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式与不等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0:08:17
每逢班子换届选举之亏,经过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党委研究、代表(委员)选举,总有一大批优秀年轻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为了。使走上新的领导岗位的年轻干部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权力、完善自我、求真务实,各级党委必须对他们进行经常性的教育和引导,督促他们牢记“六个不等式”,努力把“不等式”变为“等式”。职位提高不等于能力提高
换届选举之后,对于走上新的领导岗位的年轻同志来说,职位与级别比过去同时升高。有的同志虽然级别未提高,但权位加重;有的同志即使级别和职位都没有提高,但仍处于重要位置,虽然职位还是原来的职位,但它是新一届班子中的职位,在时间和空间上,也是新职位和新岗位。因此,每一个领导班子中的新成员,都必须清醒也认识到,职位变了,而且变高了、变重了。
从现象上看,通过换届,职位的提高只是几天的工夫,但是,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所强调的领导干部应具备的五种能力,即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等一系列必不可少的能力,不可能在几天内就全部提高。职位与其相适应的能力并非可以在瞬间内同步增强,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组织在选拔领导干部时,看重的是一定的能力基础,看重的是以后发挥更大作用的潜在能力。能力基础和潜在能力不是现实的能力。新岗位、新职位和新的职责,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更强的现实能力。如果职位上升了,而各种能力未提高,或者用过去低职位上的能力去履行高职位上的职责,就会把更高职位层次上应该做的事办砸,就会显得无用无能。毫无疑问,每个人在履行岗位职责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经受能力的考验。是否真有能力,最终要靠实践检验、业绩检验,最终要靠群众的内心认可,而不是自我评价如何。因此,年轻干部必须加强各种能力训练,在新的岗位、职位上,不断锻炼能力、积累能力、使用能力、提高能力。地位提高不等于知识增长
尽管同是人民的公仆,但纵向比,地位比昨天提高;横向比,地位比别人提高。如果头脑不清醒,如果不准确地认识自己而自我评价过高、自我感觉良好,如果缺乏忧患意识、压力意识,就会在不知不觉中陷入落伍的泥潭。特别是现代年轻领导干部,尤其需要理论武装,需要知识丰富,需要技能充实。远离知识必然走近无知,学习是永恒的话题。时代在变,实践在变。时代与实践都需要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突破原有的知识圈,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
为了与目前的地位相称,就必须加强学习。领导干部在建立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首先自己要成为学习者,要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矛盾,挤时间学习,做到一手抓工作,一手抓学习,不断提高学习知识、传播知识、运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努力使自己既成为干事创业的务实型干部,又成为思考研究问题的知识型干部。·高票当选不等于威望提高
从总体上看,当选的领导干部得票都比较高,不少同志还得了满票;这无疑是代表(委员)们的一种信任。但应该认识到,这是人民对当选者昨天和今天的肯定,是对领导者未来的一种期望。高票或满票,绝不是信任的全部。对未来任期内是否值得信任,还需要检验。任期届满,群众说“值得信任”,才是真正的信任。同时,代表 (委员)中,并非所有人都了解当选者的本事和能力.可能是因相信党组织或从众行为而投了一票。获得高票或满票,并不完全证明你就是最优秀,也不等于你无反对者。当了领导,虽然有人会恭维你,表面上拥护你,但心里并不一定服你,甚至会在背后讽刺你。恭维和拥护,.可能是看中你手中的权力,而并不一定是看中你这个人。有时,法定权力和人格力量、威望并不完全统一。要学会用好人格型权力,注重非权力影响,使人从内心服你、认可你。
总之,一定要谦虚谨慎,不能满足于现有的高票或满票,不能停留在高票或满票的光环里自我欣赏。高票或满票并不代表今后的威信和威望,不能为高票或满票一叶障目。实践这一票比什么都重要,威信和威望还要在以后的实践中去树立。权力增大不等于业绩增大
当了更高一级的领导干部,接触面更广,领导的领域更宽,支配的资源也更多,同过去相比,权力增大了。但是,一个人权力增大了,绝不意味着就会有更大的业绩。权力是一种稀有资源,它只能用来为人民谋福利,为社会创业绩。如果没有这种思想做基础,就可能使权力同破坏力成正相关关系。业绩不能自生,它要靠人去创造,尤其是要靠有权力的领导者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去共同创造。是钢是铁,自有评说;才与非才,自有公论。掌着权力要做事,握着大权要做大事,要为更多的人做更多的事。如果手握权力不干事或干坏事,那就是对党和人民的背叛。
每一个同志要在新的岗位上,始终保持积极向上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在一届五年的时间里,要常思贪欲之害,常除非分之想,常怀爱民之心,常谋利民之事,常修为官之德,躬身实践“三个代表”,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用业绩来证明,无愧于掌权五年,也无愧于个人的年华五年。经验丰富不等子才干超群
有些同志得到人民的信任,连选任职,长期在领导岗位上,也积累了一些领导经验和工作经验。但面对时代的变化,面对知识经济时代,面对新的工作实践,面对人民群众新的需要,过去的经验已显得微不足道。其丰富的经验也仅仅是相对于过去、相对于刚进入领导层的新同志而言的,但相对于未来、相对于新的实践来说又是欠缺的。同时,经验只是低层次的感性知识,它还没有完全升华到理论知识的高级层面。经验受时空的制约,它只是在某些时空内可用,而不能到处照搬照套。经验是宝贵财富,同时也可能是沉重包袱。没有经验难做事,有了经验好做事,按过时经验会办错事。经验需要总结,经验需要积累,经验也需要更新。领导干部不能因有经而要不断将经验升华为理论,强化理性思维,重视理论思维。置身基层不等于作风深入一些基层领导干部由于级别较低或工作性质所限,决定了其必须直接面向基层、面向群众,一年四季绝大数时间要和群众打交道。虽然许多问题有乡村干部在前面顶着,但是这些领导干部不可能完全置身事外、回避矛盾。对于这些干部来说,有些事具体得难以言表,有些事直接得令人烦躁,有些事为难得令人头痛。因此,他们会认为自己已经置身基层,天天面对群众,工作作风够深入的了。其实,检验作风是否深入的标准,并非看是否人在基层、工作岗位在基层,而是看你在基层做什么,群众反映怎么样,涉及工作职责范围内的大事小事是否件件有着落、项项都办妥。一些领导干部官升了一级后,架子大起来了,威风抖起来了,工作浮在面上,落实抓在会上,部署停在文件上,上报下转,用会议和文件“批发任务”。这些作风浮漂现象虽然表现在少数人身上,但不能不引起新任基层领导干部的警惕。置身基层,仍有作风建设的课题;置身群众,并不代表作风深入;工作具体,并不等于做到了全面;处事直接,并不证明处理好了事情。
所以,任何基层领导干部不能因为置身基层就放松或放弃作风建设。基层是领导干部施展才华的天地,远离基层,不知民生、民计、民情,必遭民怨、民恨、民骂。领导干部尤其是年轻领导干部,必须牢记作风浮漂之害,主动根除脱离群众之弊,向基层靠近,向群众靠拢,体验民苦,采纳民策,创造民利。这样,五年后的张张选票,其含金量之高,自不待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