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平庐山”的会议是“接班人”之间的一场恶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3:20:56
“炸平庐山”的会议是“接班人”之间的一场恶斗

作者:一清

[ 重要提示:发生在1970年8月的庐山会议,其硝烟之劲,被毛泽东形容有“炸平庐山”之势。中共党史上称林彪的行为是“抢班夺权”。这个说法似难立足,多有质疑。透过历史的疑云,我们已经看清,这不是什么林彪和毛泽东之间的抢班夺权之战,而是一场相对低一层级的维护和巩固“接班人”地位的恶斗。]
从历史的尘埃中挖出的“九大”会期毛泽东与林彪的一段谈话,为我们解开1970年8月中共九届二中全会上毛林之间的争斗以至后来的撕杀,找到了一把钥匙。(本人《九大:毛泽东的黑色幽默留下的历史迷团》文中所写的“九大”毛林的那一段谈话,是当事人回忆录所记,出自中共“九大代表”徐景贤的《十年一梦》)。
一直以来,发生在庐山上的那一段历史让人迷雾重重,认为林彪已经是“九大”党章所规定的“接班人”了,为何还要“抢班夺权”呢?因此,海内外学界一直在将疑问在放大。国内民众最主要的疑问是:林彪作为党的接班人,已经是天下尽知的事实,为什么“九大”刚过就急着要“夺权”呢?况且这“权”能夺得过来吗?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林彪的行动呢?


林彪和他的几员大将上庐山的具体时间是1970年8月21日。上山后,大家都分别在叶群处聊天,由叶群布置“宣讲任务”。陈伯达参与其中。
陈伯达这个人,是政治局常委,原来是毛泽东的秘书,应该与毛走得是很近的。但是,因起草“九大”政治报告一事,毛泽东选用了张春桥和康生的版本,而没有选用他的,大哭一场后,自觉被毛泽东所弃。加之平时江青等人对他动则训骂,因而“痛定思痛”,主动“投诚”于林彪麾下。
这一次的会议,按原定议程,主要就是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在上山之前,毛指定的《草案》起草小组人选很耐人寻味,一派是康生、张春桥,代表着笔杆子的力量;一派是吴法宪、李作鹏,代表着枪杆子的力量。但“笔”掌握在康、张手中,枪派有所不便。作为军方实力派的吴法宪(副总参谋长、空军司令)秉承林彪的意愿,主张在宪法中继续写上设立国家主席的章节,主旨还是强调林彪发明的“四个伟大”以及“天才地、创造性地、全面地继承和发展”三个副词对毛泽东的歌颂。但康、张不予理睬,说这事,毛主席已有批示了。至于毛泽东批示了什么,用现在的话说:“不告诉你,气死你!”,打的是信息不对称战,而且不与枪派商量,便将原宪法中第二章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部分全部删除。这让吴法宪及其林彪很不爽。
上山了,林彪的几员大将集中活动。叶群断断不是个省油的灯,她一定要帮助林彪扳回《草案》起草过程中的失分,要让正得意着的张春桥来个措手不及。因为在林彪的内心深处,有一个恶梦,那就是毛泽东在“九大”期间的那一次谈话:毛泽东已为他林彪也“指定”好了“接班人”了。这人不是别人,就是现在正在毛泽东眼中走红着的张春桥。
林彪心中非常清楚,毛泽东所说张春桥的“年轻”,这是一种不争的事实。更让人感到恼火的是,张春桥不但年轻,而且身体倍好于他林彪。林彪因此怀疑毛泽东让他作“接班人”的安排,只是虚晃一枪,毛现在真正钟意的人却是张春桥。
林彪的心意,陆续透露给他的几员大将听过,这些军中汉子,什么时候能容忍一个吃笔头饭的上海滩的阿桥凌驾于他们的头上?以黄、吴、李、邱海、陆、空兵权在手,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张春桥是接班人”今后来领导实力军人这样的结局。现在也就华山一条道:扳倒张春桥才是最重要的事,除却后患,免遭暗算。
怎样扳倒张春桥?这让林彪的几位干将动了不少的脑筋。因为他们知道张春桥的在毛泽东心中的位置。


