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游戏史 细数游戏展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3 19:05:32
 对于游戏迷来说,一年一度的电子游戏展就是盛会,不亚于影迷的各种电影节、乐迷的各种音乐节。那么就让我们来说一说,全世界范围都有什么电子游戏展吧。

  说起电子游戏展,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会是E3吧。E3是英文The Electronic Entertainment Expo的缩写,中文意为“电子娱乐展会”。E3展会是全球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的互动娱乐展示会,在全球电子娱乐产业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有评论誉为“电子娱乐界一年一度的奥林匹克盛会”,而举办方的官方定义则是“制作中的电脑游戏、电视游戏及相关周边发布会”。因而,每次E3都会赚足全世界的眼球,无数的大作都是在E3上放出视频或试玩,吊足了玩家的胃口后在发售日就赚了个钵满盆满的。

最早的具有游戏元素的展会——“消费电子展”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电子游戏产业开始爆炸式增长,游戏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玩,玩家和厂商自然也越来越多。这样一来游戏作为一种越来越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就非常需要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可是游戏长夜却并没有自己的展会。这件事情是怎么解决的呢?答案:搭“消费电子”的车。早起游戏厂商基本都在“消费电子展”(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上展示自己的游戏,这个贸易展会每年举办两次,分别是在芝加哥举办的夏季展会和在拉斯维加斯举办的冬季展会。不过游戏厂商在CES展上一向不受尊重,虽然参加CES展的游戏厂商每年都在增多,他们在展厅中所占的展位却一直处于很不起眼的角落。业内人都知道,该是有自己的展会了。

  1995年,E3首次举办,那次展览给电子娱乐行业的人士提供了这样一个绝佳的机会: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在一个由专家精心策划的环境里,寻找让他们心动的产品或者技术。展会的主要观众是业内的发行商、分销商、开发商、媒体等,这一点与主要面向普通观众的“东京电玩展”有着本质性的区别。E3大展可以说是游戏产业年度商战的一次提前预演,各大游戏厂商将会在该展会上展出本年度最为重要的产品,能否在这一展会上取得成功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该产品的市场前景。因此游戏厂商对于E3展的投资从来都是不遗余力,一些大公司在展台布置等方面一向都是不计成本,投资额一般为100到1000万美元不等。E3大展已经成为业界最重要的年度交流盛会,吸引着全球玩家的目光,同时,也团结了超过60,000名极具影响力的零售商、分销部、研发商与投资商、媒体。

美国独立游戏节是盛产佳作的地方,比如这款玩法新颖的《粘粘世界》就在此获过奖

  2007年开始E3改名为“E3 Media Festival”,规模缩水了很多,游戏氛围也减少了很多,参展的游戏厂商减少了70%,只有持邀请函才能入场。这年的E3对于普通玩家来说无疑是历史上最失败的一届E3,好在失败只持续了一年,从2008年开始E3又恢复了原来的样貌。

  无数经典的游戏都是在E3上首次斩露头角的,从《铁拳》到《生死格斗》,从《寂静岭》到《生化危机》,从《鬼武者》到《战神》,从《合金装备》到《虚幻竞技场》……今年的E3正在火热举办中,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说完了E3接下来似乎就应该说到东京电玩展(Tokyo Game Show)了。TGS比E3小一岁,是从1996年开始由日本计算机娱乐供货商协会举办的,地点也不像E3似的全国各地乱窜,一直在日本东京千叶幕张会展中心,否则也不会叫东京电玩展了。作为世界第二大、亚洲最大的电玩展,TGS从1997年开始每年在春秋两季各举办一次,在2002年改为每年举办一次,开始时每次展览举办三天,第一天为专业人士参观日,只对游戏业内人士和媒体开放;第二天和第三天为一般开放日,对所有参观者开放。2007年以后每次展览举办四天。TGS是索尼的主阵地,任天堂较少参与。

  由于日本游戏圈一直是颇有“闭关锁国”的感觉,因此TGS的氛围和E3是完全不一样的,欧美与日本隔阂之深可见一斑。日本游戏开发商也面临着这种尴尬的状况,外国的各种大作进不来,日本的各种游戏出不去,而且随着日本人口的减少,国内的这种自闭的市场也在不断缩小,这是一个窘境。由于文化方面的原因,不少台湾和韩国游戏厂商都参加过TGS,而对于国内的玩家们来说,“欧美派”的玩家基本是不看TGS的,而“日韩派”则无视E3。

TGS自然也不乏ShowGirl,但更重要的是有实实在在的游戏

  美国独立游戏节(Independent Games Festival)可以说是“高品质游戏”的代名词,从1998年至今已经十多年了。所谓独立游戏是与商业游戏相对的概念,这一独立游戏点和电影领域中,商业电影和独立制作电影是非常相象的。一般来说,在没有商业资金的影响或者不以商业发行为目的,独立完成制作,都可认为是独立游戏制作行为。也就是说,独立游戏是由于热爱游戏而去做游戏的,而不是因为领着工资则要尽自己的责任去做游戏的,这是完全不一样的。也因此,独立游戏并没有太多的大型游戏,因为这种游戏的开发成本是普通的大学生或者小作坊所承受不起的,其次游戏的品质都非常高,这是因为对于游戏的热爱。很多大牌的游戏厂商,当年都是又几个精通电脑、热爱游戏、邋里邋遢的大学生们聚在一起的“独立游戏工作室”发展而来的,如ID、宝开等等。由于兴趣早晚会转化成职业这一颠补不破的真理,独立游戏和商业游戏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了。感兴趣的人不妨去“幻想游戏网”看一看,这原本是一个提供小游戏的网站,现在提供的基本都是独立游戏了。

