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选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0:52:22
怎样选择写作角度

选择什么样的写作角度,和文章立意的深浅是密切相关的,这是一个尽人皆知的道理,但是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能把握好的却不多。对学生而言,不加指导就会出现作文表面化,程式化,相当一部分学生会陷入无话可说的状态。   怎样进行好这方面的指导呢?
我以为最重要的是通过联系实际选择切入的角度。
茅盾先生在《论"入迷"》中"说有多种多样的'入迷'。吉诃德先生看武侠小说把一份家产几乎看光,还嫌不够,还要出去行侠,终于把一条老命也赔上。这是'入迷'的一种。《红楼梦》上香菱学诗,弄得茶饭无心,梦里也做诗。这也是'入迷'。但据说香菱居然把诗做好了。乡间有伧夫读《封神榜》,搔头抓耳,心花大放,忽开窗俯瞩;窗下停有馄饨担,开了锅盖,热气蓬蓬直上;伧夫见了,遽大叫道:'吾神驾祥云去也!'跨窗而出,把馄饨担踹翻了。这又是一种的'入迷',然而程度远在吉诃德先生之下。"先生认为"故就'入迷'而论,香菱的,便是最下乘!"
茅盾在这篇文章中所论的"入迷"是针对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而言的,先生认为有了功利心就不会忠于艺术。这个话题似乎与我们无关,茅盾所说的"上乘"与"下乘"更是和我们"风马牛不相及"。但联系实际想一想,恐怕非但有关,而且关系很大。无功利心的艺术家结局如何?无功利心的人生又如何?高三的学生功利不功利?如果湘菱式的入迷是"下乘"的,我们相比湘菱有无高尚可言?一旦将话题与现实联系在一起,学生所选的角度针对性之强是我们始料未及的。
黄鑫同学在《我入不了迷 》中说:"初读茅盾先生的《论"入迷" 》想了又想,似乎收获很大,也很同意先生的说法……当然我们对香菱式的'入迷'倍感反感,而把更多的溢美之词留给了吉诃德、伧夫……再仔细一想,突然可怕的发现,自己原来也是令人恶心的一类……高考在即,偶尔听别人谈论英语高考之事。英语考试阅读是重点,当然它也成为谈话的焦点。一本正经的听了几个同学的谈话后,我对其中一位的介绍特感兴趣。这位同学郑重其事的透露'高考阅读命题往往在英语杂志中'。听了他极具说服力的理由,看着他神秘的笑容,瞬时间我便有翻遍所有英语杂志的冲动。'所以,我每天读五篇以上。'他又加了一句。我恍然明白'讲功利就必定不讲手段'这句话的广泛含义。高考这道沟就在前头……所以,我正积极步香菱后尘。很可悲,我入不了迷,我走不出功利的怪圈。"我想,所有的语文老师都会夸赞这个学生切入的角度很好,假如不联系实际,很难取得这样的效果。
另一个学生在题为《更"上乘"与更"下乘"》一文中说:"以学生为例。迷足球篮球之类的体育活动尚情有可原,但迷电脑游戏,迷言情小说,迷手机之类不合学生本分的玩意儿就不能算"上乘"了。玩物丧志。着迷于物质,精神的大堤就会产生溃口……倘若不做什么限定,更伟大的'入迷'有之,更下乘的'入迷'亦有之。我们只要从这样那样的'入迷'中吸取些教训,就不枉此一论了。"其实,学生对现实的思考之深刻有时出乎我们的想象,瞿娅妮在《"入迷"与"入世"》一文中说:"世上无非有那么几种人:完全入世,无迷可入;身在世上,所迷仅为茶余饭后的赏心乐事;完全入迷,然为世所困,生前无法超脱,痛苦万分;完全入迷,亦身在世上,所迷大多为时代浪尖上的,入世与入迷的好处兼收并得。第一种人在我看来无非是俗人,而第二种人充其量只能算精神上的小康。世上大多数能追求至此,尚还活得有点滋味。"接着,她借对第三种人的叹息,写出了她对为艺术而生者的喝彩,对媚俗者的鄙弃:"他们也为迷而生,却最终死于所迷,所谓身后名声,那简直是以灵与肉的相残为代价的杰作。比起别人肉体的艰辛,他们的精神经受了种种煎熬。即便是想隐世,非有巨大的财力支撑不可,为自己营造一个昂贵的'水晶罩子'谈何容易!印象派的高更,才思奇特,无奈原创作品少人问津,不得不以为贵族画像果腹,终因奈何不了那世俗的污浊毅然隐居太平洋的一个小岛,尽情'迷'了十几年。不惑之年满怀信心回到巴黎,又成伤心地,终病老而死,作品更被嗤之为有伤风化。其好友荷兰的凡高更是因无法入世而饮弹阿尔。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而今这两人的画价值极高,甚至有人戏称凡高每涂上一笔就使拍价上扬数万美金。世人早已漠视这触目惊心的一点一划都浸透了凡高的为世不容、神经极度崩溃的血肉心路。"
