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罗斯·美国·亚洲金融危机 - 柔沁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6:50:06

索罗斯·美国·亚洲金融危机

传奇人物   2006-09-03 09:09   阅读328   评论2   字号:     美国在世界的领袖地位从来没有这样重要过,只要我们履行世界领袖的使命,就
可以保证美国的全面繁荣和安全,我们应当采用的办法是:遏制侵略、和平解决
危险的冲突、保障进入外国市场、向民主制度提供援助、解决全球性问题。通过
支持民主、经济援助、在国外的军事存在等手段开展预防性外交。我们能够并且
应当利用美国的领袖地位来团结世界的一体化力量,改变现行的安全机制、经济
和政治结构,建立新的体系,为实现我们的利益和价值创造必要的国际条件。

  1997年5月克林顿对国会做的关于21世纪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任何一次经济危机、金融危机都有其深刻的政治根源,远的如1929年大萧条
不说,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是墨西哥国内政局的不稳和美国控制拉美的产物,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是美国企图控制亚洲的一次突然袭击。

  每一件在地球上甚至在地球以外发生的大事都离不了美国,美国的影子到处
可见。在分析亚洲金融危机时,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层次上,还应该
深挖背后的政治背景和根源。

  这绝不是故弄玄虚,因为我们绝不是旁观者,而是当事人,非常重要的当事
人。

  1997年在东南亚发生了两起大火,一场是天灾引起的森林大火,另一场则是
人祸,是索罗斯点燃的金融大火。森林大火烧了人们的房子、人们的财产、烧焦
人们的头发,损失巨大,但仍是有限的。金融大火却烧碎了人们的心,人们的梦
想,并借风力四处蔓延。

  这场金融大火也毫不例外地与美国政府有关系,索罗斯是点火者,美国政府
则是煽风者,他们是想把火引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各国。

  索罗斯对东南亚各国的进攻看起来是一件独立的事件,但如果对索罗斯的政
治动机和美国的一贯言行联系起来的话,就会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东南亚各国这场灾难,是以索罗斯为首的美国一群金融投机者肆意制造的。
这群人虽然在国际上挂着商人招牌,从事经济活动,然而其最终目的,却有明显
的政治企图。这和当年东印度公司贩运鸦片一样,都是政经双赢的经济侵略。索
罗斯等人这次在东南亚大展手脚,是一场预谋已久的突然袭击。

  这次发生金融危机的亚洲国家尽管原因不尽相同,损失程度也有差异,但却
有一个相同之处或者说内在的联系,那就是环绕中国。日本、韩国、泰国、马来
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台湾几乎都是二战后美国的军事占领地,美国之所
以在这里步兵是因为要遏制中国。分析这些国家发生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时,
不能忽视的是:这些国家当年是在美国“盟军”的强权监督下,各国政府在民主
的幌子下接受美国授意下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各国形成了政府过分保护企业
和银行的特殊关系,其目的是为美国提供必须的军用物品,这无疑刺激了被占领
国的经济,但也埋下了祸根。

  如果以上这些有翻陈年旧帐的话,那么就事论事美国政府也脱不了干系。索
罗斯是一个个人,一个“唯利是图”的投机家,美国是一个国家,美国政府是这
个国家的管理者,从表面上看,两者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通过对详实的大量资
料的仔细分析就会发现,索罗斯和美国政府之间有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我们不妨把美国比作一个类似于索罗斯所经营的量子基金的超级基金,美国
政府是这个超级基金的经理人,如果把美国政府在经济与政治上的经营思想和手
法与索罗斯做一对比,就会两者是何其相似!

  1、索罗斯善于乱中取胜,越是混乱,越是稳操胜券,没有混乱可以制造混乱
。典型战例就是东南亚金融危机和香港狙击战;美国政府较之索罗斯有过之而无
不及,利用战争大发横财的例子俯首可得,没有战争可以挑起战争。典型战例是
策动前苏联和东欧解体或剧变,海湾战争,眼前的是伊拉克核查危机。

  2、索罗斯的开放社会思想与美国政府的和平演变战略如出一辙,都不约而同
地认为自己生活在天堂里,别国或别人则是在地狱里苦苦挣扎,因此自己如上帝
般是全人类的救世主,对人类的解放和自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对别国
的价值观横加指责和干涉。

  于是美国政府和索罗斯一样鼓励和庇护社会主义国家的“持不同政见者”,
吸引、选拔、罗致这些国家的知识精英外流,并从中有计划地选择、培训未来有
可能影响高层决策的政治、经济、文化代理人等等。在中国则借人权批判中国的
限制人口的计划生育政策,暗中鼓励和支持西藏独立和台湾独立。

  3、索罗斯和美国政府都深谙经济基础的重要性,在美钞的掩护下,挥舞者“
民主”、“人权”和“自由”的大棒,打一巴掌再给一个甜枣,最终从各个领域
占领。

  4、都有深谋远虑,美国全球战略和政策的根本目标是要在全球建立一个以美
国为核心和担任政治领导、囊括全球的一体化经济、政治体系。通过一个拥有中
心首都(华盛顿)的中心大陆(北美洲)从自然地理上支配全球。索罗斯则是通
过对各国伤疤的频频出手,赚来大量财富,再化整为零,给予安抚。先打你个乌
眼青,再给你上点眼药,等你好了伤疤忘了痛,会记着他的好,他的爱。最后,
再将所有的投资一一加倍地收回来,这才是最终目的。

  索罗斯与美国政府所不同的仅仅是前者是一个人,后者是一个团体,前者做
上述事情的时候,心安理得,“没有一丝的愧疚感”。而后者还多少需要注意点
影响,因为自己与对手都是一个主权国家。

  更重要的是索罗斯与美国政府的配合可谓天衣无缝,美国政府不便做或不能
做的由索罗斯来做;索罗斯所狙击的正是美国政府所深恶痛绝的;索罗斯狙击的
结果--被狙击国家的混乱正是美国政府所希望看到的;索罗斯是美国的急先锋
,美国政府则是索罗斯的坚实后盾。这可以从索罗斯狙击东南亚各国及香港和美
国对待亚洲金融危机的态度中毫不掩饰地显现出来。

  在经济学中有一句话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在此,我也大胆假设:索罗斯和美国是要借东南亚金融危机重新夺回对该地
区的控制权,最终目的是遏制中国。

  遏制中国是美国全球战略中最主要的部分,是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美
国一贯的对华政策。若读过美国从元首到政客的一些著作,我们就不能不承认美
国的战略家是高明的,深谋远虑的。美国的全部外交和国际政策都是精心设计的
,是着眼于美国长远战略的总体目标。美国四年进行一次大选,最多连任两界,
似乎美国的总统总是在像走马灯似地更换,但不论谁坐上总统的位置,它们的遏
制中国战略却是一脉相承的,只是具体的策略不同而已。前苏联解体后,世界上
就剩下中国这一个社会主义大国,中国又是美国实现全球战略的主要绊脚石。因
此,近期美国的战略目标比较单一化,就是遏制中国。

