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两岸政治困局的理论阐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1:32:52
作者:廖中武
来源:《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本站发布时间:2010-5-31 16:43:45
阅读量:168次

摘要:从2008年开始两岸在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沟通和交流日益密切,签订了一系列互利互惠的协议和条款,开启了两岸和平发展的大好局面。然而在政治上的协商和交流相比显得滞后,这成了困扰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一道绕不过去的坎。在“两岸一甲子”学术研讨会上的刘国深教授提出“球体国家理论”,对两岸建立政治互信和协商做了新的理论阐释,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海峡两岸;政治互信;“球体国家理论”
中图分类号:D6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269(2010)01-0045-02
台湾问题是中国人难以解开的一个心结,许多年来多少人为之奋斗、为之奔走、为之思索、为之努力,为的是实现中国的大一统,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圆。然而由于台湾政界的顾虑和“台独”势力的影响,尽管海峡两岸自2008年开始关系趋向缓和,呈现出良好的转机,但政治问题始终是横亘于两岸之间难以跨越的障碍,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一个难点和焦点。
一、“球体国家理论”的提出正当时
2009年11月13-14日“两岸一甲子”学术研讨会在台北举行,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刘国深教授站在学者的立场,通过多年对台湾政治和两岸关系的研究,提出“球体国家理论”, 以一种新的理论来解读和诠释两岸政治现状和两岸关系。这个理论一经提出,立即引起了与会学者的重视,也被海内外媒体广泛引用报道。其实,作为台湾问题的资深专家,刘国深教授早在10年前就设想并提出“球体国家理论”,在《台湾研究集刊》1999年第1期《两岸政治僵局的概念性解析》一文中作了说明,之后也多次在不同场合加以阐述。但在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后,台海危机再现,两岸关系遭受严重挫折,而陈水扁上台执政后,更是在疏远两岸关系和实行“渐进台独”方面越走越远,两岸关系冰封雾蒙,连正常的社会交往都难以维系,更不用说如何解决政治定位的难题。2008年以来历经三次“陈江会”后,两岸“大三通”启动,国家主席胡锦涛也于年底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三十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台工作有了新的指针和认识,进入2009年,两岸关系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时期,而这次在台北举行的“两岸一甲子”研讨会上刘国深教授再提此论,并结合他这些年来新的思考,作了更完备的补充和拓展而被广泛关注。这个理论的提出正是时候,给两岸解决政治上的困境提供了现实和合理的理论架构与视野。
二、“领土主权一体,政府差序并存”原则是解决两岸政治困境的明智认识
“领土主权一体,政府差序并存”原则有两层含义,第一是“领土主权一体”,第二是“政府差序并存”。“领土主权一体”强调的是一个国家原则,也就是一个中国原则,这个“中国”,在大陆方面表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台湾方面表示为“中华民国”。可以说,在1949年以后,无论在中共大陆政权还是台湾的中华民国政权,都没有否认“一个中国”的大原则。从史料看,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分裂中国的企图被台湾的最高统帅蒋介石决然拒绝,而大陆的毛泽东也用金门炮战的方式向国际社会宣示着维护国家统一的凛然大气,两岸政权用一种人类历史上特殊的斗争方式——互相炮战来表示内战尚未结束,双方的争斗只是内战之争,并非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之间的战争,两岸的政权都未表示领土和主权的差异,只是表达“一个中国”的立场不同而已。即便在1979年全国人大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实行和平统一的方针停止炮战后,大陆方面正视现实,提出了“一国两制”的和平统一政策,而台湾方面也采取了务实的态度来应对,由此才有了在“一个中国”基础上1993年新加坡的“汪辜会谈”。试想,如果没有“一个中国”的基本立场,“汪辜会谈”是不可能进行,更不用说取得成效的,两岸关系就不会取得“93会谈”后的一系列成效。反过来说,两岸关系能不能顺利发展也取决于这一基本原则和立场。李登辉分裂中国的言行主张不但遭到了严重的否议,而且导致原本发展良好的两岸关系陷入僵谷,在经济利益和社会层面上给台湾人民带来了负面作用,实际上不利于台湾的发展。因此,即使是民进党在2000年上台执政,陈水扁本人在第一年年底发表的“元旦祝辞”中也表示“依据中华民国宪法,‘一个中国’原本并不是问题”。而2008年台湾新一任领导人马英九在8月26日就公开表达了“海峡两岸不是两国关系”的政治立场。这说明分裂国家的说法和做法不得人心,连台湾执政当局也不敢贸然行事。