但是,全国人民并不知道张春桥在毛泽东心中的位置。不要说一般的群众,就是中央政治局的委员们,也不一定清楚毛泽东的真正内心,他们只知道林彪在毛泽东心中是最重要的人,这一点是无可争议的。
要扳倒张春桥,唯一的办法,就是打着毛泽东的旗号,说张春桥反对毛主席。在经过了文化大革命五年“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大折腾后,所有人对于由林彪发明和创造的“毛泽东同志天才地、创造性地、全面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斯列宁主义”都是耳熟能详的。而在宪法草案起草过程中,张春桥说不能再用这三个副词了。事实上,在这次的会议材料上,确实再也没有见到这三个副词了——这就是一个最好的扳倒张春桥的口实和证据。
有陈伯达这样的秀才操弄,说你张春桥“利用毛主席的伟大谦虚,反对毛主席”立即成为庐山会议上的整倒张的通天罪障。为此,林彪让叶群打电话给陈伯达,让他尽快编印一本《马、恩、列、斯、毛关于天才的几段语录》。打印好后,陈急送林彪、叶群各一份,陈伯达、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也人手一份。
8月23日下午3点,毛泽东宣布九届二中全会开幕。周恩来传达了毛泽东关于会议要开成一个“团结的会、胜利的会”的指示。林彪在周讲完后,超越康生的发言顺序,先要“讲点意见”,于是,就点燃了这次“炸平庐山”会议的引信
“……你们大家是不是觉得‘老三篇’不起大作用呀?我觉得这个东西还是起作用的。有人说,毛主席对马列主义没有发展。”……
与会人员都有些惊诧了,这个“有人”是谁呢?
林彪知道他的话产生影响了,他用很浓重的湖北腔鼻音,将拖音拉得很长,且在一些关键词语上重复多遍,以强调其重要:
“……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同志们深思的,尤其是中央的同志值得深思。因为他那个中央不同,我们这个国家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共产党专权的国家。最高的一声号令,一股风吹下去,就把整个的事情改变面貌、改变面貌、改变面貌。”
林彪的话,让所有与会人员听得疑疑惑惑,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但又知道,以毛主席的接班人讲话的口气,中央一定发生了什么事……
林彪的话,向几员大将发出了向张春桥进攻的总动员令,一时硝烟四起,让毛泽东都感到来势了得。张春桥一时半会也吓傻了——


