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铁军:google时代的财经记者 [和讯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0:11:58
宋铁军:在经济观察报记者训练营的讲座--google时代的财经记者(全文)
各位年轻的朋友:下午好!
一周前接到通知,说要给记者和训练营的同学做培训,想出“google时代的财经记者”这么个题目。
讲什么其实也没想好,有一点我相信,新闻学很大程度上是一门技巧性的学科,现代报纸发展到今天有100多年了,技巧和规律性的东西都被前辈们总结完了,我们后人跟着去做就行了。没有什么新鲜的了,只有google还比较新鲜,它对新闻界的影响还没有人系统地总结,因此,我把它作为今天的题目。
新闻工作的特点是“知易行难”,原理懂了,怎么去实践,才是真正的问题。
因此,我今天要和大家复习一下过去学过的东西,然后再谈一些切身感受。一些内容来自本人翻译的《全能记者必备》(本书内容详见http://www.dangdang.com/product_detail/product_detail.asp?product_id=9008546,不在此做广告了),还有一些自己的体会。
1 记者必备的素质
格里高利•法弗里在担任美国报纸编辑协会主席时对协会成员说:记者是“一群热爱语言,一直精益求精、心怀敬畏地使用它的人,他们吃苦耐劳,并随时准备被闹钟叫醒。”
一份调查报告——《90年代的报纸记者》的作者们称:“大量的事例表明,报纸从业人员不仅辛勤工作,而且奉献着对新闻业的最高理想。”
其实,记者付出的艰辛劳动远远要大于这个职业的魅力和荣耀,甚至那些名利双收的名记者也不例外,他们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天赋极高,并且工作勤奋。新闻记者的工作通常是非常枯燥和刻板的,以至有些乏味,这一点是无法回避的。然而,就是这种枯燥和乏味的,但又极端重要的基础工作,经常创造出生动有趣、令人激动的精彩报道,并使记者成为公众人物。
对一个记者来说,最重要的素质——除了写作的欲望和能力外,也许就是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它在部分程度上是通过强烈的阅读习惯表现出来的)、灵活及随和的个性、善于总结经验的本领、在截稿期限压力下工作的气质和接受客观事实的宽容力。记者还必须胸怀大志、生气勃勃、意志坚定,而且首要的是约束自我。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总编辑理查德•J•卡塔尼)总结了职业新闻记者应当具备的素质,包括:独立、高产、细致、愿作榜样、通才、权威性、进取心、乐于助人、视野开阔、敏感、深思熟虑、自信、有个性、直觉感强、可教、无私、责任感、活跃、有条不紊。最后,他的忠告是:“如果你不能做到一睁眼就开始写作,那就试试干点别的吧!”
《图森公民报》总编辑保罗•麦卡利在报纸基金会出版的一种择业指南中,对申请加入新闻事业的人提出了以下要求:“聪明智慧、兴趣广泛、进取心强、技能高超、一丝不苟、精益求精、适应截稿压力、文笔优美。”
有志于新闻工作的人都应当认识到,尽管记者的绝大部分工作都是按部就班的,但他们自己所写的报道却不能流于平庸和刻板。每一篇报道,无论是关于当地玫瑰节的,还是一篇总统采访记,都应当是记者当时能写出的最好的报道。记住:没有枯燥乏味的新闻,只有缺乏想像力的、懒惰的记者。
记者的工作是在强大的时间压力下进行的。他们总是在与闹钟赛跑以赶上截稿时间,因此,记者的另一个重要素质就是能在压力下从容不迫地工作。
以上都是教科书的内容,总结一下记者必备的素质,最重要的是两点:一是好奇心,二是应对压力的能力。
我下的定义可能更狠:
记者必备的素质是:在绝望中坚持不懈,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可能是最苛刻的要求,当然也可以理解为最优秀的记者的要求。
举一个最新的例子。
刚刚结束的朝核六方会谈,大家每天都可以在电视上看到这样的镜头:朝鲜代表团的车辆驶出大使馆,朝鲜代表团团长步入步出会场。从不对记者发表谈话。另一个背景是,六方会谈现在是第四轮,前三轮朝鲜代表也没发表过谈话
现在我们可以想像一下电视台的同行是怎样工作的,他会在早晨七点半在使馆门口架好摄像机,等着车队出来,还要在会场门口蹲守,等着他们出来进去,这两个简单画面完了,记者最后加上一句:“朝鲜代表团像往常一样,没有对媒体发表任何声明。”
一次会谈要开四五次会,四次会议就是20多次,记者每次重复这样的话,是不是很绝望?朝鲜人会发表讲话吗?他真的可能自己都不抱希望
但他可以选择放弃吗?他敢肯定朝鲜代表团以后不再发表讲话吗?他敢下次就不再做这种单调而没有希望的工作吗?