  美国著名的政治战略家塞缪尔·亨廷顿撰文《美国国家利益受到忽视》说,
今日美国日益混乱,主要在于失去了敌人,没有敌人即无法塑造国家认同。他断
言美国现在是以后仍将是全球霸主,并宣称中国会成为美国的一个新敌人。言外
之意,美国为终于有了一位敌人而高兴。

  要成功地对中国进行遏制就要控制东南亚各国,以形成对中国的环围,这也
是经验。要理解美国政府的良苦用心,就有必要了解东南亚的独特的地理位置、
经济发展史和近年来美国与该地区的关系。

  东南亚地处亚洲东南部,东濒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北面是亚洲大陆,南部
与澳大利亚海隔海相望,是两洋(印度洋和太平洋)和两洲(亚洲和大洋洲)之
间的十字路口。尤其马六甲海峡,是东西方商业航线上的要道,世界上重要的能
源供给线之一就通过这里。东南亚地区岛屿众多,航道纵横,各国都有天然深水
良港,新加坡就是世界著名的转口贸易港之一。东南亚美丽富饶,富有战略资源
、热带资源、森林资源和海洋资源,该地区的橡胶、锡、棕榈油、木棉等物品的
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其它资源如大米、石油、木材、锰、铝等都在世界上占有重
要地位。因此,东南亚是具有区际、世界性的通道地区,既是东南亚对外开放的
门户,又是全球石油运输的咽喉要塞,具有极其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意义,
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从16世纪起,当东南亚地区还处在封建社会时期,就先后受到过葡萄牙、西
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和美国等殖民主义者的侵略,沦为它们的殖民地或势力
范围。1896年,英法就曾把暹罗(今泰国)作为英属殖民地和法属殖民地的缓冲
国。

  二战期间,日本也是首先占领了东南亚,掠夺这里的物资为日军供应军需物
品,才与美国不得不进行正面冲突。日本投降后,英、美、法等国卷土重来,试
图重新控制东南亚,遭到了各国人民的坚决抵抗。印度尼西亚率先于1945年8月脱
离荷兰殖民者的统治宣布独立,其后各国纷纷响应先后独立。

  但美国等并未彻底放弃对东南亚的控制,冷战时期,美苏各自在越南和菲律
宾拥有海军基地,都试图将这一地区当作突破对方力量的战略跳板,不断制造代
理人战争。随着前苏联的解体和美苏从这一地区的撤军,东南亚地区获得了片刻
的宁静,但它重要的地理位置并没有改变。

  但美国要控制东南亚,有三个主要障碍:东南亚各国经济增长后反美情绪的
高涨;日本要称霸东亚;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关系的不断改善和加强。

  从60年代开始,东南亚地区步入了经济高速增长期,  90年代以来,东南
亚人也经常对美国说“不”,变得不那么惟命是从了。美军在菲律宾从上到下的
抗议和谴责下被迫撤出菲律宾的苏比克基地,印尼也因不满美国干涉其内政而中
止与美国的军事合作。

  以马哈蒂尔总理为代表的马来西亚人更是以强硬而著称,马哈蒂尔本人也成
为美国的“眼中钉”。因为马哈蒂尔医生曾经针对美国的伎俩这样指出(大意)
:他们先跑到一个国家去散布“××威胁论”,让这个国家买他们的武器;然后
再跑到对方国家去同样摇唇鼓舌,既造成国与国之间的对抗和军备竞赛,自己又
赚得大笔利润。活生生地刻划了一个奸商的嘴脸。

  更让美国政府能背过气去的是新加坡竟真的敢动美国公民的手指头。我们还
记得那个在新加坡违法乱纪的美国青年费伊,他被新加坡法庭判处鞭挞后,整个
西方世界一片哗然,克林顿更是对新加坡软硬兼施,要求免打。似乎别的国家有
人犯罪(如诺加列),美国可以出兵前去抓人,而美国人在别的国家犯了罪,却
可以赦免。这时美国人可能忘记司法独立这一概念了,或者说,美国的司法是独
立的,别国的司法是依附于美国司法的,如果别国依自己的刑法和意志行事,就
是野蛮和落后的。这分明是一种典型的殖民心态在作怪。

  最近让美国不能容忍的是东盟居然不按美国政府和索罗斯的意志办事,硬要
吸纳缅甸入盟。这些在美国政府眼里实在“大逆不道”的事件无一例外发生在东
盟各国,怎能不让美国深感人走茶凉的世态炎凉?美国一定要重新树立在这个地
区的威信,取得对这里的控制权,达到遏制中国的目的,当务之急就是先给东盟
一点颜色看看。动用武力是不妥的,会招致全世界的反对,陷入更加孤立的境地
。如果能在这里制造一场经济危机是上上策。

  自1995年以来,美元对西方各主要货币已经大幅度升值。其中美元对日元升
值约在50%左右,对马克的升幅也在30%左右。这明显地将对美国本就存在巨额
贸易逆差的对外贸易造成更大压力,如果在以前,美国会迫不及待地强迫这些国
家开放本国市场(对中国就是因为所谓的“对华巨额贸易逆差”一直找中国的麻
烦),增加对美国商品进口的份额,以缓解逆差压力,但这次表现并不强烈,而
是甘愿冒出口锐减的危险于不顾。这当然与美国近几年的经济复苏有密切关系,
同时还有其他原因。一则由于美国较其他工业化国家在劳动生产力方面占有优势
,能在很大程度上消化因美元升值带来的负面影响;二则美国另有所图。

  我们知道,东南亚各国都与美元挂钩,其中以泰国尤甚,美元权数占83%。
美元的升值也就等于这些国家的货币对西方主要货币搭车升值,其货币高估的直
接后果是打击东南亚各国的出口,并为金融危机埋下伏笔。当货币危机的序幕拉
开时,以索罗斯为首的美国投机商开始大量抛售这些国家的货币。为了维持固定
汇率制,这些国家的中央银行必然动用外汇储备进行干预。在出口不畅、外汇收
入减少的情况下,这些国家难以为继,不得不放弃固定汇率制,让投机商以低买
高卖本币的手法大赚一笔,被冲击国则损失大量的外汇储备。

  由于涌入这些国家的短期资本显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干的,第一战役
打响后,美国资金再撤出这些国家,哪怕是扬言撤出,也会加剧它们外汇储备不
足的窘迫。由于这些国家在放松外汇管制的过程中,过于纵容国外短期资金的涌
入,掩盖了外汇储备不足的矛盾,所以一旦外资撤出,只能向国际社会求援,国
际货币基金组织是首选。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该组织的大
部分资金来自美国,其政策难免要符合美国的经济游戏规则。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金援助通常附带苛刻的条件,如开放本国市场、紧缩
银根、提高利率、压缩财政开支等,这无疑又会对本就危机的国内经济雪上加霜
。一些刚上马的基本建设项目和面临倒闭的企业不得不停工。由于日本与东南亚
各国在经济上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东南亚金融危机最直接冲击的外围国家便是日
本,日本忙于应付国内的烂摊子,无暇顾及东南亚,美资便可以趁机低价收购这
些国家的资助产业,从而控制这些国家的经济命脉。