其实,言为心声。我们指导学生作文不能为写作而写作。不管是命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只是训练的方式不同,而议论的主旨除了受材料限制以外最重要的是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看法有对有错,有深有浅,但没有人没有自己的看法。假如不是以生活为范本,而是什么写作大全、论据手册之类,必将误入歧途。谈减负,谈现代私塾,谈2010世博会主题,重要的是学生要有自己的想法与看法,否则,不可能写出象样的文章。
除了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确立角度,还要要指导学生调整思维方法,运用创造性思维,拓展思维空间,在求异或求同中,在联想和想象中,在比较相似点中选择最佳角度。要帮助学生"伸出"思维的触须,全方位的"游动",捕捉思想的火花。西方的哲学家鲁克说过:"一定数量的思想可以转化为质量,这是真理。逻辑学、数学都这样认为。一个人产生的思想越多,就有更多的机会形成有价值的思想。"例如,上述《我入不了迷》就是拓展思维空间,运用逆向思维的结果。相比较,另一篇文章《痴心难求》就逊色多了。"可惜的是,自己已经遗失了那份自我,也遗失了'痴迷',成为功利的牺牲品。"这是《"痴心"难求》的主旋律。这一篇读后感只是用茅盾的观点对照现实,运用的是常规思维,所以相比前几篇就显得单薄,缺乏深度与力度。
思想的产生必须冲破习惯性思维的捆绑,冲破传统观念的桎梏。我曾经让学生做过一则材料作文,材料要求学生对一个画家面对画布该不该考虑"钱"谈谈自己的看法。能冲破传统观念的桎梏的学生思维空间之广,对问题探讨之深令我刮目相看。甚至有学生对材料本身的正确性提出怀疑,理由是"创作本身是一种精神状态",而要不要"钱"是创作的目的,这两者不能相提并论。而且不言钱并不能体现精神的高贵,艺术既是无价的也是有价的。当然,在引导学生冲破习惯性思维的捆绑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这种作用具体体现在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层层深入;使学生的思维在与"传统"的撞击中,在与新思潮的交媾中全面呈现"激活"的状态。
想选好角度还要引导学生排除干扰,培养质疑精神,对所给的阅读材料或题目进行分析后再确定角度。例如有这样一则材料:这是记者偶然在街上碰到的一件"小事"。那是一个春日融融的中午,记者路经南市区陆家浜路南车站路口的华联超市时,见门口围着一大堆人,人群突然传出一个女孩子十分尖厉的连续不断的哀求声:放我回去吧,我下次再也不敢了...求求你们...求求你们…记者挤进去一看,那是一个身着校服戴着红领中的女学生,按胸前的校徽所示,她是初中低年级的学生,她对面的一个商店保安手里拿着一包牛肉干,不说也明白,女孩子偷了东西,当时她吓得脸都发了白,两手机械地上下摆动作揖,说什么也不肯跟保安进商店。那时,人群里一下子冒出了许多说好话的人。记者发现,几乎所有人都站在小姑娘这边替她说情,其中最一致的意见是,大家都央求超市工作人员,怎么处理女孩子都行。"就是万万不要让女孩子学校里的老师同学知道"。这些原本素不相识的行人,提出这个意见的理由却完全一样:"否则,这孩子一辈子就完了。" 最后,直到那保安认真地答应大家,除了必须通知女孩子父母外,一定不告诉学校人群才渐渐散去,可人们那种深深的担心却十分耐人寻味: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为什么当一个学生在校外犯了过失后大家都希望不要让学校知道。如果让学校知道了将会对学生带来什么影响?假如我们不对这则材料提出质疑,学生就会顺着材料的思路谴责学校教育。如果人们是有情的,学校必定是最无情的地方了,这样的结论显然是非颠倒。那么,该怎样看待人们的同情与"好心"呢?从这个角度进去,思考的余地很大。
