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彻查上海塌楼不可回避质量悬疑(南方都市报 2009-6-2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1:40:21

[社论]彻查上海塌楼不可回避质量悬疑

类别:时事评论 作者:南都社论 原创 浏览量:1187  发布时间:2009-06-29
版次:AA02 版名:社论 稿源:南方都市报  

    6月27日清晨5时30分左右,上海闵行区一栋在建的13层住宅楼连根拔起、整体倾覆,造成一名装修工人死亡。目前,该楼盘及附近135户小区居民被疏散,进入临时安置点。近400名倒塌大楼的准业主提出赔偿等要求,开发商暂未露面。上海市委市政府要求成立联合调查小组,彻查事故原因,依法公开严肃处理。政府承诺,将听取业主意见出台解决方案,保障购房者权益。

    这栋临近河边的高档住宅楼本是期房,售价昂贵,均价超过每平米1.2万元。它在交付入住前夕倒掉,即便有1人遇难,可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业主们动辄逾百万的不动产就这样倾覆在地,除了造成一种莫可名状的荒诞感外,调查事故的前因后果就成了事件的焦点所在。此外,小区的其他楼盘是否也存在类似隐患,都需要给出答案,从而将塌楼事故的影响扩大化。

    上海已召集13位地质、水利、结构等方面专家为事故调查提供技术支持。两天来,楼房倒塌的成因吸引了各种身份的研讨者,大家都自动来解谜,网络上呈现了源自各个角度的分析和解释。即使有专家表示,地质问题是塌楼的主因,但这个说法与事实出入太大,明显缺乏说服力。究竟是不可抗的天灾,还是潜规则布设的人祸,调查的定性将直接决定政府处置事件的声誉。

    若论这栋昂贵楼宇的倒掉,确实需要在种种因果关系中理清头绪。它确实建造在临河的流沙地质上,因此要求具有牢固的地基。在建筑技术发达的今天,建设符合这样标准的住宅地基应该不属于高科技的难题。并且此地的地质情况尽人皆知,勘探和设计上的应对措施也都是业内的常规。再说塌楼已将底部的状况暴露在那,这些都让人深信:实事求是地给出楼房倒塌的原因,绝非人力不可及。

    不过这种基于推理的信心或许太乐观,似乎不能忽略实际情况。媒体报道,塌楼的开发商资质很可能在五年前就过期,而它却能够一直在建楼卖楼。从理论上讲,住宅开发从买地、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验收和发售,都处在主管部门的管理下。一栋房屋从图纸到最终落成,其间的全部过程都与行政审核密切相连。如此说来,将塌楼归罪于自然的不可控因素,从逻辑上难以说通。

    上海市委书记和市长都批示要严查事故原因,自然地,彻查事故的质量问题是调查组无可回避的必选项。可以肯定的是,所有的地质条件,以及因此引发的建设上的特殊性,都不是可以降低建筑质量的理由。如果认为地质状况不可抗或不可控,恐怕就要解释当初在此批地的可行性。换言之,一定要有人为塌楼负责,对塌楼的鉴定是为了更清晰地界定责任人,而不是让他们借机隐身。

    塌楼事件制造并汇集了多种诉求。准业主们希望获得满意的利益补偿,其周围楼宇的业主希望免遭类似的威胁,公众则希望唯一的亡者得到尽责的善后,同时期待塌楼的教训能得到正视。而要实现这全部诉求,一份详尽的、全面及公正的质量报告是必不可少的。这份质量总结应当是独立的,在善后事宜中为弥补正当利益作出指引,不该因其他利益的算计而变得虚与委蛇。

    一座住宅楼竟以这种下场终结,它的底部脆弱得可怕,主体坚固得可笑(据说倒地后很多窗户玻璃都没有碎)。它尚未出生,就已经死亡——— 尚未交付,它的使用寿命还没有开始计算。网民评价这些现象时的心态值得一提,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已没有愤怒,不约而同地表现出调侃和戏谑。眼见着起高楼,眼见着楼塌了。关乎人命的建筑以令人惊诧的方式毁坏,建筑的品质到了需要挽救的地步。矛盾在于,解决急迫的质量问题,从来不缺乏技术,而是需要涤荡质量被孤悬的氛围。

 http://gcontent.nddaily.com/1/d9/1d94108e907bb831/Blog/b44/9570b9.html   

上海塌楼 九人已被“适当控制”

400业主要求退房,专家称施工步骤违背科学

类别:国内新闻 作者:张艳芬 原创 浏览量:1033  发布时间:2009-06-29
版次:AA12 版名:国内 稿源:南方都市报  

    昨日,两辆推土机在楼房倒塌现场清理堆积的土方。     新华社发

    ■“上海13层住宅楼倒塌”追踪

    本报讯 上海市闵行区政府新闻办昨日晚间表示,“莲花河畔景苑”楼房倒覆事故的开发商、建筑商、施工方、监理方等方面负责人已被采取“适当控制措施”。同时,工作组已接待在该小区的购房者255户,承诺确保其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27日5时30分许,在上海市闵行区莲花南路罗阳路口,一在建楼盘工地发生楼体倒伏事故,造成1名工人死亡。

