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教授争一处长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原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7:18:10
四十教授争一处长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原因十年砍柴 @ 2008-9-10 13:38:39 阅读(4710) 评论(21) 引用通告 分类: 未归类

 

近日,一条新闻颇受关注。深圳一处长职位竞聘,引来四十位教授角逐。读者不由得发斯文扫地之叹,尤其发生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其实,这没什么奇怪的,四十教授争一处长无非是当今社会价值观的真实映照而已,反过来如果四十处长辞职不干,去争一个教授,在当下才算新闻。

四十教授争一处长,说明什么呢?通俗点说处长值钱,教授不值钱。雅一点的说法就是官员在社会上对资源的占有、支配方面,和教授相比处于绝对的优势。而且这种现象不仅限于真正的“官”-----党政系统的公务员,而且可以泛化到社会各个领域。比如在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在项目、经费以及学校公共事务的话语权方面,远非普通教授能比。在医院、艺术团体同样如此,好像当下中国还没有哪个领域是真正的专业人士说了算。

教授不值钱还有一个因素是当下高学历泛滥,学术职称泡沫化现象突出。“教授”本是清贵之职,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教授、副教授之类的专业人士经济收入并不高,当时流行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之说,但那时高级职称的极少,教授们尽管生活不太富裕----只是和少数高收入比较而言,比普罗大众还是优渥。因为多是凭真才实学而获取职称,而且稀少-----一个重点大学重点系一两个教授支撑门面太正常了,一些普通高校全部教授加起来都不到四十,所以教授拥有相对高的社会威望。现如今专家教授如过江之鲫,已没有昔日的社会清誉,且在社会资源支配上不如学官----而今天有一定实权的学官谁没有教授的职称?那么,处长对普通教授的吸引力不言而喻。这是行政权力通吃一切的必然现象,在四十教授争一处长的同时,一些官员轻轻松松在职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官员或退休官员纷纷被聘为高校的教授,高校看中的无非是其官员或前官员身份的含金量,和四十教授争一处长是一块硬币的两面。

现在一些人很怀念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大学,那个时候因为种种原因,行政权力对高校的影响有限,教授无论是经济收入还是社会声望都很高,高校的管理人员无非是为教学研究人员服务的,处于绝对从属地位。怀旧者忘了这个现象产生的历史背景,近代大学制度是西方舶来品,是清末戊戌变法的遗泽,由于清末和民初政治动荡,权力更迭频繁,没有哪位当政者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高校,于是高校作为西方移植过来的“特区”,几十年内免于衙门化的命运。而在学校之外,还不是权力通吃一切?

其实在近代大学诞生之前,中国的教育机构也只有“官”,没有“学”。“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真正原因是“学而优则仕”。读书人受到尊重,是因为他是一种潜力股,很可能考中举人、进士出来做官,像孔乙己那种不可能再出头的读书人,连短衣帮都敢嘲笑他。明清两代朝廷的最高教学机构国子监就是个官僚机构:祭酒正四品,司业正五品,博士正七品。民间的书院,也多聘请有功名的退休官员担任山长,才能镇得住。

中国的“学官”传统,和几十年教育领域内意识形态的强化,交杂在一起发酵,自然产生了四十教授争一处长的风景。至于蔡元培先生长北大时,教授优于“学官”的异域风景,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只是昙花一现。