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何必总喊“口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6:45:29
发展经济何必总喊“口号”

说来也怪,这题目最近一直在我脑子里萦绕,挥之不去。去年夏天赴延安干部学院学习,当时就想就“口号”问题写文章,可考虑话题敏感,思之再三终于未下笔。最近赴几个省市调研,所到之处各色各样口号不绝于耳。本来听多不怪,然而有些口号与经济有关,而从学术角度看,我认为可推出有价值的含意,值得写,也应该写。

 

所谓“口号”,通俗地说,就是便于口头传播的号召。人家西方国家是否有口号我没研究过,不敢妄言;不过即便有,我想也绝不会像中国这样多。国人提口号本领一流,无论政府还是社团,但凡做大一点的事情,往往都要先提口号。我不反对口号;也不否认口号有动员功能。但换个角度想,人们所以提口号,那一定是指某项事情难办,需反复强调,否则若是手到擒来,提口号岂不多此一举?

 

而我的问题是,既然事情难办,提口号会管用吗?说我最近思考的几件事:首先是关于干群关系,中央一直强调“干部要密切联系群众”。作为一个口号,我理解有两层含义:一是说干部容易脱离群众;二是指当下脱离群众的现象很普遍。那么如何把“口号”落到实处?通常的做法,就是出台某些硬性规定。比如前些年就有地方政府出奇招,要求县以下官员每年必须在农家住半月以上。和农民同吃同住当然便于了解民情,但半月之外又如何保证他们不脱离群众呢?

 

另一个例子,是“解放思想”。骤然想,人的思想本来天马行空,何言解放?可现实中,思想守旧的例子多的是。20年前,请问谁敢设想中国可搞市场经济?1992年邓小平说,“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人们的观念这才转过来。早年读大学时,曾听说学校有位研究生写毕业论文主张发展商业信用,结果被当作自由化言论,论文答辩未通过。早些年,就连股份制也被当成资本主义批判。由此看来,解放思想光提口号不行,关键得有保护“思想创新”的机制与环境。

 

是的,口号毕竟只是口号,充其量,也就是提出人们的行动目标。而目标怎样达到,仅靠口号恐无济于事。就像我们的目标是过河,要是没有船与桥,口号喊破天也没用,河还是过不去。当然,以往落实口号也有过措施,比如联系群众就曾要求干部下乡;而解放思想就反复开会讨论。这些措施,不是一点用处没有,但说到底还是治标不治本,短期有效,长期不灵。

 

李瑞环同志曾经说,普遍出现的问题要从制度上找原因;反复出现的问题要从规律上找原因。想深一层,其实口号要解决的问题,既是普遍的问题,也是反复出现的问题。所以解决这类问题,不可避实就虚,必须在体制机制上下功夫。想想吧,假如干部真的由多数人选,让群众说了算,当官的谁敢脱离群众?再比如解放思想,假如有一个容许讲真话的机制,讲错了不打棍子、不揪辫子、不装袋子,思想解放何难之有呢?

 

还是转说经济吧。稍微留心你会发现,当下的经济口号并不比政治口号少。比如山西省委最近提出要实行“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口号当然提得好,想法也对,两月前去山西曾与省委张宝顺书记交流过。可我的疑虑是,像山西这样的资源大省,转型发展谈何容易?摆明的困难,经济发展的主体是企业,政府希望转型发展,可企业会怎样想?挖煤就能赚钱,它干嘛要转型?再说,周边省市正欲弯道超车,而山西却埋头转型,经济排名一旦后移,官员们有勇气面对吗?因此我的判断是,除非中央财政给山西特别支持,且政绩考核也不再看GDP,不然山西经济转型将遥遥无期。

 

湖南是我老家,这几年工业化步子大,龙精虎猛。为整合区位优势,省委提出“长(沙)、株(州)、(湘)潭经济一体化”。就我所知,这口号早在上世纪90年初就已提出,可“长、株、潭”的产业布局今天仍各自为战,看不出有何整合的迹象。何以如此?年前在长沙请教过当地官员,他们说,由于三地财政分灶吃饭,大家都要追求GDP与利税,有赚钱的项目当然都要上。说的也是,利益关系摆不平,省委愿望再好,那也不过是一厢情愿。

 

再有一个口号,即“反对重复建设”。是老问题了,读者不会陌生。重复建设导致资源浪费,我们当然要反对。可多年来中央一直三令五申,重复建设为何卡不住呢?有人说这是地方本位主义作祟。而我想问的是,假若地方官员为官一任不造福一方,当地老百姓能答应吗?我的看法,重复建设并不能怪地方本位,根源还在税制不合理。比如增值税是属地征税,谁上项目多谁的税就多;若将此改为在消费地征消费税,各地怎会争先恐后重复上项目呢?

 

写到这里,让我简单归纳一下本文要点:第一,口号有动员功能,将经济目标以“口号”提出,能广而告之引起人们重视,此点无疑问;第二,口号表达的只是行为目标,达到目标必须借助一定的机制,即是说,口号代替不了机制;第三,口号所要解决的问题通常都很棘手,背后利益错综复杂,故机制设计须得十二万分用心才行。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由此我想,假若口号没有机制去落实,那其实也就是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