显然不行,因为存在着发表讲话的可能,而朝鲜人一讲话就无疑是全世界报章的头条。尽管可能性微乎其微。
这是一个很极端的例子。很残酷。有时不像人干的活,但就是我们的工作。
因此,想进入新闻界的年轻人,要做的最充分的心理准备,就是在绝望中工作,你对自己都没希望了,还得坚持。
因此,记者不是每个人都能从事的工作。
记者面临的压力是直接而明确。
(编辑则是无形的)
这是由他们的职责决定的,他们的职责就是获取信息并表现,前者更重要。
报纸的压力很大一部分要由记者来承担。因为报纸的功能是提供信息,而最有价值信息的无疑应该是独家的、原发性的。(当然还要提供有趣味的、有教益的)后者当然也是必要的,但有时则是没办法的,编辑要在记者拿不到有价值信息的情况下,做些补救。
在编辑部里,记者的职责是,告诉编辑他们不知道的事情,由编辑来帮助判断。
而从编辑部内部讲,衡量报纸好坏的一个标准是:选题的来源。如果来源都是编辑的策划,还能看吗?起码是大打折扣,因为现在的编辑主要是上网获得信息。
在一些杂志社,记者都是圈养的,他们在每周的选题会上向编辑报告,经济观察报做了什么,21世纪做了什么,第一财经做了什么,然后指出,他们做的事件报道都不全面,都还有很多空白可以填补,还很多角度可以选择。
杂志社的编辑也可以认为,我们的出版周期长,从容,我们的文笔精致,可以弥补原创报道不足的缺憾。
但终于有一天,这种缺憾连杂志社的人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了。于是,总编就会愤怒地对记者说:你们这些人,如果去报纸工作,不出一个星期就得饿死。
但报纸的记者做得怎么样呢?大家自己评价吧。
有一点是肯定的,无论什么样的媒体,只要做记者,好奇心和野性就绝不能缺失。
至于我们经济观察报,要纠正两个误区:
1 我们是家财经报纸 关注年报、统计,研究机构、公关公司
趋势,走向,变化等宏观和中观层面的事
一些活生生的事件、个案等更多可能是都市类报纸的东西
2 我们是家周报   要有从容感 因此,可以不太关心那些时效性强的新闻,可以等待,寻找新的角度。
这样势必导致边缘化,找不到原发性的新闻,又不能人云亦云,那还有什么空间给你?与其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找角度,还不如很努力地去找原发性新闻,至少不能落伍,什么都不知道。
因此,记者要做的是:直接报道重大事件,不需要找什么替代的事件,不需要利用侧面的事情去折射。
对记者的评价也应该简单,拿来东西就算完成,拿不来就算完不成。没有中间度。
原因很简单,拿不来东西就只能做“主角缺失的报道”,发生了一个事件,张三说李四说王五说,就是没有当事人说,我称这种新闻是“没有新娘参加的婚礼”,一个婚礼新娘不来,谁还舔着脸在那儿吃?