培养质疑精神十分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对传统及流行的不合理部分反思与否定。例如在读完了赵鑫珊的《爱因斯坦的艺术世界》以后学生的质疑很多。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中国出不了爱因斯坦?""我们的艺术观出了什么问题?"学生的思考是很有意义的。有的同学在作文中写到:"赵鑫珊的《爱因斯坦的艺术世界》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中国为什么不能贡献一个爱因斯坦?愿因是多方面的。但一般来说,造就一个爱因斯坦除了数学,物理知识外,还需要有广阔而深邃的文化背景。是中国没有文化背景吗?当然不是。中国有着五千年丰厚的文化底蕴,是任何一个民族无法比拟的,所以,这并不是原因所在。我想,原因大概就在于中国人的艺术观。一种是把艺术当作一种纯休闲性的娱乐,是消磨空暇时间的一种消遣。有了这种认识,自然也就不会认真地对待艺术,更谈不上用心来体会艺术,来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了。而另一种则是把艺术带上了功利的色彩。"有的同学从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加以思考"艺术同科学的互补性,艺术的摧化作用等等,其实已远远超出艺术的本身价值。而我们这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古国对其却是视而不见。一代又一代过去了,他们又学到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呢?学的只是别人的思想和精华,然而由于缺乏升华,迄今我们这个泱泱大国还没有一个人得过诺贝尔奖。自认为能说会道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国人们,丢失了艺术这个耳朵,要嘴巴又有何用呢?在爱因斯坦看来,他的一半功劳都应归功于艺术,而在国人看来,艺术真的是毫无价值。也可能现在的决策者们并未领悟到这一点,但如果长此下去,中国人的想象力、创造力,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必定会被陈腐所替代。到时候中国只能凭吊古人了。"还有一些学生从自身对艺术的渴求谈感受"音乐、绘画和文学不会直接教你如何去解微分方程,但是却能拓展你的文化背景,丰富你的想象力,提高你的审美感和精神境界,从而有助于你成为另一个爱因斯坦。其实这就是艺术世界的真谛。孔祥东说:'我宁愿我的演奏得到二百个观众的喜爱,而不是一个专家盖棺定论似的好评'。艺术不是某个人的专利,美育理应滋润每个人的心田。我们无须妄自菲薄。高雅艺术值得追求,下里巴人也有可取之处。对青少年而言,重要的是雅俗共赏,陶冶心灵。这一切与功利无关,与"分数"更是"不搭界"。春华秋实,潜移默化。我们未必就是爱因斯坦也不一定要成为伟大的艺术家。但我们要追求一份完整的人生。从容追随艺术的指引,人生因此受益无穷;欣然与美同行,我们的民族的文化底蕴将与日俱增。"我粗粗统计了一下,这篇文章的读后感,角度多达二十馀种,可见质疑精神对确立写作角度的意义重大。
不过,在引导学生质疑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注重质疑的品质,也就是说要增强质疑的科学性、逻辑性和知识性。
有无质疑精神不仅关系作文能否写出新角度,更重要的是通过培养质疑精神健全学生的人格。一个一味接受的人与一个能在接受中吐故纳新、推陈出新的人,人格的力量与人生的质量是迥然不同的。对一个民族而言,只有增加后者的比例民族才会有活力,有朝气。
上述从实际出发,拓展思维空间,提倡质疑精神等是确立好写作角度的原则,即便选准了角度,还存在着方法的传授。首先要指导学生调整好角度的大小,切入口要小,只有这样,文章才能有深度。仍以《论"入迷"》的读后感为例。同样运用逆向思维《入迷与"见异思迁"》(见附录)与《我入不了迷》相比,前者针对茅盾先生所谓带有功利性的入迷是最下乘的而言,指出当今的中学生无法不功利,因此入不了迷,借谈入迷抨击了当前的应试教育,切入点很小,但点得很透,很有现实意义。后者认为日新月异的高科技时代要求我们快速更新,不允许驻足,更不能入迷,免得被快速奔驰的时代列车抛弃,因此提倡"见异思迁"。应该说,一个高中三年级的学生能这样考虑问题已属不易,但相比前者,针对性和现实性显然略输一筹。
