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电之争难免伤害经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3:04:24
凤凰网财经 > 产经 > 行业 > 正文

煤电之争难免伤害经济

2009年05月14日 00:00中国经济导报【 】 【打印已有评论0条

中国能源网CIO韩晓平分析“煤电之争”的根源

对于持续了数年似乎已经到了难以调和地步的“煤电之争”,中国能源网CIO韩晓平将其形容为“由于交易机制性扭曲”所导致的畸形竞争。

互不相让的结果可能是两败俱伤

煤电之争是价格“卡特尔”还魂

从2008年初起,随着太平洋[15.63 -4.29%]彼岸的“金融海啸”越演越烈,美国次级债危机的影响已经通过进出口传递给了中国经济,东南沿海出口、工业增速和企业利润增速均出现急速滑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速和企业实现利润的增速双双出现滑落,直至负增长。然而,由于交易机制性扭曲,全社会盲目追求GDP和陷入重化工业投资亢奋,需求信息和价格信号无法真实传递,客观信息无法实事求是地被各级政府和企业所了解,导致电煤价格在中国式“卡特尔”的哄抬下,仍然脱离供需关系,反而出现一轮逆势飙升的行情。进入2008年四季度,中国电力[2.20 -2.22%]市场出现史无前例的快速下滑,2008年10、11、12三个月份的发电量同比下降3.97%、9.56%和7.9%,全年发电设备利用小时467小时,同比下降6.7%。中电联预测,2009年上半年电力需求可能持续负增长,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可能进一步减少。发电企业已经出现全行业亏损,许多电力项目还本付息都出现了困难,对金融安全构成了重大隐患。

但就在市场煤价骤降且有行无市的情况下,电煤衔接会上的煤炭企业不切实际地又提出在2008年高价位基础上再增加10%以上的加价要求,并坚持至今不予退让。尽管电力企业无奈之下从海外购买价格低于国内的煤炭,“煤炭卡特尔”仍在千方百计通过限产维持价格,并坚决不让步。

对此,韩晓平分析说,“煤炭卡特尔”多年来已经习惯随时加价,通过“市场煤、计划电”将提高的煤价传导给电价,用煤矿安全等理由逼政府通过所谓的“煤电联动”让市场下游的电企和终端的消费者一起买单――有多高的煤价,电价就会相应“顺出去”多高。“煤电联动”的机制,实质上成了煤炭和电力轮番涨价的机制,成为电力消费者不断为之“兜底买单”的机制。煤炭和电力轮番涨价,在经济上行时如果市场能够消化也就罢了。但经济下行,失业率攀升,适当降低能源价格会有利于企业恢复市场竞争力,增加社会就业,恢复经济信心。现实情况是,一些煤炭企业反其道而行之,不管下游企业的死活一再坚持涨价,如果把下游企业逼死了,你就能活吗?煤电本是相互依存的两大能源行业,根本是谁也离不了谁。

于是,就有了大规模煤电联营的开始,其实双方心里都明白,煤电彼此需要。韩晓平说:“煤电双方各持己见,无法达成协议,再次凸显了进行电力体制改革的必要性,而并非仅仅是电价的改革。”其实早在今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金融危机使能源供需矛盾得到缓和,为能源行业“休养生息”,解决一些深层次矛盾提供了重要机遇期。在文章中,他还提出“抓住有利时机,深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

长期协议是煤电博弈的“安全港”

今年初,美国能源部官员访华时,曾表示美国加州的自由市场式的全现货实时交易模式已经完全失败。因为这种受到金融投机者影响而设计的交易模式违反了电力交易客观规律,为投机者提供了机遇,使交易相关方的长期利益无法得到保障。

事实上,全球石油市场、美国和欧洲的天然气交易市场,已经为经济带来了极大的问题。而正是石油投机刺破了次级债的泡沫,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在电力交易模式上,美国各州可以自主选择,绝大多数回归长期协议交易机制,成为这次金融海啸中受影响较轻的行业之一。这一方式也解释了,美国为什么至今没有煤炭期货交易市场的根本原因,因为煤炭的生产主要依靠供需双方的长期协议,从而保障了煤炭价格没有与石油一道大起大落,也为煤矿建设和发电厂建设降低投资成本,减少煤矿安全事故奠定了基础。

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任何一次成功的改革关键是解放市场主体,而并非制定价格机制。小岗村是这样,国有企业改制是这样,加入WTO仍然是这样。韩晓平认为,在电煤体制的改革中,关键是让市、县供电企业真正代表当地消费者与发电企业建立长期协议机制,使地方政府和用户有能力参与对这些企业的监管和价格的制定,使供需双方通过长期协议将需求和产能联系起来。发电公司要保证与供电公司的长期协议能够有效执行,就必须与煤矿、燃料运输、输电和供水等企业签署长期协议作为保障。

在这种机制下,电价就会反应更多的市场内涵,发电设备利用效率,供电安全和备用电力保障,发电煤耗和供电煤耗的控制,输电及燃料运输成本统统会逐一落实在电价之中。同时,能源需求侧管理,用户采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电力结构性优化,管理效率和防止浪费,甚至煤矿安全等因素也会得到反映或补偿。这样的机制,会遏制高能耗产业的盲目扩张,使节能减排贯穿于整个能源供需的全程并以交易方式充分体现价值,能够有效牵制盲目投资和过渡投资,可以通过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有效推动各种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韩晓平认为,煤炭、电力改革的关键是逐步恢复一个有效的市场经济模式,更多地建立长期交易机制,使供需双方形成有效、持久、稳定的交易关系,而最关键的改革环节是电力的输配分离。否则,只会形成更多的煤炭、发电“卡特尔”,给政府和消费者制造更多的难题,为经济发展制造更多的阻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