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改革“风暴”再起已成大势所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2:23:42

公车改革“风暴”再起已成大势所趋

本报评论员

2008年09月08日09:05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新华网昨天有一篇新闻分析:让公车限行促进政府部门职能转变、作风转变。文章以“山东省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全民节能行动的通知》规定——除特殊情况外,公务车按牌号尾数每周少开一天”为例,分析了公车限行收获的节能成效及其带来的干部作风转变。这篇新闻分析值得一读,尤其是值得公车严重膨胀的那些机关部门认真读一读。

  自9月1日至今,山东省级机关9000多辆公务车均已排号轮休了一遍,其中20多辆公务车因违规上路被通报。这里面就可以算一算账:假设每辆公务车平均每天跑100公里、每百公里油耗10升,就能节约9万多升汽油,按照当前汽油的价格计算,那么所节约的总值就在50万元以上。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重要的是,他们的办公效率并没有受到影响。不仅山东是这样,从7月20日至9月20日,北京市公车停驶率达到了70%,这期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及奥运相继举办,同样没有明显影响到党政机关的办公效率。当然我们不能就此得出结论说山东或者北京的公车多余了多少的具体数字,但至少可以肯定地说有相当一部分是多余的。

  北京奥运让我们收获了许多成果,虽然残奥会正在进行当中,但是前期开始实行的一些成功做法也让我们收获了许多思考。是否就公车限行取得的显著成效顺势进行公车改革,正为其一。奥运期间,单双号限行作为临时交通举措之一,取得了明显效果,空气清新了,交通顺畅了,这两大令管理者同时也令市民十分头痛的问题得到了暂时缓解。统计数据说,通过限行,北京能削减近12万吨污染物,相当于限行前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总量的63%。然而,在小汽车以必需品的姿态进入千家万户的今天,将它再从市民的生活中剥离出来也是不现实的。而奥运之后是否继续限行,新华网的一项网上调查结果显示:赞成者居多;人们最能达成一致的观点是:继续“限行”需先封存公车。不要说公车的停用是否为北京的空气质量和交通状况改善立下了汗马功劳,仅就一致这一点来看,足见公车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如何了。

  在我们的国土上谈节约,无论要谈哪个方面,从“公”字入手都是一个最佳的发力点,出手阔绰,慷慨大方,从来都是牵连“公”字头事项的一个通病。公款,当然包括公车的浪费、奢侈往往是个惊人的数字。据统计,中国目前拥有公务车350万辆,每年开支超过3000亿元。这种惊人的浪费,还体现在公车的闲置和泛滥上。私家车车主会时时刻刻考虑驾车出行的成本,而公家车的“车主”在这个问题上则完全可能是忽略的态度,认为不成其为问题。所以,限行公车,决不是为限而限,而可以借此促进政府部门的职能转变、作风转变,改变公务员头脑中业已形成的顺理成章、根深蒂固的观念,使他们必须认真思考哪些是必须履行的职责和公务,哪些是应当被压缩掉的出行和应酬,把公车的每一出行用在服务百姓的政务上,真正建设服务政府和责任政府。

  在后奥运时期,公车一旦实现“限行”,迈出第一步,试图实现“单双俱全”的“公家大买车行动”很可能会接踵而至,因此有必要重申并制定严格措施以求“限买”。新华网的新闻分析说,在每周停驶一天办公效率长期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就应当探索再“加码”停驶一天,直到暂时达到公车限行的“极限”;而一旦机关停驶的一定比例的公车被证明是“冗员”,就应当顺应公车改革的深入果断拍卖处置。在我们看来,公车改革“风暴”再起已成大势所趋。公车是国家行政机关和社会团体用公款购买、用于公务活动的车辆,目的是为了提高办事效率,确保行政机关高效运行,除此之外,它不该也没有义务去承载其他。

  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