第二天,全体中委,集中到大礼堂听林彪讲话的录音。觉得林彪的讲话份量很重,大家都不知道林彪所言的“有人”竟指何人。连林彪在浙江的心腹陈励耘和王维国也吃不准,只好找了吴法宪。吴诡密地在手心上写了个“张”字,陈、王二位才心领神会。
接下来的戏可就开了大锣了。会议分华东、华北、中南、西南、西北几大组。王洪文、徐景贤、陈励耘、王维国是华东组,掌握该组会议的组长是许世友。因为不知道“有人”是谁,这一组没有太激烈的表现,陈励耘和王维国虽然知道一些底细,也不敢造次,毕竟张春桥的位置太高了,也太特殊了。其它各组的情况就不大相同了。因为叶群在各组都安排了“宣讲员”,所以会议气氛火炽。陈伯达在华北组,叶群在中南组,吴法宪在西南组,邱会作在西北组。
在华北组,陈伯达是第一个抢着发言的人。他要出一出在宪法修正草案起草过程中受下的张春桥的那一口恶气:
有人想利用毛主席的伟大和谦虚,妄图贬低毛主席,贬低毛泽东思想。竟然有个别人把毛泽东同志天才地、创造性地、全面地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斯列宁主义这句话说成是一种“讽刺”。
陈还觉得不解恨,激动得站了起来,比划着说:“多么猖狂啊,有的反革命分子,听说毛主席不当国家主席,手舞足蹈,非常高兴,高兴得跳起来了!”
说到这里,一向老成持重,在中共高层里尊称为“陈夫子”的陈伯达先生居然也在会上“跳”了起来,做出手舞足蹈的样子,以示其反革命分子的猖狂。
西南组的发言人是吴法宪,这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空军司令员气愤地大声地嚷嚷道:“这次讨论修改宪法中,有人对毛主席天才地、创造性发展了马列主义的说法,说是个讽刺,我听了气得发抖。如果这样,就是推翻八届十一中全会,是推翻林副主席的《再版前言》。”
西北组的邱会作与中南组的李作鹏都有“上好表现”,一个个英武了得,大都直指要害:有人反对毛主席,有人反对林副主席。
叶群在中南组的发言更是声嘶力竭:“林彪同志在很多会议上都讲了毛主席是最伟大的天才,说毛主席比马克斯、列宁知道得多,懂得多,难道这些都要收回吗?坚决不收回!刀搁在脖子上也不收回!!”
各组在这些“宣讲员”的主力发言后,气氛马上升温,尤以华北组为甚。接下来的发言强烈要求毛主席当国家主席,林副主席当国家副主席。要求把“妄图否定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是当代最伟大的天才”的人“揪出来”,要求把“野心家、阴谋家”“千刀万剐”!
陈伯达看到这样的会场气氛,心里真是美美地舒了一口气。从“九大”政治报告的起草,到宪法修改草案的定稿,他陈伯达一直都输在张春桥的手下,今天借了林彪的力量,他即将看到张春桥的垮台了。陈伯达一不做、二不休,立即整理会议发言,做成了华东组的第二号会议简报,也就是大会的第《六号简报》。
《六号简报》一出,天下大乱!
别人不清楚,张春桥心里清楚,陈伯达的发言,以及他所借助的林彪这样的力量,是他绝对不敢小瞧的。他感到了恶运的临头。在接下来华东组的讨论会上,王维国的“头炮”发言,一下子把调子就定到了“全党共诛之,全国共讨之”的高度上了。接着郭沫若、马天水都发了言,火气之足,真如毛泽东所言,有“炸平庐山,停止地球转动”的气势。

陈励耘时任空五军政委、浙江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职。他因为看到了吴法宪所写的那个“张”字,心中有底。陈励耘肠胃不适,会期两遗矢,马天水也跟着出去,打听这个“有人”是谁。陈励耘羞了上海的太上皇一把,不说,气得马天水脸色铁青。陈回到会场,他的座位正好与张春桥的位置成九十度的直角。这时,一位中委正在慷慨激昂地发言,声称“不把反对毛主席的人揪出来,决不收兵!”
陈励耘听到这里,马上打断了那位中委的发言,侧过脸去,冲着张春桥,大声地呵斥道:“自己站出来嘛!”
全场震惊,会议愕然!天啦,这个全党共诛全国共讨的人,居然是张春桥!
据徐景贤回忆,“张春桥脸色非常难看,他过去总是揪别人的,现在轮到自己在中央全会上被别人给‘揪’了,心里该是什么滋味?但他强作镇定,也不看陈励耘一眼,把眼光落在沙发前面的地毯上,只顾猛吸香烟……”


此后的事我们大家基本上就知道了。毛泽东在听取张春桥、姚文元和江青的当面汇报后,感到“清君侧”的剑锋所指,事态严重了。他深知,林彪在军中是有着深远影响的,以他为首的这一帮军中重将,加上陈伯达,团结在一起,不是一件好事。如果庐山会议扳倒张春桥,并以他们的胜利为结束,势必这股势力独家坐大,形成枪指挥党的局面。毛泽东抽完一根烟后,心中笃定:一定要压下去。
于是,8月25日下午4点,毛泽东下令:立即休会!
这个休会以及接下来的结果,意味着张春桥的胜利。张春桥又夹着公文包,抬起头来走路,一双镜片所反出的光,让参加会议的中委们感到力量和神秘。后来,毛泽东有一句总结:庐山会议,笔杆子打败了枪杆子!
一场“接班人”地位的维护战,诡异地在庐山上演,以至于不少主要当事人都蒙了过去。这一场恶战之后,“四人帮”由此结帮,林彪集团更是成了死党,由于“事情还没有完”(毛泽东语),这一次会议的恩怨,又成了“九•一三”罪恶事件的直接引信……