  正象巴黎荷兰银行在纽约的货币专家林奇说,美国将从这场动荡中直接受益
,这不仅因为它将吸引想在这场暴风雨中寻找安全岛的资本,而且还因为亚洲国
家的政府、公司和投资商必须通过购买美元和日元而抛出贬值的货币。

  如果东南亚金融危机只是导致经济的衰退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这并不是
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经济的衰退,人心的不稳,日积月累会引发社会秩序的混
乱。而社会秩序混乱又会引发政局的不稳,爆发内战甚至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因
为东南亚自古以来就是东方民族和西方民族,航海民族和陆地民族的交会融合之
地。东南亚民族众多,各民族以特有的语言文化风俗形成统一性和区别于其他民
族的异质性。民族之间在关于领土、资源分歧的处理上常常诉诸武力,导致流血
冲突和政治动乱。这在东南亚历史上屡见不鲜,例如印度尼西亚对东帝汶的兼并
,战后越南对周边国家的兼并企图等。

  东南亚的宗教文化更为复杂。这里主要存在着儒家文化、伊斯兰文化、佛文
化三大板块,此外,天主教文化也占一定份额(主要集中在菲律宾),佛文化影
响区主要集中于泰国(90%信佛)、缅甸(80信佛)、越南(30%信佛),人口
约1。5亿左右。伊斯兰文化影响区主要在印度尼西亚(85%)、马来西亚(50%
),约计2亿人;儒家文化的影响区主要在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以及分布在泰
国、柬埔寨、印尼等国的华人区,约6000万人。

  这种宗教文化矛盾与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对政局产生着巨大影响。如果东
南亚发生战乱,美国将是最大的受益者,因为美国的秉赋就是发战争财。

  另一个促使美国对东南亚下手的是日本。日本在战后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由于日本得天独厚的地缘条件,东南亚成为日本
扩大影响的首选对象,通过加强对东南亚的投资和为此良好的经贸关系,逐步确
立在东亚的领头羊位置。这样日本不可避免地在东南亚与美国的利益发生冲突,
使得美国在亚洲特别是东亚环中国地区的影响力较之从前相对下降。

  让美国担心的还有,中国和东盟关系的日益密切。1997年2月中国和东盟成立
了中国东盟共同合作委员会,该委员会还在中国和东盟之间设立了“高级官员政
治磋商会议”、“经济贸易合作联合委员会”、“科学技术联合委员会”和“北
京东盟委员会”等机构。在今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中中国承诺加入国际联合援助
计划,出资10亿美元,这是第一次,中国与东盟的关系顿时又近了许多。虽然美
国在整个东南亚地区仍然拥有最大的军事力量,而且通过贸易和投资加强了同东
南亚国家的关系,在政治上掌握的主动权也不少。但中国和东南亚国家扩大关系
的动向,有可能削弱美国在整个亚洲的经济、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力和
参与力。

  如果能在亚洲发动一场金融危机,就无疑给美国提供了一次恢复在东南亚霸
主地位的难得机会。因为摧垮东南亚会使日本受到重创;香港瘫痪会使中国受损
,一箭双雕。日本与东南亚各国在经济上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东南亚各国发生
金融动荡,外围的直接影响者就是日本。东南亚地区是日本最大的商品出口市场
之一。1996年,日本对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新加坡5国的出口
总额达到7.941万亿日元,占日本出口总额的17.3%,若加上东南亚其它国家和地
区,则分别高于日本对美国和欧盟的出口额。自1990年10月日本的泡沫经济破灭
后,日本经济由于内部需求不旺,恢复经济主要靠出口。东南亚金融危机导致日
本出口受阻,对于日本经济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东南亚地区不仅是日本最重要的出口商品市场,还是日本最重要的进口商品
来源。1996年度日本从东南亚5国进口的商品总额达6万亿日元,占其进口总额的
15%。这些国家的货币大幅度贬值,增强了商品的出口竞争力,将会有更多的商
品打入日本市场,挤占其国内企业的市场份额,进而影响日本的生产和就业。最
关键的是日本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投资国,仅1996年日本对印度尼西亚、马来西
亚、菲律宾和泰国的贷款就达693亿美元,占日本对外融资总额的40.9%。这些资
金大部分流入这些国家的房地产业和证券市场,东南亚金融危机使许多不动产公
司倒闭、股市暴跌,使日本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急剧上升,加剧了日本的金融危
机。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1997年10月29日在美国参众两院联合经济
委员会上说,“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动荡对日本经济的负面影响要比对美国的负面
影响大得多”。一旦日本陷入困境,既削弱了日本的经济力量,又使日本无暇对
东南亚伸出援助之手,在东南亚的影响退化。

  东南亚的经济动荡特别是香港的动荡对于中国来说同样是致命的。同处于东
亚,其它国家发生混乱,中国也不会好哪儿去。东南亚各国货币的大幅度贬值对
于中国也是一个冲击,直接影响中国的出口贸易。特别是1997年下半年对于中国
来说是一个十分敏感和关键的时期,这期间将有5个重大的活动举行:7月1日,阔
别祖国百年之久的香港回到祖国怀抱;9月12日,中共中央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在京召开;9月2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年会在香港召开;10月1日是中
华人民共和国建国48周年,10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访美。如果在这
段时间在香港制造点麻烦无疑是对中国提倡的一国两制有力的打击,令中国头疼


  这样就会有两条线索清楚地呈现我们眼前:

  第一条,若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会有两种结果:一是经济衰退,向国际社
会乞讨;二是由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发生内乱或国与国之间的战争。

  若东南亚经济衰退会产生以下结局:一是连累日本,日本的经济衰退会削弱
它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但决不能让日本崩溃,毕竟日本是美国的盟国,日本经
济过度不振也会祸及美国);二是借东南亚各国货币贬值,经济萧条,美国通过
资本输出可以实现控制这些国家经济命脉的目的;政局不稳,可以借机推翻现政
府,建立一个亲美政权;若发生战乱,可以大发战争财,并派军队进驻,实现对
该地区的完全控制;

  第二条,狙击香港,牵制中国,削弱中国的经济实力,遏制中国在东南亚的
影响,为台独找理由。(注:作者对此的预测是在1997年12月下旬。)

  通过以上途径美国就会实现对东南亚各国经济、政治和军事上的全面控制。
一旦美国新的地缘战略目标在亚洲得逞,必定形成对中国的海上封锁:从韩国、
日本群岛、台湾诸岛、到菲律宾到泰国湾,形成一条环中国封锁线。这条链形的
海上封锁线将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乃至国家安全造成极大危害。不但使中国和平统
一台湾的决心受阻,而且将市中国在美日联盟地缘战略包围中陷入孤立,遏制中
国的目的达到。这对于中国的危险不亚于一场直接战争。