    企业资质证书尚在有效期内

    据闵行区政府新闻办公室称,经查,“莲花河畔景苑”开发商系上海梅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企业资质证书尚在有效期内。政府有关部门已对开发商及其资金采取控制措施,业主交纳的房款处于安全状态。目前对该项目开发商、建筑商、施工方、监理方等9人已采取适当控制措施。

    目前,上海建工集团抢险施工队有6台土方施工机械在同时作业,已经卸土11000方,填坑6500方,同时对施工现场多余土方进行外运。下一步,工作部门还将继续对在建楼房、道路管线、防汛墙进行不间断监测29日将对楼房的结构、桩基等进行检测,并及时分析状况。

    政府承诺全力维护业主利益

    该楼盘已被停止销售,购房业主纷纷要求退房和补偿;上海市闵行区已经承诺,全力维护业主利益。

    发生倒塌事故的“莲花河畔景苑”总房源为629套,去年11月和今年4月分两批开盘,已售出489套,可售套数为140套,累积合同均价为每平方米14297元,其中今年5月销售出186套房源。

    楼房倒塌事故发生后,楼盘已被停止销售,购房业主陆续赶到现场。他们对退款、补偿或者重盖商品房予以调换等问题,提出了各自的要求。一些业主担心,现在房价涨得这么厉害,如果凭原来的价格退房,是无法买到同样的房子的。

    闵行区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政府已经承诺,一定会全力维护业主们的合法权益。具体解决的方案还没有完全形成,一方面是征求业主的意见;另一方面是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等。

    截至昨天下午,已有近400名购买了莲花河畔景苑的业主填了退房登记表,并在登记表上表达了自我的诉求。莲花河畔景苑的近400名业主将成立临时业主委员会,与开发商协商解决退房事宜。

    本报记者 张艳芬 新华社《天天新报》

    专家分析

    先盖楼再挖车库伤害房屋结构

    据了解,事故发生时,倒塌楼前正挖开了一个约两个篮球场大小的深度为四五米的深坑,用于建造地下停车场。这种先建起小高层楼房,再在楼前大开挖车库的方式可对房屋结构造成伤害。

    一位土建施工监理表示从居住楼来看,大多数都应该是先打好基坑,在基坑牢固的基础上,再建设地面上的楼层建筑。从目前这栋倒伏的房子来看,施工工艺的步骤违背了科学,地下车库在房屋建造后开挖,地下结构将没有足够的力去支撑住楼房巨大的重量。

    认为是地基问题为时尚早

    建工集团一位项目经理称,一切还需等待详细的调查取证和施工材料分析才可以有结论,盲目地认为是地基问题、地下土层流失问题,还是偷工减料造成的都为时过早,不能随意下定论。但一幢房屋是否牢固,关键看它的地下基础和土层是否牢固地“握”在一起,而另一方面就是看它的房屋重心是否有偏移。

    该楼倒伏后,并没有四分五裂。专家表示房屋结构还是可以的,但肯定有一个力直接导致房屋重心的偏移,使整幢房产生倒伏。

http://gcontent.nddaily.com/8/ce/8ce6790cc6a94e65/Blog/eef/8d17cb.html
社论:彻查上海塌楼不可回避质量悬疑(南方都市报 2009-6-29) 面对虎照悬疑,难道只剩等待(南方都市报社论) 社论:问责石首官员后,如何对待死者被拘亲属不容回避(南方都市报 2009-7-27) 社论:彻查山西疫苗事件的核心是反腐败(南方都市报 2010-3-22) 社论:面对虎照悬疑,难道只剩等待(南方都市报 2007-11-21) 社论:反思不可骤止 治罪必须溯源(南方都市报 2007-6-19) 社论:山西疫苗事件不应回避法律解决(南方都市报 2010-3-21) 社论:调查震区校舍质量也是积极心理干预(南方都市报 2008-5-27) 社论:调查震区校舍质量也是积极心理干预(南方都市报 2008-5-27) 绵竹市委书记下跪承诺彻查教学楼质量 张千帆:法院无权回避宪法(南方都市报 2009-1-7) 官员不再回避“敏感话题”(南方都市报 2009-3-5) 社论: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首先是公共责任(南方都市报 2008-10-2) 社论:审出问题即是不良记录(南方都市报 2009-7-29) 社论:谁才能为“中国最年轻市长”解围(南方都市报 2009-6-24) 社论:迈克尔·杰克逊,请问他是谁(南方都市报 2009-6-27) 社论:东明事件:要查清病因,不要追究村民(南方都市报 2009-6-28) 社论:警察积极履职才不辜负市民期待(南方都市报 2009-6-30) 社论:重庆高考造假者名单还想隐瞒到何时(南方都市报 2009-7-6) 社论:当地政府更要为“挟尸要价”负责(南方都市报 2009-11-6) 社论:上海塌楼事件,政商结构比建筑结构更值得关注 不可不看的13部悬疑电影 社论:央企炒房应该尽快得到遏止(南方都市报 2009-8-30) 社论:改革遗忘在幼儿园里(南方都市报 2009-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