《更"上乘"与更"下乘"》和《"入迷"与"入世"》都是结合现实谈"迷"的质量,但两位小作者的着眼点不同。张钧伟同学以学生为例,瞿娅妮同学把视角转向了社会,思考入迷与入世的关系。假如说小作者对现世的四种"入迷"的分析入情入理,特别是对高更式的入迷一唱三叹很显功力,那么,后面将这四种人与今天的孩子拉在一起,就不如前者的"更下乘"那么顺理成章了,毕竟,入迷与入世的话题太大了些。
另外,不仅要教学生调节好角度的大小,还要让他们学会发掘深度。深,就要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抓住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清朝大文学家黄宗羲说"第一层,必有庸人思路共集之处缠绕笔端,剥去一层,方有至理名言。"所谓"庸人思路",就是一般人都能认识的肤浅道理;所谓"至理",就是对客观事物的深刻认识。这"剥去一层",可以说是使角度变"深"的好办法。例如有这样一则材料:意大利科学家伽俚略年轻时是个天主教徒。一天,他到比萨大礼堂去做礼拜。闲时,看到一盏悬在教堂半空的铜吊灯被风吹得来回摆动。仔细观察,不管摆动幅度大小如何时间都是相等的。他用自己的脉搏来验证,果然如此。回家后,他找来轻重不同的物体挂在长短不一的绳上,来回摆动,发现: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跟所吊物体的重量元关,而与摆长相关,经过反复实验,他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定律。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材料,然后以《从伽俚略看灯摆谈起》写一篇读后感。学生多半针对伽俚略观察仔细,认真试验谈。引导他们"剥去一层",想想伽俚略的观察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所选的角度就不再是"庸人思路"了。同学们看到了伽俚略的观察具有科学家的敏锐,他的观察以丰富的科学知识为底蕴,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他是"有准备的头脑"……… 还有一个例子:20世纪80年代,法国一批年轻的数学爱好者,组成布尔巴基学派,他们思想活跃,经常在一起展开争论,有时争得面红耳赤,毫不相让;有时几个人同时大喊大叫,以致局外人以为是"疯子,'集合。就是这批年轻人,写下了洋洋大观的三十几卷《数学原本》,对当代数学的许多领域,都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在没有引导学生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抓住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剥去表面的那一层之前,学生赞颂布尔巴基学派勇于争论,敢于"喊"的"疯子"精神,但是深入一层,想想他们为什么敢喊,再对照我们的"矜持",布尔巴基学派的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忠于科学本身,充分的自信,以及不媚俗使我们不能不反思科学屈尊于"权威"的现实,使我们深切的感到我们对"大胆创新"的呼唤是多么的底气不足!
通过上述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写作中,要善于把握好角度,才可能写出有新意、有深度的文章;而把握好角度关键在于针对现实进行创造性思维,切入口要小,所谈的问题一定要有现实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选取角度的能力;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样选定的角度才能使文章的立意既新又深刻。其实学会写作的过程应该也是学会正确思维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