  那么现在就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由谁来点燃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历
史的重任责无旁贷地落在了索罗斯的肩上。索罗斯是投机领域的权威,是以美国
华尔街为中心的金融资本主义得以旗手,也是世界金融资本市场具有重大影响的
全球主义的体现者,更是“和平演变”、“自由、民主”的积极倡导者。在这一
过程中,美国官方可以不出面,但可以暗地里支持,或积极创造某些有利条件,
因为这种做法是符合美国利益的,并且这种做法在巴西、阿根廷、墨西哥都使用
过。

  从美国官方的角度来看,这种损人利己的行为是从其全球战略规划中演绎出
来的。东南亚一向是战后美军在西太平洋的基地,是美国理所当然的势力范围。
其实,美国政府为国内投机商鸣锣开道已成为今年来公开的秘密,美国金融服务
业创造的利润,今年已经远远超过传统工业。在这种背景下,美国政府利用货币
战、汇率战削弱竞争对手,为本国基金创造狙击外国汇市和股市的战机,就成了
美国谋求全球金融霸权的重要手段。近年来,美国外交政策正是为其金融贸易扩
张服务的。屡屡要求贸易伙伴开放国内市场,推行所谓的“自由贸易”,不论“
人权外交”也好,“特别三零一条款”也好,美国都是利用这些施压手段强行打
开别国金融市场和商品市场。市场门户大开后,美国的基金便可以分一杯羹,赚
取超额利润。

  索罗斯曾经狙击马来西亚未果,在东盟接纳缅甸入盟时又一再反对,而东盟
根本不予理会。有了与东盟的这一段恩恩怨怨,索罗斯也极想找东南亚的晦气,
便和美国政府一拍即合,用货币战打垮东南亚各国,再利用自己雄厚的资金实力
进行“援助”,从经济上实现殖民统治。

  事态的发展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着,97年初,索罗斯开始东南亚地区频频喷
洒火花,适逢东南亚各国经济因出现裂痕而成为干柴。到了7月份,干柴烈火终于
燎原,东南亚各国满目疮痍,一片呻吟。

  索罗斯立了头功,博得了美国政府上层人士和美国舆论界的齐声喝彩。美国
政府也开始公然支持他。在1997年8月中的东盟会议期间,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
在会上对索罗斯等人的卑鄙行径严加谴责。在场的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即刻站
起来,为其辩护,气氛相当紧张。

  此后,美国国务院发言人伯恩斯也公开对外界说:“我不认为这里有任何阴
谋,这些经济力量在起作用,这些问题可以由健全的经济政策纠正。”极力为索
罗斯开脱罪名,也可以掩饰美国政府在中间的配合。

  更有甚者,摩根公司主管亚洲的首席经济学家埃施魏勒说,投机者们“不是
这场游戏中的恶棍”,是泰国政府自讨苦吃。似乎索罗斯给这些国家以毁灭性的
打击是英明之举,活该东南亚各国倒霉。这有点幸灾乐祸的感觉,并美化了世界
经济一体化中的国家大炒家的形象。

  关于索罗斯的“胜利”,《华尔街日报》、《商业周刊》等美国报刊曾连篇
累牍地报道和评论。

  1997年8月11日,美国《商业周刊》发表一篇题为《东亚的问题不是西方鬼子
引起的》,为索罗斯辩护,认为“投机商人认识到东南亚许多国家已无法摆脱难
以为此的道路”,才忍不住手痒去捞一把的。

  最露骨、也最引人注目的要属1997年8月18日《华尔街日报》发表的一篇文章
。该文章不但对索罗斯及其行径大加赞扬,称之为“壮举和成功”,而且还透露
了下一个进攻目标--香港。文章大言不惭地说,“他们在星期四(8月14日)打
垮了印尼盾之后,星期五(8月15日)就把矛头指向了港元”。文章的作者像啦啦
队一样,为索罗斯及一些基金经理呐喊助威,说他们有能量,有信心,把港元打
成泰铢、印尼盾,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在为索罗斯叫好的同时,美国的一些学者和政治家们智力平平,设法表明东
亚经济发展压根儿就有毛病。“当世界被最高尚的亚洲价值观念所吸引时,惊人
的经济增长速度掩盖了最糟的东西:裙带关系资本主义和腐败。”并为东亚国家
以一种新的狂热开出处方,告知它们美国民主资本主义是唯一治疗东亚疾病的良
药。

  稍加分析就会知道,这些是庸医、江湖骗子,根本不懂望闻问切。如果说官
商勾结是东亚经济崩溃的主因,为何同样有官商勾结、被嘲弄风行“党国资本主
义发展模式”的台湾只受了轻伤?如果说缺乏民主制度是亚洲国家经济危机的真
正病源,那么为何韩国和泰国这两个明显已民主化的国家仍然会遭殃?

  显然,美国挑起所谓的“东亚模式”和“美国模式”争论的真正目的是向发
生金融危机的亚洲国家输出“美式经济自由主义”,为“美式民主”和“美式人
权”堂而皇之进入亚洲寻找理论根据。

  其实腐败和裙带关系并非亚洲价值观念的特产,我们可以回忆一下80年代末
期美国金融大灾难的情景:它最终使美国纳税人多支付1000亿美元,这在很大程
度上是因为贷给“从属关系”--朋友--的贷款收不回来。连克林顿总统都曾
经因白水门事件而焦头烂额,人们对华盛顿发生的筹集竞选经费方面的丑闻更是
司空见惯。

  但一些人总是犯这样的毛病:只看到别人脸上的疤瘌,看不到自己脑袋上的
脓包。中国有句话,老鸹飞到猪身上,只见猪黑,看不见自己黑。

  火烧东南亚“连营”后,索罗斯果真进一步将火引向香港。

  有人也许会问,索罗斯等人是先打垮了马来亚、印尼、泰国和菲律宾,最后
才轮到香港,可以看出索罗斯并非别有用心,而是投机家唯利是图使然。这正是
他的聪明之处:先打垮东南亚,清扫周边战场,成为“胜利之师”后,再把矛头
指向香港,自然就能威胁香港。到时候,大举进攻,即使港元不垮,港股也会大
跌。

  人们不仅要问,美国的金融大亨们为什么不早不晚,恰恰在香港回归一个多
月之后,对港元发起这场经济战?难道只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吗?

