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油价“基本相当”?忽悠谁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2 23:18:23
发改委价格司在“关于成品油价格有关热点问题的说明”中表示,中美油价“基本相当”。但记者昨日获悉,其列举的美国三地油价都是美国最贵的油价,作为比较的国内油价则是价格较低的93号汽油;事实上扣除税负后美国不少州的油价还是要低于国内油价。(7月16日《广州日报》)

    关于中国油价过高的质疑,于日已久。同样是《广州日报》曾报道过,从6月1日到30日,国际原油期价从每桶68.06美元涨至69.89美元,上涨2.7%;在此期间,北京汽油价格却从每升5.89元上调至6.37元,涨幅8.1%。与美国汽油零售价格相比,中国的汽油价格大约高出1.8元,即人民币约12.3美元。这本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发改委却“选择性对比”,忽悠大众,令人费解。

  笔者认为,之所以出现中国油价居高不下、跟涨不跟跌,根源在于中国的油价调价政策不合理。根据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当国际油价连续22个交易日涨跌超过4%,中国即对国内成品油价格进行调整。然而,通过国际油价上涨的趋势来看,22个交易日内连续下跌的几率很小。因此,公众在强调与国际油价接轨的同时,就陷入了自己设定的油价调价总上涨的怪圈。在笔者看来,油价的涨跌要么根据中国国情、市场随之而动,要么与国际油价完全同步。例如近一段时间,国际油价又在下跌,那为什么中国的油价还是6月底跟涨后的价格?

    说实在的,上几次发改委偷偷摸摸上调油价,就遭到了公众的反对和质疑,几乎透支了公众对调价机制的信任。如今,发改委又跑出“中美油价‘基本相当’”论,真不知道发改委在替谁说话。莫非想放弃广大消费者的根本利益,彻底丧失自身的公信力?

  石油是一种资源,更是一日用消费品。因此,理应让其根据市场的波动而波动,让油价机制在“看不见的手”的调控下发挥作用。笔者认为,国内油价上涨可以,但不能“滥涨”;油价走高也可以,但是要听一听广大公众的声音,不要几个人一碰头、一撮合就定价了事,更不可以牺牲广大消费者利益为代价,堵油企的所谓的“窟窿”。

    前不久,世界500强企业名单公布,中国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两个石油巨头再次荣登中国入选企业前二,并分别比上一年提高了7和12个位次。作为公众,为它们的骄人业绩感到自豪,可它们的富有是建立在什么的基础上的?发改委能够解释一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