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砸饭碗”基本是异想天开的忽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5:24:29

公务员“砸饭碗”基本是异想天开的忽悠
毛牧青/文
这些年关于公务员工作和待遇等的议论一直不断,最近又起波澜的主要有两件:一是77?5万人将争夺1?35万个国家公务员职位,录取率约1?75%,也就是百名考生中最少有98人被淘汰掉,再次证明公务员已成改革开放来竞争最为激烈的第一热门职位;二是官方和舆论一再宣扬,公务员工作不再是“铁饭碗”,因为《公务员考核规定》等已出台,我国公务员退出机制正式建立,如果连续两年度考核“不称职”,公务员将被辞退“砸铁饭碗”。
关于第一个消息这些年听的多了见怪不怪。公务员工作体面无失业风险工资又高福利又多老来无虞,本着国人传统的“学而优则仕”观念,这些年来得到进一步的发扬光大,按“识时务者为俊杰”的常理很为学子们所拥趸。近来失业恐慌和劳保恐慌加剧更让人们看好这个行当,因此比往年多出13万竞争者我不感到惊讶,这里不再赘言。
关键是这第二条。据报道,国家公务员局连发当即生效的《公务员培训规定》、《公务员奖励规定》和《公务员考核规定》三个试行规定。翻阅后感觉实质上并没有什么新意,基本在重复《公务员法》的措辞斟酌游戏上。惟一略带点“新意” 和“差别”的是“公务员队伍将建退出机制”说法首次出在纸面上,即:连续两年年度考核被评为“不称职”等级的公务员将被辞退。
3年前出台的《公务员法》的第五章考核中第三十三条对公务员的考核规定为:“按照管理权限,全面考核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第三十六条定期考核的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次”。这些规定早就开始实施了。现实看,考核的五项“德、能、勤、绩、廉”,大约除了“绩”还有点“实”的话,那其余四项基本为“虚”。我在机关呆了多年,也参加了历年来公务员和类似系列的年度考核,对此深有感触:这种考核指标的空虚,起码是不细化不量化,操作起来有极大弹性,甚至有可能造成领导一句话定音的“决定一切”态势。譬如年底该考核了,“德”怎么考核?或许“紧跟”就是“德”。“能”如何鉴定?大约“听话”就是“能”。“勤”如何认定?或许“服从”就是“勤”。至于“廉”如何考究?领导的“廉”无人知道也不透明,一般工作人员是“隐私”包得严严实实。试想:在一个连领导个人财产收入申报、机关公款吃喝帐目公示都不敢晒晒的“廉”的环境中,谁还能真正分辨被考核人员是否真正“廉”?所以大家也只能指望“跟着感觉走”的“大概起”合理想象。而稍有点分量的“绩”如何评判,大家基本有眼能看到听到或感觉到,也就成了惟一“以一盖全”的参考。被评为“优秀”者,一般多为工作扎实饶有成绩者,也不乏有领导拍板圈定的“集中”认定、“统筹均衡”的成分,和人际关系的插足小动作。从这些缤纷现象中客观判断,一个被评定“优秀”的公务员,背后往往不都是“民主”的结果。
一个公平、正常、健全制度下的公务员考核,应该基本是橄榄球状或菱形的状态,也就是说, “优秀”和“不称职”的是少数占两头,中间多数为“称职”和“基本称职”。可现实往往这种考核结果是“半圆”或“金字塔”状的,也就是说几乎没有“不称职”的。即便有极个别“不称职”的,也多为被党纪国法、单位规章处置的失职渎职贪占等屡教不作为、不得不为之的的“曝光”个人。因为一旦出现过多的“基本称职”或“不称职”,是对所在单位部门领导“政绩”的一种客观否定,再说一般的领导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的领导无方管理无能的丢人显眼。