  很明显,对港币的狙击,是因为香港的顺利回归祖国,令一些西方敌对势力
不安,他们唯恐天下不乱,明知港币坚如盘石,也要制造些混乱,使大陆和香港
不得安宁。用《华尔街日报》的话说,这首先就对香港造成惨重损失。事实的演
变也正是如此。为了配合索罗斯狙击香港,美国再次拿出撒手锏,大造舆论。先
是摩根公司策略研究人员为其鸣锣开道,大叫将亚洲包括香港在内的投资比重降
为零;接着,《华尔街日报》几乎连日发表评论,大造舆论:港元必垮,金融必
乱,香港必然不再是“香港”。于是一唱一和,配合默契,港股果然剧烈波动,
恒生指数连连下挫,索罗斯的支持者们已经弹冠相庆了。为迎接胜利,已经将香
槟准备好了。

  其实中国领导层意识到了1997年9月和10月份的关键性,也预料到在这两个月
份,部分别有用心的人会出于政治目的在香港的股票市场和货币市场兴风作浪,
以影响香港金融市场的稳定。因此9月3日,国务院副总理朱熔基针对香港股市的
异常波动,连续两次召开国务院紧急会议,指令有关的中资机构在香港股市大幅
波动的情况下,要“有机、适时、果断地吸纳香港主要上市公司的股份”。同时
,中央还准备拿出最少9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应付香港股市及金融市场可能出现的
危机。但由于索罗斯蓄谋已久,火力太猛,香港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的波动比中
国领导人预料的来的更加早,更加迅猛,造成的损失更大。

  至此索罗斯的使命告一段落,轮到美国政府闪亮登场。像后来的索罗斯远赴
韩国“传道解惑”更多的成份是“友情客串”,主角已经是美国政府了。

  随着事态的发展,有一条线在沿着美国设计的方案延伸,即第一条。1997年
7月份泰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多米诺骨牌在东南亚地区迅速接连倒下,股市、汇市
纷纷下跌,到现在还看不到最后稳定的日子。货币危机逐渐转化为金融危机,继
而演变为经济危机,前沿产业受到的冲击最大,经济陷于萧条状态。尽管东盟各
国借机加强了联络和合作,但社会秩序和政局的动荡开始混乱的苗头,而这要首
推印度尼西亚。

  用“祸不单行,福不双至”来形容印度尼西亚现在国内局势并不为过。受厄
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印尼从去年开始遭受大范围的干旱,森林大火光顾印尼,金
融危机没有放过印尼,使这个饱受自然灾害之苦的国家雪上加霜。股市跌入深渊
,广大投资者苦不堪言,货币大幅度贬值使印尼债台高筑,一大半的企业破产或
濒临破产。随着一轮又一轮的破产、裁员、物价上涨和产品短缺的恶性循环使早
已动荡不安的印尼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经济危机使这个一度繁荣的国家陷于经
济崩溃状态。内外债剧增,企业纷纷破产,工人大量失业,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
降。

  根据一个有声望的经济顾问机构分析,印尼政府和私人企业界所欠的外债数
目估计在1400亿美元左右,其中60%是私人企业界的债务。印尼每年需要还本付
息约300亿美元,这无疑是压在印尼人民头上的一座大山。

  生产的不景气与居民的消费水平息息相关,物价飞涨,商业、零售业都在压
缩规模,许多商业网点被取消。印尼汽车工业巨头泰德·雷麦特承认金融危机严
重影响了他的产业。他估计,1998年工厂汽车产量将比前一年降低50%以上。去
年11月份,印尼的轿车销售量为3147辆,而7月份还保持在4583辆。三家大的国际
旅行社被关闭。印尼主要商品的价格已经大幅度上升,进口商品的价格更是猛涨
了500%以上,许多进口商因无法支付欠帐而停业,货架上的进口食品越来越少。


  经济不景气还带来了严重的失业。据统计,印尼的支柱产业林业有约2.3万人
失业,而银行业有近2万人,另外,建筑业、轻工业等行业失业情况也比较严重。
印尼全国工人联盟总会主席普萨里布说,今年印尼的失业率将由去年的7.7%增加
到9%。以印尼全国现有9100万名工人来说,这将意味着今年的失业人数将由去年
的700万人,增加到今年的800万人。但不久这一数字就成为历史,据最新的数字
(1998年2月初)失业人数将达到1350万,占劳动力的14.7%。

  一位印尼大学经济学教授以悲观的语调形容今年印尼的经济前景:“由于受
持续不断的货币危机影响,人们进入1998年时,宛如进入一条伸手不见五指的地
道。”随着失业的增加,生活质量的恶化,人民对印尼的许多政治问题感到不满
,并且不满情绪在逐步升级,政治动乱出现苗头。据印尼分析家说,目前在印尼
失业威胁已经超过物价上涨而成为印尼最为敏感的问题,也成为社会动乱最大的
潜在因素。数以百万失业人口成为首都雅加达和几个大城市的社会不安定因素,
暴乱在许多地方爆发。据报道,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动荡在印尼也日益加剧,暴
乱规模正在人口密集的爪哇岛日益扩大和升级。失业增加,贫困加剧和对有限资
源竞争的结果,使占多数的马来亚人和华裔人及印度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变得空
前紧张。占印尼人口仅5%但掌握印尼经济命脉的华人,正在成为暴乱分子的主要
攻击对象,绑架华人事件接连不断,并日益严重。

  2月14日,是情人节,但在印尼人们好像已经提不起兴致,干脆走上另一个极
端--严重的骚乱。被物价暴涨激怒的大群民众冲入华人商店和住宅,连打带抢
,然后将房屋付之一炬。24小时内,印尼有6个城镇爆发严重暴乱,摧毁23座房屋
,15家商店、4座基督教堂和10辆汽车,有159人被逮捕。

  尽管苏哈托总统呼吁保持稳定,但人民已经开始对他的“一人领导”方式提
出质疑,一些反对派人物更是公开把经济灾难直接归咎于他。1月10日,印尼第一
任总统苏加诺的女儿、52岁的梅加瓦诺也向苏加托提出挑战,要求他结束其32年
的统治。

  印度尼西亚经济观察家迪汀·达曼胡曾指出,某些个人或集团在利用当前的
金融情势来达到其政治目的。他说:“据推测某些政治集团可能与外国投机商串
谋;在印尼盾危机中就有三种集团参与其事,即外国投机商、本地投机商及意图
改变印尼政治的某些集团。”所有这些又会使经济进一步恶化,衰退的经济将会
导致政治的更加腐败,这将加大政治动乱的压力,一时间印尼人心惶惶。

  现在人们最担心的已经不是亚洲经济危机会不会继续,而是印度尼西亚极可
能会发生政治动乱甚至是内战。相类似的还有马来西亚,一直以“治国有方”而
著称的强硬舵手马哈蒂尔开始听到轰他下台的声音。

  与印尼国内不同的是泰国,泰国国内要求借此机会树立在东南亚地区主导地
位的呼声渐高,周边国家对此表现出反感,关系开始出现一些紧张气氛。

  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东南亚各国的国际形象受到了损伤,在各方面将调门压低
,就连体育事业也不能幸免。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1月13日,第13届曼谷亚运会组委会副秘书长仙迪巴布说
,亚运会预算将由原来的29亿泰铢降低为20.9亿泰铢(合3730万美元)。同一天
,马来西亚政府也宣布将英联邦运动会预算削减5%,减少到17.06亿林吉特(合
3.71亿美元)。

  现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开始兵分两路,第一路又有明暗两条,其一就是
美国政府。

  为了使东亚遭受金融危机打击的国家尽快摆脱困境,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牵
头,一部分国际金融机构于7月份批准了对菲律宾10亿美元的援助计划,8月份又
同泰国达成了172亿美元的一篮子国际援助计划。但对此美国均未做出承诺,也未
表示提供援助。当时美国财政部长鲁宾曾多次表示,所有援助均应通过受180余个
会员国支持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来进行,言外之意就是,既然美国已为该机构出
了钱,就不会额外出资。

