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学发展观看中国与国际接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1:06:39
 10月24日拙文《循神州实践走“中国之路”》论及中国和国际接轨,但这样一个复杂的问题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楚的。我们应该从“科学发展观”来剖析它。

  我们可以从领域和方式两方面看。领域方面,接轨应该在地理、历史、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知识财富等方面进行。在地理、经济、文化、知识财富领域,中国四分之一世纪和国际接轨的速度与深度惊人,更可以增加一项太空接轨。

  在已经接轨的领域可谓有得有失。比方说,在经济上中国把全国天时地利人和的老本连同下一代的幸福(环境污染使得每年一千万新生婴儿先天不健全)都赔了去,背上“世界工厂”的包袱;在文化上可以说中国已经把西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那一套(包括一些腐朽淫秽的渣滓)都“拿来”了,即使最主张接轨、最开放的印度朋友,看到中国五星消费中那种比西方更“西方”的灯红酒绿,也摇头感叹。印度在这方面是受到强大保守思想抵制的。

  从方式方面来看,所谓“中国与国际接轨”是不科学、不公平,有国际压力的。这种与国际接轨的谈论似乎是“入世”(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国内和海外专门针对中国发展的时尚,是一种笼统的框架中包含三个具体动议:一、中国在方方面面都应该变成全球化的组成部分;二、中国要赶上国际先进标准,和发达国家平起平坐;三、中国要避免与国际(主要是西方国家)“格格不入”(odd man out)。这第三方面论者越来越多。 

  从科学的观点来看,以上这包括三种动议的“中国与国际接轨”的谈论(特别是第三方面),并不是时代进步的主流。过去的法国和现在的美国,一直以与国际“格格不入”而自豪。美国的度量衡就有故意不与国际接轨的固执态度。 

  回到还没有触及到的历史、社会、政治领域方面。历史上要“中国与国际接轨”很难,问题不在中国。我曾经研究过的近代史上发生的英国对中国搞“鸦片侵略”,以及英属印度政府专门设立“鸦片部”,对中国的侵略罪证如山,但英国牛津、剑桥的权威历史书对此讳莫如深(连事实都不承认,更不必说“道歉”了)。美国历史学权威也代为包庇,而且反咬一口,说满清政府反对鸦片的斗争以及英国两次“鸦片战争”,都是中国闭关自守而咎由自取。这笔账不算清,“中国与国际接轨”的谈论就难十全十美。更不公平的是:国际(即西方)人文与社会科学追溯各学科的历史来龙去脉,不但总是从古希腊、罗马开始,而且根本不包括中国人几千年的成就。唯一的例外大概是军事学把《孙子兵法》包括进去了,这也许跟美国人在朝鲜战场上领教过中国的作战智慧有关。

  与国际接轨的雷区

  社会上,“中国与国际接轨”是个雷区,最关键的是家庭婚姻体制。在所有受到西方文明冲击的发展中国家里,中国和印度对维护传统的家庭婚姻体制的抵抗力最强,非洲国家最弱,这就是非洲爱之病泛滥的基本原因。在这方面,连美国也在抵制,不与国际接轨,因为美国犯罪的青少年中,父母离异或者根本不知道父亲是谁的情况占绝大多数。现代国际文明发展中传统家庭婚姻体制的衰退与解体是一种大倒退,中国千万不要去接轨。

  政治上,所谓“中国与国际接轨”比社会上更复杂。中华民国时期是国民党专政,现在是共产党专政,早已与国际接轨了。从专政的内容来看,中国领导人接班有条不紊,而且在避免家族统治延续上成绩最为卓越,也是接轨的范例。

  人们在谈论“专政”和“民主”的问题时,往往忽略中国必须保持强大的中央集权政府的特殊情况,在这一点上,中国政体与印度相比是各有千秋,印度虽然以“民主”自豪,却陷入政局欠稳、联合政府、多争论少办事的泥坑,许多印度精英反而羡慕中国的政治发展。

  中国必须加大政治改革的力度是不可否认的,十七大政治报告着重提出的“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和“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可喜的现象。其中有“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文字,希望能在增进言论自由与大力保护“上访”与“检举”者的权益上有所突破;又有“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提法,希望会把全民直接选举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在中国《草根网》(www.caogen.com)上看到中央民族大学张宏良教授关于“成渝模式”土地股份制改革(将把农民命根子挖掉)的文章,顿时联想起当今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爱德华多年来强调的“两个美国”(“富人美国”压迫“穷人美国”)课题。张教授的文章以及其他中国舆论也强烈反映出中国地方政权和富豪勾结而不照顾普通老百姓利益的倾向。在这一点上,中国和美国算是“接轨”了。希望十七大提出的“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不是说说而已,而是把老百姓从“两个中国”解放出来,使中国变成受人尊敬模仿的不合群的“孤家寡人”,那才是真正的中国与世界进步潮流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