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众审美心理角度解读第六代电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5:54:54

 

从大众审美心理角度解读第六代电影
本文从大众审美心理角度对第六代电影进行了一番客观的审视与解读,阐明了第六代电影的基本特征之一即是真实的反映了当代中国都市世俗化的生活原态,含蓄地揭示了当代中国都市人特有的寻母情结。

当今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大众的审美心理也在发生着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微妙变化,及时地捕捉这种变化,对大众审美心理进行一番客观的审视与分析,是促进电影艺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当务之急。根据文艺控制论的观点,电影艺术作为一种群体审美现象,它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不懈地针对观众的审美需求进行相应地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以求日臻趋向完善。在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的当代社会,大众审美心理所发生的潜移默化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崇尚世俗化,二、寻母情结的产生。引人注目的是,我们常常可以在大众的这两种审美心理倾向与第六代电影作品之间找到某种契合点。作为社会转型期社会文化的一种渐显,第六代电影以开放性代替封闭性,日常性代替戏剧性,以自然平淡的写意化叙事风格,生动地展现了当代都市人生活的原态,以冷静的格调表达着潜藏于影片背后的创作者对于社会的人文关怀,揭示出在社会巨变中都市人心理结构的不断嬗变。如果用世俗化来对这种当代都市生活原态进行概括的话,那么则可以用寻母情结来对人们的这种都市心理体验进行总结。
当代大众审美心理的崇尚世俗化
大众的审美心理倾向与当今中国社会的特定文化语境息息相关。在当代中国,经济已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大众开始了对个性解放和本我快乐的追求,过去那种视享乐为羞耻的观念已经让位于享乐无罪的逻辑。与经济发展相同步,中国的文化还面临着西方文化的介入和冲击,西方社会那种新型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潜移默化地渗透影响着中国人的消费意识,实用主义与现世主义日益成为了当今中国文化的主体特征,中国文化界面临的共同处境是在西方后现代文化大潮的冲击下重新审视世界。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下,自然而然地,当代中国大众普遍开始淡化了对理想主义所提倡的激情与崇高的向往,代之以追求一种能够宣泄日常情绪、表现普通人喜怒哀乐的世俗化艺术,他们希望通过世俗化艺术这个窗口,了解这个他们平时无暇去细细观照与了解的大千世界,以从中品味到参与的快感。大众对世俗化的追求主要表现在求近心理与求娱心理两方面。在当代社会,人们日益厌倦了屏幕上那些居高临下的权威说教,而更倾向于贴近百姓生活的具敏锐平民化视角的艺术作品,这就是大众审美心理中的求近心理。另一方面,随着八十年代中期悲剧在中国审美文化中震撼力与吸引力的逐步丧失,“快乐原则”渐渐占据了文化的主导地位,在日趋快速的现代化生活节奏中,人们不再垂青那些需要通过深刻思考才能把握的电影,而更追求感觉的升腾与形象的诞生,他们更加青睐那些能够带给人感官愉快的通俗易懂的影片,以求达到娱乐身心、宣泄紧张生活压力的目的,这就是大众审美心理中的求娱心理。就像是一种无声的默契,在当代中国开放与多元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第六代电影人以纪实化和感觉化的电影风格为当代人提供了一个又一个自我观照与情感宣泄的机会,他们不着意于营构那种二元对立的影片模式,不着意于追求主题的深刻性与启示性,而是以一种随意、天马行空式的叙述方式将镜头聚焦于这个高度消费化世界中普通人的原真生存状态。张扬的《洗澡》、霍建起的《生活秀》、金琛的《网络时代的爱情》、娄烨的《周末情人》、管虎的《头发乱了》等影片都是以当代都市平民生活为蓝本,以平面化叙述方式创作的一幅幅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时代感的“浮世绘”,它们以跳动的叙事节奏、情绪化的人物性格再现了都市人躁动不安的内心世界和都市的浮华。《网络时代的爱情》将时下最为时尚的“网恋”现象逼真地再现于银幕,影片充盈着鲜活的时代气息,展现出变化不定的当代都市的生活风貌。《头发乱了》则将当代青年那种无从选择、无处发力的青春躁动与青春迷惘通过简单、非紧凑的故事情节表现了出来。张扬的《洗澡》着力通过描写父子两代人观念的碰撞,凸显出当代都市特有的风情与人性美。霍建起的《生活秀》则浓墨重彩地刻划了一位当代中国的“郝思嘉”形象。女主人公来双扬那独立坚强、韧性十足的人格特质是当今市场经济大潮下中国千千万万自力更生的女强人的缩影,望着她在夜色中愉快忙碌的身影,我们依稀觉得仿佛自己熟悉的一位邻人被搬上了银幕。章明的《巫山云雨》启用非职业演员,以纪实风格描绘了受环境制约的人们痛并快乐着的生命原态,凸现了人生的无序与无奈。王小帅的《扁担·姑娘》则通过对鸣响的汽笛、人来人往的街道、街边的地摊、繁忙的渡轮、潮湿的红雾的展示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标准的世俗化景象。从这些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第六代电影人敏感捕捉到了当代中国大众“尚通俗、求快乐”的审美心理特点,他们据此创作的作品有如一篇篇展现当代都市人心绪和情感的意识流散文,及时地传达出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当代都市中人们的孤立感和封闭感,它们以强烈的现代感和原真的情感诉说在银幕上为观众亮出了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
