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平庐山”的会议是“接班人”之间的一场恶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9:45:47
        [ 重要提示:发生在1970年8月的庐山会议,其硝烟之劲,被毛泽东形容有“炸平庐山”之势。中共党史上称林彪的行为是“抢班夺权”。这个说法似难立足,多有质疑。透过历史的疑云,我们已经看清,这不是什么林彪和毛泽东之间的抢班夺权之战,而是一场相对低一层级的维护和巩固“接班人”地位的恶斗。]    从历史的尘埃中挖出的“九大”会期毛泽东与林彪的一段谈话,为我们解开1970年8月中共九届二中全会上毛林之间的争斗以至后来的撕杀,找到了一把钥匙。(本博《九大:毛泽东的黑色幽默留下的历史迷团》文中所写的“九大”毛林的那一段谈话,是当事人回忆录所记,出自中共“九大代表”徐景贤的《十年一梦》。) (在中共“九大”会场内,毛泽东与徐景贤握手)     一直以来,发生在庐山上的那一段历史让人迷雾重重,认为林彪已经是“九大”党章所规定的“接班人”了,为何还要“抢班夺权”呢?因此,海内外学界一直在将疑问在放大。国内民众最主要的疑问是:林彪作为党的接班人,已经是天下尽知的事实,为什么“九大”刚过就急着要“夺权”呢?况且这“权”能夺得过来吗?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林彪的行动呢?     林彪和他的几员大将上庐山的具体时间是1970年8月21日。上山后,大家都分别在叶群处聊天,由叶群布置“宣讲任务”。陈伯达参与其中。        陈伯达这个人,是政治局常委,原来是毛泽东的秘书,应该与毛走得是很近的。但是,因起草“九大”政治报告一事,毛泽东选用了张春桥和康生的版本,而没有选用他的,大哭一场后,自觉被毛泽东所弃。加之平时江青等人对他动则训骂,因而“痛定思痛”,主动“投诚”于林彪麾下。        这一次的会议,按原定议程,主要就是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在上山之前,毛指定的《草案》起草小组人选很耐人寻味,一派是康生、张春桥,代表着笔杆子的力量;一派是吴法宪、李作鹏,代表着枪杆子的力量。但“笔”掌握在康、张手中,枪派有所不便。作为军方实力派的吴法宪(副总参谋长、空军司令)秉承林彪的意愿,主张在宪法中继续写上设立国家主席的章节,主旨还是强调林彪发明的“四个伟大”以及“天才地、创造性地、全面地继承和发展”三个副词对毛泽东的歌颂。但康、张不予理睬,说这事,毛主席已有批示了。至于毛泽东批示了什么,用现在的话说:“不告诉你,气死你!”,打的是信息不对称战,而且不与枪派商量,便将原宪法中第二章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部分全部删除。这让吴法宪及其林彪很不爽。        上山了,林彪的几员大将集中活动。叶群断断不是个省油的灯,她一定要帮助林彪扳回《草案》起草过程中的失分,要让正得意着的张春桥来个措手不及。因为在林彪的内心深处,有一个恶梦,那就是毛泽东在“九大”期间的那一次谈话:毛泽东已为他林彪也“指定”好了“接班人”了。这人不是别人,就是现在正在毛泽东眼中走红着的张春桥。        林彪心中非常清楚,毛泽东所说张春桥的“年轻”,这是一种不争的事实。更让人感到恼火的是,张春桥不但年轻,而且身体倍好于他林彪。林彪因此怀疑毛泽东让他作“接班人”的安排,只是虚晃一枪,毛现在真正钟意的人却是张春桥。        林彪的心意,陆续透露给他的几员大将听过,这些军中汉子,什么时候能容忍一个吃笔头饭的上海滩的阿桥凌驾于他们的头上?以黄、吴、李、邱海、陆、空兵权在手,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张春桥是接班人”今后来领导实力军人这样的结局。现在也就华山一条道:扳倒张春桥才是最重要的事,除却后患,免遭暗算。        怎样扳倒张春桥?这让林彪的几位干将动了不少的脑筋。因为他们知道张春桥的在毛泽东心中的位置。     