2 年轻记者的成长路径
很多年轻人说,财经新闻很难,这种感觉是对的。
我们先分析一下报道的类型。
大多数报纸都认同约定俗成的报道类型。以下是报纸公认的报道类型:
一般类型
1. 人物动态和简讯
2. 演讲、由出版物改写的新闻、专访
3. 会议和事件
简单类型
4. 疾病、死亡、葬礼
5. 火灾和车祸
6. 季节和气候
7. 犯罪
复杂类型
8. 法庭、审讯、诉讼
9. 政府和政治
10.商业、工业、农业、劳工
11.教育、研究、科学
12.宗教、慈善、奖励
特殊类型
13.生活方式(包括社会事件)和消费类新闻
14.体育
15.娱乐(电影、电视、流行音乐、
艺术、戏剧、评论)
16.社论和评论专栏
17.解释和调查
这里说的商业、工业、农业、劳工报道,基本上就是财经报道
财经新闻的两个重要的特点:多要素,解释性
因此对记者的要求是:专业知识—了解复杂的多要素事件
表达能力──把复杂的专业性事件用新闻语言表达出来
从一个新入门的记者,成为一个具有以上两种能力的合格记者,按一般的努力程度,可能需要三四年。
而他成长的路径应当是循序渐进,从最基础的,最具体的要素开始,不断总结,提炼,由具体到抽象,最后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
今天从一个具体的例子分析。
我们一个新来的见习记者J小姐,非新闻专业大本毕业,她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工作非常认真,对所有的工作都非常上心,争取做的最好,谦虚谨慎,有点内向。她三个月后辞职,自我的评价是不职称,压力大。
我们先看这个小女孩三个月内写了什么稿子:
国退民进还是国进民进_
中央与地方分担出口退税比例调整为92.5比7.5_
出口退税机制生变中央财政会否全额负担存疑
中国不要充当发展中国家的头_
WTO回归现实主义
发改委上报政策意见,高耗能加工贸易面临"死刑"
这些报道绝大多数不是她独立完成的,而是配合其他记者,或做某一个人的采访。
大家可以看看,一个对商业一无所知的刚毕业的学生,在三个月内,涉猎了如此多的高端领域,她采访的人包括:部委官员、专家、学者,话题涉及的是:宏观的、趋势性的、抽象的,还有众多复杂的统计数字。
你们认为J小姐懂这些东西吗?毫无疑问,这些都是空中楼阁的东西,对没有商业经验的年轻人来说,有些概念就像天书。从概念到概念。
特别要说明的是,在要闻部工作的J小姐,三个月内没有接触过任何一个经济实体,公司之类的。
我们可以想像她的状态:
首先,问的问题估计自己也搞不清楚,有些是编辑和记者拟出的;
其次,听到的见解估计也是一知半解,对一个刚毕业的小孩,一知半解就很不错了,(我们对这些年轻人的要求,就是能准确转述,其他的没有。)
最后,写出的报道只能是自己也似懂非懂。
这当然是一个个案,一人年轻人的成功有很多因素,包括智商、情商等等。
在我看来,J小姐没有任何过错,也不能认为她肯定做不了记者。但她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成长路径的问题。(当然,有些是她的选择,有些也身不由已,我们部门人手缺,就需要她上)
我们对这样的小孩的要求其实非常简单,只要具备一个大学毕业生的基本素质就可以了。她是个小孩,非新闻专业毕业,对商业一无所知,一点都不奇怪。一个对商业一无所知的,要跟着我们的记者承担这样的重任,她感到有压力,肯定是可以理解的
一个人整天生活在似懂非懂的状态,是什么感觉?
我觉得,她一个星期下来,知道发改委是干什么的就不错了,能把别人的话转述的不走样就算合格了。还能指望她们做什么?