当代大众审美心理中的寻母情结
当代大众审美心理呈现出的第二个特点即寻母情结的产生。当今的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由此而产生的各种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价值观念的转换,将人们卷进了价值与观念的困惑与失落之中,社会个体在这种迷惘的挣扎中愈加找不准自己的方向和位置。因此,寻找一种新的精神依托与寄寓就成了当务之急。而在人们的心目中,母亲是家庭和爱的象征,她常常与成长的摇篮、人生的避风港等等充满温情的词汇联系在一起,因为母亲能够提供给生命个体的发展以必不可少的亲情和温暖,对生命个体而言,拥有了母爱,就意味着人生有了坚实的后盾和庇护。在这个物质文明高度繁荣、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钢筋水泥隔开了人与人之间的物理空间,无形中也使人与人之间的心理空间日渐疏离,交流危机与信任危机如今已是无法回避的社会现实,处于孤独、困惑、失落、感伤之中的现代人强烈地向往那种身体无痛苦、灵魂无纷扰的生存状态,当从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满足时,他们就将希望寄寓于艺术作品之中,盼望能够从中看到那些反映他们种种复杂的原生情感状态同时又可以给予他们以情感慰籍的艺术作品,这其实是对母亲及其所象征的家庭与温情的变相的追寻。第六代电影人感同身受,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一直在这方面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与追求。张元的《北京杂种》聚焦于都市青年中一个特定的人群——摇滚歌手,着意表现他们那交织着渴望与彷徨、疯狂与痛苦的生活状态与情感体验,影片通过对几位青年人混乱生活的展示暗示着主人公对稳定、对归属感、对家的渴望,贯穿影片始终的是一种寻找——对归属感和理想生活方式的寻找。张元的另一部作品《回家过年》也同样以现实主义手法提示广大观众在这个工业化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互相宽容的可贵与重要。陆川的《寻枪》诉说的也正是带有普遍象征意义的生命个体对“人在旅途”的焦灼不安与对生命归宿的追寻。在张扬的《爱情麻辣烫》中,邵兵、徐静蕾扮演的一对恋人所处的迷茫、漂泊的生存状态正是现代人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我们难忘那个画面:徐静蕾端着早餐敲错了一家又一家房门,却始终找不到前一夜住宿的房间,她端着油条豆浆伫立在钢筋水泥的大楼中间茫然四顾,不知家在何处。镜头从徐静蕾焦急的面部逐渐拉远,最后定格为钢筋水泥的大楼中间一个孤独渺小的身影在四处顾盼,这个镜头是一个寓意深刻的象征,它暗喻着充斥于当代社会的人际间的冷漠疏离、人生际遇的漂移不定和人们对稳定归宿的向往,生动而深刻地揭示出当代人对稳定的家庭、对人间温情发自内心深处的向往与渴望。被纽约现代艺术馆收藏的王小帅的《冬春的日子》讲述了画家冬与妻子春在理想与现实的夹缝中苦苦挣扎,最后冬因理想幻灭而精神崩溃,被送进了医院。这部影片被国内舆论普遍认为是真实地展现了当代社会中个体在流浪漂泊与无家可归间的痛苦挣扎。王小帅的另一部作品《扁担·姑娘》描写以扁担少年冬子为代表的社会打工一族在灯红酒绿的都市中寻找自己的立脚点,但却几经打击,内心充满了困惑与迷惘,影片在表现大众审美心理中的寻母情结方面更是典型集中。正如娄烨所言:“我坚信生活中有真正的爱,但是我觉得可能会越来越少,以至于需要我们用一些幻想、空想来努力将这种爱小心延续下去。”第六代电影人敏感地捕捉到了当代人在寻找爱、寻找归宿的人生过程中所经历的在脆弱敏感与冷酷无情之间游移不定的心理状态,并将这种“寻母心态”以“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现场式影像风格呈现于观众面前。
系统论中的“耗散结构”理论认为,整个世界和人的内心都必须在与外部环境的物质、能量与信息交流中不断吐故纳新,才能保持自身生存状态的稳定有序和正常发挥,这一认识对电影艺术也同样具有涵盖力,电影艺术本身就是一个通过不断与环境进行交流以维护自身存在与发展的耗散结构。当电影创作者通过艺术作品与观众进行信息交流时,才能发现艺术品的结构与形式是否契合观众的审美心理需求,从而及时地对艺术品的结构、形式与主题等诸方面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以求在吐故纳新中日渐趋向成熟。现代美学中的重要分支之一接受美学也认为艺术品的历史本质不仅仅在于艺术家对作品的创造,更在于艺术受众的接受,艺术品从根本上就是为艺术受众而作,因此必须充分重视艺术受众的审美感受,艺术品的永恒流传才能成为可能。虽然关于接受美学的观点学术界有颇多争议,但它提示艺术工作者应对受众的审美心理给予一定重视的观点却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引人注目的是,第六代电影在注意与观众审美心理的调适方面确实是如尹鸿所言,注意到了“与生活和生命的对话与交流”,他们敏感捕捉到了当代社会大众审美心理崇尚世俗化、渴望归属感的特点,并通过自己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为观众奉献上了一席席充盈着世俗欲念与梦幻独白、具有独特艺术品味的影像盛宴。
  • 23:16
  • 添加评论
  • 固定链接
  • 引用通告 (0)
  • 记录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