  10月底,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拟订向印度尼西亚提供230亿美元援助时,美国
一改隔岸观火的态度同意出资30亿美元,并同日本、中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组成“
第二道防线”。就在12月中旬,美国还对韩国提出的加速提供资金的要求漠然处
之,而当韩国已经手无缚鸡之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起史无前例的570亿美元的
援助行动时,美国却做出180度的大转弯,又参加了“第二道防线”的救助准备,
并于圣诞节前夕答应同西方7国集团的其他国家一起对韩国提供100亿美元的紧急
援助。

  当有记者向美国财政部长鲁宾在东南亚发生金融危机之初,美国政府为何迟
迟不愿提供援助的原因时,鲁宾将此归于美国对这场金融危机的严重性估计不足
,认为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不大。其实在东南亚各国被金融危机困扰时,美国不
肯伸援手,是希望事态在向纵深发展一步,然后找最佳时机从经济上加强对该地
区的控制。更有甚者,有媒体报道,甚至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在紧急援助西方
在亚洲的投机性投资之时,美国和欧洲的公司仍欲从由于亚洲金融危机渐渐平息
而能赚到的财富中再捞一把。无怪乎,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呼吁警惕新的殖民
帝国主义,我想这很清楚,就是指的美国。

  事实上,在亚洲地区特别是东南亚,反美情绪日益高涨。作为去年亚洲货币
危机震源地的泰国,对没有向其提供金融援助的美国克林顿政府表示了强烈的不
满。因为泰国尽管根据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协议实施重建政策,但与在经济上
恢复信心的距离相当遥远。泰国是病急乱投医,内心是十分希望作为“老朋友”
的美国明确表示“援助泰国”,也许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至少可以稳定国内投资
者的恐慌心理。不久,泰国失望地发现这种想法纯属一厢情愿,美国有它自己的
小九九。泰国的经济政策负责人、副总理兼商业部长素帕猜公开表明了对美国的
不满:“美国政府(对泰国货币危机)的政策令人心灰意冷。美国不援助同其缔
结了友好条约的泰国,难以理解。”

  其他国家也不同程度地表示了不满,他们认为在东南亚具有燃眉之急的时候
,华盛顿却忽视了这个地区,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既没有像墨西哥式的援助计
划,也没有其大规模援助的保证。虽然美国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对该地区
作出了一点姿态,但却附有无情的附加条件。与美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亚洲一些
国家,日本是这些捐献者当中的领头羊,中国保证提供10亿美元,香港提供10亿
美元,就连一样处在煎熬中的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也保证提供不同数目的援助。

  至于韩国则是出乎美国的预料,在美国的本意中是不想让他的盟国遭此灭顶
之灾的,因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对韩国援助,美国立即响应。

  在谈到援韩时,鲁宾解释说,这完全是出于“对美国经济和国家安全利益的
考虑。”他认为,经济不稳定就有导致政治和社会不稳定的危险。目前美国在韩
国尚有驻军3。5万人,这是摆在东亚地区的一步棋,是其东亚安全战略的组成部
分。如果韩国经济局势持续动荡,就有可能引起更深层次的危机,这是美国当局
竭力避免的后果。

  与此同时,韩国经济形势的严峻性也是迫使美国亲自出马并带动其他工业国
家加大对韩援助力度的重要原因。据韩国官方近日披露的数字,该国外债已高达
2000亿美元,比原先预计的多了近一倍。但与此相反,截止到11月份,韩国的外
汇储备已从1996年底的将近300亿美元锐减至72.6亿美元,加之韩元的大幅度贬值
与股市的狂跌,该国政府苦不堪言,新当选总统金大中已发出国家面临崩溃的警
告。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决定立即筹集资金,以解其燃眉之急。

  美国政府积极参与对韩援救的另一个原因是,力争避免危机过深地波及日本
。遏制日本在亚洲地区的影响是美国的初衷,但美国还不想将日本彻底打垮,这
不在美国推行其全球战略的计划之列。到1997年11月底,日本也已经满目疮痍,
经济不振,加之金融体系问题较多,如果再受到冲击,很难说会倒下。再说日本
是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日本投资者手中又握有大批美国国债,危机一旦波及日
本,投资者将很可能抛售美国债券以保自家阵地,这是美国政府最为担心的。

  此外,亚洲金融危机已对美国的出口贸易造成打击,并将对其1998年的经济
增长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尽快阻止这场危机的继续蔓延,帮助投资者恢复对亚洲
的信心,这也是美国的利益所在。

  另一条暗线是美国及一些欧洲银行和企业开始抢滩亚洲,低价收购已经无力
讨价还价只能挥泪甩卖的亚洲银行,一场大购并已经悄无声息地展开了。在遭受
了金融厄尔尼诺飓风的横扫后,又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勒紧了裤腰带,东亚特别
是东南亚各国似乎只剩下挥泪大甩卖的份了。银行、楼宇、热门和破产的公司都
挤着廉价地争夺买主,价格比货币贬值前下跌20%、40%、60%甚至更多,已经
跌回到80年代初的水平。在马尼拉上个月的公寓售价是每套73万美元,而仅在去
年的7月份还是115万美元。一度不准外国人购买的资产从银行股份到房地产现在
都可以“公平交易”了。这着实让财大气粗的跨国公司和银行乐不开支,可口可
乐公司总裁道格拉斯·艾夫斯特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说:“从长远角度看,这是
了不起的好机会。”而作为卖主却乐不起来,他们抛售这些银行或资产是迫不得
已的事。泰国副总理素帕猜说:“现在我们允许建立100%的独资企业。我们也需
要迅速把一些国有企业私有化。”语气间透出极大的不情愿。

  在这次大购并中,买主多为欧美实力派跨国公司或银行,兵分三路。尽管价
格已经低的不能再低了,他们仍用挑剔的眼光打量着这些“次品”。

  第一路是抢购金融机构。今年3月份,泰国的金融改革局将开始出售已关闭的
56家金融公司的资产。但许多财大气粗的外国投资家连一刻也不能等,生怕错过
了好机会。1997年10月底,美国花旗银行就开始考虑购买泰国第一曼谷城市银行
的50.1%的控股股份,现在已经进入尾声;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已经收购了曼谷
投资公司,而曼谷投资公司还是去年大倒闭浪潮中幸免于难的两家公司之一;新
加坡发展银行则一举收购了泰国达努银行;荷兰公司ING Groep斥资3700万美元收
购了泰国第八大银行Siam城市银行10%的股份。