年轻记者的成长路径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就是从最具体事物的入手,记者应写看得见摸得着、自己也能理解的东西(在国外,新记者一般是跑体育和犯罪新闻,进行最基本的素质教育)。
任何经济现象都有具体的表现,都有终端和出口。通胀、紧缩、汇率变化、利率变化、景气等都有具体的表现形态,年轻人的第一步应该是从报道这些具体的表现开始,或者是从报道最小的公司开始,如创业公司等。还可以从更小的更直接的方面去做,比如自己家里的事情也可能就是一种体现,你妈要把美元换成人民币,你爸不让;你爸要买一个液晶电视,你妈说先不急,过了十一还降价。没做记者以前,只是当家里的话题听,做了记者以后,就开始分析。汇率、家电业的变化等等的最初感性认识,就从这里来。
如果不是这样,写出的一定是伪财经新闻,要么是拼凑,要么是转贴,要么是抄袭,原因很简单,一个没有经验,没有阅历,也没有专业知识的人,不可能写出复杂的财经新闻。他们听不懂官员或专家的话,更判断不出其中的对错,能正确记录就不错了。
比如,你去采访央行官员,他们告诉你银行的不良资产每个季度都在下降,并给出一组组数字,你有能力表示怀疑吗?你能做到的就是把些数字和官员的话正确转述。
但同一组数字,我们的高级记者李利明就能发现,“剔除三家国有银行进行财务重组和政策性剥离因素而导致的不良贷款下降因素,从2003年底到2005年6月底这一年半的时间里,四大国有银行的实际不良贷款余额将会增加1100亿元以上。”
两个记者采访同一个官员,拿到同一组数字,却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说明什么,只能说明,年轻的记者显然还不能承担这样的任务。
但也不是所有人同意我的意见。我认识一个小女孩,大学刚毕业,当然是没有任何商业经验的女孩,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试用期后被某家新闻单位辞退,不久,我就在一家著名的财经报纸上,看到她写了一大版的,类似“花旗银行在华战略转型”的分析报道,一周后,又写了一大版,好像是“丰田公司在华战略转型”的分析报道。
你们怎么看这样的报道,反正我是被吓着了。如果她有这样的能力,就说明辞退她的单位眼瞎了。
新闻工作是个依靠经历积累的工作,也是讲求资历的工作,这种资历当然不是论资排辈,而是比谁跑的地方多、谁采访的人多。
新闻工作也是实践性的、技巧性的工作,某种意义上说,高级记者等于八级钳工和六级木匠,一个成功的记者,一定是努力的年头比别人更多的记者。
我愿发自内心地说一句打击年轻人的话:新闻界不产生神童。
如果你不同意我这句话,那就说明你敢去买一整套意大利家俱,而这套家俱是一个学徒三个月的小木匠做出来的,如果你不买,还是同意我的话吧。我坚定地认为,实习三个月就能写出“花旗银行在华战略转型”的分析报道,相当于学徒三个月的小木匠做出一整套意大利家俱。
这个行业的年轻人没有任何捷径。只要一家报纸是严肃的,一两年内年轻人内不要想着写什么战略转型的报道,你们没有资格。你们在这两年里要做的就是把该行业里所有的公司都采访到,所有的专家都采访到,从无数次的采访中积累经验和资源,然后成为这个领域里的内行。
在经济观察报,我断言,五年内,在座的年轻人没有能超过我们的首席记者仲伟志,超高级记者李利明也很难。因为他们还在进步。
我奉劝在座的各位也不要试图写“温州战略大转型”,温州在哪儿有的人还不知道,而仲伟志去温州采访过30次。所以,你写温州转型,仲伟志就笑了。
因此,年轻人要做的,就是踏踏实实,一天进一步,水到渠成。你们这么年轻,前途无量,取代仲伟志是早晚的事。
至于怎么样踏踏实实,一天进一步,要做的很多,我只提一个建议:从纠正最基本的错误开始。
3 告别乏味的财经报道
美联社多年来最优秀的特写作家佩尔•皮特这样写道:
我们再也不能把随手涂抹的东西塞给读者。我们再也不能花20分钟翻翻资料,打辆出租车,用30分钟采访,然后回到办公室,像厨师一样烹调新闻:先调出一条精巧但不知所云的导语,再拽出15或20个蔫香肠一样的段落,撒上四段引语,再佐以14个华而不实的形容词和所有的同义词,然后再欣赏一遍,就算完成了一幅栩栩如生的人物肖像。
今天,读者需要更多的东西……他想要被实实在在的事件所吸引。他想要有血有肉、枝繁叶茂的文章。他想要看到有广度、有深度、视野过人的、完整的、有洞察力的——当然,还要诚实的文章。
有志于新闻工作的人都应当认识到,尽管记者的绝大部分工作都是按部就班的,但他们自己所写的报道却不能流于平庸和刻板。每一篇报道,都应当是记者当时能写出的最好的报道。记住:没有枯燥乏味的新闻,只有缺乏想像力的、懒惰的记者。
