镇、桑镇、西吴镇、南市镇、庄头镇、南位镇、汤坊乡、田阜乡、丰仪乡、阜寨乡。

兴平市-三大优势

 

一是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地处关中腹地,毗邻西安、咸阳;东靠咸阳国际机场,西连杨凌农科城,陇海铁路、西宝高速、312国道、104省道穿境而过,交通四通八达。

二是工业基础雄厚的优势。

有中省咸属企业、研究所19家,中、高级技术人员2.5万人,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66亿元。

三是城市品牌优势。

是全省仅有的3个县级市之一,城市规划面积43.2平方公里,城市人口20万,2006年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一举成功。

兴平市-经济发展概况

 

2005年荣膺陕西省“十五”期间经济增长最快县市,2006年首次跻身陕西省县域综合实力20强,2007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强劲增长的势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60.2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一产增加值10.2亿元,二产增加值30.5亿元,三产增加值19.5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为17:51:3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66亿元,其中装备制造、化工、食品三大支柱产业分别实现产值27.7亿元、14.7亿元、18.5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61%,工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到51%;财政总收入完成3.1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0008万元,同比增长2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60元,净增36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858元,增长16%;城乡居民存款余额达到41.63亿元。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分别荣获咸阳市一等奖,共引进重大项目36个,实际到位资金14.2亿元。立足新的起点,展望美好未来,57万兴平人民正满怀信心地朝着“西部百强、陕西省十强”的宏伟目标迈进。

兴平市-历史

 

兴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封建王朝曾两次在兴平建都:一次是西周第七个皇帝周懿王二年(公元前908年),把国都由镐京迁到犬丘(今兴平城南的南佐村);一次是楚汉相争时,项羽封章邯为雍王,王都设在废丘(今址同上)。这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屈指可数的。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始置槐里县。唐“安史之乱”爆发后此地置“兴平军”,因该军平叛安史之乱有功,故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以该军之名命名为兴平县,取“兴旺平安”之意,县名沿袭至今。1958年12月,兴平、武功、扶风三县合并为兴平县。1968年,咸阳地区专署机关曾迁驻兴平近两年。兴平自古多人杰,西汉云中太守魏尚,飞将军李广,东汉战将马援、耿恭、耿秉,经学家马融,史学家班昭,文学家傅毅,三国战将马超,机械发明家马钧,西晋十六国时织回文璇玑图的女诗人苏若兰,清代农桑学家杨双山等名人就出生在这里。兴平儿女更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仅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到抗美援朝战争时期,进入陕西英名录的烈士就有172人,陕西省地下党创始人魏野畴、史可轩、抗日英雄杨法震、原兰州军区副司令员杨嘉瑞等老前辈为党为人民,无私奉献,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

兴平市-大事记

 

南北朝(420年~589年)

北魏正光六年(525)
羌人莫折天生率秦军进屯黑水反魏,魏行台肖宝寅和西道都督崔延伯率兵集结马嵬。进破莫折天生,以少胜多,斩俘秦兵10余万人。
永安元年(528)
始平县治由茂陵迁于固显村(今县北)。
西魏恭帝二年(555)
台平县治又由固显村迁移今兴平东北25里处的礼泉县境内。
北周明帝元年(557)
撤销槐里县,并入始平县。县治又由东北25里之礼泉境迁至今县城,并把扶风郡治所由好畤迁来本县。
静帝大象元年(579)
始平县治由县城迁往东南10里之文学城(今北马、王家一带)。

隋(581年~618年)

文帝开皇二年(582)
隋尚书李询和太仆元晖,在武功开普集(济)渠,经县境60里,灌田70余顷,东流入咸阳境(今废)。
开皇三年(583)
撤销扶风郡,始平县改隶京兆郡。
开皇十四年(594)
关中地震,旱灾极为严重,民大饥。文帝不肯就地赈济,率民东迁洛阳觅食,本县人口大减。
炀帝大业九年(613)
始平县治所由文学城迁到今县城。
隋在京畿(包括本县)抽调10万壮丁修筑大兴城墙。
大业十三年
李世民进军关中,占领渭北,与民约法12条,除隋苛法。九月,李渊女平阳公主(李三娘)起兵司竹(今周至一带),军纪严明,公主在周至、武功、始平等地募兵,远近参加者甚多,得兵7万,号曰“娘子军”。与李世民会眉后合兵围攻长安。

唐(618年~907年)