但是,全国人民并不知道张春桥在毛泽东心中的位置。不要说一般的群众,就是中央政治局的委员们,也不一定清楚毛泽东的真正内心,他们只知道林彪在毛泽东心中是最重要的人,这一点是无可争议的。    要扳倒张春桥,唯一的办法,就是打着毛泽东的旗号,说张春桥反对毛主席。在经过了文化大革命五年“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大折腾后,所有人对于由林彪发明和创造的“毛泽东同志天才地、创造性地、全面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斯列宁主义”都是耳熟能详的。而在宪法草案起草过程中,张春桥说不能再用这三个副词了。事实上,在这次的会议材料上,确实再也没有见到这三个副词了——这就是一个最好的扳倒张春桥的口实和证据。    有陈伯达这样的秀才操弄,说你张春桥“利用毛主席的伟大谦虚,反对毛主席”立即成为庐山会议上的整倒张的通天罪障。为此,林彪让叶群打电话给陈伯达,让他尽快编印一本《马、恩、列、斯、毛关于天才的几段语录》。打印好后,陈急送林彪、叶群各一份,陈伯达、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也人手一份。        8月23日下午3点,毛泽东宣布九届二中全会开幕。周恩来传达了毛泽东关于会议要开成一个“团结的会、胜利的会”的指示。林彪在周讲完后,超越康生的发言顺序,先要“讲点意见”,于是,就点燃了这次“炸平庐山”会议的引信:  (会议主席台上,林彪正在发言。从左至右坐着康生、周恩来、毛泽东、林彪、陈伯达。会议结束时,陈伯达的位置就空下来了)         “……你们大家是不是觉得‘老三篇’不起大作用呀?我觉得这个东西还是起作用的。有人说,毛主席对马列主义没有发展。”……        与会人员都有些惊诧了,这个“有人”是谁呢?    林彪知道他的话产生影响了,他用很浓重的湖北腔鼻音,将拖音拉得很长,且在一些关键词语上重复多遍,以强调其重要:   “……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同志们深思的,尤其是中央的同志值得深思。因为他那个中央不同,我们这个国家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共产党专权的国家。最高的一声号令,一股风吹下去,就把整个的事情改变面貌、改变面貌、改变面貌。”    林彪的话,让所有与会人员听得疑疑惑惑,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但又知道,以毛主席的接班人讲话的口气,中央一定发生了什么事……    林彪的话,向几员大将发出了向张春桥进攻的总动员令,一时硝烟四起,让毛泽东都感到来势了得。张春桥一时半会也吓傻了——     第二天,全体中委,集中到大礼堂听林彪讲话的录音。觉得林彪的讲话份量很重,大家都不知道林彪所言的“有人”竟指何人。连林彪在浙江的心腹陈励耘和王维国也吃不准,只好找了吴法宪。吴诡密地在手心上写了个“张”字,陈、王二位才心领神会。    接下来的戏可就开了大锣了。会议分华东、华北、中南、西南、西北几大组。王洪文、徐景贤、陈励耘、王维国是华东组,掌握该组会议的组长是许世友。因为不知道“有人”是谁,这一组没有太激烈的表现,陈励耘和王维国虽然知道一些底细,也不敢造次,毕竟张春桥的位置太高了,也太特殊了。其他各组的情况就不大相同了。因为叶群在各组都安排了“宣讲员”,所以会议气氛火炽。陈伯达在华北组,叶群在中南组,吴法宪在西南组,邱会作在西北组。    在华北组,陈伯达是第一个抢着发言的人。他要出一出在宪法修正草案起草过程中受下的张春桥的那一口恶气:        有人想利用毛主席的伟大和谦虚,妄图贬低毛主席,贬低毛泽东思想。竟然有个别人把毛泽东同志天才地、创造性地、全面地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斯列宁主义这句话说成是一种“讽刺”。        陈还觉得不解恨,激动得站了起来,比划着说:“多么猖狂啊,有的反革命分子,听说毛主席不当国家主席,手舞足蹈,非常高兴,高兴得跳起来了!”        