财经报道是一种复杂的报道,但不等于是乏味的,难懂的。
我们对财经新闻的理解也是逐步的,最大的一个收获就是认识到:财经新闻绝不限于是公司盈亏,股市的涨跌,GDP、失业率等等数字的增长或下降,它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商业世界的反映。
我个人认为,商业报道有两个层面的意义:
一是对财经界发生的一切事件的反映
二是以财经的视角,反映所有领域的事件:政治、社会、文化、体育、娱乐等等。
看看现在,教育都TMD产业化了,说起来就有气,因为要为孩子付大笔学费。对我来说,教育新闻完完全全是财经新闻,除了学费,教育界的事我什么都不关心。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像我一样。但是身边还有那么多例子。姚明、章子怡,是体育明星,是娱乐人物,但我们不都可以把他们当成财经新闻人物吗?因为小小年轻就成了千万富翁亿万富翁。
所以福布斯会推出名人影响力榜。
1999年我在美国《财富》杂志做过一个星期的访问,大开眼界。当时的总编约翰-休伊说,《财富》杂志的转型,并因此在与同行的竞争中领先,就是开始反映商业生活中的人性,活生生的人。
为了差异化竞争,它们雇了一群写小说的人,从题材到文风都很前卫,并做了一些以往绝不被划作财经新闻的题材。
最典型的就是一期“性沉溺”的封面文章。性可以成为财经媒体的封面吗?《财富》的故事告诉我们,高级经理沉溺其中断送职业前程,并使公司业绩大幅下滑,性沉溺引发的性骚扰使公司被判近亿美元的赔偿。谁还说这不是财经新闻?这只是社会新闻或黄色新闻吗?
现在默多克的婚姻、波音的CEO的性丑闻,不都已经成为华尔街日报的头版新闻吗。
这样隐秘的题材都可以成为财经新闻,还有什么不可以。
而有了这么丰富的题材,财经报道怎么会乏味?
当然,并不是说有了丰富的题材,财经报道就注定不会乏味。财经新闻也不可能都是性及娱乐题材,公司盈亏,股市的涨跌,GDP、失业率仍然是财经新闻中最重要的部分,如何让这些看似枯燥的题材表现得不乏味,确实需要努力。
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乏味新闻产生的原因,大致有:
1 选材不当,把与读者无关的新闻的硬塞给他们。如一个排名15位的药厂兼并排名第16位的,使自己的排名增至12位。和读者有什么关系?
2 核心当事人的缺失,找不到当事人,就只是无意义的评论和猜测。
3 对事件似懂非懂,一知半解,自己搞不明白,只能含糊其辞。
4 生搬硬套专业术语,做生硬的表述。
5 写作上,表现方式的单一和陈旧。
乏味新闻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对新闻价值的漠视
让我们先复习一下几个基本概念和原理:
报纸经营的是一种商品——新闻。它有下列与众不同之处:
1. 新闻是关于变化着的人际关系的报道。
2. 新闻是对能改变现状或可能改变现状的事件的报道。
3. 新闻是对能使社会产生某种结果的事件的报道。
新闻的这种本质特征被称为新闻价值。有没有这种特征,决定着新闻价值和读者的阅读兴趣,也顺理成章地决定着是否值得见报。新闻价值的本质特征有:
普遍特征
冲突(紧张、惊奇)
进步(胜利、成就)
灾难(挫折、毁灭)
结果(对个人或社会产生影响)
显著(知名或著名)
新奇(与众不同,甚至怪异)
人情味(不同寻常、富有情感)
吸引人的特征
及时(新鲜并有新意)
接近(当地人关注)
普遍感兴趣的特征

动物
一篇报道,只要真正至少符合一个新闻价值,就不会太乏味。
怎样解决?
有多少种问题,就有多少种解决方式。
今天只讲一个,就是接近性的角度,或者叫一类现象的典型性出口。
比如,经济适用房。说滥的题,媒体上都是政府怎么说,开发商怎么说,学者怎么评论,这样做出的新闻还有新意吗?
这样的新闻,能不能找到典型性出口?
一个大学老师在排队56天等开发商放号,挺过分了吧。
还不算过分。北京一对夫妇从春节后就在售楼处排队,一直排到五一,最后被告知,排队取消,改摇号了。
这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吧,还有什么能比这个事例更有说服力,说明这个产业的荒唐之极?
想像一下,如果我们写一篇这对夫妇的特写。他们怎样排队,怎样风餐露宿,刮风怎么办?下雨怎么办?他们在哪儿吃饭?在哪上厕所?家里有没有老人孩子?他们不工作了吗?他们租房子不可以吗?他们买房的钱从哪儿来?他们梦想中的房子是什么样的?这是不是他们几代人可能拥有的第一套房子?这是不是他们毕生最大的梦想?