  以山一证券公司为代表的金融机构破产风潮将日本四处漏风的金融机构推上
了拍卖台。美国最大的证券公司美林证券于1997年12月12日宣布投资约300亿日元
,取得山一证券公司在东京、大阪两处证券交易所的会员权,成立“美林日本证
券公司”,并雇用原山一证券的2000名职员,使用山一证券在日本各主要城市的
31家分店;法国最大民间银行兴业银行的子公司兴业证券于今年1月收买了山一证
券的子公司山一投资顾问公司。兴业证券一举购得其85%的股份,击退了想拿下
45%股份的住友银行。在此之前,美国电子数据系统公司已于1997年10月收购了
山一证券公司的另一个附属公司;美国最大的非银行金融机构通用电器资本公司
(GEC)与日本东邦人寿保险公司于2月18日宣布,双方合资成立新的人寿保险公
司,注册资金为360亿日元,GEC和东邦各占90%和10%的股份,新公司计划于4月
1日正式开业,届时它将成为日本国内最大的外资企业。新公司将取得东邦转让的
保险业营业许可,接收东邦的所有营业网点,雇用东邦公司职员2300人。目前的
东邦公司只负责管理现有保险合同,实际上名存实亡。台湾的CORE PACIFIC也收
购了山一证券公司在香港的正常经营业务。

  在韩国,由于企业大量破产而导致的银行危机也愈演愈烈,许多银行已经濒
临破产边缘。于是韩国的企业和银行已经跌到了地板价,诱人的价格罗致了成批
的外国金融机构蜂拥而至。今年新年伊始,美国花旗银行和大通曼哈顿银行就开
始筹划收购韩国第一银行和汉城银行,后者是因为在1997年向倒闭的韩宝集团和
起亚集团巨额贷款而背上沉重的坏帐包袱的。

  第二路是购买不良债权。拥有巨额不良债权是日本金融机构的一大特色,也
是日本泡沫经济造成的恶果。在泡沫经济盛行时期,许多企业和个人不惜借贷巨
额资金从事土地和股票投机,银行也认为土地是安全有利的融资对象,因而也积
极响应。泡沫经济破灭后,地价股价暴跌,其中股价从最高时的39000日元跌至1
997年底的16000日元,以土地和股票作抵押贷款的企业和个人陷入困境,无力还
贷。银行手中的土地不仅贬值,而且还有利息负担,想甩又甩不掉,大量不良债
权由此产生。据日本大臧省1月12日公布的日本包括城市银行和地方银行等在内的
全国146家银行自查的1997年末的不良债权金额达到76.707万亿日元,约为按全国
银行协会联合会的标准核定的不良债权金额21.73万亿日元(1997年9月核定)的
3.5倍,约占总贷款金额624万亿日元的12%。但据民间调查机构称这个数字是比
实际情况大大缩小了的。

  本来日本的金融机构还可以拖一段时间,但最近大臧省下了最后通谍:从今
年4月实施“早期纠正措施”,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如果达不到国际清算银行规
定的8%的标准,金融监管当局可责令其整顿或停业等。各金融机构纷纷压缩风险
资产,回收贷款,控制放款,以改善财务状况。而出售不良债权无疑是提高资本
充足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与此相对应的是欧美大型金融机构深谙如何将不良
债权略加包装转手渔利之道:等待不动产升值后转卖;对不动产进行再开发,从
中赚取差价;把不良债权证券化,向一般投资者销售。过去这些金融机构就对日
本关注,但由于日本的交易程序和不动产价格的决定机制缺少透明度而迟迟未下
手。最近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日本的地价股价都已跌入谷底,正是它们收购不良
资产的好机会,于是纷纷登陆日本岛。美国大型不动产投资公司SECURED CAPITA
L于2月24日表示,将大量收购日本金融机构的有不动产担保的不良债权,计划一
年内投资约10亿美元收购数百件,之后每年持续相同规模的投资。其实,外国资
本早已瞄准日本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去年末,美国大型证券公司“高盛证券”
就从东京三菱银行手中一次收购了125亿日元的不良债权,今年还打算收购5000亿
日元。美国的投资基金也收购了日本共同债权收购机构的200亿日元的不良债权。
第三路就是收购企业。雅加达的金三角地区至少有六栋办公楼和一个大型购物中
心等待买主,很快又会有20栋空楼投入市场;马来西亚的电信公司正在与新加坡
的电信公司谈判;吉隆坡有15%的建筑物已经完全腾空,房地产价格下跌已促使
房地产公司的股份跌到不足其资产帐面价值的一半;在泰国,美国摩托罗拉公司
的目标是在托塔尔电信公司拥有股份以便垄断泰国的移动电话经营业务。

  如果说东南亚各国病症比较复杂,日本金融机构破产成风的话,韩国的特色
则是企业的大量破产,其中不乏大财团如韩宝、起亚、汉拿等。据韩国联合通讯
社说,在1997年12月29日至今年1月5日的五个交易日里,在汉城就有500家公司宣
布破产,其中大部分是小公司。仅1月5日一天破产的公司就达179家之多。韩国中
央银行说,预计1997年12月全国破产的公司约有3000家。

  韩国万都机械公司的最大股东--已破产的汉拿建筑公司正在出售资产。万
都公司本身是汉拿建筑公司的一流子公司之一,向韩国的三个名牌汽车厂供应零
部件。底特律的通用汽车公司向万都公司传递了不少秋波,将购买其在雅加达的
合作伙伴,也把眼睛盯住了东亚汽车厂的更多股份,其中包括韩国前合资伙伴大
宇汽车公司。德国制造汽车零部件的公司罗伯特·博施公司最近控制了该公司与
韩国合营的起亚产业公司(该公司已破产)。跨国公司也在争夺韩国的炼油公司
,并想在这个受保护的国内市场争到一席之地。

  本来企业兼并是很正常的事情,但由于是发生在大劫之后,亚洲国家特别是
东南亚各国一边无奈地抛售,一边高呼警惕新的经济殖民主义。他们认为之所以
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初期美国采取隔岸观火的态度,就是为了让事态进一步恶化,
然后可以坐收渔利,趁机低价收购支柱产业以控制这些国家的经济命脉。

  就连索罗斯也按耐不住内心的喜悦重新杀回亚洲,趁低吸纳股票。据1998年
3月4日《联华早报》报道,以往被部分亚洲国家指责为触发区内数十年来最严重
经济危机罪魁祸首的索罗斯,目前可能被泰国股市投资者视为救世主。据消息人
士透露,美国数名投资者正考虑注资六亿五千万美元於泰国上市公司Nakornthai
Strip Mill。该公司是NTS钢铁集团附属公司。而索罗斯是该数名投资者之一。
据泰国证券交易所纪录显示,索罗斯旗下一个基金于2月底3月初还购入泰国电子
公司GSS Array科技的百分五股权。