难道多年来有没有被“辞退”的公务员?当然有!那只是少之又少的特殊个例。这些年我看到的个别被“辞退”公务员,都是因嫖娼或受贿败露严重触及党纪国法的人。试想一下:党纪国法都处置了,你难道还能保留他的公务员职位么?显然不能!因此,我们常年公务员的考核,基本在沿袭一种“今天天气哈哈哈”的形式,换言之,只要不严重触及党纪国法、不显著恶劣影响的公务员,一般都会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给予宽容——除非你是个太蹙领导眼核太不识事务的大傻蛋。再说各级公务员队伍里有不少人有很复杂背景,轻易“罪过”一般无论从哪方面考虑都不好撼动。于是个别无依无靠根基又不长“死活眼”的家伙也可能成为“不称职”的倒霉蛋。这就是为什么年复一年的考核,大家都在奉行“好行是”的惯技基础。
公务员三个《规定》出台,着重强调了连续两年“不称职”就“辞退”的决心。实际操作起来也是困难的。我上面已经说了,被考核为“不称职”的人极少,连续两年被认定“不称职”的,据我对单位这些年观察,好象还没有先例。就是那些被考核为“不称职”的极个别庸官懒官,只要他不触及法律或党纪起码低线、和被组织领导主动定性,来年按人们常理一般都会给他个“称职”或“基本称职”改变窘境,兴许幡然悔改成绩斐然还成了“优秀”。把一个“抬头不见低头见” 的同事给砸了饭碗,毕竟心理过不去,况且换位思考哪天类似厄运倘到自己头上也有参照余地。由此分析看,两年不称职就“砸饭碗”,现实中也比较难实施。
由此引发一些部门和舆论大肆鼓吹“现在公务员也不好干”“也不是铁饭碗”。我认为这是故弄玄虚。对一些政府部门这样说我很能理解:他们是想缓解人们蜂拥往公务员队伍钻而施放的“疏导烟幕弹”, 目的无非说明现在公务员队伍建设多么规范多么健全;而舆论这样说,就是对机关公务员现状内情的“无知”,甚至还有“讨好”相关部门的鼓吹嫌疑。
其实现在这种“砸饭碗”的舆论只是盲目乐观的躁动,根本不能解决我们公务员制度的问题实质。如果我们对公务员制度一些规定不能真正做到细化量化严格实施;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公务员从选拔到升迁等一系列制度上的痼疾;如果不能彻底建立公众舆论对公务员秉公的的各类监督机制;……,大约就是再出台十个八个《规定》,最终还会给人一种流于形式呈现文牍的蛊惑感觉来。相对其它工作而言,公务员工作究竟是不是“铁饭碗”?我认为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乃至未来一段时间,它就是“铁饭碗”,甚至还是“金饭碗”!砸饭碗被“炒鱿鱼”哪行哪业都大量存在。可历来公务员队伍中真正“砸饭碗”能有几人?从这些年来庞大的公务员队伍被“辞退”的比例(包括被“双轨”、“双开” 、被法律惩治的贪官),你就会感觉到这种“砸饭碗”的几率几乎可以忽略。
《公务员法》中有不得有“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组织或者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和“组织或者参加非法组织,组织或者参加罢工”等相关纪律规定,成为国家公务员的人,自然很明白这些纪律的政治分量,当然会格外珍惜好不容易谋得的后顾无忧的“铁饭碗”,不会傻了吧唧“犯上作乱”与自己过不去。因此,一个公务员只要别在这方面出问题违反“精神”,其它经济等方面上能把握好伸缩度,做好尊敬领导团结同志遵守纪律,娴熟把握官场“潜规则”,一般无“砸饭碗”的忧虑和可能。至于个人能力么?套用本府老人家一句话:“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只要有这点精神”,都好说。那他的工作笃定决不会是“泥”的。
综上罗嗦所述。我感觉那种公务员现在不是“铁饭碗”说法,基本是异想天开的梦想和睁眼说瞎话的忽悠——说好听点,起码是盲目乐观的误导。
2008年12月4日中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