这一系列问号,能解决关于经济适用房的所有疑问。
这样的报道,想乏味都难。
有无数这样的例子,找到了出口,一切都好办。
刘坚刘总讲过两个例子,一是机场股份改革,川航股改,卖给南航还是深航还是东航,跟绝大多数人有什么关系?除了民航业的人谁会关心?要是卖给民营或是外资,起码标志着资本开放和新的商机,那关心的人就多了。
另一个是银行人事变动。山东的张行长调到山西当行长,山西的李行长调到河北当行长,有人关心这样的事吗?你必须告诉我们这种调动意味着什么?是为防止风险还是为别的。
总之,与读者不相关的新闻,是乏味的最大根源。
4 google时代的记者
最后我们再谈这个最新的话题,google。
这是新闻界必须认真研究的题目,一是因为还没有人认真研究过,二是因为现在还无法估量它对新闻界产生的影响。
我是2001年开始用google的,很快我就确信,这将是对我的工作生活,以及对我所在的行业影响最深的工具,意义超过Windows。
但当今天所有记者都使用google后,我却喜忧参半。
它的好处显而易见,但我现在感觉是,它对记者而言,是解渴的饮料,也是致命的毒药。
我们必须意识到:它在给记者带来便利,在改变新闻操作方式的同时,也在侵蚀新闻的理念。
当然,这不是google本身造成的,而是我们怎么使用它,以及对怎么看待“google衍生新闻”。
“google衍生新闻”这个词是我造的,我把它定义为:记者利用google搜索制造的新闻。而这样的新闻,绝大部分是不应该出现的,但可悲的是越来越多。
现在可以肯定,google对于记者和编辑的正面功能起码有:
1、 查阅相关资料
(让我们感到幸福的是,过去非常辛苦的资料搜集工作可以借助它轻松完成)
2、查阅同行所做的同类报道
3、适当选取一些资料作为背景和链接
怎么叫适当?应该是:舔了舔了一块糖,但没有咽下去。
再看看负面的影响,准确地说是,是记者对google的不当使用:
1、 应该用作背景的东西,变成了报道的主体,甚至是大部乃至全部。
2、别人的东西变成你自己的,为了掩盖这些做法,于是报道中就充满了大量不明来源的东西
(某个杂志就是这样,关于一个行业的报道,发现两篇稿子有很多字是一字不差的,相隔几页,以为是印刷错误,结果发现是两个记者google的同一篇文章)
这些不当使用的严重性是什么?最严重的就是它会全面颠覆新闻的理念,最可怕的,就是用搜索代替采访。
每个记者都会记住卡帕的那句名言:“我的照片拍得不够好,是因为我离得不够近。”
这不仅是摄影记者应当牢记的名言,所有记者都应牢记。道理太简单不过,新闻是跑出来的,离核心越近,越有价值。
我害怕的是:会不会一天,这句名言会变成:“我的新闻写的不够好,是因为我google的不够多。”
但我认为,显然是不会的,杞人忧天。
原因也很简单:底线是不容突破的。每个有职业荣誉感的记者都会维护新闻界公认的规范、理念和约束。
社会的变化再剧烈,道德底线和规范也会有强大的维持能力,职业道德也是这样。
此外,还有一些因素也会制约:
1、互联网的相关法律会越来越健全;
2、没有一家严肃的报纸杂志会允许这种复制粘贴型的新闻;
3、很多新闻单位会有制度上的应对,即内部检查员的制度。
我在这里大胆预测,很快会出现一种新的职业:google检查员。我退休了就可以做。
他们的职责就是使用google,一是检查自己记者的作品,起到监督作用,同时还会检查其他媒体的新闻,维护自己记者的权益。
因此,在Google时代,记者最好的应对是:掌握最先进的技术,同时牢记卡帕的名言。
谢谢大家,大热天儿的来捧场。
我愿意和年轻的朋友经常交流
我的邮箱:songtiejun@hotmail.com
还有一个很简单的博客:http://www.blogcn.com/user58/songtiejunsd/index.html
2005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