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联合早报》 人才,请慢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8:38:36
在上海一家外企工作的青年小王最近换了工作,新老板在最后一轮面试时选上了他,而不是一名刚从伦敦留学归来的应征者。小王虽然也是大学毕业生,但毕竟是“国产”,以为一定比不过洋文凭,后来得知新老板更重视的是他在外企工作的经验,以及他在面试时对一些事情的看法。
上海是个人才竞争地,也是个人才集聚地。一纸文凭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人的才华和涵养,但高学历对许多中国求职者来说,在很大程度上仍是决定其职场价值与发展前景的筹码。中国社会科学院社科文献出版社近日发布的2006年《中国人才发展报告》,对盲目追求高学历而乱霸乱用人才的问题,提出了忠告。
据中国媒体引述《报告》指出,中国由于用人观念和制度安排欠妥,以致许多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单单是2005年一年,中国就有2500万人因为没能“尽其才”而无端消耗,其中所造成的损失仅是经济指标一项已超过9000亿元人民币。
对于“人才浪费”,研究报告有三种界定,一是人才配置得当,但因为使用不足而使有关才华不能充分发挥出来;二是人才使用不当,将人才放错了位置;三是人才配置多余,三个人的活却要五个人干等。不过,《报告》似乎更忧心忡忡的是,中国社会对人才的“高消费”趋势,也就是人才的学历要求普遍提高。而这种现象在经济相对发达的许多中国城市,尤其明显。于是文秘、推销等职位必须具备本科以上学历,而涉及电脑、法律、工商管理等热门专业的起点则必须是硕士。《中国青年报》在相关报道中还这么形容,中国的人才市场形成了“博硕多多益善,本科等等再看,大专看都不看,中专靠一边站”的畸形局面。而这也是使中国的人才形成浪费最典型、最普遍的方式。
其他形式的人才浪费,还包括用人单位因为欠缺良好的组织环境,以致体制不合理、分工不明确,结果造成“人不能尽其才,才又不能尽其用”的局面。另外,还有些单位的主管非常小组意识,经常对自己单位里用不上或一时用不上、而其他单位又急需的人才霸住不放。《报告》说,正是这种种现象大量存在,导致中国在人才利用效率上偏低。
上海从去年底开始,启动了其第二轮“万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这工程至今是平均每月集聚超过500名海外人才。据上海《东方早报》报道,在去年11月底落幕的第一轮海外人才集聚工程中,上海共集聚了一万多名海外留学人才,提前9个月完成了预定用三年时间引进一万名海外留学人才的目标。目前,上海引进海外人才的数量每年递增35%,而他们在上海创办的企业数量也占到了全国的三分之一。
不过,上述《中国人才发展报告》提出的现象与分析,对上海及许多竞相招揽人才的中国城市都应是个不能漠视与忘记的警惕。中国的用人观念和用人体制如果不见改善,一张张漂亮的高学历文凭及一份份数不尽的人才数据,都只会更加凸显中国社会的人才浪费现象、加重国家对人才投入的“赔本”。
从1978年至今,上海回国留学人员已超过六万人,其中九成是硕士以上学历。拥抱着这壮大人才库,大家也许更要学会“请慢用”而不是乱用。上海要避免的是,一位人大代表所比喻的人才错配现象——“让猴子去游泳、让鸭子去爬树”。而上述《报告》所折射的一些党政机关的公务员心态,“一杯清茶一支烟,一张报纸混半天”,或“上班捧一杯茶水,下班喝一顿酒水,外出捞一些油水”的写照,上海和任何地方,当然更要“惊”而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