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的“伙伴关系”框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7:52:27

中国外交的伙伴关系框架

□苏  浩

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外交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就是“伙伴关系”。中国政府在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关系中,努力构筑“伙伴关系”框架。这种框架将为中国营造一种良好的国际环境发挥积极的作用。

    “伙伴关系”的含义  

    那么,“伙伴关系”的基本含义是什么呢?所谓“伙伴”,是指那种共同事业的合作者或伙伴,他们同担风险,共享利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伙伴”一词,源于一种古代兵制,十人共一火炊煮,即同火的人被称为“火伴”,亦指同在一个军营的人。后将其意引申而指同伴,形成“伙伴”一词。
  中外文化中,“伙伴”一词的意义是相通的。“伙伴关系”则可以指“伙伴”间的相互关系。在国际关系中,“伙伴关系”则是指国家间为寻求共同利益而建立的一种合作关系。因此,伙伴关系国之间应该是:(1)互不为敌,这是伙伴关系得以存在或建立的前提;(2)双方具有共同的利益,这是伙伴关系存在的基础;(3)各自都有为寻求这种共同利益而进行合作的愿望,这是建立伙伴关系的动力;(4)双方能够采取切实的措施发展相互关系,这是伙伴关系的表现形式。总之,这种伙伴关系是一种互不以对方为敌、平等而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政、相互寻求共同的政治经济利益、保持并推进双方关系发展的良好状态。
  众所周知,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愿意同所有国家建立面向21世纪的正常的、友好的合作关系,也可以说是一种伙伴关系。在中国外交中存在着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其基本特征是平等互利,相互尊重;发展友好,互不对抗;不针对、不损害第三国。它是一种比一般合作关系更为密切、更加成熟的关系。
  一般来说,伙伴关系的建成,往往是由两国元首或政府首脑在互访时,或通过发表正式的联合声明正式宣布,或通过两国领导人在正式会谈中予以确认。一旦建立伙伴关系或者确立这一目标,两国间就必须建立双边多层次的交往机制来保障这种伙伴关系的发展,或是力求实现这一目标。一个完整的伙伴关系国间的交往机制应该是:两国元首的经常性或定期会晤;两国政府首脑的经常性或定期会晤;两国外交部长、国防部长和经贸部长的定期会晤;政府部门间高级官员的定期磋商;由官方组织的非政府组织间的密切联系。
  以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为例,自1995年以来,两国国家元首每年都举行一次会晤;1996年底,启动了两国总理的定期会晤机制;外交部长和国防部长定期磋商;两国就边界勘定、经贸合作、军事交流等各方面的内容进行官员级的商谈;两国还建立了“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