说到这里,一向老成持重,在中共高层里尊称为“陈夫子”的陈伯达先生居然也在会上“跳”了起来,做出手舞足蹈的样子,以示其反革命分子的猖狂。        西南组的发言人是吴法宪,这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空军司令员气愤地大声地嚷嚷道:“这次讨论修改宪法中,有人对毛主席天才地、创造性发展了马列主义的说法,说是个讽刺,我听了气得发抖。如果这样,就是推翻八届十一中全会,是推翻林副主席的《再版前言》。”        西北组的邱会作与中南组的李作鹏都有“上好表现”,一个个英武了得,大都直指要害:有人反对毛主席,有人反对林副主席。        叶群在中南组的发言更是声嘶力竭:“林彪同志在很多会议上都讲了毛主席是最伟大的天才,说毛主席比马克斯、列宁知道得多,懂得多,难道这些都要收回吗?坚决不收回!刀搁在脖子上也不收回!!”        各组在这些“宣讲员”的主力发言后,气氛马上升温,尤以华北组为甚。接下来的发言强烈要求毛主席当国家主席,林副主席当国家副主席。要求把“妄图否定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是当代最伟大的天才”的人“揪出来”,要求把“野心家、阴谋家”“千刀万剐”!    陈伯达看到这样的会场气氛,心里真是美美地舒了一口气。从“九大”政治报告的起草,到宪法修改草案的定稿,他陈伯达一直都输在张春桥的手下,今天借了林彪的力量,他即将看到张春桥的垮台了。陈伯达一不做、二不休,立即整理会议发言,做成了华东组的第二号会议简报,也就是大会的第《六号简报》。    《六号简报》一出,天下大乱    别人不清楚,张春桥心里清楚,陈伯达的发言,以及他所借助的林彪这样的力量,是他绝对不敢小瞧的。他感到了恶运的临头。在接下来华东组的讨论会上,王维国的“头炮”发言,一下子把调子就定到了“全党共诛之,全国共讨之”的高度上了。接着郭沫若、马天水都发了言,火气之足,真如毛泽东所言,有“炸平庐山,停止地球转动”的气势。  (会议分组讨论情况)     陈励耘时任空五军政委、浙江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职。他因为看到了吴法宪所写的那个“张”字,心中有底。陈励耘肠胃不适,会期两遗矢,马天水也跟着出去,打听这个“有人”是谁。陈励耘羞了上海的太上皇一把,不说,气得马天水脸色铁青。陈回到会场,他的座位正好与张春桥的位置成九十度的直角。这时,一位中委正在慷慨激昂地发言,声称“不把反对毛主席的人揪出来,决不收兵!”    陈励耘听到这里,马上打断了那位中委的发言,侧过脸去,冲着张春桥,大声地呵斥道:“自己站出来嘛!”    全场震惊,会议愕然!天啦,这个全党共诛全国共讨的人,居然是张春桥!    据徐景贤回忆,“张春桥脸色非常难看,他过去总是揪别人的,现在轮到自己在中央全会上被别人给‘揪’了,心里该是什么滋味?但他强作镇定,也不看陈励耘一眼,把眼光落在沙发前面的地毯上,只顾猛吸香烟……”     此后的事我们大家基本上就知道了。毛泽东在听取张春桥、姚文元和江青的当面汇报后,感到“清君侧”的剑锋所指,事态严重了。他深知,林彪在军中是有着深远影响的,以他为首的这一帮军中重将,加上陈伯达,团结在一起,不是一件好事。如果庐山会议扳倒张春桥,并以他们的胜利为结束,势必这股势力独家坐大,形成枪指挥党的局面。毛泽东抽完一根烟后,心中笃定:一定要压下去。    于是,8月25日下午4点,毛泽东下令:立即休会!    这个休会以及接下来的结果,意味着张春桥的胜利。张春桥又夹着公文包,抬起头来走路,一双镜片所反出的光,让参加会议的中委们感到力量和神秘。后来,毛泽东有一句总结:庐山会议,笔杆子打败了枪杆子!    一场“接班人”地位的维护战,诡异地在庐山上演,以至于不少主要当事人都蒙了过去。这一场恶战之后,“四人帮”由此结帮,林彪集团更是成了死党,由于“事情还没有完”(毛泽东语),这一次会议的恩怨,又成了“九·一三”罪恶事件的直接引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