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报:两岸史观差异 难解政治难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4:44:30

      面对历史,谈何容易;面对现实,更加艰难!十天来,在全大陆掀起红色影视浪潮的「主旋律」电影《建国大业》,以颂扬共产党人在一九四九年建立新中国的关键历程,反映了北京在两岸分治六十年后的政治史观。

  电影创作虽然不是正史,但在中国特殊党政体制与威权氛围里,号称「主旋律」的历史电影,当然就反映党的宣传机构与意识形态主管部门的史观,而《建国大业》透露的两岸史观差异,正是两岸最难破解的政治难题。

  从电影拍摄手法来看,《建国大业》确有很多突破,如重建一九四八年南京总统府国旗飘扬、蒋介石宣誓就任中华民国总统等,对比蒋过去「人民公敌」、「头号战犯」形象,共产党人处理历史问题,已能以平常心看待。

  大陆影视文艺创作或历史传记,近年对蒋介石形象形塑,似已从丑化、妖魔化,变得更加人性化、立体化,这既是两岸关系改善的务实反映,也显示大陆艺文界或党的宣传机构对《蒋介石研究》已能与时俱进。

  吊诡的是,《建国大业》历史电影里,青天白日满地红可满场飘扬,蒋介石可以宣誓就任「中华民国总统」,但在现实环境里,中国官方媒体却只能称马英九是「台湾地区领导人」,「中华民国」却都遭消音处理。

  这种只能在电影院面对历史,却无法面对政治现实的态度,正是两岸交流经常受到局限的根本障碍。

  或许《建国大业》深知两岸纠结难解,因此,除了歌颂共产党人如何团结合作,全面反映蒋介石李宗仁军政派系内斗,全剧停留在新中国诞生之日就未再着墨,既避开中共高层权力斗争的尴尬题材,也回避两岸持续数十年军事冲突、冷战冷和的史实。

  不过,片中对青年蒋经国在上海「打老虎」却有深刻描绘,面对孔宋家族贪腐已成燎原,老蒋曾无奈劝阻小蒋,并说:「反,亡党;不反,亡国!」此话一出,心领神会的北京观众,发出了阵阵的笑声。

  对共产党人的史观来说,「中华民国」已成中国近现代史一部分;但就绝大多数台湾人史观而言,不论统独,不分蓝绿,「中华民国」不仅是历史事实,更是继续存在的政治现实。

  拍制《建国大业》的剧组,在完成任务后正筹拍《建党大业》,作为中共建党九十周年献礼。电影艺术已成为诠释史观的利器,「主旋律」电影也将成为中共宣传部门「置入性行销」政治理念的最佳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