  尽管索罗斯采取了与在韩国完全不同的手法,变得悄无声息,但有充分的证
据证明他已经再次登陆东南亚,泰国的股市便是见证。泰国股市在2月29日荣辱互
见,曼谷SET指数上升,但下跌股却多于上升股。GSS Array股价下跌6个泰铢,收
报184泰铢,但比2月20日升27%,当日索罗斯旗下的量子新兴增长基金向泰国证
交所报告已购入约100万股GSSArray,每股进价145泰铢。Nakornthai Strip Mil
l股价29日也下跌0.2泰铢,收报8.2泰铢。但自市场2月18日盛传多个外国主要投
资者考虑收购该公司股权以来,股价至3月4日上升近一倍。这主要跟索罗斯的名
气有关,因为亚洲及其他地区的投资者对索罗斯的投资判断已经深信不疑。例如
,当索罗斯透露他正在考虑在韩国作出新投资后,韩国股市於2月份大幅度上升。
分析家称,投资者认为索罗斯深谋远虑,所以当索罗斯开始吸纳时,必然对后市
了如指掌。

  第二路便是美国的国防部。1998年1月10日,美国国防部长科恩(请注意是国
防部长而不是财政部长或国务卿)启程访问亚洲国家,包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
亚、新加坡、泰国、日本、韩国和中国共7个国家,计划22日回国。这次访问的公
开目的是为了了解因货币金融危机而缩小的亚洲国家的武器需求,说服各国购买
美国武器,以保住美国武器在亚洲的市场,同时重新树立在这个地区的政治、军
事地位。

  即使没有学过经济学也会知道,现在亚洲各国特别是东南亚各国急需的不是
核弹头、航空母舰或弹道导弹,而是经济援助,因此科恩此行的目的不言而喻。
无非是借中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损失最小,宣扬“中国威胁论”,对因金融危机
而动摇的东南亚国家表“美国的决心”:对亚洲太平洋地区,美国不仅关心安全
问题,而且关心“广泛的问题”。

  1月12日在吉隆坡科恩说美国需要在东南亚地区得到港口使用权、后勤支持和
训练机会,并强调美国对东南亚的军事活动应“有灵活性和不受限制”。科恩说
:“我们希望朋友们帮助进一步加强我们的(军事)存在,从而为该地区的安全
作出贡献。在今后加强我们军队之间的合作,就我们对设施的使用权进一步作出
安排,并加强防务政策对话,从而使已有的牢固关系更加牢固。”

  当东南亚国家提出建立军事信任措施的要求时,遭到了科恩的拒绝。这些措
施要对美国在东亚地区的10万驻军的行动实行限制,要求美国事先通知军队部署
和军队数量。科恩说,美国希望加强和东南亚的军事关系是为了更新整个东南亚
地区的安全关系而作的一项努力。“中国影响力在增加,美国的目标是不否认中
国作为亚洲强国的适当地位,不能遏制中国。我们期望协助把中国纳入国际社会
,使它发挥非常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以上为1998年1月10日《日本经济新闻》
的报道、1月12日的法新社吉隆坡电)这话听起来有点象:中国是一个坏孩子,只
有美国不时对中国施加压力,中国才有可能改邪归正。

  在科恩访问东盟四国时反复强调了一句话:“无论(亚洲的形势)好坏,美
国都是各国的伙伴”。经过科恩的斡旋,除了与日本签订了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
以外,又使菲律宾和新加坡同意进行联合军事演习和准许航空母舰停泊,还同一
向与美国保持着较大距离的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商定加强今后的双边安全保障
关系。可谓收获颇丰。

  索罗斯和美国还不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就算是诸葛亮,他也有看错人痛失
街亭的时候,才有挥泪斩马谡这一幕。现在美国也犯了同样的毛病,机关算尽,
差点送了韩国的卿卿性命,日本焦头烂额。美国自己也是引火烧身,本国经济和
股市剧烈震荡。这次美国没有人可斩,看来只好将自己的左膀右臂挑一个砍了。


  亚洲金融危机对美国造成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对外贸易方面。由于亚洲地区货
币较大幅度贬值,使这些国家与地区从美国进口商品变得价高,而对美国商品出
口相对增加了竞争力。美国在1998年出口受阻进口上升已经成为市场分析家较为
普遍一致的看法。

  美国部分依赖出口比例较高的州受损,并将使部分同亚洲关系密切的企业受
害。据专家认为,亚洲金融危机将给美国靠近太平洋的阿拉斯加、加利福尼亚、
华盛顿、俄勒冈、爱达荷、犹他和得克萨斯等州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根据
美国人口统计署的统计,美国整体上对亚洲中国、中国香港特区、印度、印度尼
西亚、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台湾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
约占其总出口额的30%,但美国西北地区59%和西南地区50%的出口要依赖这11
个国家与地区。

  美国对外贸易受到影响,农业出口可能首当其冲。1998年亚洲地区进入经济
新调整期,银根紧收、经济增长下降已不可避免。需求较弱,从美国进口比将减
少。亚洲地区是美国农产品的重要出口市场,1996年美国农产品出口曾达创纪录
的584亿美元,其中对亚洲出口总额约250亿美元,大约占总出口额的42%。1997
年初步估计下降了约4%,美国农产品六大出口市场依次为日本、欧盟、韩国、台
湾、中国和埃及,亚洲占了四家。

  在过去五年里,美国农业出口年平均增长率接近7%,1997年开始下降,头9
个月,对日本出口就下降了11.2%。最令人担心的是在亚洲市场上的出口份额也
在下降。这不仅有美元坚挺的原因,也是国际间激烈竞争的结果。

  鉴于此,最近,美国农业部再次调低了出口的预测。最新估计,1998年美国
牛肉出口为20.4亿磅,比1997年11月份预测的21亿磅有所下降,并低于1997年估
计20.9亿磅的出口量。1998年猪肉出口预计可达11亿磅,低于上次预计的11.5亿
磅,但稍高于1997年达10.3亿磅的出口量。

  美国有关部门和市场专家以及各大企业纷纷调整了对1998年经济前景的预测
。多数分析家估计,1998年美国经济增长将放慢1%到1.5%。1997年美国的贸易
逆差将突破2000亿美元,1998年继续上升冲破2500亿美元大关,成为美国历史上
最高的对外贸易赤字。

  亚洲金融市场不稳,也同样牵扯着美国股票与债券市场和美元的神经,许多
投资者为了逃避风险,寻求安全,把资金转向了美国市场,特别是安全系数较高
的美国债券,明显出现了购买美国股票、政府债券与美元的风潮。据报道,1997
年上半年,外国人对美国债券的投资已经突破了500亿美元,由于近期热潮未减,
有人估计在1997年内可望达到1500亿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

  这些只是表面影响,更深层次的是投资者对美国已经不再那么迷信,将资金
大量注入美国也许是短期行为。一旦再有风吹草动,照样会夺路而逃。进入1998
年2月份,在这些外来资金的推动下,道·琼斯指数屡创新高,登上一个又一个新
台阶,市盈率不断上升,截至1998年7月初,道·琼斯指数再次突破9000点大关,
几乎创历史最高纪录。结合美国目前的经济形势和1929年、1987年发生股灾时的
情形,会让人将一颗心提到嗓子眼。升多高,跌多惨,但愿只是说说而已。

  若再有外力作用,如索罗斯在另一个地方捅个漏子感染一下美国或者日本和
中国将在美国的3000多亿美元政府债券套现,那就会真的末日来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