高祖武德元年(618)
改隋京兆郡为雍州,始平属雍州。
武德三年(620)
在武功、好畤、周至置稷州。分始平县西部(今马嵬以西)和武功东部置扶风县,治所设在今武功长宁镇(人称东扶风),属稷州辖。
太宗贞观元年(627)
撤销扶风县,地归始平。撤销稷州,归隶雍州。当年唐大力整修关中被毁的水利渠道,令“役九州夫匠,始就其功”,始平成国渠得以修复。
贞观四年(630)
关中连续四年遭旱、风、蝗等灾害,太宗亲自出驾巡察京畿灾情,饬令降咸阳、始平、武功等县死罪以下囚犯刑,并令免当年租赋。是年农业得以发展。
贞观十一年(637)
雍州灾荒严重,免除始平、武功、好畤、礼泉等县当年租税。
武则天天授二年(691)
七月,复置稷州,始平复隶稷州。
大足元年(701)
四有,废稷州复雍州,始平复归雍州。
唐置“兴平军”于雍州始平县。
至德二年(757)
十月,“兴平军”驻金城县,因平安史之乱有功,改金城县为兴平县。县治由马嵬迁回今县城。
德宗兴元元年(784)
秋,“大蝗,庄稼食尽,本县百姓捕蝗为食”。
僖宗广明元年(880)
黄巢进长安称帝,国号大齐。部将王璠军占领咸阳、兴平等地,进攻奉天。
中和元年(881)
六月,四川黄头军使李铤等与黄巢义军战于兴平。李部邠(彬)宁节度副使朱玫屯兴平,黄巢将王璠率部围兴平攻玫,玫败退屯奉天及龙尾坡。
十月,凤翔行军司马李昌言,逼走京城四面诸军行营都统郑畋,屯兵兴平。
中和二年(882)
四月,唐诸军进逼长安,京西、渭北、兴平、渭桥、武功均有兵营。黄巢义军再攻兴平,兴平唐军退屯奉天。
昭宗景福二年(893)
3万禁军出镇兴平,邠宁军、凤翔军合兵6万相拒,禁军不战而溃。李茂贞兵乘胜占领咸阳、三桥。从此李茂贞据有凤翔、兴元、洋、陇、秦等十五州,势力大振。
乾宁三年(896)
凤翔节度使李茂贞率兵攻京师,诸亲王领禁军与其激战于兴平西娄馆,禁军败回,昭宗奔华州。
天复二年(902)
朱全忠(即朱温)军与凤翔军李茂贞部大战于兴平、武功间,凤翔军败。
天佑元年(904)
四川王建派兵前来救驾昭宗,兵进兴平被朱全忠打败。

五代十国(907年~960年)

后梁开平元年(907)
朱温称帝改国号梁,为后梁太祖。兴平县属大安府所辖。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时属京兆府。
后唐天成元年(926)
后唐魏王继岌率伐蜀的精兵2万,行至兴平时,闻后唐国都洛阳内乱,便率兵自兴平到武功屯兵。

宋(960年~1278年)

太宗至道二年(996)
关中大地震,昼夜12震,本境房屋多被震坏。
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
“不雨,渭水干竭,五谷焦枯,兴平饥民离散。”

元(1206年~1368年)

惠宗至正十九年(1359)
“飞蝗蔽天,人不能行走,民大饥。”

明(1368年~1644年)

太祖洪武二年(1369)
明改元奉元路为西安府,辖兴平县。
洪武三年(1370)
本县建立县学(后改为儒学、学官),两年为一届,每届收文生员15名、武生员13名,禀生、增生各20名。
宪宗成化元年(1465)
地震,县南塔崩。
成化九年(1473)
冬,寒冷异常,渭水冰厚5尺,行人车马行冰上。冰层间夹杂沙,有青、红、黄、黑色。
嘉靖三十四年(1555)
十二月十二日,华州大地震,烈度11度。兴平县属、民房倾荡,文庙被毁。
思宗崇祯五年(1632)
十二月,李自成、张献忠率领的农民起义军,由晋(山西)、冀(河北)分路进军汉中,屯驻兴平等地,连营20余处,北到邠州(今彬县),南至周至,东至长安、咸阳,西到宝鸡,秦中皆聚义军。
崇祯七年(1634)
正月,陕西总督洪承畴领总兵曹文诏等,先后围剿起义军,义军伤亡甚重,分别迫退兴平、商洛等地。李自成、张献忠率主力屯于周、户。四月,四川义军二三千名,入西乡分别归汉中、兴平等地义军。
崇祯八年(1635)
四~五月,洪承畴率部将曹文诏、张全昌、贺人龙、刘成功由灵宝、阌乡、咸阳、子午谷等地向义军驻地商洛、兴平、眉县、汉中诸点全面围剿,义军再次退守兴平及终南山一带。