毛泽东黑色幽默留下的历史迷团
        作者:一清

中共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一次盼望已久的大会。因为按照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五年召开一次的规定,早在1961年就应该开了,但是因为中国当时的历史原因以及文化革命的发动,全国陷入一片混乱,这个会就无限期地延迟了,到1969年4月的“九大”“正式”召开,距1956年召开的“八大”,已经有13个年头了。


有意思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的这次党的重大会议,在一片“红色海洋”中召开,却又像是在“白色恐怖笼罩”的“国统区”与会,一派紧张。进入会堂的代表都是从“地下”进入的。参加“九大”的代表分住在北京饭店、前门饭店和京西宾馆。各宾馆警卫森严,大门紧闭,代表们住下后接到的第一个指令就是:“不准外出”。以至于室内电话全部拆除消,临街的窗户严令不得打开,晚上也要拉上窗帘,不许灯光外泄。会议是全国代表大会,因而参加的代表有1500多名,再加上几百名大会工作人员,也有2000来人了。这么多的人员要齐聚人民大会堂,要想不让外界察觉,不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人民大会堂毕竟处于天安门对面,四周平时遍布岗哨,过往群众对它充满了神秘感。2000来人的会议代表怎么入场才不会引起“路人”们的注意呢?大会秘书处绞尽脑汁,作出的部署是,住各宾馆的代表一律乘大交通车,大交通车每次开来两辆,车门面向宾馆,刚好挡住大门,车刚停稳,门卫便打开紧闭的大门,代表们立即鱼贯登车,此后每隔二三分钟,就有两辆大交通车开来。这样每个宾馆只需有六七次,不到半小时即可将全部代表接走。行车路线也是精心安排的。以北京饭店的代表为例,他们在住处乘车后要进人民大会堂,距离也就不到一公里,但为了掩人耳目,代表们的车子却背道而驶,向东开到东单,转而向南到崇文门沿前门东大街、西大街西行,再右转北新华街,兜了个大圈子,最后开进大会堂侧门院内停车,代表们再由便门进入会场。即使是大会场,也是用厚厚的深色窗帘把门窗遮盖得严严实实,看不到任何灯光与人影……
这份秘密,这份紧张,真是空前绝后,完全可与党的“一大”召开时严防缁色便衣的盯梢好有一比。
一方面是如此的紧张,如此的神密;另一方面又是绝对的黑色幽默,轻松得让人喷饭。
1969年的4月1日下午5点,预定的开会时间到了,毛泽东准时从大会堂的118厅出来,从南侧进入主席台正中的坐席处,其它前排就坐成员如林彪、周恩来等也相继入座。立时,掌声如潮,口号震天:“毛泽东思想万岁,毛主席万万岁!”

“同志们,中国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现在开幕!”——这是大家所熟悉的毛泽东主席的湖南腔。他的声音刚一落下,又是长时间热烈的掌声与惊天动地的口号声。今天的毛主席真正是红光满面,他不得不用手制止了那不息的口号,因为他的话还没有讲完呐:“今天要选举大会主席团,通过大会议事日程。大会议事日程主要包括三项:林彪同志代表中央委员会作政治报告;第二项,修改中国党党章;第三项,选举党的中央委员会。”
又是口号,而且没完没了。一些人也不管毛泽东讲到哪里,一句话还没讲完,反正是一顿乱呼。那个时候的口号都是“串串烧”的那种,一喊就是一个大系,不能中途停下。当时还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只要有人领喊,其它人就得跟着振臂,而且要喊出精神、喊出斗志来,忠不忠,看行动,不然就是缺乏“阶级感情”。
毛泽东再一次打断了这无休无止的口号,他要继续他的下面的议程。也不知是什么原因,或者是这肆无忌惮地打断他讲话的口号声瞬间给他带来了“兴奋”与幽默的感觉?或者是他有意于将会议开得比他进入会场时所看到的那种戒备森严更轻松一点?或者是文革开始以后那特有的狂热将他抬举到了他自己认为太过神圣的地位,从而想给会议代表以亲切的面容?总之,接下来的议程,是一种前所未的的“轻松”与“幽默”——


