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在国际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1:47:29

人民币在国际化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经济事务评论员吴铮 2009-07-08

随着美国扩张性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美元,内在风险不断积聚已是共识。被巨额外汇储备缚住手脚的中国,在应对美元风险时,两千多年前韩信劝刘邦“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智慧派上了用场。

对中国而言,借助包括IMF在内的国际金融机构,改造美元主导的货币体系,是像修栈道一样耗时且费力的工程。首先,影响IMF的议事日程并非易事。中国在IMF拥有的表决权仅为3.67%,远低于美国(17%)和欧盟(32%),这种障碍短期内难以消除。

其次,用特别提款权(SDR)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想法,并没有解决美元问题的实质,即主权国家的货币当局(美联储)无法同时兼顾国内外的不同目标,为世界提供流动性的同时保障币值的稳定。SDR实际上说就由一篮子货币组成的货币单位,其首要构成还是美元。央行通过按相应比例配置外汇币种,完全可以模拟SDR。而且,由于只能在各国央行之间交易,SDR的流动性还不如美元。

中国至今在美元问题上的表态颇有“修栈道”的意味——表明对美元风险的关切,但又不同美国在这一问题上发生正面冲突。3月23日,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发表《关于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一文,美元地位便成为此后历次国际金融峰会的焦点话题。俄罗斯,巴西等国也加入到批评美元风险的行列中,这让美国在扩大赤字时不得不有所顾及。

中国的态度也很有节制。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会晤八国集团(G8)首脑之前,陪同出访的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澄清,创立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只是“学术界的讨论,不是中国政府的立场”。此前在俄罗斯举行的“金砖四国”(BRIC)峰会上,中国也尽量回避了直接针对美元的表态。

这是一种谨慎的做法——中国在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发生激烈变革前,必须考虑手中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出路;中美关系的全局;及给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和中国出口带来的影响。

利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来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正是中国选择的“陈仓”。今年以来,中国在这一领域一直在小步快走。

2008年12月起,中国央行先后同韩国、中国香港、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和阿根廷等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总额6500亿元人民币的货币互换协议。今年4月,中国决定在上海市和广东省内四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允许汇丰银行和东亚银行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

7月6日,中国首笔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成交,款项从中银香港汇至中国银行上海分行,收款方为上海电气集团下属的一家企业。这一市场需求空间现在还不明朗,就首批3笔1400万元的总金额而言,只能算一小步。但是,人民币首次成为跨境贸易的结算货币(不算小规模的边境口岸贸易),却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大步。

中国出口规模已经跃居世界第二,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也指日可待。中国政府债务水平可控,人民币币值坚挺,海外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有很大潜力。但人民币真正被中国的贸易货币认可和接受,还需要中国开放资本账户并实现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

6月底,美国的国债余额已经升至11.5万亿美元,平均每个美国人3.7万美元,而美国政府的赤字还在持续增加。美元贬值的风险就像一颗定时炸弹,爆发只是时间问题。

就中国的政策选项来说,“修栈道”重在传递信号,而“渡陈仓”则重在取得实效。在美元危机爆发前,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减少对美元资产的依赖,有助于最小化中国在国际货币体系剧变中可能遭到的损失。

联系作者:zheng.wu@ft.com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