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出口退税当“救命稻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6:21:45
别把出口退税当“救命稻草”崔宇

为了应对美国对中国出口轮胎采取的“特保”,9月15日,中国橡胶行业协会向中国商务部提出了七点建议,希望对中国轮胎企业予以支持。其中包括:出口退税的税率由现在的9%上调到13%~15%、原材料进口的关税由目前的20%多降至5%甚至全免,以及政府采购以自主品牌为主等。

虽然这些建议看起来合情合理,但中国政府必须意识到,无论是税收政策还是政府采购政策都必须遵循法治化的原则,而且还要客观全面地评估政策后果,不应该被某个行业协会的“本位主义”倾向所左右。

具体而言,今年上半年中国轮胎的加工贸易出口占总出口量的84.6%,加工贸易的原材料进口本来就是免关税的,而加工贸易的产品必须要100%出口,否则将失去原材料税收减免的资格。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橡胶行业协会关于减免原材料进口关税和加大政府采购力度的建议对于缓解中国轮胎业的出口压力并无太大实际意义。

关于出口退税的建议就更加“危险”。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近日就曾表示,在中美轮胎特保案的多轮磋商中,美国曾要求调低中国的钢铁、铝和化工等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足见中国出口退税政策已经成了国际社会的“眼中钉”。

出口退税作为一种税收调控的手段,其目标应该是通过对不同产品设置不同的退税率来调整出口的产业结构,而不应该成为出口企业的利润来源。但事实上,许多中国出口企业正是依靠出口退税政策才“苟延残喘”。2006年以来,中国的出口退税政策本来已经很好地贯彻了以调整出口产业结构为目标的原则,但从2008年8月份开始却改弦更张。截至到今年6月份,中国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已经七次上调了大量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轮胎也在其中。 2008年12月1日起,轮胎的出口退税率由5%提高到了9%。

当然,按照WTO规则,一国对出口货物所含的国内税(主要是指增值税和消费税)实行退税,以不包含国内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符合国际惯例,而且提高出口退税率也确实会减轻出口企业的压力,但也会让政府和公众付出较大代价。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副所长高培勇的分析,中国以增值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和较高的出口退税率,客观上导致了中国出口产品的实际税收含量较低,这导致大量外资到中国来投资的首要目标是寻求更多的税收优惠,而不是带来技术和管理理念。最近几年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额占到了中国出口总量的60%以上,其中不乏出口退税政策的“贡献”。

再比如,由于中国出口产品以生活必需品为主,再加上国内出口企业无序的价格战,导致出口产品需求价格弹性很低,也就是降价后产品的销量增加很有限,从而导致企业的总收益会随着降价而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出口企业只有指望政府调高出口退税率来弥补降价的损失,这等同于中国的纳税人在补贴国外消费者,使国外消费者享受到了更低的价格。

另外,提高低端出口产业的出口退税率还面临很大的机会成本。2003年以来,出口退税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上升,从此前7%左右到了10%左右,只是在2008年小幅下滑至9.5%左右。由于出口退税相当于补贴国外消费者,如果把这些财政资金转用于其它政府支出,或许比直接拯救部分早就应该淘汰的出口企业更有效率。

无论是中国政府还是出口企业都不应该把出口退税当做“救命稻草”。考虑到中国调整经济结构的需要,出口退税应该慎用。而且,财政部频繁调整出口退税也不符合税收法治化的方向,中国现行的税收法规主要以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为主,未来的方向应是以全国人大立法为主、行政立法为辅。一旦完善了立法体系,想必出口退税也就不会由财政部频繁地“相机抉择”调整了,中国通过出口退税政策“保出口”的局面也将有所改观。

(本文作者崔宇是《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专栏撰稿人。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您可以写信至yu.cui#dowjones.com与作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