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8 00:29:17
案例 1 “台独”势力是如何出现和膨胀起来的 1、案例内容:
“台独”是谋求将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 成为一个“独立国家”。“台独”思潮及“台独”运动作为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政治意识及行动,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演变和发展的过程。
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 台湾被日本霸占达50年之久。日本为了强化对台湾的殖民统治,从30 年代开始在台湾推行了所谓的“皇民化运动”, 强迫台湾同胞认同日本,改姓日本姓、改说日本话、改穿日本和服。有一小部分所谓“上等台湾人”因而被改造成了“台湾皇民”。抗日战争胜利后,一些“台湾皇民”不愿意回归中国,有几个人与当时的驻台日军少壮派军官秘密组织了台独小团体,企图在台湾建立“第二个满洲国”,抗拒中国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这就是最早出现的“台独”。
除日本外,“台独”的始作俑者还有美国。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军方曾计划攻打台湾,登陆后成立军事临时政府,对台湾实行托管,但碍于与中国的同盟关系没有实施。但是, 美国军方霸占台湾的野心不死, 仍然暗中培训托管台湾的军政人员, 物色他们的代理人。于是, 具有“上等台湾人”身份,并且顶着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化工博士头衔的廖文毅被选中,派回台湾。廖文毅回台后, 四处散播台湾应交由联合国托管的言论,炮制民意调查,制造“台湾人不愿意受中国管而愿受美国管”舆论,廖文毅还向美国特使魏德迈递交所谓“台湾人民的意见书”,主张台湾脱离中国,交联合国托管。
1947年2月, 在国民党接收台湾后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 其腐败残暴的统治就激起了台湾人民的反抗, 爆发了“二二八”起义。国民党的残酷镇压, 埋下了台湾同胞仇恨国民党的种子, 也为“台独”的滋生提供了土壤。廖文毅在“二二八”起义后从台湾来到日本,联合一批逃到日本的“台湾皇民”, 成立了“台湾民主独立党”, 还拼凑了“台湾共和国临时政府”,自任“大统领(总统) ”。使用日本昭和纪年,“国旗”是一面加上月亮的日本太阳旗, 开会讲日本语、唱日本歌, 十足地体现了“台湾皇民”的本质。但是,后来由于内讧和国民党特务的策反,廖文毅于1965 年宣布放弃“台独”立场, 解散“台独”组织, 回台湾参加“三民主义建设”, 由此, 在日本的“台独”势力基本瓦解。
五、六十年代, 在台湾赴美留学的人员当中也出现了几个“台独”小团体。1964 年,台湾大学教授彭明敏起草“台湾人民自救宣言”, 主张推翻国民党政权, 制定新宪法, 建立新国家,因此被捕判刑。此事传到美国后,大大刺激了留美台籍学生的“台独意识”,很快就公开成立了“全美台湾独立联盟”。1970年1月,彭明敏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特工的帮助下,进入美国政治避难。一批台籍留学生迅速聚集在他的周围, 尊他为“台独教父”,同时成立了“全球台湾人争取独立联盟”,集合了几乎所有的海外“台独”团体,盟员遍及美、日两国及欧洲、南美洲、澳洲等地。
“台独”势力在日本和美国的活动, 虽然在海外的台湾人中有所影响,但在国民党的严密控制下,“台独”势力把“台独运动落实到台湾岛内”的企图始终无法实现。国民党当局在刑法100 条中专门规定了“分裂国土罪”,发现有“台独”活动则毫不留情地镇压,境管部门还列出了所谓“黑名单”,严格禁止“台独”分子入境。但是,李登辉上台后,情况发生了变化。1988 年8 月, 李登辉允许被“台独”分子把持的“世界台湾同乡会”第十五届年会首次在台湾召开,一些“台独”分子得以大摇大摆地回到台湾。1990 年7 月, 李登辉召开所谓“国是会议”, 被国民党当局长期通缉的彭明敏赫然出现在邀请出席会议的名单中。这件事给“台独”势力以极大纵容,因而开始酝酿把活动重心由海外转移到岛内。随后,李登辉以推行民主的名义, 修改了刑法100 条, 取消了所谓“黑名单”, 宣布“台独”属于言论自由范畴, 从而为“台独”分子返台打开了方便之门。“台独”分子返台后,组织了五花八门的“台独”组织,传播“台独”主张,他们还投入选举,堂而皇之地跨入政治舞台,从通缉犯一跃变成了“立法委员”或“国大代表”,有人还担任了县长。“台独”在李登辉纵容下迅速在岛内蔓延开来。
李登辉对“台独”的纵容还体现在对主张“台独”的民进党的包庇上。1986 年成立的民进党原是一支反对国民党专制统治的力量, 但后来逐渐为“台独”分子所控制, 于1991 年10月该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通过了“台独党纲”, 变成一个地地道道的“台独党”。李登辉对民进党的这一变化极力进行包庇, 不但不追究“台独党纲”违反“人民团体法”有关条文的违法行为,反而以实行“政党政治”为借口,主张培养在野力量, 支持民进党的发展。在李登辉的支持下, 民进党在台湾政坛上快速膨胀, 不断蚕食国民党政权。李登辉还以《圣经》中带领以色列人逃离埃及独立建国的摩西自居,暗示民进党的陈水扁是约书亚(摩西的继承人) 。
在2000年台湾当局领导人的选举中, 李登辉认定主张“台独”的陈水扁是他分裂路线的最佳继承人,因而表面上支持国民党的候选人连战,暗中却在帮助陈水扁,特别是在最后的关键时刻,指示国民党“放水”,在台湾南部发动“弃连保陈”, 如其所愿地把陈水扁扶上“总统”宝座。台独势力由此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现在,台独势力已成为阻碍中国实现完全统一的一个重要因素。
2、案例讨论:
(1)2000 年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选举,民进党侯选人获胜, 这是否说明台湾民众认同民进党的“台独”纲领?2000 年选举之后岛内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倒李登辉浪潮,李登辉在一片抗议声中黯然下台这又说明了什么?
