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敏:腐败是个好东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3:54:27
吴敏:腐败是个好东西
任何真理都要受到时空条件和主体指向的限定。此时空条件下的真理,在彼时空条件下不一定是真理;对此人或此类人是真理,对彼人或彼类人不一定是真理。前一段时间蜚声海内外的俞可平《民主是个好东西》一文很懂得这个道理,此文在提出“民主是个好东西”这个命题时,首先表明了此真理的主体指向:“民主是个好东西,不是对个别的人而言的,也不是对一些官员而言的;它是对整个国家和民族而言的,是对广大人民群众而言的。”这个解释很有必要。如果没有这个主体指向的限定,所谓“民主是个好东西”就很难成立。因为,对于那些大权在握、为所欲为的官员而言,民主是一种监督、制约其权力的力量和机制,能够迫使其不敢把公款装到自己的口袋里去,不敢去包“二奶”、“三奶”,不敢飞扬跋扈、胡作非为,否则就很容易被“双规”、遭唾弃、丢官帽,甚至被抓到监狱里去,这怎么能是个“好东西”呢? 由此联想到千夫所指的腐败现象,这个东西侵吞了国家和人民的财产,损害了党的形象和社会的道德风气,销蚀了政权的合法性基础,对党、对国家、对政权、对人民、对社会无疑是个坏东西。但是,如果换一个主体指向,从官员的角度来看,腐败则是个实实在在的好东西。腐败主要包括黑色腐败和灰色腐败两种形式。所谓黑色腐败,主要是指贪赃枉法、索贿受贿、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卖官卖官等等;所谓灰色腐败,主要是指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费旅游、假公济私、官官相护以及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等等。腐败这两种形式的任何一种,对官员而言都是好得很、美得很呢。进一步分析,腐败这个好东西对于官员的具体好处,也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显性好处,一种是隐性好处。先说说显性好处吧——黑色腐败对腐败官员的显性好处是显而易见、不言而喻的。当山西翼城县委书记武保安夫妇隔几天就往银行存几万、几十万元人民币之时,当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官商勾结、骄奢淫逸地大肆挥霍社保基金之时,当江苏省建设厅厅长许其耀同140多个情妇耳鬓撕磨、云欢雨悦之时,当福建周宁县委书记林龙飞和22个情人在豪华酒店举办“群芳宴”并给最受宠者颁布“年度佳丽奖”之时,当800多外逃贪官挟持700多亿公款在发达国家享受“现代化”且基本上没有被引渡的忧虑之时,他们自然是心旗摇荡、其乐融融、美不胜收,太感谢腐败这个好东西了。况且,有关专家的研究表明,我国现阶段官员腐败的风险系数只有4%,绝大多数腐败分子没有后顾之忧,尽管纸醉金迷、声色犬马地享受就是了。对他们来说,腐败实在是世界上最好最好的东西了。灰色腐败显性地惠及的官员数量更为众多。这些年来,全国公款吃喝费用由1989年的370亿元猛增至2005年的6000亿,增长了16倍,这使得数以十万、百万计的官员经常品味山珍海味、美酒佳肴,酒足饭饱之后还要或桑那、或歌舞、或异性按摩;这些年来,“再穷不能穷领导”之风盛行,给各级党政领导配备公车越来越普及,公车的档次越来越升高,连贫穷地区的乡镇一级党政领导也基本上都有专车,起码也是个桑塔纳,而且一官有车、全家同用,小舅子、小姨子等亲属也能跟着沾光,全国每年的公车消费达3000亿元之巨;这些年来,借着对外开放的大好时机,许多官员以考察之名到国外公费旅游,北美、西欧、澳洲、东南亚、南美等都周游遍了,全国每年公款出国耗费3000多亿元(鄙人虽不是官员,也到国外公费旅游了两次,亲身体验了灰色腐败之魅力);这些年来,在或直接、或间接的权力荫庇之下,相当多数官员的配偶、子女、亲属及贴身秘书,或者官运亨通,或者财运亨通,或者“学运”亨通(官员的子女,学习成绩再差也能上好学校,也能出国留学),基本上都是春风得意、踌躇满志、心想事遂,没有什么做不到的事情,没有什么享受不到的乐趣。尤为可贵的是,灰色腐败基本上没有什么风险,腐败之后完全可以放放心心地睡大觉。对于这些官员及其配偶、子女、亲属及贴身秘书来说,灰色腐败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个不折不扣的好东西。