毛泽东以他湖南话所特有的高腔运气口吻,带有轻松调侃的味道问:“现在选举主席团。要不要读呀?——你们都知道了嘛。——主席团,这么多人,一百七十六名,行不行呀?——有毛泽东、林彪、周恩来、陈伯达;——有董必武、刘伯承这些人;——有于会咏、王震这些人。一共一百七十六人。——你们手上都有,赞不赞成啊?——赞成的举手。”
全体代表。森林般地举手了右手。
“——多数吧?”毛泽东左右看了看,笑着宣布:“通过了。”。
既然主席团成员名单通过了,周恩来站起来招手:“请当选主席团成员上来。”于是,主席团的鱼贯入座。
入座后,毛泽东望着喜洋洋的一大排接一大排的座席上的主席团成员,把他的黑色幽默发展到了极致:
“大会主席团要推选一个主席,一个副主席,还要选一个秘书长。哪几个当合适呀?”毛泽东左右看了一下,林彪就坐在他的左手。他笑着说:“我看林彪同志当主席蛮好哩。”


说完,乐呵呵地笑。
毛泽东这话一出,让周恩来如坠雾里。周连忙说:“毛主席当合适。”林彪更是吃惊不小,一身冷汗:“毛主席当主席,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当主席。”于是,立即从座席上起来,望着毛泽东,鼓掌着向四下里招呼,表示要毛主席当主席。
毛泽东继续他的幽默:“我看林彪同志当个主席,我当个副主席,好不好啊?”
林彪那一脸的尴尬,只有把苦笑当真笑,立即又站起来说:“不好!不好!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当主席!毛主席万岁!赞成的举手。”
从林彪那急促的连接语气,那慌不择词的心乱,那不容别人插话即高呼口号的细节,以及民间侃大山笑倒全场的现场气氛,那该是怎样的一种“热闹”啊!
全体举手,一致通过“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当主席”


林副主席获胜,不免抢了主持人毛泽东的话简:
“好!全体通过!”
毛泽东这才用手压了压,笑着说:“那好,一定要我当主席也可以。我提议林彪同志当个副主席,同不同意呀?——赞成的请举手。”
结果自然就知道了,那一定又是一次森林般的举手,全然同意的。至于秘书长人选,自然非周恩来莫属,也是鼓掌通过。至此,主席、副主席、秘书长的“合适”人选产生了。毛泽东在口号的空隙里拖长声音说:
“我希望我们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能开得好,开成一个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掌声再次响起,如雷声横贯天宇。
掌声过去了,会议也散了,林彪作为接班人,也进入党章了。
这一段历史也似乎沉淀了。但人们总想,是什么因素导致毛泽东在那么一个严肃的、有一千多位肩负着全国几千万党员重托的代表参加的会议上,用这种调侃的方式主持这样的会议呢?而且,其对象又是即将进入党章成为接班人的林彪。是因为毛泽东有所反悔于党的章程里注明**的作法,还是以此试探一下,看看他的“提议”放出后林彪的反应或者与会全体代表的反映,从而让林彪明白一些道理?这些,都只能成为历史之迷了!
但有一点是要引起我们注意的,那就是“九大”刚闭幕毛泽东与林彪的一次谈话。林彪满面红光,有些兴冲冲地从主会议大厅里走向118室时,毛泽东拦了他一下,说我们走一走吧。于是,这一对主席、副主席就来到了一个辟静处。
毛泽东望着有些兴奋难抑的林彪问:“林彪同志啊,我看你年纪也不小啊。你年纪大了后,谁来接你的班呀?”
林彪不知道怎么回答,定定地望着主席。
“我看春桥是可以的。”

林彪茫然了……

(毛泽东的这一句话,让刚刚当了党章上“接班人”的林彪,如坠雾中。有关毛的这一谈话话引来的后果,本人将在《“炸平庐山”的会议是“接班人”之间的一场恶斗》,以新的视角重新解读庐山会议的历史风波及其毛泽东与林彪冲突的缘由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