(2)在当前的局势下,我们应当采取什么对策遏制“台独势力的发展”。
3、案例点评:
“台独”势力的膨胀及取得在台湾的执政地位是李登辉纵容“台独”、支持“台独”的结果, 同时也是与美国干涉台湾问题、策动台湾分裂、支持台湾当局抗拒统一分不开的。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搞“台独”违背了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特别是违背了绝大多数台湾人民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的意愿。“台湾独立”是逆历史大潮而动的倒退行为。祖国的统一与繁荣富强始终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意志,也是华夏子孙的福祉所系。不管“台独”以什么名义、何种方式制造分裂、谋求独立,都会损害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都会使祖国的和平统一变得不可能。把台湾从祖国版图上分裂出去,是对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挑衅。中国政府和全国各族人民决不允许任何形式的“台湾独立”。
案例2  台湾问题中的美国因素
1、案例呈现:
台湾问题本纯属中国的内政问题,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始终受到复杂的国际因素的影响。美国出于自身利益需要,介入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是台湾问题产生、发展和至今得不到解决的主要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台湾问题归根到底是美国问题。
台湾问题是由于美国的介入而产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支持国民党打内战,阻挠中国人民革命事业。新中国成立后,当时的美国政府本可以从中国内战的泥潭中拔出来,自我解脱,但是它没有这样做,而是继续采取干涉中国内政的政策和做法,阻挠新中国统一台湾,从而造成海峡两岸长期分离的局面。50 年来,美国对台政策的核心是三个联合公报(即1972 年的《上海公报》、1979 年的《建交公报》、1982 年的《八·一七公报》) 和《与台湾关系法》,实质是维持海峡两岸不战、不统、不独的状态,最大程度地谋取美国的政治、经济和战略利益。在具体做法上,美国在海峡两岸实行“双轨政策”,一方面发展与中国大陆的正式官方关系,另一方面又保持与台湾的非官方实质关系;一方面公开表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不支持台湾独立,另一方面又要求中国用和平手段解决台湾问题,并向台湾出售先进武器装备,阻挠中国统一进程。
冷战结束后,由于国际格局的变化和中国的崛起,美国视中国为潜在对手,加紧实行“以台制华”。1994 年9 月克林顿政府正式宣布美国对台新政策,其主要精神是:在“一个中国”原则下,扩大同台湾在政治、外交、军事、经济等方面的交往与合作,支持台湾参与国际社会。1999 年7 月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后,克林顿又明确宣示了美国对两岸政策的三个支柱,即“一个中国”政策,两岸进行对话,两岸和平解决歧见。实际上既要求台湾方面不要挑战“一个中国”原则,又反对大陆用武力手段解决台湾问题。小布什当政后,视中国为“战略竞争对手”,美对台政策作出新的调整,进一步加大了介入两岸事务的力度。美国因素已成为我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大障碍。
总体而言,今后一段时期内,由于美国对台的基本利益和战略目标不会发生根本改变,从“以台制华”的战略考虑出发,美国发展美台实质关系,尤其是大幅度强化美台军事关系,阻碍中国统一的做法不会改变。对此,两岸中国人要有清醒认识。另一方面,受多种因素制约,美国因素的影响力也不可能无限度地扩张。毕竟,美国不会因为美台关系而完全牺牲美中关系。美国对台政策的根本目的仍是维持台海两岸不统不独的现状,使台湾始终成为其亚太战略布局中的一颗重要棋子。因此,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的较量将是长期的。
2、案例讨论:
(1)针对台湾问题中的美国因素,我们该如何对待。
(2)有专家认为对台湾问题,美国有三种不同的政策选择: (1)支持台湾未来的特定结局,或是与祖国大陆统一,或是台湾独立;(2)乐于维持现状,除支持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外,继续实行目前不卷入政策;(3)彻底与台湾问题脱钩,不认为是美国的问题,与美国利益无关。你认为美国会如何选择。
3、案例点评:
美国因素已经并将继续对台海局势、两岸关系和中美关系产生全面、深远的影响,表现在:一、助长了岛内“台独”势力的嚣张气焰;二、增强了台军的军事实力,是台湾当局“以武拒统”的主要靠山;三、影响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
不过美国因素在台湾问题上的影响力,并不是无限度地扩张的。它必然要受一些因素的制约:一是中美关系的制约。美方十分清楚,从战略上讲,中国大陆对美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台湾省,中美关系是亚太国际关系中的主轴,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之间在经济利益方面,在战略利益方面,在亚太地区平衡方面,都需要合作。这决定了美国在台湾问题上不可能走得太远;二是中国政府的严正立场。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在经过了1996 年和1999 年的两次“台海危机”以后,美国政府认识到台湾问题在对华关系中的严重性和敏感性,因而在对台政策上适度“降温”,倾向于务实;三是国际环境的影响。尽管世界和平还存在各种各样的潜在威胁,但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两大主要特征。维持和平、减少争端、预防危机、加强对话,已成为世界上广大爱好和平人民的共同心愿,这一国际大环境客观上为中国追求以和平方式完成国家统一提供了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