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东:从退休金看当今中国的政治博弈机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3:53:58
丁东:从退休金看当今中国的政治博弈机制http://view.QQ.com  2009年07月21日08:25   农民日报  丁东  我要评论(3659)

社科院专家:公务员养老保险不宜单独规定

丁东 知名学者

中国公民的退休金,按身份可以划为四类,第一类是公务员,包括党政军群机构的官员,退休待遇最有保障,基本上保持在职时的薪金水平。第二类是国有事件单位人员,原先和公务员差不多,最近有可能成为降低待遇的改革对象。第三类是企业职工,待遇明显比公务员低。第四类是农民,许多地方的农民没有退休金,一些地方政府给农民发放养老金,但和企业职工相比,又少了许多。

公务员为此从来不喊。他们用不着为自己和利益到两会上呐喊,因为他们是政策法规的制定者。在制定政策过程中,不声不响地已经做出了对自己最有利的安排。

今年两会期间,一些人大代表,特别是政协委员,对事业单位退休金改革方案提出强烈批评。所谓事业单位,过去主要是公立科教文卫机构。政协委员里在事业单位供职的比较多,话语能力比较强。如果在利益分配上伤害了别的群体,他们可以不做声,但直接伤害到他们这个群体,他们具有很强的博弈能力。我估计决策部门不会漠视他们的意见。

国有企业职工,发言能力不如事业人员,但还有一定的博弈能力。前些年,企业的退休金偏低,一些大型国有企业总工程师退休金不如机关的一个普通的退休干部,他们心理不平衡,喊了不少年,政府总算把企业职工提高退休待遇的问题提上了日程。

在养老金方面,农民最吃亏,却很少有人出来喊。农民虽然在数量上占了人口的大头,但在两会上真正的农民代表却没有几个。原来人大代表中的农民曾经占20%以上,现在不到10%,1·3亿农民工,只有3名全国人大代表。农民代表本来就不多,还有一些是从来不提反对意见的。而政协根本没有农民这个界别。其实,国家最亏欠的就是农民。要求中央财政给农民发放养老金,并不是向农民施舍,而是向农民还债。我们不应当忘记,在工业化初期,政府靠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提取了大量的建设资金,就是用低估农产品价格,高估工业品价格的办法,让农民为国家建设做贡献。40年前我当过知青,对此深有体会。当时国家向农民收购一斤粮食才8、9分钱,而市场的议价粮是两毛钱。在人民公社制度下,生产队打下粮食,直接就入了政府的粮库。分到农民手里的口粮,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据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说,“农民建国后为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的积累最保守的估计也高达30万亿”。农民节衣缩食,为国家提供这么多积累,让国家打下了工业化的基础,现在国库充实了,财政钱多了,难道不应当尽快回馈农民吗?60岁以上的农民,都是通过剪刀差给国家做过无偿贡献的,现在年纪大了,干不动了,国家还不应当还给他们一点活命钱吗?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村社会保险司司长赵殿国在2007—2008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发布会上谈到,波兰有5%的中央财政支出用于农民养老保险,我国中央财政对此则没有一分钱。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开始用地方财政,给老年农民发生活费。而那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农民老无所养的情况格外突出。以至于69岁的湖南农民付达信为求温饱不惜犯罪入狱。这个极端的事件,给决策者敲了一记警钟。有人算过账,中央财政每年只要拿出1500亿左右,就能为全国1.1亿60岁以上的老年农民建立低水平的基本养老金。如果地方财政再加以补充,老年农民的生活窘境就会有所改观。有些地方最近搞消费券,有钱应当首先投向老年农民这个特殊的弱势群体。让农民老有所养,事关社会和谐,事关公平正义。财政支出应当优先雪中送炭,后搞锦上添花。在这方面列支,其实比修铁路,搞阅兵,飞天登月更紧迫,更能体现公共财政的性质,更能检验执政为民的真伪。直接往往老年农民手里发钱,也比拿钱让各级官员搞“新农村建设”更实惠。

更重要的是改变我国现有的博弈机制。让各个阶层,都有自己代表在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的平台上发出声音,参与议政,国家政策的制订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