  还有一个电子游戏展是与东京电玩展同名的,也叫TGS,那就是台北国际电玩展(Taipei Game Show),首节举办于2002年。台湾国际电玩展比较尴尬,受到了不少方方面面的恶评,如ShowGirl的不良风气、门票问题、厂商的水平能否称得上“国际”、展位人潮拥挤、大喇叭四处叫卖等等。虽然是台北电玩展,但基本都是韩国游戏和家用机的天下。台湾游戏曾经的辉煌到现在似乎还没复兴。

  韩国国际游戏展示会(Game Star,也叫G★)也是不得不说的,第一节举办于2005年,由GSTAR组织委员会主办,和东京电玩展一样,是政府举办的电玩展,而不像E3是商人们自己撺掇出来的。韩国文化观光部与韩国信息通讯部在2004年12月1日宣布,韩国游戏展示会自2005年起改制,与韩国街机游戏展、韩国数位内容博览会合并成“韩国国际游戏展示会”,并且公布官方标志与宣言。众所周知,韩国是网游强国,因而展会上会有啥作品参展也不是很难猜。由于历史太短,总的来说没有什么自己的特色,基本就是跟风罢了。

  香港也有着“动漫电玩节”,虽然第一届举办于2008年,历史十分短暂,但其实也有着很深的渊源。它的前身是始于1999年的香港漫画节,2004年由于日本动画频道Animax的冠名赞助,易名为Animax香港漫画节2004,2006年又正式改名为香港动漫节,2008年香港动漫节和香港电玩展结合为香港动漫电玩节。香港动漫电玩节每年都会请代言人来做宣传,谢霆锋、陈冠希、梁咏琪等等都做过代言人。香港动漫电玩节也是少数的把动漫和游戏结合在一个展会里的电玩展,不过说实话,ACG本就不分家。

  最后要说一说传说中的“ChinaJoy”,也就是“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产品及技术应用展览会”,这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游戏出版物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和北京汉威信恒展览有限公司承办的国际著名数码互动娱乐大展。怎么样?怕了吧?这还没完,展览会的国内支持单位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上海市委员会、上海市通信管理局、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和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咨询公司。同时,国外数码互动娱乐产业相关行业协会组织,如国际游戏开发商协会(IGDA)、欧洲互动软件联盟(ISFE)、日本计算机娱乐软件协会(CESA)、美国娱乐软件协会(ESA),都积极地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支持此项活动。

  虽然ChinaJoy看起来很猛,并且官方自称是继E3、TGS之后的又一同类型互动娱乐大展,而实际状况是,ChinaJoy现在的主要内容基本都是和游戏无关的Cosplay。2010年的Cosplay有六项活动,分别是Cover Coser、DV大赛、ChinaJoy Cosplay、Miss ChinaJoy、电子竞技和金翎奖,前四项重头戏都是与游戏无关的,即使与游戏有关,也仅仅是网络游戏而已。“ChinaJoy=美女秀”已经是官方默认的玩法了,实在和“国际数码互动娱乐产品及技术应用”扯不上什么关系,而实际状况是,09年和10年的ChinaJoy全称悄悄地改成了“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后面的“技术应用”没了,更突出了“娱乐”。这样一来,基本没有什么能拿的出手的游戏的ChinaJoy,怎么可能和E3或者TGS相提并论呢?

  ChinaJoy会是这种状况,是有原因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自主研发能力太差。盗版猖獗正版式微,因而大家都转投仿佛能一夜致富的网络游戏,但即使是自主研发网路游戏,上乘佳作又是屈指可数。国产家用机由于根本没有软件开发商的支持,即使能开发出来硬件机体,也只能像小霸王一样依赖日本的游戏卡带活着;看不明白这一点的盛大则闹出了“盒子”这一幕。如此一来,我国游戏产业看似一片红火,实则十分简陋,只有网络游戏不说,网络游戏状况也不佳,不但游戏品质没保证,风气也不佳,炒作不断,厂商们的宣传手法越来越过分,不断地打擦边球以挑战监管部门的神经。既然游戏没什么好说的,那么在展会上自然只能请来各种美女ShowGirl以壮声势、吸引眼球,2005年的孙婷,2006年的丁贝莉,2007年的朱弘,2008年的谢雨帆以及去年的桃子和毛毛,这些人才是ChinaJoy的主角儿,而不是游戏。和人谈及ChinaJoy,更会有人说,“谁去ChinaJoy看游戏啊,都是去听噪音、看美女的”。ChinaJoy想要活下去,想必也就只有Cosplay这条路可走了吧,可这种名不副实的展会又能持续多久呢?恐怕只有天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