“政府差序并存”讲得是要面对当前两岸政权的现状,经过这多年的发展,大陆和台湾出现了政权实体不对等的状况。大陆政权在国际社会上得到大多数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立场、政治要求、政治作为及政治形象等在国际舞台上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树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重新开始崛起于世界的东方,这一点是台湾人民包括台湾的政界都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另一方面,台湾也仍然同世界上2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有政府间的联系,尽管台湾政权的影响力和国际活动空间比以前缩小很多,台湾政权的影响力并未消失殆尽,在国际舞台上仍以“中华民国”的政治符号和形象存在着,只是对国际事务的影响比以前减小很多罢了,这也是中国大陆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在当前的情况下,两岸政权不是谁要吞并谁的问题,让台湾政权来统一中国大陆不现实,而中国大陆以武力方式收复占领台湾也不大可能,试想几十年来都未使用武力来解决台湾问题,而在当今和平发展成了主旋律的情况下,更不大可能采用这种方式了。所以,双方“默认或接受“一个中国境内两个竞争中国代表权的政权差序并存”的现实。形成互相体谅、避免为难对方的政治行为规范”(刘国深教授语)。这就是对“政府差序并存”最好的解释。
三、“存量原则不变,增量拓展共商”原则是实现两岸双赢的现实策略和路径。
“存量原则不变,增量拓展共商”是“球体国家理论”的第二个原则,这个原则既立足于当前两岸现实,又考量了两岸未来的面向问题。正视现实才能有助于解决当前难点问题,而只有从目前的现实状况出发,才能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存量与增量”原则要解决的就是现实与未来的关系问题。两岸人民都寄希望于未来的发展,毕竟互相斗争让双方都得不到好处,而让他方坐享渔翁之利。台湾的“存量”不单单指的是经济方面,也涵盖了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军事力量、国际空间等方面,尊重台湾现有的“存量”,让台湾感受到不是被排挤、被欺压,不会有对立和脱离的意向,双方才有合作和互信的基础和可能,这需要大陆释放出最大的诚意,主动给台湾的发展提供条件和空间。国共两党高层的会晤,双方对一些共识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为两岸沟通架构起桥梁。而大陆政府对台湾民进党的看法也在改变,同时民进党对大陆的政策也在调整中。
“增量拓展共商”是对未来发展的共谋。我们看到,大陆巨大的市场需求对遭受金融危机沉重打击的台湾经济起了极大的拉动作用,大陆政府的赴台巨量采购计划、大陆游客赴台旅游、大陆资金可以进入台湾资本市场等都提振了台湾的经济,给台湾人民带来实质性的好处,也得到台湾方面的良好呼应。海峡两岸每年上千亿美元的巨量贸易额,数以百万计的人员往来,日益紧密的社会交往,使得海峡两岸休戚与共、同荣共赢。当然,由于观念意识和社会结构的差异,双方还有摩擦、有矛盾,如何实现更好的合作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要用创新性的思维和发展的眼光去思考和解决。
海峡两岸实现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最终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一个统一的、强大的中国崛起于东方、屹立于世界之林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所希望和愿意看到的结果,而这需要海峡两岸共同的努力,借用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三十周年座谈会上说过的话:“3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海峡两岸中国人有能力、有智慧把两岸关系的前途掌握在自己手中,通过交流合作增进感情融合、增加共同利益,通过协商谈判积累共识、减少分歧,循序渐进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 刘国深.试论和平发展背景下的两岸共同治理[J].台湾研究集刊,2009,(4):1-7.
[2] 刘国深.加强两岸政治互信ABC[C].“两岸关系一甲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