我亲耳听一位厅局级官员洋洋得意地说:“共产党的钱,你花就是了,何必往自己的口袋里装呢?”这的确是经验之谈。腐败对官员的显性好处是“秃子头顶上的跳蚤”,人人看得见;腐败对官员的隐性好处则如“穿在靴子里的脚”,其舒服、惬意的感觉只有官员自己知道。有一次,我同一位相当高层次党政机关不大不小的官员朋友偶然坐在一起闲聊,他向我谈到了腐败对官员的两大隐性好处,很使我茅塞顿开、增长见识。下面,我冒昧地来个鹦鹉学舌和“照着葫芦画瓢”吧。腐败对官员的隐性好处之一,是有利于官员之间的团结。在20世纪80年代,官员之间为了争夺权力和利益而不团结的现象时有发生。就县一级党政官员而言,当时,县委书记和县长之间闹矛盾、搞不团结的情况比较普遍。有一个县的书记和县长在争吵之余甚至大打出手,致使自己声名远播、威震遐迩。但是,近十几年来,官员之间闹矛盾、搞不团结的现象大大减少了。之所以如此,相当程度上是腐败现象蔓延和加剧之功效。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经过一定时期的磨合,各官员之间的权力范围大体明确了。这样一来,随着腐败风气之愈演愈烈,随着“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观念之日益普及,官员们忙于“用足用活”自己所掌握的权力,忙于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创造效益,忙于享受权力所带来的或黑色、或灰色之种种好处,没有什么心思再去你争我夺地闹矛盾、搞不团结了。而且,同一领导班子里的官员彼此之间都比较了解,谁也知道谁在玩什么猫腻,谁也知道谁的软肋在什么地方,谁也知道谁的屁股上有多少屎。从自己的利益和安全考虑,他们都不愿意闹矛盾、搞不团结,不愿意因互相争斗、互相揭发而最终导致两败俱伤。特别是,这些年来,腐败越来越呈现出“群体化”之趋势,相当一些腐败事件涉及多名官员,甚至是整个领导班子。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官员利害相关、共荣共衰,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紧密地凝聚和团结在一起了,而极个别鹤立鸡群的不腐败者则成了对大家的潜在威胁,成了大家猜忌、排斥和打击的对象,成了不利于领导班子团结的有害因素。从某种意义上完全可以说,腐败是促进、实现和维系官员之间团结的重要粘合剂。腐败对官员的隐性好处之二,是有利于上级官员对下级官员的控制。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再荫蔽的腐败官员也会被人民群众或多或少地发现其蛛丝马迹,也会被人民群众通过信访的方式(这是现阶段人民群众能够采用的唯一反腐败方式)所检举和控告。因此,一般而言,上级官员的抽屉里都存放有人民群众对下级官员腐败行为或多或少的检举信和控告信。但是,凡上级官员都知道“法不治众”和“水至清则无鱼”的古训,他们决不会收到检举信、控告信就去调查和处理,而是采取了一种“引而不发跃如也”的策略。具体来说,就是上级官员往往要以某种方式或明示或暗示下级官员,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手里握有检举、控告其腐败行为的信件和材料。如果下级官员忠顺于自己,乖乖地听自己的话,那么,再有多少检举信和控告信也只不过是一堆废纸而已;如果哪一个下级官员胆敢冒犯自己,甚至给自己玩什么手段,那么,这些检举信和控告信就成了随时可以引爆的定时炸弹,上级官员随时可以让纪检委将其“双轨”并立案调查。按现在的实际情况,几乎没有屁股上干净的官员,上级官员对下级官员的立案调查必然是一查一个准,调查谁谁就有腐败,大查大腐败,小查小腐败。当然,现在的下级官员学历很高,智商很高,他们在一般情况下绝不会鸡蛋碰石头地去冒犯和得罪上级官员,而是要以各种方式向其献乖巧、表忠心。即使没有得到上级官员的青睐和重用,心里很不满意,行动上也绝不敢有什么不恭敬的表现。这样一来,上级官员控制下级官员的目的就达到了,上下级官员之间就形成了绝对权威、绝对服从的良好关系和秩序。显然,下级官员的腐败是上级官员对其进行控制的有效依据和资源,的的确确是一个好东西。现在很走红的领导学和管理学应该从社会现实中汲取营养,将腐败有利于上级官员控制下级官员的功能写成“学术专著”,说不定还能得个什么“优秀科研成果奖”呢!发表者 新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