    “伙伴关系”的层次与作用  

    中国所建立的“伙伴关系”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战略层次的伙伴关系,如中国与美国、俄罗斯、法国等国家间的伙伴关系;地区层次的伙伴关系,如中国与欧盟、东盟、非统组织、日本、英国、印度、南非、巴西等地区大国间的关系;双边层次的伙伴关系,如中国与韩国、巴基斯坦、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国家间的关系;最后是友好合作关系。这一系列“伙伴关系”的建立和目标的确立,以及良好合作关系的保持和发展,构成了中国外交的一种较为完整的对外关系框架。
  当前,中国外交中“伙伴关系”的框架是,战略层次的国家关系是框架的核心支柱,地区层次的关系是框架的各个支撑点,双边伙伴关系是框架中的各个支架,而友好合作的关系是这一框架的基础。需要说明的是,对这种“伙伴关系”框架做出不同层次的分析,并不意味着中国与不同国家间关系的远近亲疏,或是重要与不重要的区别,而是说明这些伙伴关系在功能上发挥着层次不同的作用。
  中国外交中各种伙伴关系的名称有“战略伙伴关系”、“协作伙伴关系”、“全面伙伴关系”、“合作伙伴关系”等等,这些不同的表述,反映出它们在性质上有某种程度的差异。它们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中俄之间的伙伴关系具有深刻的含义。两国具有较为一致的战略目标,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在重大问题上有着一致或相近的看法,双方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在许多领域开展了良好的合作,特别是在敏感的军事领域。它们在处理重大的国际、地区或双边问题时,能够一起磋商,相互协作或配合。中法之间的伙伴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也具有这种特征。这种伙伴关系不是权宜之计,不会受一时一事的干扰,也不受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合作型的伙伴关系。
  中国与泰国、韩国、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加拿大、墨西哥、南非、巴西、非统组织等国家和地区组织,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双边在国际关系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共同利益,在地区和双边领域进行着日益深入的合作。这种伙伴关系是以互惠互利、友好合作作为基本特征。
  中国与东盟、英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组织,在国际关系和双边关系中有不少共同利益,能够在相互尊重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合作。但是,双方可能会在一些问题上存在分歧,相互间的信任程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这种伙伴关系属于协调型的伙伴关系。
  中国与美国、日本、印度三国间的伙伴关系是在实用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些国家在战略上把中国视为某种程度的潜在对手,在一些重大的问题上双方存在着明显的分歧。它们虽然有着不同的战略目标,但在维护全球和地区形势的稳定,营造有利于自身的国际和地区环境等方面具有共同的利益。基于此,它们必须与在国际事务中有重大影响力的中国协调和发展双边关系。中国要实现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的外交战略目标,也必须与这些大国处理好关系。中国在与它们发展关系的过程中,需要解决相互间所存在的重大分歧,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经过“建设性”的过程,最终建立真正的伙伴关系。这种伙伴关系具有动态的特点,属于“建设性”的伙伴关系。
  中国和欧盟的关系则介于第三和第四类型之间,双方在经贸、人权、台湾问题上还存在分歧。因此,在伙伴关系之前也冠以“建设性”的表述。
  无论是什么样的伙伴关系,实质上都具有以下共同特点:(1)新型国家关系而不是军事结盟;(2)以协商和对话方式和平解决存在的分歧和争端;(3)不针对第三国;(4)促进各自同第三国发展正常的关系;(5)着眼未来,面向21世纪。这种既非结盟又非敌对的合作伙伴关系,无疑是对冷战时期结盟、敌视、对抗的国家关系的否定,是一种新型的国家关系。

    “伙伴关系”的意义和波折

  到90年代后期,中国几乎与世界上所有的主要国家和地区组织都建立了伙伴关系,这标志着中国外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这里有三重意义:其一,中国与几乎所有西方国家在恢复正常的国家关系的基础上,致力于建立伙伴关系,这标志着中国最终彻底打破了西方国家自1989年政治风波以来形成的针对中国的制裁体制;其二,中国与各大国建立了相对平等的友好合作关系,以及多层次的磋商协调机制,这便于中国较为顺利地进行国家间的政治经济合作,并在中国解决自身所面临的国家统一问题时,可以促使这些国家或者从旁协助,或者至少不进行直接而公开的干涉;第三,最重要的是冷战结束后,中国通过建构一个“伙伴关系”的对外关系框架,形成一种相对完整而良好的国家关系网络,这将成为21世纪中国营造良好的国际和地区环境的基础。
  在中国努力建构“伙伴关系”框架的同时,国际形势风云突变:1998年5月,印度以“中国威胁论” 为借口进行核试验;1999年5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这使中国与这两个国家的关系受到严重损害,使得几经波折确立的“建设性”伙伴关系的目标出现了很大的变数,也对中国外交中“伙伴关系”框架的稳定性和完整性造成不利的影响。
  然而,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是两大主题,国际关系的发展趋势是,在逐渐形成的国际秩序的基础上,确立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系统。大国间建立伙伴关系是维系这一系统的核心内容之一。应该说,上述两个变数的影响,尚不足以改变这一发展趋势。美国和印度要想实现它们的战略目标,仍必须维持这个国际关系系统的稳定,也需要协调好与中国的关系。事实上,这两个国家已在寻求与中国改善关系。▲
                                                《世界知识》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