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地下金库负责人:文革时抄家仅有3块银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5:59:13
中共地下金库负责人:文革时抄家仅有3块银元2009年08月12日 09:44文史博览【 】 【打印】 170位网友发表评论

核心提示:肖林夫妇经手过那么多黄金、美元,难道就没有为个人留下一点什么吗?从“三反”运动起,这个问题便引起了某些人的兴趣。“文革”一开始,肖林的家更是成了查抄金银珠宝的“重点战场”。可是,里里外外翻了个底朝天,唯一的“战果”只是从解放前保留下来的三块银元,不免让那些造反派大失所望。

上海浙江中路137弄1号是一幢五层楼旧房。底层是一家老字号的珍珠泉浴室。楼上在解放前曾有个“富川商号”,为四川商人在沪上开设,主要业务是采购上海商品运往四川销售。每天都有经纪人来此洽谈生意,俨然是一个小小的市场。现在很少有人知道,50多年前,中共设在上海的地下经济机构———华益公司,最先就是在这幢楼里开张的。这家公司的“老板”,是四川籍共产党员肖林和他的妻子王敏卿。

奉党的命令“下海”

肖林,原名肖本仁,四川江津县人。他中学尚未念完,就因“共党嫌疑”被校方勒令退学。先后在合川、万县、泸县等地小学任教。1936年起进入私营民生实业公司工作;同年在重庆参加救国会,并组织进步团体“人力社”,出版《人力周刊》,积极宣传抗日。“肖林”便是他常用的笔名。1939年,这位“共产党嫌疑”分子真的成了中共党员。

1941年3月,肖林见到了周恩来。

当时,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的日常开支,一靠国民党政府拨发的军饷,二靠宋庆龄等友好人士的支援。“皖南事变”后,国民党的拨款事实上已不能保证。随着物价上涨,开支不断增加,为了适应持久战的需要,开展地下经济工作已是势在必行。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雨,周恩来当年的话语至今仍是那样清晰:“党的活动,无论是公开的,还是秘密的,都要有一定的经费开支。经费来源不能光靠拨款和支援,还得自己去开辟新路。当然,我们这里不能以延安的办法开荒种地、纺纱织布,而是要根据国统区的条件,开展我们的经济活动。这种经济活动,有公开的一面,同一般工商业者一样,合理合法,正当经营;又有秘密的一面,资金来源和资金用途,是不公开的。做生意就是要嫌钱,不要怕别人说你惟利是图。你赚的钱不是为个人私利,而是为了党的事业。党在哪些地方要用钱,事先很难预料。所以只能定个原则;什么时候要,就什么时候给;要多少,就给多少,绝不能误事。”最后,周恩来一锤定音:此项秘密工作,党内由钱之光负责指挥,由肖林专职经营。

1941年4月,一家名为“恒源字号”的商行在江津县开张,肖林出任经理,重庆设立分号,宜昌附近的三斗坪号另设办事处。其主要业务是经营土纱、食糖、植物油等商品。1944年,恒源字号发展为大生公司,经营商品又增加了五金、木材、西药等种类。

曾经活跃于重庆报刊上的肖林,一变而成为生意人,周围的朋友很不理解,时有冷言冷语:“什么不好干,非要去干投机买卖!”肖林听了一笑置之。他无法解释,也无需解释,因为他是共产党员,是红岩村直接领导的共产党员。

急赴大上海

1946年5月初,一个身穿灰色中山装、面容消瘦的中年人走进了重庆林森路肖林的家。

“老肖,你准备一下,要离开重庆了。”来人是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的主任钱之光。

“干什么?”当时已担任大生公司经理的肖林忙问。

“国民党政府准备迁回南京,我党代表团也要到南京去,我们搞经济的同志也该转移阵地了。你先去上海摸一下情况,然后我们在南京碰头。”

钱之光告诉肖林,周恩来等领导同志商议决定,把公司办到上海去,由肖林和王敏卿负责。形势虽有变化,但地下经济工作的原则不变:“一是要赚钱,二是随要随付。”

肖林到上海,通过四川同乡的介绍,在珍珠泉浴室楼上的富川商行租住了房子,作为新的贸易公司的营业处。公司取名为“华益”,寓意“为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华益公司办妥手续,取得合法经营权,于1946年8月正式开业。总公司设在上海,肖林任经理,重庆设分公司,王敏卿任经理。而后又在青岛、徐州、蚌埠等地设立了分支机构。同年10月,王敏卿也来到上海,协助肖林工作。

<< 上一页123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