清(1644年~1911年)

世祖顺治元年(1644)至二年(1645)
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余部贺琛率义军,多次围攻兴平县城。县丞王志道、唐凤穆纠众堵御,唐凤穆被杀。数日,义军退走。
顺治十六年(1659)
知县徐开熙(字禾水),浙江嘉兴人,修纂《兴平县志》8卷。
圣祖康熙十五年(1676)
县境有社学5所。
康熙三十年(1691)
兴平大旱,“大灭麦禾,人兽相食,殣殍载道”。
世宗雍正五年(1727)
清延令陕、甘两省将丁银摊入地亩征收。
乾隆二年(1737)
陕西巡抚下令各州县凿井灌田,兴平上报凿井4590口。
乾隆年间(约1750)
农学家杨屾(音申)(字双山)。在桑家镇西(今桑镇初级分校)创建“养素园”讲学处。
乾隆四十二年(1777)
知县顾声雷(字震苍),江苏元和县人和舍人张埙纂修《兴平县志》25卷。
乾隆六十年(1795)
七月,大雨,平地水深丈余,定周镇一带被淹,商业衰。
道光九年(1829)
本县康如德在县城西大街开设“明远堂”眼药铺。所制的“八宝推云膏”眼药(杏核凉眼药),飏名西北各地。
道光二十七年(1847)
七月二十六日,户部议准兴平、周至、武功三县开垦马场地65.04倾,照例升科纳赋税。
文宗咸丰八年(1858)
知县王弼,不按章程征厘金,纵容门丁、差役借端勒索,加倍征收,掠夺商民,被革职查办。
同治六年(1867)
二月,西捻军在西安全歼陕西巡抚刘容部30营。三月部分兵力沿渭水南岸西进,在眉县渡渭河,进入兴平、礼泉、咸阳、乾州等回民起义军地区活动。后在清政府重兵围剿下,撤出,分别进入陇东和陕北。
同治十三年(1874)
知县王权(字心如),甘肃伏羌人和本县举人张垌修纂《兴平士女续志》3卷。
德宗光绪三年(1877)
兴平大饥,道馑相望,人、儿相食。南山之石,岁久成灰,形似面粉,饥民强负归,号曰“神面”,和榆树皮制饼曰“神饼”,食之多死。
三月,胡凤丹纂修《马嵬志》6卷。
光绪八年(1882)
七月二十五六日,大雨,河水暴涨,冲没渭河南北王家滩等处庄田。
西南乡址坊头等村一带遭雹灾,伤夏禾247.41倾(合24.741亩)
光绪二十一年(1895)
陈良村符运良为民请命,挺身而出,进县衙、省府控告贪官,被官府捕押2年,殉难狱中。
光绪三十年(1904)
三月二十五日,马嵬刘坎坎、刘三率乡民200余人,冲入县城进行抗捐斗争。
光绪三十一年(1905)
兴平县学堂经费处在县属东侧成立,管理全县180所小学堂教育基金。
光绪三十三年(1907)
原上张家村一带降暴雨间冰雹,平地水深数尺,井满,冲塌房屋无数,部分地区雹灾较重。
宣统元年(1909)
知县张瑞玑同兴平籍革命党人张渊(字深如)、南南轩创办《兴平报》(称白话文报),南南轩任报社社长。《兴平报》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唤醒民众,揭露清政府腐败统治。
同年,张渊等去上海、武汉考察时,给本县学堂购回新法织布机,招收工读学生习织布。又创办“复彬桑园”,发展蚕桑,很有成效。
宣统三年(1911)
九月一日(10月22日),本县张渊、南南轩、符瑞亭等人在西安参与响应武昌起义。六日(27),被任命为西路民团团长的西安实业学堂学生符瑞亭和穆仰文等8人,身着军装,荷刀背枪回到兴平。知县陈宏珂带官吏、役丁在县衙门前俯首跪迎,缴枪缴印。团长符瑞亭鸣枪宣告起义成功,组建200余人的“复汉军”,编为一营四哨,驻东街城隍庙,维持城乡社会秩序。

兴平市-县城风貌

 

兴平市航空广场喷泉

 

兴平市东立交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